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蔣介石的結拜兄妹,一家為國捐軀30多人,解放後結局如何

2020-12-21 小春說歷史

她是蔣介石的結拜兄妹,一家為國捐軀30多人,解放後結局如何

1938年的上半年,華北已經打響了抗日的槍炮,而從未被鐵蹄踐踏的廣州,也是一片抗日氣氛,為發動老百姓抗日,國民黨也樹立了很多的榜樣。其中,趙老太太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位。

趙老太太叫洪文國,丈夫姓趙,吉林人,無黨無派。日本人來後,她犧牲家庭,與兒孫一家三代打遊擊。

她雖是一個文盲,只認識「趙洪文國」四字,可是卻明理,見識過人。她先後創建了河北「國民抗日軍」、河南「太行山光復軍」,民間稱她為「雙槍老太婆」,在海內外都有極高的聲譽。

1937年7月20日,趙老太太與兒子趙侗組織建立「華北國民抗日軍」,打響了華北民眾抗日的第一槍。

攻破北平第二模範監獄,解救包括著名共產黨領導人在內的千餘名犯人,在全國首次擊落日機一架,激起國內外震動。

八路集團軍總司令朱老總去信邀請,將「國民抗日軍」收編為——第八路集團軍晉察冀軍區第五支隊,趙侗任司令。

趙老太太在國民黨一方也很受歡迎,稱她是「遊擊隊之母」,蔣介石與腰插雙槍的趙老太太合影,並且結拜為兄妹。

在1938年的婦女節,宋美齡還發表文章,稱趙老太太是「民族的母親」,何香凝、宋慶齡等婦女屆名流也紛紛題詞,稱讚她是「女中楷模」。

就連愛國人士陶行知也對其稱讚有加:「東洋出妖怪,中國出老太。老太捉妖怪,妖怪都嚇壞!說起趙老太,誰個不崇拜?要想中國好,學學趙老太!」

趙老太太沒有什麼文化,腦袋中就只有一個概念:打小日本。

1939年12月下旬至1940年1月間,趙老太太的兒子趙侗率部北進途中,於河北新富、靈壽兩縣交界處的陳莊,突遭偷襲壯烈犧牲,時年僅28歲,國府追授中將軍銜。

同時犧牲的還有趙老太太的三女兒趙理智,年僅20歲,她曾在抗日戰場上死裡逃生,被譽為少年巾幗英雄,轟動武漢三鎮。

抗戰中,趙老太太一家為國捐軀共30多人。

但是,歷史總有不盡如人意之處。

抗日戰爭勝利之後,因為國共內戰,趙老太太站在其結拜兄長蔣介石一邊。

蔣介石在逃離成都前夕,籤署一紙委任狀,請閒居家鄉的趙洪文國重新出山,擔任「西南反共遊擊軍第二路綏靖司令」。

在蔣介石的鼓勵下,趙洪文國隨即帶領次子趙忠、女婿李元超等數十人,以及蔣介石親贈的大批武器彈藥,往川西山區潛伏,以圖召集一些地方股匪與解放軍抗衡。

1950年2月9日,龍潭寺慘案發生的第四天,趙洪文國在什邡縣三河鄉的齊天宮內,同各路前來的匪首「聚義」,她根據每個匪首擁有的武裝數量封官許願,命令他們立即返回各地,同時舉行暴動。

就在當日黃昏,趙洪文國乘坐滑竿,親率數千匪眾出發攻打什邡縣城。

一時間,什邡縣周圍20多個縣的慣匪和潛伏的國民黨特務、民團武裝同時響應,暴動總人數近兩萬。

然而,趙洪文國的隊伍還沒到達縣城,中途就遭到解放軍的迎頭痛擊,七八門迫擊炮同時開火,這些烏合之眾,在炮火轟擊下,立刻作鳥獸散。

趙洪文國也被潰逃的匪眾撞下滑竿,差一點喪命,她的兒子只得背著她落荒而逃。

第一次攻打縣城就這樣流產了,但趙洪文國不甘心就此罷休,她分析失敗原因,決定把二次攻打縣城的時機選在白天。為了分散解放軍的兵力,趙洪文國向鄰近各縣匪首發去十萬火急密件,約定2月11日清晨齊動手。

趙洪文國再次掛帥,她手揮雙槍,乘坐滑竿,前呼後擁向縣城進發。她的兒子、女婿各執一面紅旗守護兩旁,數萬匪眾分別從幾十個鄉出發,矛頭直指什邡縣城。

由於沿途解放軍阻擊,幾十路匪兵一路遇阻,其他各路照樣前進,到當日黃昏有3000土匪抵達縣城開始圍攻。在守城炮火掩護下,解放軍主動出擊,3000匪眾很快土崩瓦解。

此時,趙洪文國率五六千匪徒趕到,下令將縣城團團圍住,城外解放軍被迫退入城內,土匪越來越多,到2月12日中午已達三四萬人。

趙洪文國命令匪眾對縣城展開全面進攻,但是一直都沒有成效。

這樣一直僵持了兩個月。

4月中旬,趙洪文國帶著2000多殘匪竄到綿竹縣境大石壩一帶山區。為追殲此股殘匪,川西軍區某部一營從茂縣出發,沿著當年紅軍長徵走過的道路,翻越土門大山,經200裡的強行軍,一氣抵達大石壩。

當夜12點發起攻擊,僅僅十幾分鐘就結束了戰鬥,殲匪100餘人。匪首趙洪文國見大勢已去,扮成農婦逃跑,最後在一個閣樓中被抓獲。

趙老太太被捕後,儘管當時有很多人為她求情,但西南軍區軍法處仍判處死刑。

一個抗日英雄最後成為了「女匪首」,這樣的結局讓人惋惜不已。

相關焦點

  • 張自忠為國捐軀後,有一位師長奮力搶回遺骸,他的結局怎麼樣?
    1940年5月,日軍集結30萬大軍發動棗宜會戰,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帶領士兵奮起反擊。5月15日,張自忠親自率領1000餘名士兵東渡襄河,卻不幸被數倍於己的日軍包圍在南瓜店一帶。張自忠將軍沒有被眼前的日軍嚇倒,他沉著地指揮手下僅有的1000餘名士兵與日軍展開血戰。
  • 1949年,陳立夫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他的結局如何?
    國民黨統治大陸時期誕生了四大家族,分別是蔣宋孔陳家族,這四大家族以蔣介石家族為核心,把持了民國的政治與經濟。四大家族中,蔣氏家族、孔氏家族與宋氏家族互為姻親,只有陳氏家族比較特殊。陳氏家族的陳果夫與陳立夫是蔣介石結拜兄弟陳其美的侄子。
  • 潛伏在蔣介石身邊的女特工,憑藉特殊能力獲重用,後來結局如何?
    當然,還有一位潛伏在蔣介石身邊的女特工,此人名叫沈安娜,她也被稱為「按住蔣介石脈搏的人」。那麼,沈安娜後來的結局如何呢? 因為工作的性質,沈安娜接觸到很多浙江省政府的絕密資料,她憑藉出色的速記能力,把這些重要的情報記在腦海之中,自此之後,她經常往返杭州與上海之間,把這些情報帶給組織。 那麼,沈安娜是如何取得蔣介石信任的呢?這要從當時的浙江省長朱家驊說起。
  • 蔣介石的連襟孔祥熙,在蔣介石逃往臺灣前到了美國,結局如何?
    作為曾經如日中天的四大家族之一,孔祥熙最後的結局如何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的結局。 孔祥熙出生於1880年,他是孔子的75世孫,祖籍山東曲阜,不過孔祥熙的祖上在山西做官,因此孔祥熙出生於山西。因為出生於孔子世家,所以孔祥熙從小受到的傳統教育很深,他的啟蒙教育是在私塾中度過的,接受的是四書五經內式的教育。
  • 吳亦凡稱和楊紫已經結拜為兄妹,力破不和傳聞
    吳亦凡稱和楊紫已經結拜為兄妹,力破不和傳聞 【吳亦凡你先吧什麼梗?】8月2日,《青簪行》兩位主演出席發布會。發言時吳亦凡讓楊紫先發言,楊紫表示倆人都是性格活潑的天蠍座,在片場會尬舞,本以為吳亦凡是很沉穩的人,後來發現「(他)跟我一樣!」楊紫誇吳亦凡工作上很認真,私下很nice,吳亦凡也誇「你也非常棒!」
  • 國軍空軍總司令周至柔,1949年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後,結局如何?
    蔣介石敗退臺灣的同時,他也帶走了很多的同胞。今天主要想跟大家一起分享的是蔣介石手下的空軍總司令,此人名叫周至柔,想必大家也都很好奇,周至柔最終的結局如何?周至柔是浙江臨海人,年少時期他的父親就離開了人世,他是由自己母親一手拉拔長大的。雖然家境並不富裕,但是周至柔的母親沒有放鬆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讀書打開了周至柔的視野。
  • 1949年,張發奎沒有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晚年的結局如何?
    又比如北伐名將張發奎,他曾數次和蔣介石分庭抗禮,也曾數次為蔣介石出生入死。在歷史的描述中,蔣介石是一個容易猜忌和多疑的人,他雖然惜才卻把忠誠看得比什麼都重要,面對這樣一個幾次三番變卦的部下,蔣介石卻數次原諒張發奎,並且也有過對他委以重任的經歷,足見張發奎的手段不一般,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張發奎的結局。
  • 蔣介石的「十三太保」鄧文儀,1949年逃到臺灣,晚年結局如何?
    復興社主要有十三個骨幹成員,他們被稱為蔣介石的十三太保,十三太保都是蔣介石的心腹大將,為蔣介石的崛起獻力獻策,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人就是十三太保之一,他的名字鄧文儀,此人在解放戰爭末期跟隨蔣介石逃到了臺灣
  • 「中統局長」朱家驊,1949年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晚年結局如何?
    其實,戴笠與徐恩曾都是各自領域的副局長,正局長另有其人。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徐恩曾時期中統的正局長,他的名字叫朱家驊。1949年,朱家驊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他晚年的結局如何呢?朱家驊出生於1893年,他是浙江吳興人。
  • 蔣介石多次想殺張學良,卻沒能殺成,只因此人卻一直保護他54年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在國家危急之際,張學良、楊虎城果斷地發動了囚禁蔣介石的西安事變,迫使蔣介石停止內戰,與共產黨合作,共同對外一致抗日。並且,西安事變是國民黨在國內統治的一個轉折點。儘管張學良與蔣介石是結拜兄弟,但這一次後轉瞬間,兩人已成敵。在蔣介石看來,張學良成了不可饒恕的罪人,他認為張學良犯下了叛國,背板兄弟,背叛國民黨等一系列罪行。
  • 她是民國第一美女間諜,潛伏在蔣介石身邊11年時間,卻無人知曉?
    民國時期,國共間笑談:「蔣介石上午罵娘,毛澤東晚上就能在窯洞裡知道。」誰也不曾想過,本是一句簡單的玩笑話,卻成了事實。這一切則要歸功於沈安娜——潛伏在蔣介石身邊11年的民國第一女間諜。 沈安娜原名沈琬,出生於江蘇泰興的一個封建世家,從小就在父親的教導下學習古典詩文,練習書法,為日後她順利打入國民黨內部奠定了基礎。但是隨著家道中落,她和二姐來到了上海,為了能夠儘快自食其力,沈安娜進入了只需要半年就可以畢業就職的速記學校。
  • 他是功德林戰犯管理所唯一貨真價實的上將,曾扇了蔣介石兩個耳光
    不過王陵基這個人始終支持北洋軍閥,與當時的國內形勢不符,所以在他的軍旅生涯中,他逐漸被打成了光杆司令。王陵基成為光杆司令後投奔了自己的學生劉湘,因為之前他擔任過劉湘的老師,所以論資排輩他的資歷最老。而劉湘又是「四川王」,是四川著名的軍閥,與蔣介石同輩,從這層關係來說,王陵基是民國軍閥中為數不多的「老資歷」。
  • 「西康王」劉文輝,沒有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晚年結局如何?
    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西康省,在西康省還沒有被取消之前,這個地區是內地進藏的軍事要塞。後來,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中,此省被撤銷,其原管轄範圍被如今的四川與和西藏自治區一起瓜分,今天為什麼要向大家提起這個已經消失了多年的省份呢?
  • 《瞄準》:殷千粟的歷史原型,解放後仍健在,被暗殺者另有其人
    長沙發生「馬日事變」,許克祥大肆搜殺共產黨人。李明灝受毛澤東所託,冒著極大的風險救出了70多名共產黨員,將他們偽裝成自己部隊的新兵送出城去,這些人後來都成了「秋收起義」的骨幹。1928年,李明灝再次升遷,任第6軍軍長。但不久就因為不服從調遣,而被蔣介石解職。
  • 1949年,蕭毅肅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他的晚年結局怎麼樣?
    1949年,隨著國民黨敗退臺灣,蕭毅肅選擇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那麼,曾經的「芷江受降官」蕭毅肅逃到臺灣後,晚年的結局如何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蕭毅肅的晚年結局。蕭毅肅出生於1899年,他是四川蓬安人。少年時代的蕭毅肅就誕生了從軍報國的志向,1916年,17歲的蕭毅肅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堂,四年後,蕭毅肅從講武堂畢業加入滇軍,擔任參謀。
  • 王牌軍軍長熊笑三,戰場臨陣逃脫,追隨蔣介石到臺灣後結局如何?
    作為戰場的指揮官,軍官如果臨陣脫逃,幾乎可以肯定這支部隊只有戰敗的結局。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部隊有一支王牌軍的軍長就曾經有過臨陣脫逃的經歷。不過,他雖然臨陣脫逃,但是歸隊後卻沒有受到嚴重的處罰,並且在逃到臺灣後還安度晚年。這個臨陣脫逃的王牌軍軍長是誰呢?他就是第五軍軍長熊笑三,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熊笑三的最終結局。
  • 張學良為何親自送蔣介石到南京去?他後悔發動西安事變了嗎?
    因為蔣介石拒絕在和談協議上簽字,只肯以領袖人格擔保,同意協議內容。西北軍楊虎城將軍及部將們是不同意釋放蔣介石的。只有張學良力排眾議,堅持信任蔣介石的領袖人格,同意釋放蔣介石。為了避免西北軍阻撓蔣介石回南京,張學良就親自護送。
  • 解放後杜月笙沒留在上海也沒去臺灣,而是去了香港,他在怕什麼?
    上海解放後,為何杜月笙既沒有留下也沒去臺灣,而是舉家去了香港 我們都知道,杜月笙在1951年就去世,也就是說,1949年全國解放的時候,他才61歲,不算年輕,但也絕不會太老。
  • 已婚男捐款2萬,先認兄妹後示愛,被拒喊還錢,找情人的套路太深
    不久後,一名已婚男子聯繫上吳女士,他先後轉來2萬元錢,並提出要結拜為兄妹關係。但後來,該男子竟頻頻發信息向她示愛「表白」,稱自己與妻子沒什麼感情,男子遭拒後還表示要她「還錢」。吳女士感覺自己受到了「騷擾」。
  • 蔣介石授予八位一級上將,年齡最大的是誰,最小的又是誰
    也就是1935年,蔣介石重新整頓了軍銜等級的制度。當時將銜共分為五個等級,特級上將(相當於我黨的大元帥軍銜)整個國軍內部,只有蔣介石獲得此軍銜。一級上將(相當於我黨的元帥軍銜),二級上將,中將,少將。就在1935年,蔣介石給自己授予了特級上將軍銜,與此同時,還有八位高級將領授予了一級上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