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蔣介石的結拜兄妹,一家為國捐軀30多人,解放後結局如何
1938年的上半年,華北已經打響了抗日的槍炮,而從未被鐵蹄踐踏的廣州,也是一片抗日氣氛,為發動老百姓抗日,國民黨也樹立了很多的榜樣。其中,趙老太太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位。
趙老太太叫洪文國,丈夫姓趙,吉林人,無黨無派。日本人來後,她犧牲家庭,與兒孫一家三代打遊擊。
她雖是一個文盲,只認識「趙洪文國」四字,可是卻明理,見識過人。她先後創建了河北「國民抗日軍」、河南「太行山光復軍」,民間稱她為「雙槍老太婆」,在海內外都有極高的聲譽。
1937年7月20日,趙老太太與兒子趙侗組織建立「華北國民抗日軍」,打響了華北民眾抗日的第一槍。
攻破北平第二模範監獄,解救包括著名共產黨領導人在內的千餘名犯人,在全國首次擊落日機一架,激起國內外震動。
八路集團軍總司令朱老總去信邀請,將「國民抗日軍」收編為——第八路集團軍晉察冀軍區第五支隊,趙侗任司令。
趙老太太在國民黨一方也很受歡迎,稱她是「遊擊隊之母」,蔣介石與腰插雙槍的趙老太太合影,並且結拜為兄妹。
在1938年的婦女節,宋美齡還發表文章,稱趙老太太是「民族的母親」,何香凝、宋慶齡等婦女屆名流也紛紛題詞,稱讚她是「女中楷模」。
就連愛國人士陶行知也對其稱讚有加:「東洋出妖怪,中國出老太。老太捉妖怪,妖怪都嚇壞!說起趙老太,誰個不崇拜?要想中國好,學學趙老太!」
趙老太太沒有什麼文化,腦袋中就只有一個概念:打小日本。
1939年12月下旬至1940年1月間,趙老太太的兒子趙侗率部北進途中,於河北新富、靈壽兩縣交界處的陳莊,突遭偷襲壯烈犧牲,時年僅28歲,國府追授中將軍銜。
同時犧牲的還有趙老太太的三女兒趙理智,年僅20歲,她曾在抗日戰場上死裡逃生,被譽為少年巾幗英雄,轟動武漢三鎮。
抗戰中,趙老太太一家為國捐軀共30多人。
但是,歷史總有不盡如人意之處。
抗日戰爭勝利之後,因為國共內戰,趙老太太站在其結拜兄長蔣介石一邊。
蔣介石在逃離成都前夕,籤署一紙委任狀,請閒居家鄉的趙洪文國重新出山,擔任「西南反共遊擊軍第二路綏靖司令」。
在蔣介石的鼓勵下,趙洪文國隨即帶領次子趙忠、女婿李元超等數十人,以及蔣介石親贈的大批武器彈藥,往川西山區潛伏,以圖召集一些地方股匪與解放軍抗衡。
1950年2月9日,龍潭寺慘案發生的第四天,趙洪文國在什邡縣三河鄉的齊天宮內,同各路前來的匪首「聚義」,她根據每個匪首擁有的武裝數量封官許願,命令他們立即返回各地,同時舉行暴動。
就在當日黃昏,趙洪文國乘坐滑竿,親率數千匪眾出發攻打什邡縣城。
一時間,什邡縣周圍20多個縣的慣匪和潛伏的國民黨特務、民團武裝同時響應,暴動總人數近兩萬。
然而,趙洪文國的隊伍還沒到達縣城,中途就遭到解放軍的迎頭痛擊,七八門迫擊炮同時開火,這些烏合之眾,在炮火轟擊下,立刻作鳥獸散。
趙洪文國也被潰逃的匪眾撞下滑竿,差一點喪命,她的兒子只得背著她落荒而逃。
第一次攻打縣城就這樣流產了,但趙洪文國不甘心就此罷休,她分析失敗原因,決定把二次攻打縣城的時機選在白天。為了分散解放軍的兵力,趙洪文國向鄰近各縣匪首發去十萬火急密件,約定2月11日清晨齊動手。
趙洪文國再次掛帥,她手揮雙槍,乘坐滑竿,前呼後擁向縣城進發。她的兒子、女婿各執一面紅旗守護兩旁,數萬匪眾分別從幾十個鄉出發,矛頭直指什邡縣城。
由於沿途解放軍阻擊,幾十路匪兵一路遇阻,其他各路照樣前進,到當日黃昏有3000土匪抵達縣城開始圍攻。在守城炮火掩護下,解放軍主動出擊,3000匪眾很快土崩瓦解。
此時,趙洪文國率五六千匪徒趕到,下令將縣城團團圍住,城外解放軍被迫退入城內,土匪越來越多,到2月12日中午已達三四萬人。
趙洪文國命令匪眾對縣城展開全面進攻,但是一直都沒有成效。
這樣一直僵持了兩個月。
4月中旬,趙洪文國帶著2000多殘匪竄到綿竹縣境大石壩一帶山區。為追殲此股殘匪,川西軍區某部一營從茂縣出發,沿著當年紅軍長徵走過的道路,翻越土門大山,經200裡的強行軍,一氣抵達大石壩。
當夜12點發起攻擊,僅僅十幾分鐘就結束了戰鬥,殲匪100餘人。匪首趙洪文國見大勢已去,扮成農婦逃跑,最後在一個閣樓中被抓獲。
趙老太太被捕後,儘管當時有很多人為她求情,但西南軍區軍法處仍判處死刑。
一個抗日英雄最後成為了「女匪首」,這樣的結局讓人惋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