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億「廈門第一高樓」3次轉手 爛尾23年:福建商人李柄江的野心與絕唱

2021-01-13 手機鳳凰網

1968年出生的福建三明商人李柄江,早年依靠電力產業「發家」。

10年前,42歲的他開始步入事業巔峰,花費20餘億元從郵政系統收購了爛尾多年的「廈門第一高樓」——郵電大廈,後改名為廈門國際中心。

李柄江創立的京朋國際集團成立於2001年,橫跨電力、地產、貿易、金融等六大領域,後總部搬遷至北京。成功收購廈門國際中心放大了李柄江的野心,按照他的計劃,2018年公司將衝擊全國企業500強。

然而,這一切美好願景在2017年下半年戛然而止。彼時,京朋國際集團關聯的金和所等多個P2P平臺暴雷,為此李柄江不得不將廈門國際中心34.07%的股權轉讓抵債。

千裡之堤毀於蟻穴。李柄江由此深陷債務泥淖,截至2017年12月,廈門國際中心及副塔樓寶嘉中心的公司股權,全部被深圳世紀星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紀星源」,000005.SZ)與其法定代表人丁芃關聯的「星源系」企業「接盤」。

但這並未阻止廈門國際中心及寶嘉中心的兩家建設公司的破產。《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多名接近李柄江的信源處了解到,李柄江不但多次庭審沒有到場,法院也聯繫不上他。「他跑掉躲起來了,已經倒樁了。」

隨著一個月前發出的一紙公告,這座爛尾長達23年的「廈門第一高樓」將迎來自己的第3次出讓,這也將成為李柄江最後的「絕唱」。

52億元摩天大樓找買家

據《關於公開招募廈門源生置業有限公司、廈門永榕置業有限公司名下資產意向競買方的公告》,7月10日,福建省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廈門思明百應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應公司」)申請廈門源生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源生置業」)、廈門永榕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榕置業」)破產清算一案,並指定北京盈科(廈門)律師事務所、福建普和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擔任源生置業、永榕置業的管理人。

按照原本的規劃,該項目建成後將刷新廈門市「天際線」,一躍成為福建「第一高樓」的同時,全面超越323米的溫州世貿中心成為「海西第一高樓」。

9月9日,記者現場走訪發現,廈門國際中心整體建築已經封頂,除8層以下裙樓外大部分玻璃幕牆已施工完成,但玻璃幕牆上肉眼可見的汙漬足見該大樓已是飽經風霜。裙樓部分褐色的鋼筋結構裸露在外、鏽跡斑斑,遠遠望去2、3兩層甚至長出了綠植。除此以外,印有中國建築、中建六局字樣的工地大門早已褪色,可見停工已久。

資產管理人給到記者的文件資料顯示,廈門國際中心位於廈門市鷺江道「濱海CBD」商務核心區,與鼓浪嶼隔海相望,是廈門金融商務區的中心節點,也是廈門西海域旅遊經濟帶的起點,是全市的政治、金融、文化中心。

廈門國際中心一期項目為鋼混結構,用地面積1.50萬平方米,建設工程性質為商業、辦公。規劃地上建築層數68層,建築總高度約339.88米,地上建築面積11.51萬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4.8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6.33萬平方米。

而二期項目地上建築面積1.78萬平方米,其中商業面積為7360平方米,裙樓設計方案尚未明確。

據上述文件,中建六局為一期建設工程五方責任主體之一,合同範圍內主體結構除架空層環帶及一層後澆帶未施工,其餘部分已按設計施工完成,主體結構驗收完成到40層,二次結構(砌體部分)完成約70%。水電預留預埋完成,水電安裝完成約35%,防火塗料完成約65%。

一同拍賣的副塔樓廈門寶嘉中心項目建設工程性質為商業、酒店,規劃地上建築層數30層,總建築面積12.25萬平方米。目前,該項目除基坑支護工程(2013年施工,已超設計使用年限)外,尚未建設施工。

根據廈門翰和資產評估土地房地產估價有限公司的資產評估報告,一期在建工程辦公房地產價值41.81億元,車位房地產價值3.01億元;二期在建工程辦公房地產價值1.14億元;寶嘉中心土地使用權價值、在建工程基礎及前期費用的市場價值為5.99億元。

也就是說,此次拍賣的兩座物業資產,共計約52億元。

投資滑鐵盧

早在1997年,廈門國際中心的前身「廈門郵電大廈」就已經通過規劃。此後,郵電分家,「第一高樓」項目劃到了郵政系統,由於資金不足,到2003年完成設計中的8層裙樓後,工程便一直擱淺。

2010年,福建本土富商李柄江擁有的福建永榕電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榕集團」)出價約20億元買下該項目,建設單位為其下屬子公司源生置業,大樓也被更名為廈門國際中心。2012年,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所屬中建六局中標這一項目的施工總承包工程,項目正式重啟。

一名接近李柄江的人士告訴記者,李柄江早年在福建三明等地做電力產業,「當時做得很不錯,積累了不少資金基礎,在當地也小有名氣。」

記者梳理工商、天眼查信息了解到,李柄江的永榕集團於2001年創立,後改名為京朋國際集團,是一家涉及電力、地產、貿易、金融、傳媒、農業六大板塊多元化股份制企業,總資產約110億元,2016年集團總部遷往北京。

2016年可以說是李柄江事業的巔峰。記者梳理媒體公開報導發現,當年3月,時任蒙古國總理賽汗比勒格會見了以董事長李柄江為首的京朋國際集團。

記者了解到,按照李柄江當時的計劃,京朋國際集團爭取在2017年產值達到400億元;2018年綜合年產值達到1200億元以上,力爭進入中國企業500強;到2019年,綜合年產值達到3500億元,並規劃在5年內超越5000億元的生產規模。

但為加快布局多元化產業,2016年9月,京朋國際集團投資1億元入股P2P平臺金和所,但也正因如此為第二年李柄江遭遇「滑鐵盧」埋下禍根。

2017年下半年,兩家與京朋國際集團關聯的P2P平臺紛紛暴雷,為此李柄江不得不拿出廈門國際中心的股權來抵押債務。當年11月9日,金和所暫緩兌付公告中稱,金和所平臺的股東願意轉讓源生置業34.07%股權來墊付過期債務,並承諾20個工作日內完成債務兌付。第二天,另一P2P平臺東宏金融也發布逾期公告。

之後,有京朋國際集團員工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投訴稱,「廈門國際中心的前投資人李炳江是我們老闆,金和所事情敗露後,我們被遣散,除了投資人錢沒拿回來,我們員工工資從2017年10月開始被拖欠。」

對此,廈門市思明區鷺江街道辦表示, 經查,京朋國際集團已於2017年8月停止經營,在遠洋大廈23樓的辦公場所也已關門,李柄江也就此失聯。

從2018年至今,李柄江已被各級法院先後下達近80條限制消費令,就此消失在公眾的視野中。

「李柄江已經跑掉了,躲起來了。這個人已經倒樁了,討論他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一名接近李柄江的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至於有沒有跑路我們也不能下定論,但是這麼多次庭審他都沒有到場過,法院應該也聯繫不上他。」一名參與過李柄江案件的律師告訴記者,整個訴訟過程中都沒有見過李柄江本人,而且現在關於「廈門第一高樓」的一些情況都是道聽途說,並沒有相關法律文書對它進行認定。

「星源系」接盤

「源生置業和永榕置業關聯人最早都是京朋國際集團的李炳江,現在股權已經轉讓了。股權穿透上去是一家上市公司世紀星源,所以他們其實是關聯公司,這次拍賣也是源生跟永榕的資產一併拍賣。」一名資產管理人向記者坦言。

記者注意到,在股權方面,京朋國際集團與「星源系」的淵源最早始於永榕置業。2016年3月,廈門京朋置業有限公司更名為永榕置業;2017年5月,永榕置業董事兼法人由陳聰明變更為丁芃。截至目前,永榕置業由福州福鑫達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鑫達貿易」)完全控股,丁芃是永榕置業的實際控制人,同時也是上市公司世紀星源的法定代表人,而陳聰明則是京朋國際集團旗下多家子公司的高管。

由於投資失利,李柄江不得不將源生置業割愛與「星源系」。2017年11月10日,源生置業正式將34.07%的股權受讓給深圳市星源立升水環境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源立升」)。12月20日,剩餘的65.93%的股權受讓給了深圳市星源城市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源城市」),至此廈門國際中心完全歸「星源系」。

天眼查信息顯示,星源立升法定代表人為蔣蓉暉,也也曾擔任星源城市的法定代表人。2018年10月25日,星源城市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均由丁芃變更為蔣蓉暉。

對此,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世紀星源董事會秘書,該人士表示,廈門國際中心與寶嘉中心並未注入世紀星源,「這確實是屬於公司法定代表人丁芃的,但和上市公司沒什麼關係。」

為何李柄江甘願將價值超52億元的資產拱手送人?李柄江和「星源系」之間有著怎樣的交易或利益交換?在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的3個民事案件判決書中,兩者間的糾葛浮出水面。

第一個案件發生在2014年。當年1月2日,源生置業向華淑平借款1億元,用於開發建設廈門國際中心項目。借款期限為6個月,借款利率為月利率2.5%,款項支付至戶名李榕新(李柄江曾用名)的帳戶中。

截至2017年11月30日,源生置業結欠華淑平借款本金1億元及利息2.11億元。1個月後,華淑平與源生置業、星源城市、永榕置業等約定,星源城市自願對源生置業債務承擔連帶責任保證。

但在法庭上,星源城市方面認為,華淑平與李柄江惡意串通偽造文件,捏造源生置業的債務,讓其及新股東背負債務,從而謀取不正當利益,廈門國際中心項目的帳目上並無涉案借款的記錄。但這也未能得到法院的支持。另兩起案件則均與中信銀行廈門分行(以下簡稱「中信廈門」)有關。

記者了解到,2016年2月,中信廈門授予永榕置業14.63億元授信額度,使用期限為5年,李柄江為上述債權提供擔保。兩個月後,寶嘉中心項目的土地使用權被作為抵押,擔保的債權最高額限5.04億元。2017年3月,福鑫達貿易也為上述所有債權做擔保,擔保債權最高額限19.64億元。

當年7月,中信廈門又與廈門盛億格貿易有限公司約定,在一年內提供綜合授信額度4800萬元,這一次出面擔保的是源生置業,李柄江、星源城市和源生置業先後向中信廈門出具《代償承諾函》。

在2017年11月前後,上述兩組債務也紛紛逾期,廈門國際中心和寶嘉中心因此被凍結。與此同時,由於一連串的債務糾紛,李柄江也失去了大部分電力產業「家底」。

競拍前途未卜

而真正讓廈門國際中心不得不陷入拍賣境地的,則是李柄江、陳聰明等人向百應公司的借款逾期所致。

與此同時,「星源系」頻頻向各級法院上訴,企圖免除相關企業對於李柄江相關債務的擔保責任,以此保全廈門國際中心及寶嘉中心,卻無一勝績。

據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閩執復110號執行裁定書,福建省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查明,2015年8月,百應公司與借款人陳聰明、李柄江等人籤訂《最高額循環借款合同》,借款最高額度為8000萬元,最終借出7500萬元。為此,福建省永榕電力集團(三明)發電有限公司等作為抵押人,源生置業等作為保證人。

2016年8月25日,由於李柄江等人資金緊張不能按期償還借款,百應公司同意借款期限延長1年。但為此,兩個月後,永榕置業也與百應公司籤訂協議,願意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換句話說,如果李柄江等人借款無法償還,廈門國際中心與寶嘉中心不得不被迫抵債。由於上述擔保事項發生在「星源系」控股兩家公司前,永榕置業多次向福建省高院、三明市中院提出不予執行的異議申請,但均被法院駁回。

但P2P暴雷後的李柄江顯然難以按時償債,2020年7月10日,根據百應公司的申請,廈門市中院受理兩家企業的破產清算,並於9月2日召開了第一次債權人會議。

對此,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北京市法學會不動產法研究會理事王玉臣告訴記者,此前「星源系」直接通過對源生置業、永榕置業股東股權的轉讓,從而獲取廈門國際中心等資產。「因為公司是相對獨立的,不管股東如何變化,公司此前的債務依然還要承擔。」

記者調查發現,儘管頭戴「廈門第一高樓」的光環,但廈門國際中心的潛在買方並不多。按照原計劃,廈門國際中心和寶嘉中心的競買報名截至日期為8月21日,並要求在8月28日17時前提交《報價單》。

報名條件也相當之高,不僅要為一級資質等級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或中國排名前500名的房地產開發企業,還需具備可調控資金達50億元以上。

8月24日,管理人發布《延期公告》,不僅報名時間延後至9月1日,報名條件也有所放鬆,世界500強或中國500強企業;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上年度營收不低於100億元的國內行業領先企業均被允許報名。

一名管理人表示,儘管源生置業和永榕置業是關聯公司,但由於兩家公司已經破產,他們的債權、債務糾紛和購買方是無關的。如果通過破產競拍平臺購得資產,法院會給一個協助過戶的通知。「資產處置需要經債權人會議表決,但現在還沒有一個最終結果。」

9月21日,廈門國際中心、寶嘉中心項目登錄「阿里拍賣」平臺,保證金3.6億元,起拍價36.4億元,拍賣時間為10月21日、22日。但截至發稿前,僅有32人設置提醒,還未有人報名。

上述管理人告訴記者,有很多企業來了解情況,但還沒有正式報名的。因為整個項目本身很大,大多還在做盡調或是摸底。

「複雜的債權糾紛對於資產拍賣也有很大影響。」在王玉臣看來,現在廈門國際中心和寶嘉中心雖然只是單純的項目拍賣,相對於公司股權拍賣風險較小。「兩個爛尾項目實際上就屬於在建工程,買家首先肯定會考慮未來的開發問題,但也會考慮到項目是否比較乾淨,還是有很多不利條件。」

「摩天大樓」之困

讓人疑惑的是,作為廈門市百億元「高、新、特」項目的重點項目,廈門國際中心為何會爛尾23年?

廈門市建設局工程處一名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項目的施工建設局的職責主要是保安全,因為廈門國際中心項目屬於私人性質,並非財政撥款,所以施工進度這一塊無法進行監管。

對此,記者還多次致電致函並現場到訪廈門市思明區委宣傳部、思明區鷺江街道辦,試圖了解政府相關機構對於「盤活」該爛尾項目的努力和舉措,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任何回復。

「對於不動產項目爛尾,最核心的監管單位就是當地的建委或建設局。」王玉臣告訴記者,包括項目施工、銷售資金監管、房屋質量問題等多項目都是建委的職責範圍,「正常而言,不管項目是否為民營,建委都有監管職責。」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單菁菁則表示,企業投入大量資金建設摩天大樓項目,在合法建設期內,屬於企業市場行為,政府干預力量實際上也是有限的。

這也造成當下國內摩天大樓的困局。儘管早在2018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100米以上摩天大樓總量最多的國家,但國內不少城市的摩天大樓乃至「第一高樓」陷入爛尾。截至2020年9月,CTBUH全球高層資料庫中,中國共有「未完成」和「暫停施工」的摩天大樓81幢,共有66幢樓「爛尾」。

僅在廈門,施工進程緩慢或曾經爛尾的摩天大樓就屢見不鮮,例如鷺城廣場、廈門第一廣場、遠華國際大廈等多個項目。

究竟是什麼造成了摩天大樓們當下的爛尾困局?「越是大型項目,其抗風險能力越低,越容易爛尾,問題關鍵便是資金。」單菁菁認為,首先,大型項目需要佔用大量資金,由資金將會引發各種問題,如開發商自身市場判斷失誤,經營不善,引發資金鍊斷裂;其次,可能項目建設時發現防震能力、建設質量等硬性指標不達標,也可能會面臨項目停擺。

王玉臣則指出,在實踐中,不少開發商在摩天大樓未完工時,並未按規定將預收房款放入專項監管帳戶,而是轉走「周轉」別的項目。「雖然法律明令禁止這一手段,但挪用的開發商卻很多,這都已經是不是秘密的秘密了。」

儘管有眾多不可控因素,但各大城市、企業仍對建設摩天大樓趨之若鶩。為此,今年5月,住建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下發通知,限制各地盲目規劃建設超高層「摩天樓」,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築。

「摩天大樓爛尾一般存在於較發達的一二線城市,土地資源、建設指標屬於稀缺資源,而爛尾時長往往達數十年,不僅土地資源浪費,更影響城市景觀。」單菁菁進一步分析指出,而由於項目資金大部分來自銀行,爛尾數年勢必形成壞帳,對商業銀行這是重大不良資產。此外,參與相關項目預售的普通老百姓,巨資投入的資產也會數年看不到回報。「這幾大損失或許是如今國家基本停止批覆特高樓的內在因素。」

(鄒黃晶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焦點

  • 或是雙十一最大單:「廈門第一高樓」二拍29億成交,已打六折
    11月11日消息,據阿里拍賣官網顯示,「廈門第一高樓」廈門國際中心及捆綁資產二拍以29.12億元的價格賣出。10月22日,該標的物第一次拍賣最終以流拍告終。
  • 福建85億建第一高樓,一波三折最終「落戶」福州,超越臺北101
    並且福州的省會首位度低,一度面臨省內廈門、泉州的挑戰。泉州經濟實力超越福州,廈門知名度勝過福州。不過,省內各城市的較量正是體現了全省經濟的「力爭上遊」。作為省會福州落後太多自然是說不過去的,所以福州近幾年經濟增速在全國還算是非常快的城市之一。福州不僅靠江沿海,並且作為海峽兩岸的樞紐,城市地位很高。在城市建築方面,福州在省內是最好的。為了提高知名度,福州開始建設代表城市的地標性建築。
  • 福建85億建第一高樓,「最終落戶」福州,超越臺北101
    東部沿海省的福建省實力比較弱,同時,福州的省會首位度低,一次面臨了省內廈門、泉州的挑戰,泉州的經濟實力超過福州,廈門的知名度勝過福州,但是,省內各城市的競爭正體現了全省經濟的「高目標」,作為省會福州,遲到太多是理所當然的,因此,福州這幾年是全國經濟增長率非常快的城市之一,福州不僅沿河,作為海峽兩岸的要衝,城市的地位也很高,在城市建設方面
  • 400億打水漂?中國第一高樓志氣高,卻爛尾至今,拆掉還是建下去
    但最令人惋惜的則是那些爛尾的大樓,很多企業早年間都信誓旦旦地要建一個超高建築,後來也確實轟轟烈烈砸了不少錢,但結局確實爛尾多年,佔據黃金地段卻無人問津。而今天說的這個天津117大廈就是一個典型。
  • 南通這座地標「爛尾樓」厲害了,8年流拍4次,2.3億也沒人敢要!
    南通作為沿海城市和長三角的洲頭城市,經濟蓬勃發展,高樓聳立,同時南通還是「中國近代第一城」,由此可見,這裡的地理優勢是多麼的優越。在這樣的條件下,南通催生了不少耗資上億的高樓,但是隨著資金短和缺建築商延誤工期等問題的不斷增多,不少正在施工的摩天大樓也漸漸成了「爛尾樓」,而其中有座「爛尾樓」成為了燙手山芋,8年流拍4次,2.3億沒人敢要。潤華國際中心,位於位於南通市經濟開發區惠澤路88號,項目總規模高達19.4萬平方米,容積率為8.4,建築密度為45%。
  • 天津第一大爛尾樓:曾號稱國內第一高樓,如今爛尾5年無人理會
    比如名聲大噪的杜拜塔,作為世界第一高建築,讓杜拜這個國家成為遊客們嚮往的旅遊地。此外,國內像上海東方明珠,廣州小蠻腰等建築都是非常有名的地標性建築,代表著這些城市的發展水平。然而國內也有不少城市因修建建築而陷入尷尬境地的,就比如天津為了修建第一高樓而陷入尷尬。
  • 深度盤點|一聲巨響之後,那些著名爛尾樓最後都怎樣了?
    地處北京建國路與西大望路十字路口東南角這一黃金地段,卻在中國房地產最黃金的時代裡頻繁轉手,一路爛尾,在十一年內三次更名、六次易主。2013年,佳兆業股東繞過上市公司佳兆業,耗資60億元從世紀王府和金利豐集團手中收購100%股權,以「代建代管」的形式介入開發,並且很快恢復了項目施工。
  • 廈門第一高樓接盤者現身,LVMH完成收購蒂凡尼丨奇扒說0108
    而現在,連Tiffany也被LVMH納入囊中,奇點君只想高呼666~另一邊,一直無人問津的「廈門第一高樓」終於找到了接盤者,可喜可賀!更多商業趣聞,盡在今晚奇扒說~1魯能改弦綠髮廈門第一高樓接盤者現身29.12億底價成交,接盤了有「廈門第一高樓」之稱的廈門國際中心及副塔樓廈門寶嘉中心的一方終於亮相。
  • 花400億造中國第一高樓,今卻爛尾多年,冤大頭公司90億打水漂
    書寫了12項世界之最和中國之最的天津117大廈,如今又多了一項紀錄——中國最高爛尾樓。 該大廈共創造了11項中國和世界之最,包括84.7萬平方米的摩天大樓建築面積世界之最、500.61米的通道塔高度世界之最、8.3兆帕超高層建築水管壓力世界之最等。
  • 310米太原第一高樓國海廣場突爛尾,帝海集團法人已限制高消費
    如果建成,這將是太原第一座300米以上的高樓,也會是山西第一高樓。,總高度266米,地上54層,地下4層,也是山西省已建成的第一高樓。)月主體施工完成後,便以156米的高度成為山西省的第一高樓。月,在承諾開業的時間2年後,太原希爾頓酒店主體才終於施工完成,並以156米的高度成為當時山西省第一高樓。
  • 福建人雙11愛買內褲,愛給老婆買女裝……
    在11月11日消費高潮來臨之前,天貓雙11還在1到3號安排了「搶先購」售賣期。更長的銷售周期,給商家帶來了更多的生意機會、更大的銷售爆發。從大牌到新品牌,從創意貨到產業帶,從線上到線下,天貓雙11以更豐富的供給,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超過25萬品牌和500萬商家參與,預計吸引超過8億消費者,是史上覆蓋面最廣、參與度最高的一屆。
  • 從輝煌到負債2.5億,從「中國第一高樓」到爛尾,「巨人」隕落
    1991年,200多位經銷商熱熱鬧鬧地聚在珠海;第二年,巨人漢卡的銷量一躍成為全國同類產品的榜首,而且還在以幾何級數增長。接下來,巨人集團又接連開發出了傳真卡、財務軟體、防病毒卡、中文手寫電腦、中文筆記本電腦等等一系列產品。 二、 爛尾的「中國第一高樓」 1992年,剛剛創立1年的巨人集團可以說是風光無限。
  • 非法吸金3.6億!福建又一家公司出事了!投資者血本無歸!
    次!崩!盤! 大騙局曝光! 又一家公司出事了!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3.6億 3人被起訴!接受審判! 2014年5月,一家公司在沒有通過相關部門審批的情況下,在廈門以投資獲得高回報利率為誘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超過3.6億元。
  • 福建質監通報2013年第一季度糕點方便麵產品抽查結果
    中國質量新聞網消息 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5日通報2013年第一季度糕點、方便麵產品抽查結果,有8家企業生產的8批次糕點產品不符合標準的規定,涉及新三味豆腐方蛋糕、金龍船沙拉小餐包、麥可富鳳凰卷、卡福奧莉芙蛋糕、滿家惠燕麥蛋糕、佳為開心小喇叭、友來利雪糕卷蛋糕等品牌產品。   本次共抽查福建省385家企業生產的389批次產品。
  • 福州GDP突破7000億,增速「全省第一」,但仍然不是福建第一!
    福建省各地級市陸續公布了經濟發展數據,漳州、廈門、福州、泉州等城市相繼發布,一起來看看吧。漳州GDP達3555億,增長13.76%,廈門GDP為4300億元,增長13.64%,2017年福州GDP為7128億元,增長速度達到15.02%,為全省第一,泉州GDP為7530億元,增長13.3%,居全福建第一。
  • 南京5大爛尾項目,誰能起死回生?
    (詳戳455億!38個大項目開工!紫金城市廣場、燕子磯濱江商務區…) 不過,有網友留言表示,也可以匯總整理一下重大爛尾項目。應網友要求,西貝搜集整理了一番南京幾個較為知名的爛尾項目,和大家分享。
  • 廈門銀行上市:市值248億 富邦金融與七匹狼為股東
    廈門銀行開盤價為8.05元,收盤價為9.41元 ,收盤價較發行價上漲40.24%;以收盤價計算,廈門銀行市值為9.41%。上半年淨利潤為9.25億廈門銀行成立於1996年,2008年引進富邦銀行(香港)作為戰略股東,成為大陸首家具有臺資背景的城市商業銀行。
  • 沙特興建中的第一高樓王國塔,高度超過1千米,將來是世界最高樓
    在中東地區有好幾個富裕的國家,這些國家的城市也是熱衷於興建高樓,特別是杜拜,高樓之多居中東城市第一,世界第一高樓也是在杜拜,這是杜拜的榮譽。不過,沙特人也不甘心,他們計劃興建一座比杜拜塔還高的建築,高度超過1000米,竣工後將是世界第一高樓。
  • 鄭州一爛尾樓,以8億「賣身」成功,1年後二次爛尾復活徹底無望!
    鄭州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經濟繁榮、交通便利。並且鄭州的城市規劃可以說是國內最好的,尤其是在城中村改造項目方面,更加領先。鄭州作為我國交通的中心城市,其城市形象至關重要。然而,如此重視城市形象的鄭州,也必然存在著腐敗的尾樓。它在全國所有城市都是常見的。
  • 廣州耗6.5億的大樓,由「三企」單位打造,卻爛尾20年,年損失2億
    文/用筆尖書寫旅行(歡迎轉載和評論)願你我可以帶著最微薄的行李和最豐盛的自己在世間流浪廣州在我國是一個商都,會有很多的高樓大廈,但最近有很多的消息稱,廣州耗6.5億的大樓這座大廈就是中水大廈,當初這所大廈是由「三企」單位打造的,但是是什麼原因讓這座大廈成為爛尾樓?爛尾20年,年損失2億。中水大廈是廣州最牛的「廣告大樓」,它的地理位置是非常的好,地段也是最繁華的地方,而且是當地人最期待的一座大廈。但可能是因為這座大廈是三企聯合打造的,所以可能在某方面三方意見不統一,導致這座是大廈的收尾工作沒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