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勞模工作室帶動的「蝴蝶效應」

2020-12-23 中國航空新聞網

一個勞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勞模就是一個示範。勞模的引領作用不斷聚力、不斷疊加,帶出的「蝴蝶效應」不斷上演。

勞模是航空工業的寶貴財富,勞模創新工作室是航空工業工會發揮勞模示範引領作用,服務航空工業改革發展大局的有效平臺和載體,對推動提升職工隊伍素質、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今年,航空工業工會陸續為5家創新工作室頒發「航空工業勞模創新工作室」獎牌。5家創新工作室自成立以來,充分發揮工作室示範引領作用,成功解決了一批科研生產技術難題和發展瓶頸問題;充分發揮人才聚合優勢,為企業培養了一批知識型、創新型骨幹人才,在各層各類技能競賽中屢獲佳績。

航空工業試飛中心「範小東勞模創新工作室」

領軍人物:全國技術能手、航空工業首席技能專家範小東

成員構成:45名老中青技術人員組成的專家隊伍,其中6人被授予陝西省技術能手稱號,1人被選拔為技術中心技能帶頭人。

創新成果:工作室成功解決了多項型號試飛任務執行中的難點和瓶頸問題。在型號試飛中,工作室先後完成了某型發動機反推地面滑行試驗、最小錶速發動機空中啟動、逼喘試驗試飛、高空左右邊界速度風車啟動、反推小航線試飛等多項國家Ⅰ類和Ⅲ類風險試飛科目的地面維護和空中試驗保障工作,正確處置、排除「油門杆空中失效」「空中發動機機振超限」「空中停車」多起重大故障,為重點型號飛行試驗作出了突出貢獻;在型號試飛進程中,工作室致力於解決各種型號保障突發問題,以保障技術優化為導向,積極開展各項研究,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

航空工業飛彈院「劉昌軍勞模創新工作室」

領軍人物:全國技術能手、航空工業首席技能專家、飛彈院高級技師劉昌軍

成員構成:現有成員8名,其中航空工業首席專家2名、全國技術能手2名、河南省技術能手2名,近年來先後榮獲「河南省工人先鋒號」、洛陽市六型示範班組等榮譽稱號。

創新成果:工作室堅持服務科研生產任務,以解決生產現場的各種重要技術質量問題為工作導向,同時摸索技能創新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在某型空空飛彈研製過程中,在某關鍵組件裝配試製中先後設計製作各類工裝夾具134項;首創「鉗工彈性節拍移動生產線」,為航空武器零部件的生產準時交付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礎總結凝練形成的《機加分廠AOS生產管理體系》成果獲得飛彈院管理成果一等獎,《航空企業面向研產一體的數位化精益製造體系構建》榮獲國家管理創新二等獎。

航空工業制動「周蕊勞模創新工作室」

領軍人物:陝西省勞動模範周蕊

成員構成:40名老中青技術人員組成的專家隊伍,包括集團特級技術專家、一級專家多名,湧現出了杜淑娣、薛亮等一批新的技術青年領軍人物。

創新成果:工作室完成了公司13項管理創新課題,持續不斷的創新彰顯了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強勁動力。工作室研製的PBO纖維拋放式飛行器記錄儀殼體,實現國內工業化應用,打破了國外對此項產品的壟斷,填補了我國在拋放式飛行器記錄儀研究方面的空白;與鐵科院合作開展的400千米/時高速列車用新型復材制動摩擦副研製與應用取得成功;開發的碳基汽車剎車副已實現為奔馳G、法拉利、保時捷911、卡宴、福特ST等24種高檔車型配套。

航空工業寶成「王惜平勞模創新工作室」

領軍人物:全國技術能手、航空工業首席專家、陝西省勞動模範王惜平

成員構成:骨幹成員還有航空工業首席技能專家侯峰兵,航空工業特級技能專家沈曉東、航空工業特級技能專家陶峰。

創新成果:工作室始終將「聚力攻關」作為首要任務,以「突破科研生產瓶頸」為導向,創新加工方法,重點解決現場加工問題,優化加工流程,提升加工效率,攻克生產瓶頸。工作室專家設計製作了某光纖產品關鍵零件專用裝夾夾具,實現了零件一次多件加工,減少了裝夾及換刀次數,將生產效率提高6倍;2018年年初,工作室專家組編寫了多件加工程序模板,便於新品零件加工程序的更改,極大縮短了新品零件加工周期。

航空工業航宇「吳峰勞模創新工作室」

領軍人物:「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中國國防郵電工會崗位成才能手」「湖北省技術能手」吳峰

成員構成:由焊接相關崗位的技術技能專家、獲得公司級以上勞動模範等10名技術技能骨幹組成。

創新成果:工作室將技術攻關、技術創新、技術技能交流和人才培養作為工作主要方向。6年來,全體成員不斷開展技術攻關,每年可為公司節約資金200餘萬元;為解決某投物產品鋁合金焊接變形這一生產瓶頸,工作室設計製造出一種可調式內圓撐具,解決了型號產品焊接變形的難題。該裝置《一種可調式內圓撐具》被授權「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並於2015年被授權「國家發明專利」技術;2016年初,工作室採用MAG焊新工藝進行解決某產品的加工技術問題,該產品獲得了航空工業成果轉化獎和第七屆中國消防協會科學技術創新獎。

截至目前,航空工業共創建國家級、省部級和地市級勞模創新工作室150餘個,為集團公司各單位間人才、項目、技術交流搭建了平臺,激發了廣大職工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

一個勞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勞模就是一個示範。勞模的引領作用不斷聚力、不斷疊加,帶出的「蝴蝶效應」不斷上演。

勞模是航空工業的寶貴財富,勞模創新工作室是航空工業工會發揮勞模示範引領作用,服務航空工業改革發展大局的有效平臺和載體,對推動提升職工隊伍素質、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今年,航空工業工會陸續為5家創新工作室頒發「航空工業勞模創新工作室」獎牌。5家創新工作室自成立以來,充分發揮工作室示範引領作用,成功解決了一批科研生產技術難題和發展瓶頸問題;充分發揮人才聚合優勢,為企業培養了一批知識型、創新型骨幹人才,在各層各類技能競賽中屢獲佳績。

航空工業試飛中心「範小東勞模創新工作室」

領軍人物:全國技術能手、航空工業首席技能專家範小東

成員構成:45名老中青技術人員組成的專家隊伍,其中6人被授予陝西省技術能手稱號,1人被選拔為技術中心技能帶頭人。

創新成果:工作室成功解決了多項型號試飛任務執行中的難點和瓶頸問題。在型號試飛中,工作室先後完成了某型發動機反推地面滑行試驗、最小錶速發動機空中啟動、逼喘試驗試飛、高空左右邊界速度風車啟動、反推小航線試飛等多項國家Ⅰ類和Ⅲ類風險試飛科目的地面維護和空中試驗保障工作,正確處置、排除「油門杆空中失效」「空中發動機機振超限」「空中停車」多起重大故障,為重點型號飛行試驗作出了突出貢獻;在型號試飛進程中,工作室致力於解決各種型號保障突發問題,以保障技術優化為導向,積極開展各項研究,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

航空工業飛彈院「劉昌軍勞模創新工作室」

領軍人物:全國技術能手、航空工業首席技能專家、飛彈院高級技師劉昌軍

成員構成:現有成員8名,其中航空工業首席專家2名、全國技術能手2名、河南省技術能手2名,近年來先後榮獲「河南省工人先鋒號」、洛陽市六型示範班組等榮譽稱號。

創新成果:工作室堅持服務科研生產任務,以解決生產現場的各種重要技術質量問題為工作導向,同時摸索技能創新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在某型空空飛彈研製過程中,在某關鍵組件裝配試製中先後設計製作各類工裝夾具134項;首創「鉗工彈性節拍移動生產線」,為航空武器零部件的生產準時交付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礎總結凝練形成的《機加分廠AOS生產管理體系》成果獲得飛彈院管理成果一等獎,《航空企業面向研產一體的數位化精益製造體系構建》榮獲國家管理創新二等獎。

航空工業制動「周蕊勞模創新工作室」

領軍人物:陝西省勞動模範周蕊

成員構成:40名老中青技術人員組成的專家隊伍,包括集團特級技術專家、一級專家多名,湧現出了杜淑娣、薛亮等一批新的技術青年領軍人物。

創新成果:工作室完成了公司13項管理創新課題,持續不斷的創新彰顯了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強勁動力。工作室研製的PBO纖維拋放式飛行器記錄儀殼體,實現國內工業化應用,打破了國外對此項產品的壟斷,填補了我國在拋放式飛行器記錄儀研究方面的空白;與鐵科院合作開展的400千米/時高速列車用新型復材制動摩擦副研製與應用取得成功;開發的碳基汽車剎車副已實現為奔馳G、法拉利、保時捷911、卡宴、福特ST等24種高檔車型配套。

航空工業寶成「王惜平勞模創新工作室」

領軍人物:全國技術能手、航空工業首席專家、陝西省勞動模範王惜平

成員構成:骨幹成員還有航空工業首席技能專家侯峰兵,航空工業特級技能專家沈曉東、航空工業特級技能專家陶峰。

創新成果:工作室始終將「聚力攻關」作為首要任務,以「突破科研生產瓶頸」為導向,創新加工方法,重點解決現場加工問題,優化加工流程,提升加工效率,攻克生產瓶頸。工作室專家設計製作了某光纖產品關鍵零件專用裝夾夾具,實現了零件一次多件加工,減少了裝夾及換刀次數,將生產效率提高6倍;2018年年初,工作室專家組編寫了多件加工程序模板,便於新品零件加工程序的更改,極大縮短了新品零件加工周期。

航空工業航宇「吳峰勞模創新工作室」

領軍人物:「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中國國防郵電工會崗位成才能手」「湖北省技術能手」吳峰

成員構成:由焊接相關崗位的技術技能專家、獲得公司級以上勞動模範等10名技術技能骨幹組成。

創新成果:工作室將技術攻關、技術創新、技術技能交流和人才培養作為工作主要方向。6年來,全體成員不斷開展技術攻關,每年可為公司節約資金200餘萬元;為解決某投物產品鋁合金焊接變形這一生產瓶頸,工作室設計製造出一種可調式內圓撐具,解決了型號產品焊接變形的難題。該裝置《一種可調式內圓撐具》被授權「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並於2015年被授權「國家發明專利」技術;2016年初,工作室採用MAG焊新工藝進行解決某產品的加工技術問題,該產品獲得了航空工業成果轉化獎和第七屆中國消防協會科學技術創新獎。

截至目前,航空工業共創建國家級、省部級和地市級勞模創新工作室150餘個,為集團公司各單位間人才、項目、技術交流搭建了平臺,激發了廣大職工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

相關焦點

  • 「曾令平勞模創新工作室」掛牌成立
    本報訊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12月8日上午,「曾令平勞模創新工作室」在平遠縣實驗中學掛牌成立。
  • 首屆勞模創新工作室論壇舉行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21日電 聚焦總結分析各類勞模創新工作室在實踐過程中取得的成績和遇到的問題,以更好地促進勞模創新工作室發揮帶團隊、促創新職能,12月19日,首屆勞模創新工作室論壇在中國勞動關係學院舉行。
  • 吳忠市總三大平臺發揮勞模示範效應
    從北京參加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歸來後,全國勞動模範、寧夏吳忠市鹽池縣曾記畔村黨支部書記朱玉國更加忙碌了,一場接一場的勞模精神宣講會讓他成了「明星」。近幾年,吳忠市總工會搭建並完善勞模管理「宣傳學習、創新創效、關心關愛」三大平臺,營造崇尚勞模、學習勞模、爭當勞模風尚,像朱玉國這樣的勞模「明星」越來越多。據介紹,吳忠市現有各級勞模422名。
  • 我市4家勞模創新工作室榮獲省級榮譽
    本網訊日前,省總工會命名一批省級職工(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和產業工人培訓示範基地,來自我市的湖北省十堰亨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張龍勞模創新工作室榮獲「湖北省示範性職工(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中國移動十堰分公司溫超勞模創新工作室、市天堂樂葬禮公司任傳偉勞模創新工作室、市經濟作物研究所肖濤創新工作室榮獲
  • 利津縣中心醫院首個勞模創新工作室掛牌成立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許洪勝 東營報導為實現「個人作用」到「集體效應」轉變,以促進職工醫療技術創新,聚焦專業難點為平臺,凝聚智慧,攻堅克難,12月22日,在利津縣總工會的領導和支持下,由利津縣中心醫院工會牽頭組建的「
  • 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勞模工作室掛牌
    12月23日,農業銀行中山火炬區支行「楊輝祥勞模創新工作室」正式揭牌,這是全市首個由中國農業銀行廣東省分行工會委員會頒發的勞模創新工作室。 「楊輝祥勞模創新工作室」是以農行中山火炬區支行黨總支部書記、行長楊輝祥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在火炬區支行,說起楊輝祥,同事們都會由衷地豎起大拇指:「他不愧是拼命三郎。」
  • 臨汾市人民醫院「景文記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
    11月9日,臨汾市人民醫院景文記勞模創新工作室接受了臨汾市總工會的現場評審驗收。近日,臨汾市總工會對該院景文記勞模創新工作室予以命名。創建「景文記勞模創新工作室」是臨汾市人民醫院拓展弘揚勞模精神,展示勞模的時代風採,增強勞模的感召力,讓職工群眾學有榜樣、趕有目標的新途徑。下一步,院工會將繼續發揮勞模創新工作室示範、引領和輻射作用,激發廣大職工的勞動熱情和創新活力,把勞模創新工作室打造成臨汾市人民醫院的一面旗幟,讓大家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 鄭州20個工作室被命名為示範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
    近年來,鄭州市各級工會大力開展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在提升勞動者技能素質、促進企業技術進步、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市總工會在各基層工會廣泛培養、積極選樹、重點申報的基礎上,分別於2016年、2017年和今年命名表彰了三批59家市級示範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投入專項補助資金295萬元。
  • 讓勞模帶出更多勞模!新鄉醫學院一批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掛牌
    「被認定授牌創新工作室,是對我和我的團隊在研究創新路上的一種激勵。希望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讓團隊產生更多的勞模!」 12月17日,在新鄉醫學院「梁銀明勞模創新工作室」,領銜人梁銀明教授說。兩天前,梁銀明、趙國安、路平、朱武凌、林俊堂、吳衛東、王天雲、王現偉、吳標、周福軍等10位勞模或工匠,被新鄉醫學院分別以他們的名字命名、成立了10個「創新工作室」。
  • 平凡電網人 非凡匠心夢——杜巖偉勞模(創新)工作室側記
    匠心聚力傳薪火杜巖偉勞模(創新)工作室創建於2013年6月,是以河南省勞模杜巖偉(2020年全國勞模候選人,已公示)的名字命名。工作室成員主要由來自國網南陽供電公司變電檢修中心和輸電運檢中心的31名各級勞模、技術能手和雙師型技術骨幹組成,涵蓋變電檢修、高壓試驗、輸電運維等8個專業。
  • 國網冀北電力:以勞模精神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國網冀北電力公司始終高度重視勞模先進選樹育工作,充分發揮勞模先進的示範引領和輻射效應,在該公司系統營造出濃厚的尊重勞模、學習勞模、崇尚勞模、關愛勞模、爭當勞模的良好氛圍。 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深度挖掘身邊勞模榜樣的力量,弘揚勞模時代精神,將勞模精神融入企業發展大局和中心工作,這對於更好履行國網冀北電力履行「一保兩服務」職責使命、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網際網路企業具有深遠意義。 鄭超達介紹說,近幾年來,國網冀北電力從三個方面發揮好先進典型的模範引領和示範帶頭。
  • 加強職工隊伍建設煉就「勞模之家」
    近年來,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以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大軍為目標,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積極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加快推進勞模先進梯隊建設,積極開展以選拔人才為目的的勞動技能競賽,進一步激發職工的創新能力和創造活力,大力推進基層單位建立勞模創新工作室,充分發揮勞模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示範引領作用,採取多項措施激勵職工提升職業技能和綜合素養
  • 深情寄厚望 奮鬥贏未來──天津大力營造尊重關心勞模濃厚氛圍
    形式多樣的活動不僅發揮了老勞模的示範引領作用,同時使老勞模們的重陽節過得更加有意義。  深情寄厚望,關愛激勵著進步。勞動模範正是在黨的關愛之中,將自己的滿腔熱忱、勤勞與智慧融入實現中國夢的徵程。關心勞模需求、關愛勞模發展、發揮勞模作用,正是市總工會勞模工作一直努力的方向。  關心勞模,築牢勞模管理工作基礎,首先就要摸清底數,完善數據。
  • 弘揚勞模精神,爭當時代先鋒——臨汾市總工會命名景文記勞模創新...
    原標題:弘揚勞模精神,爭當時代先鋒——臨汾市總工會命名景文記勞模創新工作室為充分發揮臨汾市人民醫院省、市勞模、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在醫院管理、技術創新等方面的示範引領作用,充分調動全院職工在醫院轉型騰飛跨越發展中建功立業、爭做貢獻,根據《山西省總工會關於高技能人才
  • 獲評重慶市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示範工作室,這群刑警有點「匠」!
    獲評重慶市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示範工作室,這群刑警有點「匠」!爭當勞模,爭創匠心,這就是渝北分局陳德林勞模創新工作室!近日,重慶市總工會在全市範圍內評選25家重慶市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示範工作室,渝北分局陳德林勞模創新工作室名列其中。
  • 火車頭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
    火車頭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近日,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公布了《關於命名「火車頭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的決定》,其中武漢大型養路機械運用檢修段「大機帶頭人創新工作室」被命名為「火車頭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 武漢大機段地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地區崛起的關鍵位置, 立足湖北、豫南,服務全路工務設備修理。
  • 東海縣李豔名師工作室、李豔勞模創新工作室開展研修活動
    中國江蘇網1月10日連雲港訊(通訊員 尹蓮英 姜娟 陳秀梅 趙豔麗 居增蘭 張雲)1月9日,東海縣李豔名師工作室、李豔勞模創新工作室開展「從經驗出發的集體活動組織策略」主題研修活動。東海縣委縣教育工委委員、工作室主持人李豔、李豔名師工作室成員、李豔勞模創新工作室成員、鄉鎮公民辦幼兒園骨幹教師共300餘人參加活動。縣幼本部分會場進行了數學活動的專題研討,曹長紅、李靜、尹蓮英、韓宜伶、陶傑分別執教了小班數學活動《佩奇請客》、中班數學活動《奇妙的糖果屋》、大班數學活動《有趣的路線圖》、《骰子的秘密》、《有用的表格》。
  • 臨汾市總工會為臨汾市人民醫院景文記工作室命名
    為充分發揮臨汾市人民醫院省、市勞模、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在醫院管理、技術創新等方面的示範引領作用,充分調動全院職工在醫院轉型騰飛跨越發展中建功立業、爭做貢獻,根據《山西省總工會關於高技能人才(勞模)、傳統工藝手藝大師創新工作室規範化建設的意見》的要求,在院黨政領導的高度重視下,在院工會的具體組織和腦血管病介入科的大力支持下,臨汾市人民醫院景文記勞模創新工作室於
  • 「標杆引領+行動學習」模式 激發國企基層黨建活力
    廣西交通投資集團南寧高速公路運營有限公司以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交通系統勞模農鳳娟為首席代表,從公司內選拔政治過硬、技能拔尖、表現突出的優秀黨員職工組成「鳳娟標杆」團隊,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和標杆引領作用,帶動更多黨員職工爭當標杆、勇創佳績。
  • 昆明西山區「胡維群書記工作室」發揮「傳幫帶」作用 打造指尖上的...
    「網上黨支部」的培訓和推廣現場 供圖近期,作為昆明市西山區「書記領航」項目中「實現信息化系列平臺進事業單位」示範點棕樹營小學,在「胡維群書記工作室」負責人胡書記的組織召集中,以不同類型學校、分片區推進「網上黨支部」的建設和推廣應用的學習和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