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忠為國捐軀後,有一位師長奮力搶回遺骸,他的結局怎麼樣?

2020-12-26 騰訊網

1940年5月,日軍集結30萬大軍發動棗宜會戰,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帶領士兵奮起反擊。5月15日,張自忠親自率領1000餘名士兵東渡襄河,卻不幸被數倍於己的日軍包圍在南瓜店一帶。張自忠將軍沒有被眼前的日軍嚇倒,他沉著地指揮手下僅有的1000餘名士兵與日軍展開血戰。而日軍則在飛機大炮的配合下攻克陣地,張自忠將軍為國捐軀,年僅49歲。

張自忠將軍為國捐軀後,日軍檢查戰場時發現了他的身份,得知他就是33集團軍司令張自忠。為了表示對他的尊重,日軍將張自忠的遺骸安葬在南瓜店一帶,並且放回了幾個俘虜,讓俘虜帶回張將軍的消息。

得到張自忠為國捐軀的消息後,38師師長黃維剛當夜率領敢死隊趁著夜色突襲南瓜店,成功搶回了張自忠將軍的遺骸。為了表示對張自忠的尊重,日軍甚至停止了飛機轟炸,以免誤傷張自忠將軍的遺骸。

可以說正是38師師長黃維剛的不怕犧牲才搶回了張自忠的遺骸,從而讓國民政府順利為張自忠將軍舉行國葬。那麼,搶回將軍遺骸的黃維剛後來過得怎麼樣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率領敢死隊搶回張將軍遺骸的黃維剛師長的結局。

黃維剛出生於1897年,他是河南項城人,畢業於保定軍校第六期。從保定軍校畢業後不久,黃維剛進入馮玉祥的西北軍,從一名普通的排長晉升為少將參謀長。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後黃維剛作為馮玉祥手下將領參加了中原大戰,最終因為張學良的介入,中原大戰以蔣介石獲勝告終,馮玉祥失敗下野。

馮玉祥下野後,黃維剛所屬的部隊被改編為29軍,黃維剛擔任29軍38師112旅旅長。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黃維剛晉升為38師師長,先後在北平、天津、河北、山東等地狙擊日本侵略者。

尤其是1938年的臺兒莊大捷,黃維剛率領38師前僕後繼浴血奮戰,為臺兒莊大捷的取勝奠定了基礎。正是黃維剛兩次在臨沂戰鬥中擊敗了板垣師團的大半兵力,才使得李宗仁指揮部隊成功取得臺兒莊大捷。

1940年5月,棗宜會戰中,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被日軍包圍在南瓜店一帶,不幸犧牲,為國捐軀。將軍犧牲的當天夜晚,38師師長黃維剛奉命組成敢死隊,星夜奔赴南瓜店,冒著生命危險搶回了張自忠將軍的遺體,讓將軍得以魂兮歸來。

張自忠將軍為國捐軀後,黃維剛升任59軍軍長。兩個月後,黃維剛率領59軍收復棗陽,殲滅了侵略棗陽的5000餘名日軍,也算是為張自忠將軍報仇雪恨。在這之後,黃維剛繼續指揮59軍收復河南南陽,他也因戰功獲得青天白日勳章。

可惜的是,黃維剛常年徵戰,身體積勞成疾,最終於1943年8月在湖北病逝,終年46歲。他死後蔣介石沒有忘記他立下的功勳,特意把他追晉為陸軍中將。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黃維剛奮力搶回了張自忠將軍的遺骸,69年後,也就是2009年,張自忠將軍的孫子張慶新先生特意從美國趕到項城,祭拜了黃維剛將軍,並且在他的墓前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響頭。

參考資料:

《黃維剛:身先士卒戰日寇》李瑞才

相關焦點

  • 張自忠49歲犧牲後,妻子絕食而亡,4個子女一輩子默默無聞
    張自忠的父親是身有官職的官場人士,從小張自忠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六歲的時候就去私塾裡讀書,加上父親對張自忠的嚴格要求,張自忠一直懷有雄心壯志。他在青年時期受到的教育都是關於忠義的,那些歷史上為了國家大義奮鬥的人,都是張自忠佩服的人物,他雖然年紀小,但是立志要成為那樣正義的人。
  • 張自忠將軍殉國後,其夫人李敏慧後來怎樣了?結局讓人淚目
    張自忠將軍殉國後,其夫人李敏慧後來怎樣了?結局讓人淚目在中國的抗日戰爭中,1940年第五戰區右翼兵團總指揮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的殉國影響巨大。他的經歷曲折多姿,他的犧牲英勇悲壯,總理曾贊他:「其忠義之志,壯烈之氣,真可以為我國抗戰軍人之魂!」殺身成仁張自忠,山東人,1911年在天津法政學堂求學時秘密加入同盟會,1914年投筆從戎,先後追隨馮玉祥、宋哲元。
  • 損失慘重的志願軍180師,師長和政委分別是誰?後來結局怎麼樣?
    第五次戰役爆發,180師倉促準備後便投入戰鬥。然而由於戰線拉得太長,後勤補給跟不上,第五次戰役後來宣布結束,部隊開始撤退。180師奉命掩護主力撤退,但在美軍的快速穿插下,部隊深陷重圍,損失慘重。全師入朝時有1.1萬餘人,但戰後歸建只有四千餘人,近七千餘人戰死或被俘虜。那麼損失慘重的180師,師長和政委分別是誰?後來結局怎麼樣?我們接著往下看。
  • 二戰中兩日軍中將同一天斃命,其中一個是殘殺張自忠將軍的元兇
    二戰期間,日軍高級軍官在中國戰場斃命的有近100人之多,而中將軍銜級別的也有近20人。但在同一天斃命的日本陸軍中將僅此一對,那就是木村千代太和橫山武彥,而且其中一個還是殘殺我愛國將軍張自忠的元兇。
  • 杜聿明以為擊斃一位師長,沾沾自喜大肆宣傳,16年後發現別人健在
    解放軍的吳瑞明師長就給他擺了一道,當時杜聿明以為吳師長已經在自己的10萬大軍包圍中被擊斃了,還曾沾沾自喜大肆宣傳過,等過了16年,二人相見之時,杜聿明還被嚇了一跳。吳瑞林究竟是誰呢?1932年,而這時紅軍正好赴此地進行紅軍的思想宣傳工作,由於對路況不熟悉,需要安排人員帶路,由於土匪的阻礙,無人敢去接應,於是吳瑞林只身前往。最後將中共紅軍安全帶到通江。吳瑞林生於巴中,出生於1915年。
  • 她是蔣介石的結拜兄妹,一家為國捐軀30多人,解放後結局如何
    她是蔣介石的結拜兄妹,一家為國捐軀30多人,解放後結局如何1938年的上半年,華北已經打響了抗日的槍炮,而從未被鐵蹄踐踏的廣州,也是一片抗日氣氛,為發動老百姓抗日,國民黨也樹立了很多的榜樣。其中,趙老太太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位。趙老太太叫洪文國,丈夫姓趙,吉林人,無黨無派。
  • 萬歲軍的三位師長,兩位少將,另一位為何才是大校
    當時的第38軍下轄三個師,三位師長都是誰呢?他們後來成就如何?先說第112師,師長楊大易,四川蒼溪人。楊大易是一位老紅軍。紅四方面軍進入四川,年僅14歲的楊大易光榮參軍,是一位著名的紅小鬼。楊大易跟隨紅四方面軍走完長徵,長徵結束他才17歲。
  • 張自忠將軍犧牲後,夫人絕食七日同赴黃泉,日寇也為之脫帽致敬
    張自忠率領的2個先鋒團和警衛營合計3000多人,被日軍的偵察機發現,與日軍浴血奮戰了10天10夜!1940年5月16日上午,在警衛營都打光的情況下,張自忠將軍親手殺死3個日軍後壯烈犧牲!周公畏懼流言日,英雄更惜死汙名張自忠將軍的犧牲是所有人都未料及的,因為,作為兵團司令的他完全沒有必要親自領兵上陣。而且,當時的情報人員早已得知日本軍部要不惜一切代價除掉他!
  • 對越自衛反擊戰,這位偵察兵犧牲後,班長才知道他是師長的兒子
    但是作為軍人,張志信師長也明白,沒有國,哪裡來的家,他更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和自己一樣,成為一名光榮的軍人,在沙場上建功立業。但讓張志信畢生難忘的是,就在解放軍攻克越南北部重鎮高平後,他正帶領全師一萬餘人圍殲高平外圍之敵時,他身邊的參謀將一封電報拿到了張志信師長面前,在看完電報後,身經百戰連死都不怕的張師長,身子卻踉踉蹌蹌站都站不穩了。
  • 臺兒莊大戰前,張自忠「揮淚斬馬謖」,槍斃了犯錯的救命恩人
    >盧溝橋事變時張自忠奉宋哲元之命跟日軍交涉,結果背負了「漢奸」的罵名,北平丟失後張自忠將軍發誓要證明自己。「殺一人如殺吾父,奸一人如奸吾母」,所以他的部下一直都極遵守紀律,在張自忠調查結束後發現,犯人居然是軍部的警衛營長孫二勇。
  • 南昌起義時他在關鍵時刻叛變,不敢留在大陸,到臺灣後結局如何?
    新中國成立後,歐震不敢留在大陸,灰溜溜地跟隨蔣介石逃到了臺灣,那麼,這名南昌起義的叛徒晚年的結局怎麼樣呢? 歐震出生於1899年,廣東人,早年立志參軍報國,成年後加入粵軍,成為粵軍的一名排長,在粵軍師長張發奎帳下效力。歐震在粵軍表現優異,因此被送進粵軍講武堂學習軍事,畢業後進入葉挺獨立團,擔任了一名營長。
  • 李家鈺將軍犧牲後入忠烈祠,將軍犧牲後,他的子孫又將何去何從?
    我的英勇的中華兒女,在全面抗戰爆發後,為了拯救國家民族的危亡,仍然捨生忘死,與日寇進行了殊死的鬥爭,其中正面戰場上,以國軍為主體的國軍將士為抗戰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其中國軍高級將領犧牲數不清,據不完全統計,國軍高級將領陣亡人數超過200人,其中包括比較有名的張自忠、郝夢齡、李家鈺等人
  • 張作霖有七個結拜兄弟,他被炸死以後,他的兄弟們結局都怎麼樣了
    要說張作霖的一生,可謂是歷經坎坷,才成為一代梟雄奉軍首領,在這期間,他結識了不少的兄弟,分別與吳俊升、馬龍潭、馮德麟、湯玉麟、張作相、孫烈臣和張景惠7人結尾拜把子兄弟。這些兄弟也是與他同生共死,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生活上對他都是頗多幫助,他們之前的感情已經超越生死。那麼這些兄弟,在他死了以後都怎麼樣了?結局如何。
  • 紅軍13個師改編為八路軍,13位師長當時擔任什麼職位,後成就如何
    接著第四個就是紅十五軍團下轄的兩個師,首先來說75師,師長張紹東,抗戰爆發後,他出任八路軍第115師第344旅第687團團長,結果後來因革命意志不堅定叛變,最終結局不詳。其次是紅二方面軍,當時這支方面軍擁有紅二軍團和紅六軍團兩個軍團,首先來說紅二軍團下轄的兩個師,第一個紅二軍團第四師,師長由王尚榮擔任,抗戰爆發後他被任命為120師358旅715團團長,後來解放戰爭時期,他又歷任西北野戰軍第1縱隊2師師長,第一野戰軍第1軍副軍長等職,在他的軍事生涯中,因其博聞強記,被譽為「活字典」、「活地圖」,1955年他被授予了開國中將。
  • 蔣介石敗退後,手下八大金剛過得怎麼樣,他們又有什麼樣的結局?
    他逆歷史長河,想要重新登上帝位,卻沒過幾個月就被趕下臺來,他妻妾成群,兒女無數,最後卻大多流落他鄉。而他手下有一群人,他們由蔣介石一手提拔而上,最後都成為了軍統之中大有名氣的存在。他們,就是蔣介石手下的八大金剛,今天就一起來盤點一下他們是誰,他們在蔣介石死後,又有一個怎麼樣的結局?第一位金剛:第一位是何應欽於1890年出生於貴州,是黃埔軍校的畢業生,早年曾在日本留學了一段時間,後開國內爆發革命,便回國參軍。
  • 金門戰役結束後,有兩個士兵平安返回大陸,各自的結局怎麼樣?
    不過,金門戰役的結果卻不好,因為準備不充分,解放軍登陸金門後大部分官兵都在作戰中壯烈犧牲,其餘被俘虜。金門戰役結束後,僅有兩個士兵平安返回大陸,這兩人是誰呢?各自的結局怎麼樣呢?第一,胡清河胡清河出生於1929年,他是山東陵縣人。
  • 師長是誰?後授予什麼軍銜
    而作為一縱的司令員葉飛在1955年更是被授予上將軍銜,那麼這支強悍的縱隊下轄的師部都由誰擔任師長呢?他們在後來又被授予什麼軍銜呢?我們接著往下看。縱隊和軍的形勢是相同的,而他們的編制也是以「三三制」,及一個縱隊下轄三個師,一個師下轄三個旅,不過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卻設立了四個師,而且師長在後來都被授予將銜,那麼這四人分別是誰呢?
  • 朔州夜聽《我想你了,為國捐軀的兄弟》
    我想你了,為國捐軀的兄弟 ——寫在八一建軍節前夕,懷念犧牲在南疆的戰友們 幾度夢魂血火來 秉燭淚飛雨花臺 歷經硝煙南疆行 感君祭詩木棉開 我想你了 為國捐軀的兄弟 血色的記憶 在清風中奔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