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瞬間思路。
一般來說一個素質優秀,賣相不錯的遊戲一旦推出中文版必定會在國內的桌遊玩家圈子裡引起關注,最近的《探險者日誌》(Exploriana )也不例外地成了玩家圈子裡討論的常客,原因正是因為這個之前在埃森桌遊展上登場並頗受好評的遊戲,宣布推出中文版。
其實關於《探險者日誌》的遊戲介紹文章最近在很多圈內自媒體都可以見到,比如地核的《足不出戶,去探索新的大陸》和米寶星球的《聽說還有桌面遊戲的印第安納瓊斯?》都詳細介紹了遊戲的規則和玩法,所以作為同樣要推薦遊戲,今天咱就不再以遊戲玩法做重點,而是來聊聊我為什麼喜歡這個遊戲的種種各種雜七雜八的原因,說不定其中就有一個是也能戳中你的地方。
真驚豔,顏值動我心
最早知道《探險者日誌》是去年一位國外玩家的新遊戲展示文章裡。當時僅僅是看到遊戲的封面和簡介,就覺得很對我胃口。畫面的風格走了有些樸實的路線,藍色的主基調下,淡雅的色彩調和讓人覺得很是舒服,主體的三位人物形象上更有一種標準的歐洲傳統漫畫的繪畫風格,畫面敘事感很強,仔細看則會看到人物背景中探出頭的熊貓和長頸鹿,再細看還會看到瑪雅金字塔和吳哥窟……
畫家在保證突出三位人物的同時,在背景裡「塞」進了很多留給玩家發現的「彩蛋」,這種讓你自己去仔細看就會發現「寶貝」的心思,也很符合遊戲的主題。
理察·迪林
理察·迪林 是《探險者日誌》藝術畫家,他的作品即能駕馭卡通風格,又能擺平寫實風格。重要的是他對色彩的運用實在令人印象深刻。
遊戲中大量的卡牌,展示出三大地區那些充滿各自迷人特色的風景、物種和寶藏。豐富的色彩層次和精彩的呈現方式都讓觀者感到眼前一亮。
尋天下,探險主題熱
既然前面提到了主題,那麼《探險者日誌》顧名思義,是一款將時代背景定位於19世紀的探險題材遊戲。這對小時候用《丁丁歷險記》做啟蒙讀物,看著那個勇敢的小記者在世界各地冒險的我來說,主題部分拿下了滿分。
如果你和我一樣,一直喜歡尋寶、探險題材作品,幾十歲的人了還是割捨不下這種冒險情懷。平時沒事時已經看了N遍《印第安納瓊斯》《國家寶藏》《飛鷹計劃》,不放過每一代《古墓麗影》、喜歡在丹·布朗的小說作品裡尋找隱藏在秘寶和符號後的真相……那麼,《探險者日誌》就已經值得嘗試了。
遊戲中玩家扮演的探險家們生活在那個西方世界剛剛被工業革命催生出對各種」失落之地「瘋狂好奇的時代裡,大量的探險家馬不停蹄地前往世界各地尋找尚未被發現的寶藏,無數資金被注入到支持這些探險行動的計劃裡。南美、非洲、遠東……這些神秘而古老的地方到底埋藏著哪些秘密?是不是還有如同黃金城那樣的傳說正在等待被變成現實?
分四步,輕策需思考
遊戲的流程分為四個主要階段:招募隊員、派遣隊員、探索區域 和 檢查遊戲是否結束。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出門冒險必須先從招募探險隊員開始。誰都希望自己的探險隊隊伍成員是 印第安納瓊斯、是蘿拉·卡芙特、是羅伯特·蘭登,但是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要根據探險的目標和任務去招募最適合的隊員才可能事半功倍。
遊戲中探索區域的難度按照 南美——非洲——遠東 的順序遞增,在招募結束後,玩家們要把自己的隊員派遣到三個不同區域。當然對於探險這種一擲千金的人生豪賭來說,自然也是風險越高回報越大,如果畏首畏尾不如乾脆宅在家裡當鍵盤俠,而不是出來拼死拼活做探險家。
探索區域的階段是遊戲的核心之一,每個區域可能發現的奇珍異寶或地圖奇觀都由一疊卡牌構成,探險隊員越是深入探索(多翻探索牌)可能發現的回報價值就越高。但與此對應,深入的探索可能帶來的危險也會飆升。
最後,如果有牌庫被抓空,那麼遊戲就觸發了最後一輪條件,當遊戲結束後勝利點數最多的人就是贏家。
搏一搏,單車變摩託
《探險者日誌》的遊戲難度不高,加上主題和美術的BUFF加值讓遊戲非常適合在破冰、推新等場合下使用。而作為探險最刺激的地方莫過於付出千辛萬苦之後,再滿載而歸的那種感覺。而且遇到的危險越大,最後的成果越多,那這種獲得的刺激和滿足感也越強。
《探險者日誌》的機制通過讓玩家去探索區域,攤開探索牌的設計來體現了這種刺激緊張的感覺。沒錯,這種感覺絕其實就像在賭場上的感覺很類似,都需要你在誘惑、風險和回報之間不斷取捨博弈。
比如,在遊戲中:錯路歧途、巖崩落石、野獸襲擊 都能讓探險變成危險,一旦你的隊員遇到了3次相同險情,或有幸趕上了3種不同的險情,他就會迷失於此……遊戲中玩家翻開的牌數不同,可能遇到的危險概率也不同。如果你真的人品爆發翻開五張牌還能抗住危險,那收穫也是雙倍於之前(兩次選擇成果的機會,低於五張牌只有一次機會)。
所以,是搏一搏單車變摩託,還是見好就收省的血本無歸迷失在陌生世界,這就全看你心裡是被風險還是被回報所說服了。但無論如何,這種刺激感,正是這類採用了 Push Your Luck 機制遊戲的最大樂趣之一。
TIP:這絕不是說遊戲是一翻一瞪眼的純拼運氣,而是需要建立在規劃和計算的基礎上,對可能的結果做出一個概率估計才能放手一搏。
更好玩,進階多選擇
《探險者日誌》在基礎遊戲規則的前提下,為玩家提供了很多進階可選內容,例如嚮導、隊員、聖物、救援小隊等等讓遊戲充滿了更多變化。如果你玩到覺得基礎規則已經不夠刺激有趣,那麼各種進階規則都會帶來新鮮的體驗。
《探險者日誌》中文版由JOYPIE桌一派引進並正在 新物集小程序 進行眾籌,如果你想加入這場19世紀的探險之旅,那就快加入眾籌吧~
最後,再讓我們來一起欣賞一些遊戲中的卡牌插畫:
德天瀑布&板約瀑布,位於廣西邊陲大新縣、中越邊境交界處。中越兩國的邊境線將這兩個瀑布分開,其中德天瀑布位於中國的一側,而板約瀑布位於越南的一側,堪稱世界第二大跨國瀑布和東南亞最雄偉的瀑布。主瀑布高70米,深60米,寬300米,共三疊,擁有多個不同大小的瀑布。
食人魚亦稱作食人鯧、水虎魚或比拉魚,為南美洲河流內的一類雜食性淡水魚,因其鋒利的牙齒以及瘋狂的食肉慾而為人們所知。不過,研究發現食人魚其實是一種膽小的魚類,它們只是通過團體行動來保護自己。
科摩多巨蜥又譯科莫多巨蜥,俗稱科摩多龍,是現存世上體型最大的蜥蜴,僅分布於印度尼西亞的四個島嶼。在世界上的26種巨蜥中,只有科摩多巨蜥有毒牙,所以科摩多巨蜥也是世界上最大有毒動物。它的嘴巴有好幾條毒腺,會分泌一種類似蛇毒的毒液,讓獵物的血液無法凝固,血管擴張,進而肌肉麻痺、意識喪失、休克,迅速失血過多致死。
大猩猩是靈長目中體型最大與智力僅次於人類和黑猩猩的動物,它們生存於非洲大陸赤道附近叢林中,分兩個物種——「東非大猩猩」和「西非大猩猩」。大猩猩過著一夫多妻的家族式群居生活,群體成員組成較為穩定,每群從3-5隻到20-30隻不等,由年齡較大,身強體壯,富有經驗的「銀背」擔當首領,當地的土著人稱之為「老頭兒」。
美洲豹,又稱美洲虎,在南美也被稱為斑點豹。體型僅次於老虎、獅子,位列第三。美洲豹咬力異常強大。這讓它能洞穿爬行動物身上披的殼,並採用一種罕見的殺戮方式:直接咬穿獵物雙耳間的顱骨,給腦部致命一擊。
維多利亞瀑布或稱莫西奧圖尼亞瀑布,位於非洲贊比西河的中遊,尚比亞與辛巴威之間,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1855年蘇格蘭探險家戴維·利文斯通成為首位見到維多利亞瀑布的歐洲人,並以維多利亞女王的名字為之命名,當地人則稱它為莫西奧圖尼亞(Mosi-oa Tunya,託卡萊雅湯加語,意為「像雷霆般轟轟作響的煙霧」)
迪莎蘭花也被稱為桌山的驕傲和眾神之花,它只分布於開普省,南非桌山和塞德堡山地區,是開普省的官方標誌。在桌山(Table Mountain)和後桌(Back Table)很常見,沿著河岸,瀑布和潮溼的懸崖生長。它有三個花萼,形成大致三角形的形狀,顏色呈現淡粉紅色到鮮豔的紅色,從金黃色到陽光般的亮橙色。
快,朋友,來幫我點個 |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