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機械專業畢業的工科生,35歲就嘗到「一夜暴富」的滋味,卻心甘情願把「賠錢」當作理想;
他創辦的24小時不打烊書店,一面世就驚動全世界,更打動過無數的讀者;
在心靈雞湯滿天飛的時代,他仍願意虧本經營15年,用奢侈的空間,去營造一個好的閱讀環境,認真地賣一本好書,推薦一場好的展覽……
他是吳清友。他的後半生熱烈追求過、悉心奉獻過,甚至彌留之際仍駐足的地方,叫作誠品。
2017年7月18日晚,臺灣誠品集團公告:創辦人吳清友在臺北醫學大學附屬醫院病逝,享年66歲。消息一出,震動兩岸文化界。吳清友患有先天性心臟擴大症,生前共經歷三次大手術。18日當晚,他暈倒在臺北「誠品生活」辦公室,醫護人員趕到時,已經探測不到他的呼吸和心跳,送醫後仍不治。
「誠品」源自希臘文的「eslite」,原意是「精英」。這個誠字,也是吳清友的父親曾對他說過的:「人窮沒關係,但是要有骨氣,財物有時而盡,唯一的誠才受用無盡。」而一個年輕人、一個生命應該把它當做座右銘。
吳清友去世後,誠品於集團所有相關網站首頁貼上了吳清友的一段話,「不愛無誠,不誠無愛,愛是生命存在的主體,一個『愛』字縱橫人的一生」,文末附載「致我們最敬愛的吳先生:我們很榮幸,能與您在愛中相遇。臺灣、香港、蘇州,誠品暨誠品生活全體同仁謹致」。7月24日(周一)至28日(周五),誠品總公司將設立追思會堂,每天上午10時至下午5時開放各界前往追思。
吳清友因創辦臺灣誠品書店而廣為人知,被認為改變了華人世界的書店文化,就像賈伯斯「重新發明」了手機一樣「重新發明」了書店。而他打造的閱讀博物館,也成為無數讀者的聖地,為他們守護住心中的人文之光。
吳清友先生祖籍福建漳州,夫人祖籍泉州。據《泉州晚報》報導,吳清友曾於2012年8月來泉州參觀。他對弘一法師十分景仰,曾捐資上百萬支持泉州弘一法師紀念館修繕。
東南衛視7月24日21:20《臺灣新聞臉》節目,臺灣資深財經媒體人盧燕俐和時事評論員黃暐瀚將為您講述吳清友和他的誠品時光。臺灣資深財經媒體人盧燕俐;
時事評論員黃暐瀚;
本期節目看點:
●吳清友是如何從一個「問題少年」成長為蜚聲兩岸的文化商人的?
●吳清友因經營餐廚設備事業早早致富,為什麼突然改行開起了誠品書店?
●吳清友創辦誠品書店前15年連續虧損,是什麼讓他堅持不放棄?
●吳清友和誠品在哪些方面改變了書店文化?
●誠品靠什麼扭虧為盈,成為臺灣文創產業的龍頭和典範?
●失去了吳清友的誠品還能堅持當初的理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