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Hib疫苗再註冊失敗影響避重就輕 疫苗龍頭智飛生物千億市值會否...

2020-12-26 中國經濟網

國內疫苗龍頭企業智飛生物(300122)發布公告,全資子公司北京智飛綠竹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飛綠竹)生產的AC群腦膜炎球菌(結合)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聯合疫苗(以下簡稱「AC-Hib疫苗」)於2020年2月19日收到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意見:不予再註冊。

智飛綠竹自主研發生產的「AC-Hib疫苗」產品用於預防A群、C群腦膜炎奈瑟氏球菌以及b型流感嗜血桿菌引起的腦膜炎、肺炎、敗血症、蜂窩組織炎、關節炎、會厭炎等感染性疾病。

AC-Hib疫苗於2014年4月2日獲得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藥品註冊批件(批件號:2014S00240),批准該產品註冊,並頒發了藥品批准文號(國藥準字S20140003),批准文號有效期5年。

2018年11月8日,智飛綠竹向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交AC-Hib疫苗再註冊的申請,在經過16個月的漫長等待,再註冊申請還是失敗了。

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給出不予再註冊原因:申請人所提供的資料尚未滿足該品種原藥品註冊批件審批結論要求。

對於此次再註冊失敗影響,智飛生物稱AC-Hib疫苗在2019年度的銷售收入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10%左右,該產品未獲得再註冊批件,預計將對公司2020年業績產生一定影響。

然而,在智飛生物2019年4月1日公告中卻稱,若該產品不再獲批註冊,將對公司2019年及今後的經營業績產生較大的影響。

而且,公告還提到,鑑於原藥品批准文號有效期至2019年4月1日,因此,子公司在未獲得再註冊批件之前,將暫停AC-Hib疫苗的生產。

那麼,「AC-Hib疫苗」再註冊失敗到底對智飛生物影響幾何呢?

AC-Hib疫苗再註冊失敗影響避重就輕 疫苗龍頭智飛生物千億市值會否曇花一現?打開APP 閱讀最新報導

查詢資料顯示,「AC-Hib疫苗」是智飛生物2011年啟動項目,最開始計劃使用超募資金3.62億元投入「AC-Hib 三聯疫苗產業化項目」,該項目由全資子公司智飛綠竹負責實施;公司以增資方式,按工程建設進度注入項目資金。2015年7月經公司201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將上述項目投資金額調整為3.07億元,此外,5000多萬元用於智飛綠竹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

我們先來看智飛綠竹公司的業務介紹,公司主要從事以預防腦膜炎、肺炎為主的細菌性疫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自研自產自銷的全球獨家產品AC-Hib三聯疫苗是公司利潤最主要的增長極,AC結合疫苗、Hib疫苗、四價流腦疫苗等產品亦是公司疫苗銷售的重要組成。

我們再來看數據,2016年,智飛生物實現營收4.5億,淨利潤3252萬;智飛綠竹實現營收3億,淨利潤9318.7萬;「AC-Hib疫苗」全年批籤發量為22.2支。

2017年,智飛生物營收13.4 億,淨利潤4.3億;智飛綠竹營收9.9億,淨利潤4.3億;「AC-Hib疫苗」全年批籤發量為470.4萬支,增長2018.54%。

2018年,智飛生物營收為52.3億元,淨利為14.5億元;智飛綠竹營收12.4億元,淨利潤5.3億元;「AC-Hib疫苗」全年批籤發量為643.7萬支,增長率36.84%。

由此可見,「AC-Hib疫苗」不能生產,對於智飛生物的業績影響之大!

而智飛生物所說「AC-Hib疫苗在2019年度的銷售收入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10%左右」,是因為自2019年4月1日起AC-Hib疫苗就暫停生產了。

智飛生物作為國內疫苗龍頭企業,自2002年投入生物製品行業,十餘年來潛心研發,迄今已有多款疫苗、生物製品獲得藥品上市批准文號。其中自研的AC結合疫苗、ACYW135群流腦多糖疫苗為國內率先獲批或上市銷售的產品,AC-Hib聯合疫苗為全球獨家產品。

今年的2月2日,智飛生物更是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製藥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於1月29日籤訂了《合作意向框架協議》。微生物所依照協議約定將所擁有的2019-nCoV重組蛋白亞單位疫苗的技術秘密及相關材料等提供給智飛龍科馬,智飛龍科馬有意受讓並進行後續產業化開發2019-nCoV重組蛋白亞單位疫苗。

2月5日,智飛生物盤中最高價64.5元,股價創歷史新高,公司總市值一舉突破1000億元大關。

不知道,「AC-Hib疫苗」再註冊失敗,1000億市值會否成為智飛生物的曇花一現?

來源:和訊網

相關焦點

  • 智飛生物AC-Hib疫苗未獲再註冊批件 競品或相繼推出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近日,智飛生物發布關於公司產品再註冊進展情況的公告,全資子公司北京智飛綠竹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AC-Hib聯合疫苗水針劑型未獲得再註冊批件,公司目前正加緊開發AC-Hib聯合疫苗凍幹劑型,這將導致該產品自2019年停產後的繼續缺席
  • 智飛生物AC-Hib三聯結合疫苗未獲再註冊 加速新劑型研發機構預計僅...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見習記者 許焱雄2月20日早間,智飛生物發布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智飛綠竹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竹製藥」)於2月19日收到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出具的不予再註冊審批意見通知單。
  • 智飛生物:子公司AC-Hib疫苗未獲得再註冊批件 預計對公司2020年...
    原標題:快訊|智飛生物:子公司AC-Hib疫苗未獲得再註冊批件 預計對公司2020年業績產生影響    今日,
  • 智飛生物代理產品補AC-Hib疫苗空缺 新冠疫苗進入Ⅱ期臨床
    來源:新浪財經近日,智飛生物發布了2020年半年報,公司代理產品繼續放量,彌補了AC-Hib疫苗水針劑型的空缺,營業收入、淨利潤雙雙增長。AC-Hib疫苗未獲再註冊審批 代理產品放量補缺公司集疫苗、生物製品研發、生產、銷售、推廣、配送及進出口為一體,智飛綠竹、智飛龍科馬為公司研發、生產基地,系公司自主產品生產企業;智飛生物母公司為公司產品推廣主體,同時是默沙東在我國境內指定的代理機構,統一銷售默沙東進口的全部疫苗。
  • 智飛生物加速研發AC-Hib三聯結合疫苗新劑型 新冠病毒疫苗項目進展...
    智飛生物(300122,股吧)周四發布公告稱,其子公司綠竹製藥生產的AC群腦膜炎球菌(結合)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聯合疫苗水針劑型(以下簡稱AC-Hib三聯結合疫苗)未獲得再註冊批件。對此綠竹製藥相關負責人表示,主是由於公司在按照藥監部門的要求對產品進行創新。目前凍幹新劑型在抓緊開發當中,將爭取儘快上市,從而實現對傳統劑型的替代。
  • 博雅生物併購引關注 AC-Hib疫苗或將影響標的公司命運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徐紅)訊,隨著交易所發出一則重組問詢函,博雅生物(300294.SZ)收購疫苗公司一事再遭熱議。AC-Hib何時獲註冊批件或為核心除了估值高低與否以外,公司質地是好是壞毫無疑問是另外一個焦點問題。從交易所的問詢函來看,羅益生物幾個已上市和在研產品的現狀也受到了特別的關注,涉及問題包括AC結合疫苗、出血熱疫苗的銷售收入預測,AC-Hib 結合疫苗的III期臨床試驗及上市進展等。
  • 大連華訊股票:布局第三代疫苗技術,智飛生物打開上行空間
    據大連華訊股票了解到,智飛生物將入股深圳深信,布局mRNA技術。公告稱,擬以自有資金3500萬元認購深信生物(未上市)10.189%股權,成為其第三大股東,代表公司布局mRNA技術。1)智飛生物與中科院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已啟動海外三期,我們預計2Q21獲批上市,預計2021-22年利潤貢獻有望達40億元(4億劑×單劑10元利潤),給予PE估值30x(2021年主營疫苗可比公司PE估值均值60x,考慮研發不確定性給予一定折價),預計市值貢獻1200億元;2)人二倍體狂苗、四價流感裂解苗預計2021年初報產;3)15價肺炎結合苗、四價流腦結合苗有望啟動3期;4
  • 2020年中國Hib疫苗行業市場規模與發展趨勢分析 聯苗替代趨勢明顯...
    Hib疫苗,是由純化的Hib莢膜多糖與破傷風類毒素共價結合生產的Hib結合疫苗,接種Hib疫苗是目前預防Hib感染最有效的措施。三、國內Hib系聯苗有3家國內Hib系聯苗有3家,包括智飛的AC-Hib三聯苗、民海(康泰)的百白破-Hib四聯苗和賽諾菲的百白破-滅活脊灰-Hib五聯苗。
  • 沃森生物鬧劇,戳破了HPV疫苗泡沫
    看看大A股,遠的有獲得默沙東HPV疫苗獨家代理權,股價暴漲10倍,市值超2200億的智飛生物;近的有憑藉2價HPV疫苗,一上市市值便超800億的萬泰生物。沃森生物給出的35億估值,大概是參考了在新三板掛牌的小弟康樂衛士。雖然後者的3價疫苗進入臨床三期,9價疫苗進入臨床二期,但其市值也不過27億。
  • 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蔣仁生——智飛重組新冠疫苗...
    記者 郭曉靜 攝/視覺重慶在剛剛閉幕的2020重慶英才大會上,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蔣仁生獲得首屆「重慶市傑出英才獎」。就在英才大會開幕前3天,由蔣仁生領導研發的智飛重組亞單位新冠疫苗啟動了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在重組蛋白疫苗這條技術線路上,我們在世界範圍內也走在前列!」蔣仁生自豪地說。
  • 又一家疫苗公司要上市,目標募資24億!母公司市值曾一度超千億
    新冠疫苗研發公司又現航空母艦華蘭生物以血液製品起家,2020年在資本市場上華蘭生物曾經風生水起、風頭正勁,年初受益於新冠肺炎疫苗東風,華蘭生物的股價一路飆升,甚至一度達到上千億元的水平,但是後期疫苗研發沒有出現顯著性的進展,華蘭生物活立即受到投資者的冷遇。截至12月初,華蘭生物市值減少了四成。
  • 沃森生物「賤賣」資產鬧劇:疫苗股高處不勝寒 疫苗股估值偏高?
    此外,康泰生物年初和12月7日的PE(TTM)分別為115.52倍、190.12倍,天壇生物分別為50.38倍、83.11倍,智飛生物分別為37.34倍、72.64倍,華蘭生物分別為36.70倍、64.19倍,復星醫藥分別為30.70倍、53.91倍。
  • 阿斯利康新冠疫苗按下暫停鍵 康泰生物:個別案例屬正常 不影響合作
    這種病毒會導致黑猩猩感染,並且含新冠病毒尖峰蛋白的遺傳物質。接種疫苗後,免疫系統會識別表面尖峰蛋白,引發免疫系統攻擊侵入人體的新冠病毒。  在全球正在開發的數十種疫苗中,AZD1222(ChAdOx1)一直被認為是強有力的競爭者。今年4月23日,AZD1222(ChAdOx1)正式啟動一期臨床試驗,截至7月1日,有超過8000名志願者參加了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以評估該疫苗的安全性。
  • 疫苗龍頭市值直逼茅臺,「作妖」後蒸發百億又反悔
    然而經此一折騰,早已經影響投資者對管理層的信任。當天股價直接暴跌20%,市值直接蒸發一百多億。沃森生物到底做了什麼轉讓交易竟能成為眾矢之的,二級市場對其的憤怒、不解與失望源自何處?透過沃森生物風波,其背後依舊是一個老套的資本狩獵故事。
  • 新冠疫苗產業完整名單出爐:龍頭飈漲19倍 這些概念股仍在地板上
    新冠疫苗產業完整名單出爐,龍頭飈漲19倍,這些概念股仍在地板上原創 梁謙剛 一批千億市值的疫苗龍頭創下歷史高點,疫苗概念本周大放異彩。疫苗類題材熱度居高不下,今天再次掀起漲停潮。生物疫苗概念股華神科技、瑞普生物、博暉創新、沃森生物、西藏藥業、四環生物等漲停,千億市值龍頭復星醫藥、萬泰生物、沃森生物創下歷史新高。疫苗題材炒作版圖擴大在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的當下,疫苗被視為戰勝病毒的主流手段,承載了人類最多的希望,也將面臨最為嚴峻的考驗。目前,有能力的國家都在加緊新冠疫苗研發,而中國無疑處於第一梯隊。
  • 康泰生物、華蘭生物:跳水的疫苗板塊,被拋棄的千億投資機會
    關於新冠疫苗的價格問題首先,祝賀新冠疫苗上市,且保護率達到預期,79.3%的保護率,如果大家都接種了,足夠形成免疫屏障。然後,中午正式公布,新冠病毒疫苗肯定是為全民免費提供。結果康泰,智飛等疫苗股股價閃崩,跑路的和接盤的互道一聲:憨批你沒看懂。
  • 醫藥行業專題報告:2020年1-9 月疫苗批籤發:流感疫苗大幅增加,創新...
    三聯苗因為鋁佐劑問題,藥品註冊文號失效,2019 年 7 月後未獲批籤發。 4. 輪狀病毒疫苗:9 月,五價輪狀病毒疫苗批籤發量為 41.95 萬劑,同比增長 405.42%;1-9 月,五價輪狀病毒疫苗共計批籤發 301.02 萬劑,同比減少 2.09%。
  • 康希諾生物科創板上市:市值近千億 號稱是新冠疫苗第一股
    此次募資主要用於生產基地二期建設、在研疫苗研發、疫苗追溯、冷鏈物流體系及信息系統建設及補充流動資金。康希諾生物開盤價為470元,較發行價上漲124%,市值1163億元;此後,股價有所下滑,但市值依然超過950億元。
  • 醫藥行業:流感疫苗年內首次獲批
    三聯苗因為鋁佐劑問題,藥品註冊文號失效,2019年7月後未獲批籤發。  4.輪狀病毒疫苗:7月,五價輪狀病毒疫苗未獲得批籤發;1-7月,五價輪狀病毒疫苗共計批籤發216.99萬劑,同比增長24.74%。7月,輪狀病毒疫苗共計批籤發65.59萬劑,同比增長15.27%;1-7月,輪狀病毒疫苗共計批籤發427.45萬劑,同比增長23.25%。
  • 康華生物前總經理行賄成硬傷 「鞋王」跨界疫苗輕研發
    作為康華生物的「獨苗」產品,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細胞)的註冊審批卻被曝涉及行賄。   據大眾證券報,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細胞)申請三年才獲批註冊。值得關注的是,上述藥品獲批註冊剛好在康華生物原總經理行賄後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