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曾正
編輯:正昊
新冠肺炎疫情流行規模廣、泛持續時間長,在人類歷史上罕見,到目前為止,要想消滅疫情,最可靠的辦法就是依靠新冠肺炎疫苗,為此世界各國都進行了巨量的資金投入,中國已經有十幾款疫苗研發成功,其中有幾款在三期臨床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近又一家疫苗公司要上市,消息一出,市場立即出現波動。
新冠疫苗研發公司又現航空母艦
華蘭生物以血液製品起家,2020年在資本市場上華蘭生物曾經風生水起、風頭正勁,年初受益於新冠肺炎疫苗東風,華蘭生物的股價一路飆升,甚至一度達到上千億元的水平,但是後期疫苗研發沒有出現顯著性的進展,華蘭生物活立即受到投資者的冷遇。截至12月初,華蘭生物市值減少了四成。為了挽救危機,今年最近華蘭生物又演了一場大戲。據新京報報導,近期其旗下子公司華蘭疫苗向創業板提交招股書,目標募資24億!
華蘭王牌貢獻到底有多大
自2019以後,四價病毒疫苗就成為華蘭疫苗的拳頭產品,去年整體收入的9成為四價流感疫苗所產出,雖然說這款疫苗增加了子公司和母公司的利潤,但是並不能徹底解決華蘭生物最近幾年業績所面臨的困局。
雖然華蘭生物母公司市值曾一度超千億,但是華蘭生物營收已經連續下滑了兩年,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雖然一度提升了市場信心,但是血液製品的創收受到了影響,利潤比例一直持續下滑。截止到今年9月底,華蘭生物短期借款4億多元,總負債14億元,資金出現緊張局面。
華蘭靠什麼在生存
華蘭疫苗在十幾年前就被華蘭生物從集體中分劃出來,業績提升主要依靠銷售流腦、B肝、流感腦疫苗,對於流感疫苗的研發和生產銷售,因為有曾經價值千億元的母公司的支持,因此華蘭疫苗一直野心勃勃,但是數年來從未取得重大改變,反而長期虧損。
直到兩年前華蘭生物才出現盈利,而從負7000多萬元變成正3億多元的淨利潤,完全依靠四價流感疫苗的貢獻,去年也就是2019年,該公司被相關部門批准的四價流感疫苗佔比疫苗批准數量的八成以上,從此該公司穩居行業老大。華蘭疫苗的發力也為華蘭生物帶來的利潤。
華蘭生物原本想藉助新冠肺炎疫苗概念股加上原來的四價流感疫苗重出江湖,然而事與願違,一是四價流感疫苗力量太弱,二是新冠疫苗又不能迅速發力,導致如今華蘭生物的發展前景仍不明朗,此次募集資金能否讓華蘭生物走出困局,還需觀察。
免責聲明:本文由《沙漠軍志》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