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短板迫在眉睫——全球抗疫大考之非洲篇

2020-12-09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4月6日電 題:補短板迫在眉睫——全球抗疫大考之非洲篇

新華社記者蔡施浩

非洲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集中的大陸,也是國際公共衛生安全的薄弱環節。非洲歷史上頻遭傳染病侵襲,此次新冠疫情對非洲大陸構成的潛在威脅更大。

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非洲「承擔了全球超過24%的疾病負擔,卻只擁有全球3%的衛生工作人員和不到1%的財政資源」。新冠疫情一旦在非洲大規模暴發,將大量擠佔原本匱乏的醫療和財政資源。

隨著疫情蔓延,非洲公共衛生體系面臨的壓力越發明顯。由於財力不足,非洲疾控體系長期落後,病毒檢測能力、重症監護病房床位、醫護人員和醫用防護裝備都嚴重缺乏。

面對不斷升級的疫情,非洲一些國家在採取「封城」、宵禁、停航等隔離措施的同時,也在加大檢測力度,努力提升醫療能力,對防護用品免徵進口關稅,向被封閉在家的城市貧困人口分發救濟食物。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分析,非洲缺乏加工能力,各種設備和配件等高度依賴進口。不少非洲國家經濟發展高度依賴大宗商品出口。目前,非洲國家正在積極採取財政和貨幣措施,緩解疫情對經濟的巨大衝擊。非洲發展銀行宣布捐贈200萬美元,用以支持非洲國家防控疫情。非洲各國財長日前舉行專門會議,呼籲各國協調一致應對,並建議採取總額達1000億美元的緊急經濟刺激措施,保護3000萬個私營部門的工作崗位;會議同時呼籲非洲各國立即採取措施穩定金融市場,增加資金流動性,增加食品進口,保障疫情期間的糧食安全。

非洲疾控中心主任約翰·肯格松指出,為了防止形勢惡化,非洲需要採取統一行動。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強調,國際社會應將非洲作為抗疫的重中之重。

疫情暴發後,非洲經濟過於依賴外部環境的脆弱性凸顯,也讓各方更期待非洲自貿區的建設。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區域一體化和貿易司司長史蒂芬·卡林吉表示,建設自貿區可幫助非洲降低對外部依賴,在醫藥產品和基本食品方面加強內部供給能力。

與此同時,國際社會也應加緊行動,攜手幫助非洲國家補短板、強弱項,儘快提高抗疫能力。

相關焦點

  • 特稿:四大要「義」——抗疫大考中面向世界的中國「答卷」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特稿:四大要「義」——抗疫大考中面向世界的中國「答卷」新華社記者謝琳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至今累計確診病例已達2800萬例。白俄羅斯對外友協主席尼娜·伊萬諾娃說,中國積極履行國際義務、參與抗疫國際合作,與各國分享抗疫經驗,這對各國共同應對疫情嚴峻挑戰意義重大。(小標題)重情義:投桃報李 守望相助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中國在抗擊疫情最困難的時候,100多個國家和數十個國際組織伸出援助之手。
  • 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 全球抗疫大考的中國「答卷」
    來源標題: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 全球抗疫大考的中國「答卷」 新華社發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至今累計確診病例已達2800萬例。14億中國人民進行的這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充分詮釋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向世界展示了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的大國形象。講信義:重信守諾 大國擔當病毒突襲而至。站在抗疫前沿的中國堅守承諾,積極履行國際義務,展現出大國擔當。
  • 把短板補紮實
    □阿蔚    習近平總書記在發表《2020年新年賀詞》時強調,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我們要萬眾一心加油幹,越是艱險越向前,把短板補得再紮實一些,把基礎打得再牢靠一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
  • 人民日報談全球抗疫:團結就是力量
    峰會由中國和非盟輪值主席國南非、中非合作論壇共同主席國塞內加爾共同倡議舉行,非盟峰會主席團成員國、非洲重要次區域組織輪值主席國等非洲國家領導人以及非盟委員會主席應邀出席,聯合國秘書長、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作為特邀嘉賓與會。各方廣泛積極參與,充分說明支持團結抗疫的意願,充分反映出國際社會對非洲防控疫情、應對疫情衝擊的重視和支持。
  • 橙見|讓人補短板,不如讓人將長板拉長
    江蘇考生白湘菱考了全省文科第一名,卻因為有一門選修課成績為B+,而無法入讀北大、清華以及南大等名校。最新消息是,白湘菱被港大錄取並獲得了全額獎學金。這一話題迅速在網上發酵。所謂「等級制」,指兩門選考科目,分數不計入總分,而是評定為A+、A、B+、B、C、D六個等級,測試等級要求則由各大高校自主提出。而目前國內很多985、211名校,全都要求選修課成績為A以上。江蘇高考模式,本意是為了減輕學生負擔,選測科目不計分,只計等級。
  • 中國抗疫大外交成己達人,與世界共命運
    王磊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助理研究員2020年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響人類社會發展與前途命運。中國勇於面對大變局,積極主動作為,危中求機,化危為機,抗疫大外交矢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特別是建設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彰顯成己達人的中國智慧與貢獻。
  • 把短板補得再紮實一些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衝鋒號已經吹響,為了打贏這場攻堅戰,我們除了要萬眾一心加油幹、越是艱險越向前,還要把短板補得再紮實一些,把基礎打得再牢靠一些,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後一公裡」。黨員幹部要認識到脫貧攻堅戰的艱巨性和複雜性,隨著完成脫貧攻堅歷史性目標任務的時間越來越近,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成效,但是也要清晰地看到,脫貧攻堅越到最後關頭,都是最難啃的硬骨頭。把短板補得再紮實一些,需要真抓實幹、精準施策。瞄準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採取更加有力的舉措,列出問題清單,一項一項整改清零。切實堅持好貧困縣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的「四不摘」政策。
  • 居家學習,教育該補哪些短板
    補育人短板    ——調整教書與育人的關係談及學生居家學習面臨的困難,不少教師、校長表示現在的學生管不住自己,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學習時坐不住。    補實踐課短板    ——調整文化課與實踐課的關係課程圍繞升學考試科目來組織,強調系統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這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長處。
  • 只爭朝夕,把短板補得再紮實一些
    只爭朝夕,把短板補得再紮實一些——2020,用心血和汗水贏得明天①■武國富短板不補,必有禍患;短板補齊對全軍官兵來說,落實習主席重要講話,就是要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把短板補紮實,把基礎打牢靠,沿著中國特色強軍之路鏗鏘前行,繼續開創新時代強軍事業新局面。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一定意義上講,每一年都是補齊短板、打牢基礎、推動進步的奮鬥之年。
  • 郭慶祥強調下大力氣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確保「鑄魂強基,爭創...
    郭慶祥強調下大力氣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確保「鑄魂強基,爭創一流」行動落地見效 2020-12-21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機關作風建設大學習大討論丨查漏洞,問題導向補短板
    查漏洞,問題導向補短板——機關作風建設大學習大討論系列評論之四機關作風建設的目標是解決突出問題,推動工作落實、提高工作水平,為新時代兵團再立新功提供堅強作風保證。開展機關作風大學習大討論活動,怎麼才能抓出成效?答案就是堅持問題導向,查漏洞、補短板。今年以來,兵團黨委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以上率下推動各級各部門作風轉變,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證。
  • 全球企業家抗疫圖鑑:馬雲王石捐物捐股,LVMH老闆產洗手液
    (盡說大實話)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很多企業家在疫情面前,選擇了參與抗疫行動,而且各行各業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來應對。Foundation)將投資數10億美元建立新工廠研發疫苗~儘管此舉最終可能沒有找到可行疫苗,但迫在眉睫,不能再浪費時間,數10億美元就算完全損失掉,也是值得的。
  • 補短板強弱項 提升城市品質
    突破 71宗項目補短板拓發展潛力 品質空間最終仍需重點項目來變成現實。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印發的《關於加快開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縣城新型城鎮化如何「補短板」指明「新空間」。
  • 張連起常委:補短板 鍛長板 立足持久戰
    今年將首次制定未來十五年的「遠景目標」,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把十九大戰略部署落地落實的堅定決心。「三個仍然」精準判斷了方位與走勢。我國發展仍然處於戰略機遇期,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這是對當下時代特徵的一個總體判斷。這個判斷對於廓清日益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對於認清和做好自己的事情,對於穩定社會預期和市場預期,具有撥雲見日的意義。
  • 靠長板 還是 補短板
    不僅如此,此時決定能裝的水量的,不再是短板,而是最長的板,這就是反木桶原理。那麼到底是」靠長板「還是」補短板「?百事可樂在中國的戰略是這樣的:他們把所有製作、渠道、發貨、物流全部外包,只留市場部的寥寥幾個人運營百事可樂的品牌。僅僅做好品牌這個長板就好。
  • 天津抗疫專家組援助非洲紀實:40℃高溫,10小時不能喝水
    包機載有12名中國政府援非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和大量抗疫物資。這也是我國首批派往非洲支援抗疫的專家隊伍。這次他們的任務是與布吉納法索、象牙海岸兩國醫療衛生機構分享交流抗疫經驗,並提供防疫指導和技術諮詢,增強其疫情防控能力。
  • 【實踐新論】補短板、鍛長板:構造安全可靠的全球供應鏈
    從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以來,美國加緊了對我國高新技術出口的限制,不斷擴大實體清單,影響了我國一些科技主導型企業的發展,側面警示了我國在全球供應鏈中地位的脆弱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鏈、供應鏈在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這是大國經濟必須具備的重要特徵。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面對新的形勢,我們應著力構建更加完善、抗風險能力更強的產業鏈。
  • 全球32億人口面臨水資源短缺 水資源綜合管理迫在眉睫
    原標題:全球32億人口面臨水資源短缺 水資源綜合管理迫在眉睫 來源:人民日報核心閱讀受人口增長、汙染以及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全球水資源短缺壓力不斷增大。據統計,過去20年間,全球人均淡水供給量減少20%以上。面對水資源短缺的挑戰,不少國家都進行了改善水資源管理的成功實踐。
  • 微醫全球抗疫平臺
    為阻擊疫情,微醫網際網路總醫院先後上線「新冠肺炎實時救助平臺」和「全球抗疫平臺」兩個網際網路公益診療平臺,快速構建疫情防控的「空中戰場」,開創了公共衛生和醫療救援的新模式,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重要貢獻。
  • 後疫情時代的產業鏈安全:補短板與鍛長板
    (經濟觀察)後疫情時代的產業鏈安全:補短板與鍛長板  中新社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 劉育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在會議提出的2021年重點任務中,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列在第二位。  2020年是特殊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