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一屋、兩隊、三桶、四清 吳江區桃源鎮用「1234」把垃圾分...

2020-12-15 中國江蘇網

桃源明

垃圾分類是關鍵小事,也是民生大事。桃源鎮一直將垃圾分類作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自《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實施以來,桃源鎮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在垃圾分類工作上穩步前行。在垃圾分類領導小組的帶領下,因地制宜,堅持「1234」工作思路,探索出了一套桃源特色的垃圾分類工作模式,為系統推進垃圾分類,破解垃圾分類難題,引導居民積極準確參與,奠定了堅實基礎。

1:一款「半封閉森林小木屋」式清潔屋 拒絕「看著髒」杜絕「聞著臭」

小區居民往往會擔心垃圾房「看著髒」和「聞著臭」。為此,桃源鎮高度重視垃圾分類清潔屋結構對衛生的影響,在充分考慮安全性、實用性和群眾接受度等因素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款「半封閉森林小木屋」式的清潔屋。

「半封閉森林小木屋」式清潔屋成為24小時宣傳陣地

為了在視覺和嗅覺上減少居民的牴觸情緒,桃源的清潔屋增設半牆,將桶身隱藏於半牆之內,不直接顯露在視線中,避免「看著髒」,而半封閉式的空間,減少氣味向外散發,並且督導員在屋內工作,用實際行動證明不存在「聞著臭」。

這款清潔屋大大提升了小區居民對清潔屋的信任感和接受度。小區居民都不排斥在清潔屋前佇立,願意趁著扔垃圾的機會與左鄰右舍多攀談幾句。「垃圾分類要從娃娃抓起」,半牆上貼著的半腰高的垃圾分類指南知識,更是方便了小朋友跟著大人一起來扔垃圾時能夠學習垃圾分類知識,並且不受投遞窗口關閉的影響,成為24小時的宣傳陣地。

桃源的清潔屋還有三個特點:一是改良了有害垃圾投放區,用有害垃圾分揀平臺來替換原來的紅色大桶,既避免了因垃圾桶太深導致有害物品被摔碎破損而洩漏,同時也可以在分揀平臺上進行二次分揀,將有害垃圾分門別類裝進不同的收納盒,在架子上分層保管。

二是安裝了垃圾分類投放評價及積分系統,督導員監督小區居民是否正確分類並準確投放後,可以第一時間在評價器上予以及時記錄,方便定期追溯每戶居民的日常投放情況,同時也有積分功能,作為獎勵的依據。

三是安裝了LED顯示屏,對於表現良好的「紅榜戶」和表現欠佳的「黑榜戶」,可以24小時對外滾動播放,表揚先進,督促後進,並通知居民其他重要信息。

「2」:兩支特色隊伍 「老少」助宣教「紅綠」齊督導

在深入推進垃圾分類過程中,桃源鎮組建了兩支特色隊伍,「一老一少」宣教隊和「一紅一綠」督導隊。

通過「一老督黑榜,一少爭紅榜」,如今,「一老一少」已經成為桃源推進垃圾分類的中堅力量。桃源鎮垃圾分類工作專班聯合鎮機關老幹部黨支部充分發揮老黨員、老幹部的餘熱,聯合組建「垃圾分類勸導團」。由垃圾分類第三方公司提供數據,勸導團成員「先禮後兵」,在行政處罰前,針對屢次不配合垃圾分類的業主開展入戶宣教,勸導業主自覺落實垃圾分類。

快看看,我上紅榜了沒

目前,桃源鎮已有10餘名老幹部加入了「垃圾分類勸導團」,6月以來,「勸導團」先後出動4次,走訪小區業主17戶,多方合力下,全鎮95%以上的小區不再出現非投放時間段內投放、不主動破袋等問題,與前期相比,各小區居民投放準確率均提升了10個百分點以上。

此外,桃源鎮垃圾分類工作專班與轄區9所中小學及幼兒園合作開展「垃圾分類光榮榜」評優活動,鼓勵住在垃圾分類小區的學生做好家庭小督導員,督促家長在日常投放垃圾時自主破袋、準確分類。同時通過榜單公示、課堂表揚、發放定製文具等方式,提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向家長宣傳垃圾分類知識的熱情。

「我告訴爸爸媽媽,投放的時候要主動破袋,平時在家我也會做一個小小的督導員,檢查他們垃圾分類的準確率。」桃源小學學生殷汝雪說。

截至目前,桃「垃圾分類光榮榜」活動已成功開展3期,累計參與學生260餘人次,覆蓋全鎮9所中小學幼兒園,參與學生從首期的18人增加到最多一期的100多人,覆蓋全鎮29個「三定兩清一督」小區。據統計,經過孩子積極宣傳的家庭,主動破袋率、分類準確率都明顯高於其它家庭。

垃圾分類既要硬要求,也要軟著陸。桃源鎮將督導員職責進一步細化,組建了「一紅一綠」兩支督導隊伍。紅衣「家長裡短」,綠衣「品頭論足」,兩者側重不同,互為補充,剛柔並濟,雙管齊下,引導居民樹立垃圾分類觀念、掌握垃圾分類方法、養成垃圾分類習慣,實現垃圾分類「三個一」目標。

紅衣重「導」,意在柔性引導。由社區以本小區居民為首選,招募一批垃圾分類志願者,以紅色馬甲為標誌,協助開展垃圾分類督導和宣教工作,推動小區垃圾分類自治。

志願者除了引導居民對垃圾進行正確投放外,還要主動承擔相關垃圾分類知識的宣傳與解釋工作。志願者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生活圈和交際圈,把垃圾分類的大事變成家長裡短的小事,引導居民主動參與、主動分享,營造一個人人關注垃圾分類、人人探討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

綠衣重「督」,意在剛性評價。由垃圾分類第三方公司招募一批專職督導員,接受專業化、系統化的培訓,以綠色馬甲為標誌,開展垃圾分類督導工作。

督導員一方面要做好垃圾分類相關政策知識的宣傳與解釋工作,另一方面充分運用自身豐富的垃圾分類知識,做好面對面桶邊督導,科普分類小竅門。在督導工作中,督導員需嚴格按照投放要求和分類標準指導居民破袋投放,對容易混投的廚餘垃圾進行重點二次分揀,在分揀過程中發現混投混放的,第一時間指正,引導居民正確分類投放。此外,督導員每次還要根據居民投放情況給予積分評價,以次作為小區紅灰榜評價體系的重要依據。

目前,桃源鎮共有29名紅衣志願者和35名綠衣督導員,不少居民也主動參與本小區垃圾分類督導工作,有50餘人報名加入志願行列,為後期實現小區垃圾分類自治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志願者入戶宣教

「3」:三級桶長制 一級盯一級 「桶桶」有責任

從垃圾分類工作啟動之初,桃源鎮就推行了三級桶長制,每個垃圾分類清潔屋(亭)都設置有一、二、三級「桶長」。形成了一支由3名一級、10名左右二級、35名三級組成的桶長隊伍。

一級「桶長」由社區黨組織書記擔任,統籌全社區垃圾分類管理工作,對社區內各小區的垃圾分類工作和二、三級「桶長」日常進行督促、指導和檢查。

二級「桶長」由社區工作人員擔任,負責社區內若干個小區的宣傳、教育、培訓、督查等工作,二級「桶長」配合一級「桶長」進行日常檢查和考核評比的同時,監督三級「桶長」做好日常工作。

三級「桶長」由小區清潔屋(亭)督導員擔任,負責本垃圾分類投放點的「三定兩清一督」具體工作,需要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時,完成一、二級「桶長」布置的工作任務,並及時反饋發現的問題。

為有效提升各級桶長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使命感,桃源鎮將從三級桶長隊伍中選拔一批專業能力強、工作經驗豐富的優秀人員,發展為二級桶長,爭取打造一支精英化、專業化的二級桶長隊伍,發揮二級桶長輻射帶動作用,廣泛推廣優秀工作經驗,全面提升責任區垃圾分類工作水平。

「4」:四「清」投放收運體系 分得清清楚楚運得明明白白 實時監控看得清

為確保小區垃圾分類工作落到實處,桃源鎮在轄區所有垃圾分類清潔屋(亭)安裝了雙向監控攝像頭,監控影像實時傳輸到統一指揮平臺,管理人員可以通過指揮平臺實現垃圾分類工作的全程督導。

對內,實時監控督導員的履職情況,及時發現督導員脫崗缺位、分類不準確、工作不盡責等問題,對其工作進行遠程指導;對外,24小時監測居民分類投放行為,針對存在未能正確分類、未做到投放「兩清」、未在規定時間內投放等行為的居民,安排志願者進行上門宣傳,規範不文明投放行為。

2020年,桃源鎮完成了全部70個配套攝像頭的安裝和監控平臺的接入,全面覆蓋桃源鎮29個「三定兩清一督」小區,實現對35個垃圾分類清潔屋的線上實時督導,切實提升管理實效。

實時監控看得清

人臉識別認得清

桃源鎮在垃圾分類投放評價及積分系統中引入「人臉識別」技術,通過前期入戶宣傳進行人像信息採集,在一戶一卡的基礎上,將人像信息與積分卡信息精準匹配,落實到戶,精確到人。

被錄入人像採集系統的居民,可以選擇用「刷臉」取代實體積分卡,「刷臉積分」解放雙手、便捷居民的同時,也因為只有本人才可使用,免去了居民對積分卡丟失和被盜用的擔心,極大提升了居民安全感。

目前,桃源鎮已100%完成居民積分卡登記工作,並通過3輪入戶宣傳,完成人臉匹配近300戶。2020年12月桃源鎮將正式開通垃圾分類積分兌換渠道,通過積分優惠政策進一步提升人像信息採集率和「刷臉積分」參與率。

人臉識別認得清

車輛軌跡運得清

為強化對生活垃圾收運各環節的全程監管,桃源鎮為所有生活垃圾收運車輛配備了GPS定位系統,直接在統一指揮平臺上實現對生活垃圾收運車輛的全程監管和對各類垃圾的追根溯源,有效監控和杜絕收運車輛不按指定時間收運、不按規定路線行駛、混裝混運等問題的發生,並根據垃圾分類投放數據,科學規劃收運路線,進一步提升垃圾收運效率。

目前,桃源鎮共有生活垃圾收運車輛19輛,其中廚餘垃圾車5輛、其他垃圾車9輛、有害垃圾車3輛和可回收物車2輛,所有車輛均根據垃圾分類標準更新統一標識,定路線、定時間實施分類收運。現有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收運專線共19條,串聯轄區35個小區清潔屋點位,實現了垃圾收運工作高效運行。

中轉換桶洗得清

桃源鎮採用中轉換桶、集中清洗的方式開展收運工作。

中轉換桶就是以空桶、乾淨桶統一替換滿桶、髒桶。清潔屋(亭)關閉後,收運人員通過分類收運車輛將點位所有滿桶、髒桶轉運至垃圾中轉站進行集中傾倒、清洗,並在清潔屋(亭)開放前將乾淨的垃圾空桶補充至原有點位。

中轉換桶洗得清

桃源鎮在銅羅、青雲、桃源三大片區分別建設有垃圾分類中轉站,站內配備有洗手池、水槍等全套衝洗設施,工作人員在中轉點把垃圾桶清洗乾淨投入循環使用,殺菌除臭器等設備也保證了中轉點周邊空氣品質和環境整潔。

中轉換桶、集中清洗,大大減輕勞動強度的同時有效提升了運輸效率,通過減少傾倒環節、垃圾不落地,避免了轉運過程中出現噪音擾民和二次汙染問題,也解決了垃圾桶長期擺放導致的斑駁骯髒、破損及顏色各異等問題,避免了現場洗桶帶來的垃圾桶周邊蠅蚊肆虐、汙水橫流和空氣汙染等一系列環境問題,保障了居民的生活質量。

相關焦點

  • 今天起,蘇州非現場違法處理點增加至124個!
    今天起,蘇州非現場違法處理點增加至124個!110號相城大隊太平中隊相城區太平鎮聚金路北126號相城大隊黃橋中隊相城區黃橋街道太陽路黃橋總部經濟園內相城大隊望亭中隊相城區望亭鎮問渡路28號度假區度假區大隊部度假區舟山路8號度假區金庭中隊度假區金庭鎮雙慶路金庭醫院東度假區光福中隊度假區光福鎮蘇福路勞動保障中心北高速高速一大隊相城區上高路2號(滬寧高速蘇州出口)高速三大隊吳中區蘇嘉杭高速吳中收費站旁高速四大隊滬渝高速(G50)蘇州段吳江黎裡出口處高速六大隊常熟市通港路
  • 明起,蘇州非現場違法處理點增加至124個!
    吳中區寶通路1號 吳中大隊甪直中隊 吳中區東方大道43號<鳴市路46號> 吳中大隊胥口中隊 吳中區胥口鎮一箭河路近孫武路 吳中大隊東山中隊 吳中區東山鎮啟園路8號 吳中大隊臨湖中隊 吳中區臨湖鎮重才路40號
  • 不掃一屋其實就是搞破壞的體現,遠離垃圾人
    李達源文不掃一屋其實就是搞破壞的體現,遠離垃圾人。為什麼不掃一屋就是垃圾人呢?首先不掃一屋是為了更重要的事所以不掃一屋,所以最重要的事自然是生存所需要的發展。現代人有口吃的就沒有什麼追求了,自然很少掃一屋,就是有口吃的就不掃一屋的人幾乎不會為了更高尚的事業打拼,而對垃圾的狀態卻又不局限於物質上的垃圾,語言上的,思想上的等等。如果用另一種方法描述,是不是也可以有這種定義?那就是禮物也可以是語言化的,或者是思想化的?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就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論,每個人都可以創造垃圾,也可以精心製作禮物。
  • 只需「兩桶一袋」 在家輕鬆垃圾分類
    本報訊(記者 霍亮)目前,哈市垃圾分類工作已經全面啟動。市民需要在家裡將生活垃圾分好類,再分類投放到對應的垃圾回收桶裡。其實,在家裡實現垃圾分類一點都不麻煩,我們只需準備好「兩桶一袋」就可以了。  在家垃圾分類  需要啥「硬體」 ?  在家裡進行垃圾分類,要將準備好的一個垃圾桶放置在廚房。
  • 辦公室垃圾桶一般用什麼型號的垃圾袋?
    常見容積大概分三種,小號桶10升左右,中號桶15升左右,然後是30升左右。再大的,企業也會用到,但很少用到辦公室內。10升左右垃圾桶是辦公室內比較常見的,一般桶高不超過30釐米,平口的垃圾袋用45x50釐米或50x50釐米的。
  • 吳江區新生入學報名注意事項和學區劃分
    吳江區新生報名實行網上信息登記,各位家長一定要把握好報名時間。,西至蘇州河路所圍區域。主要為:江興小區、鱸鄉二村、鱸鄉三村、鱸鄉苑、流虹小區、陽光悅湖豪苑、江城花園、江濱雅園、梅石小區、梅景苑、太湖小區北區、梅裡公寓、流虹苑、東牛角、錦安小區、公安新村、流虹新村、振業別墅區、石裡小區、歐風華庭、錦怡花園、教師新村、江陵小區鱸鄉實小教育集團越秀校區:江興西路以北、仲英大道以西、江陵西路以南、太湖灣蘇州河以東區域。
  • 到廟前深山搞「四清」,我被評為「五好工作隊員」
    陳榮權1964年開春,我參加湖北當陽縣"四清工作隊",到廟前區金牛公社長春大隊七小隊參加農村四清工作。廟前區區委會所在地——沙巴河。離偏遠的長春七隊甚遠。去隊裡那天是由當地的農民領我去的。一路上,爬山涉水,穿林過崗,人生第一次才看到這崇山峻岭。
  • 四清運動
    在劉少奇主持的經濟建設中,改革很大的一部分就是分地,分食堂。原來大家都在一起吃飯,都在一起耕地,都在一起吹牛。現在原來的公社要把地分了,食堂解散了。都回家各過個的。但是把大傢伙集中起來很容易,把大傢伙遣散了可就難了。一個公社的地,有好的,有壞的。你要怎麼分?一個食堂裡的東西,有鍋,有碗。分給誰鍋?分給誰碗?
  • 「兩桶一袋」怎麼放 垃圾桶如何DIY?久築社區教居民小妙招
    「咱們居民的家裡沒必要放四個垃圾桶,有 『兩桶一袋』就成!」5月12日下午2:30,石景山魯谷街道久築社區的活動室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垃圾分類」課。垃圾分類宣講員方輝現場給老街坊們演示了家庭內的「兩桶一袋」應該如何設置,並現場指導老街坊們進行正確的垃圾分類和垃圾桶的DIY。
  • 通州梨園本月建7個小區垃圾分類桶站示範點
    作為試點小區,金成府小區已建成3個桶站,魏家墳村已建成8個桶站。與以往不同的是,現在的桶站不再是一個個並排的不同顏色的垃圾桶,而是將垃圾桶分別放在對應顏色及標識的「門」中,「門」裡是封閉的空間,「門」外分別寫有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及其他垃圾字樣。
  • 鄧州市張村鎮中心校舉辦「四清」工作觀摩交流會
    以「四清」提質量 用特色謀發展——鄧州市張村鎮中心校舉辦「四清」工作觀摩交流會為進一步加強教學研究(二)張村一初中1.9:40--10:20 觀摩「四清」檔案2.10:20--11:05課例展示3.11:10--12:00 經驗交流活動總結此次活動的開展既為全鎮中小學提供了相互交流學習的平臺,也為這兩所學校課堂教學成果展示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 以前每天兩三桶現在只有一桶半 武漢堂食餐餘垃圾減半了
    由此,武漢餐廳堂食區的餐餘垃圾變少了。堂食餐餘僅為疫情前一半7月31日中午11時30分,中南路盒馬帝斯曼店堂食就餐區開始有食客排隊。與此同時,負責該店堂食區保潔的陳春香開始準備堂食區餐餘垃圾的清理工作。她一邊把垃圾袋套到廚餘垃圾桶上,一邊告訴記者,現在堂食就餐區推行垃圾分類,整個堂食產生的垃圾會被分到4個垃圾桶。
  • 蘇州確診病例地點分布!
    各區確診病例分布情況:張家港市1例,常熟市4例,太倉市2例,崑山市16例,吳江區8例,吳中區8例,相城區3例(已出院1例),姑蘇區5例(已出院1例),工業園區24例(已出院2例),高新區4例。除已出院病例外,其餘病例均已在定點醫療機構治療。
  • 江蘇蘇州公布確診病例的地點分布
    各區確診病例分布情況:常熟市2例,太倉市1例,崑山市11例,吳江區7例,吳中區5例,相城區3例(已出院1例),姑蘇區5例,工業園區18例(已出院2例),高新區3例。除已出院病例外,其餘病例均已在定點醫療機構治療。
  • 垃圾分類有訣竅,口訣兒歌來幫你!(附:6月20日中獎名單)
    《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不要隨手丟垃圾。你拍二,我拍二,儘量少用塑膠袋。你拍三,我拍三,公共場所不吸菸。餐廚垃圾單獨放,有害垃圾別亂拋。可回收、其他垃圾,大家把它分清楚,亂丟垃圾危害大,乾乾淨淨利大家。
  • 公平鎮:狠抓「四清一改」 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奉節網訊(通訊員 廖勁松)為加快推進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力打造「文明奉節、禮儀詩城」,連日來,公平鎮在全鎮21個村社全面開展「四清一改」行動,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據悉,此次活動以「清潔村莊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以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突出問題為重點,動員廣大農民群眾,集中力量,廣泛參與,集中整治房前屋後垃圾成堆、汙水橫流、柴草亂碼、畜禽糞汙滿地的「髒亂差」突出問題,使農民庭院環境和集中居住的公共區域清潔乾淨、整潔有序。
  • 最美「垃圾分類清潔屋」 亮相蘇州福星社區
    全新亮相的「垃圾分類清潔屋」近日,在蘇州吳中西路上的田園公寓西門旁,新建了一座清潔屋,用於小區內的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可同時存放近20個垃圾桶,門口還有方便居民洗手的水池。清潔屋外立面還掛上了垂盆的常青藤,地面放上一排茂盛的綠蘿柱。
  • 江蘇蘇州~整棟樓業主投訴垃圾房選址「不合理」!真相是……
    今天上午,記者來到海悅花園七區5幢樓下,發現正對著5幢不到1米的地方,確實放著四個垃圾桶,一位工作人員手裡拿著鉗子,正在進行「垃圾分類」。」我一天來兩次,主要是把這些垃圾分分類,每次工作2個小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小區裡的垃圾清運車也會不定時來進行垃圾清運,滿了就來,你看這個馬上就滿了,車應該也快來了。」
  • 2020年蘇州市吳江區兒童醫院招聘合同制護理和醫技人員簡章
    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公布如下:   2020年蘇州市吳江區兒童醫院(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吳江院區)公開招聘合同制護理和醫技人員簡章   根據《關於醫療機構招聘合同制人員有關規定的通知》(吳衛人〔2012〕4號)等有關文件規定,按照「自願報名、公平競爭、擇優錄用」的原則,蘇州市吳江區兒童醫院(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吳江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