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310米的超高層建築太原國海廣場,在建的太原第一高樓,竟然爛尾了。如果建成,這將是太原第一座300米以上的高樓,也會是山西第一高樓。
(在中國大陸,建築達100米以上的高度屬於超高層,但根據目前世界超高層建築學會的新標準規定,300米以上才能列為超高層建築。
目前的太原第一高樓是信達國際金融中心,總高度266米,地上54層,地下4層,也是山西省已建成的第一高樓。)
太原國海廣場項目坐落在太原黃金地段,緊鄰太原市金融中心迎澤東大街,總建築面積43.8萬平方米,最高高度將達到310米。為什麼說是最高高度,因為不只是由一棟樓組成,而是包括了東塔和西塔兩棟高樓,其中東塔71層,建築高度310米,西塔61層,建築高度258米,建成之後,將是一個集5A級寫字樓、國際五星級酒店、頂級精裝公寓、高端購物中心於一體的大型商務綜合體,也會是太原的新地標和新名片。
太原國海廣場項目是并州飯店改造項目的一部分。總部設在北京的帝海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出資用於并州飯店一期改造項目,並投資開發建設定名為太原國海廣場的并州飯店二期改造項目。
據悉,太原國海大廈本來是要在2016年建成的,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工程一直處於延遲狀態。2019年9月26日,中建七局四公司中標太原國海廣場項目施工總承包工程,合同額35億元。這標誌著項目又進入施工階段。
然而,這麼一座投資金額巨大,規劃宏偉的項目,突然爛尾了。
工地雜草叢生,
售樓部人去樓空
太原的餘先生前年在太原市國海廣場的公寓樓看中了一套房,想著公寓樓能住、能辦公,用起來很方便,便痛快地付了12萬元的首付款。可就在今年事情卻發生了轉折。
餘先生說,今年年初,突然聽說這棟公寓停工了不再蓋了,售樓部也人去樓空了。而且還給一部分人退了首付款。可餘先生和一些業主一直等到現在,都只是退還了一半的首付款,到現在已經根本聯繫不上開發商了。
太原國海廣場項目,開發商為帝海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施工現場早已荒草叢生,業主說,這塊地已經抵押給了銀行,開發商已經無力再蓋這塊地了。而且幾位負責人的電話也始終無法接通……
一部分業主表示,只要樓還會繼續蓋,確定交房時間,他們願意等。另一部分人表示要求退錢。
對於此事,太原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太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和太原市房產管理局,都表示不知為何會停工。另外,太原國海廣場的房子五證不全,缺少一個預售證。對此業主們也很不放心。
好端端的項目為何會爛尾?
開發商帝海集團法人卸任
此前已被下發限制消費令
太原國海廣場項目的開發商是帝海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帝海集團」)。
據悉,為開發建設太原國海廣場,帝海集團在太原註冊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太原帝海興盛置業有限公司。
帝海集團在北京長安街上開發並持有26萬平米的大型城市綜合體——北京國海廣場。
帝海集團是一家以房地產開發為主,涉足物業管理、基礎設施建設、資產經營、商業運營、基金管理、金融資本、能源投資、酒店管理和文化創意等多個產業領域的大型綜合性投資控股公司。在全國工商聯今年9月發布的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帝海集團以341.29億元營收排名第270位。
帝海集團創始人李小明,湖南湘潭人。其履歷據帝海集團官網所載,1989年自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分配至國務院研究室,在中南海工作期間先後任副處長、處長;1994年被國務院研究室公派至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管理學院留學,獲公共管理碩士學位;1998年回國,成為最早創辦實業的「海歸」之一,創辦北京中房新大陸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2020年3月20日,李小明以9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胡潤全球房地產富豪榜》第212位。
因為曾在國務院、中南海工作5年的經歷,李小明將他在北京長安街上開發的城市綜合體項目命名為「國海廣場」。這是國海廣場這個名稱的由來。
不過最近,帝海集團在距離上一次法定代表人變更一年之後,再次換帥,而集團與原董事長此前已被法院下發限制消費令。
帝海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帝海集團」)工商信息顯示,其於近日發生法定代表人變更,童雲英卸任,溫旭接任;同日,帝海集團的管理團隊亦發生調整,童雲英不再擔任集團董事長及經理,由溫旭接任。
帝海集團的上一次法定代表人變更發生在2019年11月,由童雲英接替了邊國愛。
此前帝海集團由李小明與陳紅霞通過北京帝海湘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北京帝海藍天商貿有限公司持有。而在今年3月18日,帝海集團發生工商變更,原股東均退出,由北京佳興頌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北京興海興業商貿有限公司入主,意味著帝海集團背後股東由李小明與陳紅霞變更為孫玉發與李文。
此番接任帝海集團法定代表人的溫旭,已在今年9月接任帝海另一重要企業中房京貿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中房京貿」)的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長、經理職務。
帝海集團旗下的北京中房京貿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從事商業地產業務,以房地產投資為主,經營領域包括房地產開發、資產管理、物業管理等,旗下項目包括北京國海廣場。最高法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自2019年1月起,中房京貿已數度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企查查信息顯示,溫旭另全資持有一家名為「北京旭日方舟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今年8月,該公司成為中房京貿股東之一,中房京貿另一股東經穿透後為帝海集團背後股東之一的孫玉發。
卸任帝海集團法定代表人與管理職務之前,童雲英已數度被法院下發限制消費令。
童雲英及相關企業歷次被下發限制消費令的記錄,查詢結果來自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
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5月6日作出的(2020)京0108執2590號限制消費令顯示,法院於2020年4月9日立案執行申請人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申請執行中房京貿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中房京貿」)侵權一案,因中房京貿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法院依照相關規定,對中房京貿採取限制消費措施,限制中房京貿及中房京貿(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影響債務履行的直接責任人員、實際控制人)童雲英不得實施相應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此前於2019年12月,太原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已做出另一則限制消費令,對象為帝海集團及童雲英,申請人為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查詢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發現,童雲英與前述中房京貿在今年9月還曾三度被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下發限制消費令,申請人均為珠海興業綠色建築科技有限公司。
原「太原第一高樓」的
太原希爾頓也爛尾
說起太原第一高樓,就不得不提太原希爾頓大酒店。
太原希爾頓在2010年7月主體施工完成後,便以156米的高度成為山西省的第一高樓。
然而,2017年12月1日,阿里拍賣掛出一處「希爾頓大酒店」,該酒店位於山西省太原市,共計37層,起拍價超過5.53億元。公開資料顯示,這家地處山西的希爾頓酒店已經爛尾多年,是希爾頓集團中國區「大躍進」發展規劃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希爾頓酒店在中國內地二三線城市合作酒店多處爛尾的一處縮影。
太原希爾頓酒店於2006年開始籌建,由希爾頓酒店管理公司和山西晉豪國際大酒店有限公司合作開發,是山西省級重點項目。上述兩家公司曾在2006年7月召開隆重的籤約儀式,當時曾對外宣傳稱要打造山西省首家商務五星級國際酒店。
希爾頓集團還特別表示,該集團將充分利用希爾頓酒店全球的銷售網絡、訂房系統為山西晉豪國際大酒店在全世界打開銷售的大門。
酒店有望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前開始試營業。
不過,太原希爾頓酒店並沒有如期開業。
直至2010年7月,在承諾開業的時間2年後,太原希爾頓酒店主體才終於施工完成,並以156米的高度成為當時山西省第一高樓。按照當時的預計,太原希爾頓酒店2011年可以正式開業。
但出人意料的是,第二次開業承諾依然沒有兌現。
不久之後,太原希爾頓酒店工程停擺,山西省首個商務五星級酒店爛尾了。
阿里拍賣平臺資料顯示,太原希爾頓酒店由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掛出,據法院公布的《執行裁定書》顯示,這處希爾頓酒店被司法拍賣的原因為酒店開發方資金鍊斷裂,無法正常支付工程款。
不過,太原希爾頓很可能就要復活了。
太原著名爛尾樓希爾頓酒店在經歷了多次拍賣流拍後終於有望重獲新生!
據今日頭條號「觀太原」,2020年10月25日,山西椰子酒店集團與山西晉豪國際酒店有限公司就續建運營原希爾頓(太原)酒店項目合作舉辦了籤約儀式。
希爾頓(太原)酒店項目位於太原市杏花嶺區北大街與新開南巷交匯處,建築面積80000平方米,項目總高190米,共計39層,是山西省旗艦項目、太原市政府重點支持項目。
經過一個多月緊鑼密鼓的磋商,山西椰子酒店集團與項目承建單位山西晉豪國際酒店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將共同完成希爾頓(太原)酒店項目的續建運營工作,使項目重新煥發生機。
山西椰子酒店集團成立於2010年9月,總公司位於太原市小店區親賢北街53號,法定代表人陸琪愛,註冊資本壹仟萬元。
椰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酒店管理、營運、策劃、加盟連鎖管理、品牌合作管理為一體的綜合性管理公司。
據企查查,山西晉豪國際大酒店有限公司註冊資本3000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黃力。2019年,世界晉商網注意到:呂梁中院公布的第五批失信執行人名單裡山西晉豪大酒店以1.03億欠款在列。
話說回來,太原希爾頓要復活了,太原國海廣場呢?何時才能開工?
來源:世界晉商網整理自新京報、山西都市110、觀太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