「律典,幕友與書商:清代法律知識的流通」——張婷教授做客第118期...

2020-12-18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2020年12月8日晚,美國馬裡蘭大學歷史學助理教授張婷應邀做客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第118期青年讀書會,作了《律典、幕友與書商:清代法律知識的流通》的線上報告。張婷以其新著《律例的傳播:印刷媒介與清代法律知識》的前兩章為基礎,從書籍史的角度討論清代官方機構和商業機構的律書出版,以及商業出版興起後對法律知識流通和法律條文應用的影響。本次報告會由池翔博士主持,本所民國史研究室研究員李在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孫家紅和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特聘教授邱澎生擔任與談嘉賓,共有250名師生參與。

 

    張婷首先介紹研究緣起。她對清代法律知識傳播的興趣最早源於乾隆時期的「議罪銀」制度。乾隆中後期起,皇帝會對違反制度條例的高級官員進行秘密罰款。由於清朝中後期的規章制度更新較快,新的法律條文如何在官僚內部流通引起她的思考。第二個興趣點是她在史料中閱讀到的一樁清代殺妻案。山東聊城農民杜懷亮與女鄰居通姦,1695年,杜懷亮殺死妻子和女鄰居的丈夫,然後利用清代法律漏洞,將謀殺案偽裝成「殺死姦夫」案,向官府喊冤,最終被地方官識破。清代的農民如何了解到「殺死姦夫」可以免罪?清代法律知識在民間的傳播路徑又成為張婷新的關注點。在研究過程中,張婷共搜集131種官方出版和商業出版的《大清律例》,65種《訟師秘本》(如不同版本的《驚天雷》),以及聖諭宣講的教材等,以期最大限度還原清代法律知識在各階層中流通的圖景。

 

    《大清律例》以《大明律》為基礎,頒布於順治三年(1646年)。前後經康雍乾三朝修訂後才定型。據張婷介紹,清代法律有兩大特色,一是修律頻繁,法律條文更新快;二是朝廷對官員引用律文有嚴格要求,「斷罪依新頒律」。因此,「律例更新版本」的傳播是清代法律運作的關鍵。由於《欽定大清律例》的出版次數遠低於修律次數,刪除的「舊例」和修改的「新例」主要以《大清律續纂條例》等單行本的方式流通。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代內務府所轄的武英殿修書處成立,專門負責官方典籍的刻印。此後,人們習慣把武英殿刻印的書籍稱為「殿本」,民間書坊出版的書籍稱為「坊本」。張婷考察了武英殿《大清律例》的出版過程,發現「殿本」的律例全書印刷周期長、數量少、使用單欄格式,且僅頒發給高級官員,流通範圍極其有限。尤其乾隆朝以後,官方出版逐漸式微,「殿本」的印刷質量迅速下降。與此同時,當時讀者願意購買的武英殿出版品多為《明史》、《康熙字典》和《聖訓》等,對法律書籍的購買需求較小。

 

    既然「殿本」印刷少,流通範圍有限,那麼清朝各級府道州縣的官員通過什麼渠道獲得法律知識呢?根據張婷的研究,商業出版的「坊本」律例全書填補了這個空白。清代乾隆後期,杭州書商引領了「坊本」律例全書的出版,並且在印刷格式上有較大革新。坊本印刷開始使用「三欄印刷」格式,並保留了大量未被官方授權的私家注釋和未經通行的成案。張婷表示,1790年以後,全國各地讀者所能讀到的《律例全書》幾乎都由杭州出版,或是「杭州版本的翻印版」。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北京也成為坊本出版的集中地,但仍主要是翻印杭州書商的不同版本。光緒和宣統時期,隨著西方石印技術傳入,上海才開始出版一些《大清律例全書》。據張婷研究,坊本律例的編纂者主要為江南地區各省按察使的幕友,其中以出身杭州和紹興的幕友為最多。張婷認為,清代的幕友雖然不是真正的官員,但由於他們長期在司法系統工作,積累了大量人脈和權威,因此在相當程度上壟斷了法律書籍的編纂和解釋。此外,「坊本」律例全書價格較高,約為四至七兩,乾隆朝後高達六至七兩,故而清代官員和幕友為主要讀者群。

 

    除北京、杭州和上海外,蘇州、南京、寧波、衢州等地的書坊也廣泛印刷律例全書。由於售價接近,各地書坊之間還存在競爭和翻印。例如,嘉慶朝杭州出版的《大清律例全纂》會在書籍首頁印上廣告語,強調《全纂》的版本優於其他編纂團隊出版的《大清律例彙纂》和《大清律例彙編》。其次,江西書商因經常盜印杭州書商的律例全書,遭到杭州書商的抵制。張婷認為,雖然江西書坊出版的律書質量不算上乘,但正是盜印和翻印降低了律例全書的價格,增加了法律書籍的流動性,使得律例全書和各類法律條文能夠在讀者群中得到更為廣泛的傳播。

 

    最後,張婷總結了商業版律例全書出版和流通的意義。首先,商業書坊推行的「三欄印刷」的格式最終被官方批准和吸收。太平天國之後,各省官書局出版的「局本」律例全書,已經不再採取殿本的樣式,而是使用了杭州「三欄出版」格式。晚清時期官書局出版的律例全書,也一律採用坊本律例的格式。可以說,幕友和編者重新定義了律典的內容和印刷形式,殿本的單欄印刷方式被市場摒棄。第二,坊本的律例全書擴大了法律知識的傳播範圍;第三,坊本律例全書的流通提升了私家注釋和成案的權威,擴大了二者在司法實踐中的運用;第四,坊本律例也極大地提升了幕友的文化資本和地位。

 

    圍繞《大清律例》「殿本」和「坊本」的印刷與流通、明清出版業的比較,以及「殺死姦夫律」,三位與談嘉賓與張婷老師展開研討。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李在全研究員就清代成文法的出版和傳播提出了問題。他指出,由於清代修律頻繁修訂,而官方法典的印刷又十分滯後,那麼在貴州等較為偏遠和閉塞的地區,官員們究竟如何判案和援引最新律例,希望能看到更多的案例展示。同時,他表示,「書籍史」的研究路數是重視書籍怎麼製作和流通,而「閱讀史」則更加關注受眾的感受,從這個角度看,張婷老師的報告更偏向於書籍史的方法,如果能夠增加一些從受眾和讀者的角度獲取知識的細節,報告將更加有趣。上海交通大學邱澎生教授充分肯定了張婷關於坊本律例全書的研究,並提示可與明代律學的「家刻本」和「坊刻本」進行對比。關於明清法律史的比較研究,邱澎生認為,過去日本學者井上進等人比較強調晚明有「活潑」的出版氛圍,而清代的出版氛圍則變得沉悶,書坊已不太出版非正統書籍。但張婷的研究卻顯示,清代的商業法律出版比明代更為活潑,無論格式、套印、閱讀量和內容的豐富性上都超越了明代。邱澎生還援引清代楊鴻烈所言「數學與法學,可說有清一代科學方法的總源頭」,認為清朝法律法條所累積的法律文化,某種程度上給予沈家本等律學家在晚清時「銜接」西方法律的基礎。第三位與談人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孫家紅副研究員。孫家紅從杜懷亮案件出發,對清代農民杜懷亮關於「殺死姦夫律」的知識來源提出了多種可能。他認為,由於唐律、元律和大明律都有關於「殺死姦夫無罪」的規定,因此杜懷亮本人的法律知識很可能更多地來自歷史經驗的口耳相傳,而非來自律例全書在民間的傳播。此外,孫家紅對「坊本是否可以填補當時法律需求的空白」、「私家注釋是否提升了幕友權威」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他還結合自己的研究,對「清代著名律學家沒有參與坊本律例全書編纂,而參與了編纂的江南幕友卻未能成長為國家司法棟梁」的問題提出了新的解釋。

 

    本次青年讀書會持續時間約兩個半小時,線上討論氣氛熱烈。最後,張婷老師對與談人的問題進行回應,並對線上師友的提問予以解答。針對李在全老師的提問,張婷老師表示,清代法律的閱讀史也是她的研究重點。由於講座時間有限,沒有過多談及,但她在書中對《大清律例》的閱讀史有更多具體的案例研究。針對孫家紅老師關於「殺死姦夫」法律知識口頭流傳的疑問,張婷老師回應道,雖然「殺死姦夫」的信息在諸多法律書籍中以不同形式得以流傳,但也在民間以故事、戲曲等口頭形式得以廣泛傳播。她在專著的「餘論」一章中有更加詳細的論述。張婷老師的專著《律例的傳播:印刷媒介與清代法律知識》一書已於2020年4月由華盛頓大學出版社出版,其中文譯本將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於近期推出。線上師友們紛紛表示,此次討論意猶未盡,期待中文版問世後再召開一次討論會。

 

 

(供稿:池 翔)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院士程津培做客第153期大師講壇帶領交大師生走近「化學...
    2020年10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學大師講壇迎來了第153期活動,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程津培給廣大師生帶來了精彩的學術分享。相關閱讀:中國科學院院士吳雲東教授做客第154期大師講壇分享「化學反應機理研究的樂趣」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景虹教授做客第155期大師講壇展示「單細胞分析化學」
  • 法律家園總目錄
    如何備戰2014年司法考試 / 法律知識自我檢測(第20期)/ 律師提醒:團體人身意外險的投保人不享有保險金請求權 / 法律家園總目錄 學生中考失利,訴請學校賠償其精神痛苦費5萬元 / 法律知識自我檢測(第36期)/隱婚同居致女方懷孕,承諾的安胎費應否支付/ 法律家園總目錄
  • 北大教授茶座第85期——陳培永: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由
    2020年11月6日下午,北京大學學生工作部舉行第85期教授茶座,馬克思主義學院陳培永教授做客茶座,就「新冠疫情時期的自由論」這一主題與同學們進行交流分享。北大「教授茶座」作為學生工作部主辦的一項校園文化品牌,在這裡,同學們可以和名師大家一起品茶暢談,近距離聆聽師長經歷、感受學者風範、領悟人生智慧,進一步增強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體會青年成長與責任擔當。「燕園學子微助手」微信平臺將持續為同學們提供教授茶座的活動通知並分享教授茶座微語錄,敬請關注。
  • 張月姣做客「學在清華•真人圖書館」 講述國際舞臺上中國法律人...
    清華新聞網11月13日電 11月12日下午,主題為「國際舞臺上的中國法律人」的「學在清華•真人圖書館」張月姣教授專場活動在清華大學鄴架軒閱讀體驗書店成功舉辦。本次活動邀請到中國首位世界貿易組織上訴機構大法官、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國際爭端解決研究院院長張月姣,與清華學子分享新著《我的人生路》的寫作過程及40餘年來親身參與中國對外經濟法律體系建構,見證中國深度參與國際經濟治理的人生感悟。清華大學圖書館副館長張秋主持活動。1600餘名校內外師生分別通過線上和線下渠道參與活動。
  • 北大教授茶座第89期——朱文莉:閱讀、思考、交流 勿負燕園滋養
    期教授茶座,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朱文莉教授應邀來到茶座現場,就「學術與政策視角下的國際關係」這一話題與同學們展開深入交流。黨的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明顯增加。面對新時代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新使命,同學們應自覺夯實知識基礎、培養全局觀念、提升思辨能力,孜孜以求、鍥而不捨,為中國的學術研究注入新鮮血液,為祖國的政策發展建言獻策。
  • 圖靈獎得主Silvio Micali教授做客海外名師大講堂
    9月16日,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系列高峰講座第二期暨海外名師大講堂第101期在浙江大學玉泉校區邵逸夫科技館舉行。本次活動邀請到圖靈獎得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Silvio Micali教授,為現場300餘名師生帶來題為《區塊鏈的技術挑戰與前景展望》的講座。Silvio Micali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福特工程學教授,他作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家工程院和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曾獲得圖靈獎(計算機科學)、哥德爾獎(理論計算機科學)和RSA獎(密碼學)。
  • 北大教授茶座第88期——閻天:做學憲法、懂憲法、用憲法的北大人
    期教授茶座如期舉行。北大教授茶座作為學生工作部主辦的一項校園文化品牌,在這裡,同學們可以和名師大家一起品茶暢談,近距離聆聽師長經歷、感受學者風範、領悟人生智慧,進一步增強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體會青年成長與責任擔當。「燕園學子微助手」微信平臺將持續為同學們提供教授茶座的活動通知並分享教授茶座微語錄,敬請關注。
  • 中威網第118期威士忌拍賣公告|珍品佳釀 時光薈萃
    2020年5月5日20:00,中威網第118期威士忌拍賣開始預展。118期部分拍品展示輕井澤31年1981-2013能#155Karuizawa 1981 Noh Single Cask 31 Year Old #15556%vol / 700mlWhiskybase評分:91.96(132票)雪莉桶,1981年入桶,陳年31年,2013年裝瓶,桶號:155,限量595瓶。
  • 本年度最受關注法律期刊《中國法律評論》 2015年徵訂開始!
    各位親愛的讀者:金秋徵訂季,別忘了徵訂2015年《中國法律評論》哦!「對話」欄目:大師訪談+現場視頻=思想的視覺盛宴。3.「思想」欄目:大師級作者的力作+青年才俊的新作=老中青三代優秀作者團隊。4.「判解」與「立法」聚焦公正與科學。2015年第一期將對「2014年十大影響性訴訟」進行深入點評分析。5.「影像」欄目:法律與藝術的完美結合。6.「策略」欄目:關注實務,體現法律智慧。
  • 中國學習西方法律以日本為師
    以下為賀衛方教授在會上的發言實錄:日文詞大規模流行徹底改變了現代漢語風貌賀衛方(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這套書是文化建設和法律史學方面的重要工程,首先有助於我們回顧和梳理我們現代這一套法律體系的家世背景和知識譜繫到底是怎麼來的
  • 劉文利、佟麗華做客百度百科秒懂本尊live 談如何預防兒童性侵害
    百度百科《秒懂本尊live》節目邀請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兒童性教育課題組負責人劉文利,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佟麗華兩位專家做客直播間,探討「N號房」事件中的未成年受害者,以及如何做好兒童防性侵保護。超過80萬網友觀看了直播,兩位專家在提問環節與網友進行互動,對網友最關注的進入「N號房」的26萬人是否構成違法犯罪,是否會受到法律的懲罰等問題進行解答。
  • 教授加實務平臺正式啟動 推動法律實踐新樣態
    他們認為,教授加以教授為主體的在線法律實踐形式,是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對法律實踐教學的重大制度性突破。這種方式通過教授親自指導學生實踐,讓法律實踐融入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僅限於模擬法庭、法律援助等有限的場景。
  • 張鈞甯的家境曝光,媽媽是教授寫小說爸爸學法律,阿公家教更嚴格
    但張鈞甯並非是專業學習表演,張鈞甯是個「學霸」,聊到姐姐爸爸媽媽,張鈞甯的家境曝光,張鈞甯專業學習法律並且是拿到碩士學位後又開始參演電影和電視劇。而張鈞甯的家庭屬於書香門第,爸爸媽媽學歷都很高,爸爸媽媽年輕時在德國學習,張鈞甯和姐姐在德國出生,之後張鈞甯4歲的時候離開德國。
  • 論法律學說的司法運用
    一方面,很多國家的法官都接受過法學教育或者法律知識方面的培訓,而且法官也會經常閱讀法學家的著作,從中獲取靈感。(60)另一方面,一些國家經常從法學教授中遴選法官。(61)基於此,對我國法律學說的司法運用現象進行考察,反思司法實踐運用法律學說的現狀,總結其具體功能,並力求歸納存在的問題。
  • 鄭雲豔丨民國以來《永樂大典》海內外流通價格變遷考
    [118]顯然,民國初年原裝《永樂大典》價格比改裝本高一倍左右。(三)市場規律除了該書本身所具有的學術價值之外,作為流通商品,《永樂大典》價格也受市場規律影響。國際書商很早便通過《永樂大典》轉手貿易獲利。田中慶太郎早在清末,便有意識搜購《永樂大典》。到了上世紀20年代,他分別又將自己收集到的卷冊轉手賣給日本、美國等大型藏書機構。
  • 【南開明史學第143期】博碩論壇 | 劉希洋:醫治身心:醫學方書與晚明清代的勸善教化
    我們以方書為線索考察這一歷史過程便可發現,在清代中後期,「勸善方書」的教化功能不單體現在人們的行善實踐中,而且直接表現於文本,此類書籍本身即充滿教化色彩。許多方書或直接載錄勸善文字,或徵引善書、宣傳善書,其編纂、刊刻和流通的語境更是與善書非常類似。
  • 韓震教授做客大工講壇 解讀思考哲學與人生
    為進一步活躍校園文化氛圍,提升師生的哲學素養,促進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更好融合,5月31日,學校特邀北京外國語大學原黨委書記、北京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韓震教授做客「大工講壇」,為師生帶來題為「哲學與人生」的主題報告。報告會由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部長李倫主持。
  • 錦心繡口的清代才女: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對於清代的知識女性而言,家庭生活基本上佔據她們絕大部分活動時間、空間及其思想情感,在由一個家庭轉移到另一個家庭之間,大部分女性完成了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等角色的轉變。知識女性的家庭經濟生活知識女性的家庭理財雖然清代法律以及傳統禮教對婦女財產權不予保障,不論嫁妝或私房錢,其實都不算是婦女真正能擁有的私財,但這並不意味著婦女對家庭經濟就沒有作用。
  • 歷史學家徐國琦教授做客【曼享智匯】「中國與世界」大講堂
    12月6日下午,【曼享智匯】「中國與世界」大講堂精彩繼續,曼徹斯特大學中國中心主任、曼享匯發起人傅瀟霄女士致開場歡迎詞,邀請歷史學家、哈佛大學歷史系博士、香港大學首席教授徐國琦先生做客曼大中國中心,帶來『Sports and the Idea of China』《體育運動與「中國性」》這一非常具有思辨性的話題,回顧百年滄桑巨變 -- 從清朝、民國到新中國三種不同政體尋夢奧運之旅
  • 「乘風破浪」會有時,「揚帆遠航」濟滄海 ——台州市第二期「青年...
    「乘風破浪」會有時,「揚帆遠航」濟滄海 ——台州市第二期「青年律師訓練營」成功舉辦 2020-07-13 19: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