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昴星團、精神分裂症、螺旋藻、噬菌體、新冠肺炎、「肝癌模型」

2020-12-12 騰訊網

1

金星合昴星團:「維納斯」攜手「七姐妹」漫步蒼穹

天文專家介紹,4月3日,一場觀賞效果絕佳的「金星合昴星團」天象將現身西方天空,如果天氣晴好,我國公眾藉助肉眼或小型天文望遠鏡將會欣賞到「維納斯」攜手「七姐妹」漫步蒼穹的美麗畫面。

「隨著天色漸黑,在淡藍色的天幕上,金星與昴星團相互輝映,爭相閃耀,構成天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不過,感興趣的公眾,尤其是天文攝影愛好者要抓緊時間欣賞和拍照,因為在4月3日21時之後,它們就會緩緩落入地平線以下。」趙之珩提醒說。

——新華網

2

面向精神分裂症精準診療 科學家發現有效生物標記

▲基於多水平多組學的精神分裂症精準診療研究框架。 研究團隊 供圖 攝

從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獲悉,為突破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診斷和療效評價所面臨的巨大瓶頸,該所科學家領銜的研究團隊共同建立基於多水平多組學的精神疾病研究框架,首次發現並從多方面驗證紋狀體環路功能異常是精神分裂症精準診療的有效生物標記。

由中科院自動化所腦網絡組研究中心劉冰、蔣田仔研究員領銜並聯合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等中外多單位的研究團隊,針對精神分裂症精準治療研究最新完成的重要成果論文,近日已獲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在線發表。該研究提供出一個全新精神疾病研究框架,並可能將推動神經影像成為未來精神醫學領域的有效臨床工具。

——中國新聞網

3

螺旋藻「披上」磁性外衣 借光合作用靶向治療腫瘤

▲螺旋藻在外部磁場控制下,能夠定向移動至腫瘤。受訪者供圖

因具有靈活運動、藥物運輸等能力,微納機器人在疾病診斷治療、靶向遞送、無創手術等生物醫學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現階段針對微納機器人的有關研究大多聚焦在體外,在體內治療應用的更多預期功能仍然存在極大的挑戰。

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轉化醫學研究院周民研究員團隊研製出了一款微納機器人。他們以具有生物活性的螺旋藻作為活體支架,將其浸塗磁性塗層、「改裝」成微納米機器人後,再調節外部磁場、靶向輸送至腫瘤組織,成功改善了腫瘤乏氧微環境並有效實現磁共振/螢光/光聲三模態醫學影像導航下的腫瘤診斷與治療。這項研究被刊登在材料領域著名期刊《先進功能材料》上。

——《科技日報》

4

靠裂解酶這張「嘴」 噬菌體輕鬆「吃掉」超級細菌

在人或動物的腸道、口腔及生殖道內,普遍存在著一種「共生菌」——糞腸球菌。近年來研究發現,由於新型抗生素的研製速度遠遠趕不上耐藥菌的進化速度,部分糞腸球菌耐藥性嚴重,逐漸演變成「超級細菌」。

俗話說「一物降一物」,「超級細菌」的天敵又會是誰呢?來自福建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南方生物醫學研究中心歐陽松應教授認為,噬菌體或能做到。日前,他們課題組在國際病原學雜誌《公共科學圖書館-病原體》上發表研究稱,一個結構類似「八爪魚」的裂解酶「LysIME-EF1」,能夠高效裂解多種糞腸球菌臨床株,具有巨大的潛在應用價值。

——《科技日報》

5

研究確認新冠肺炎輕症患者也有傳染性

德國研究人員發表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上的論文顯示,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在感染初期,上呼吸道有大量病毒複製和脫落,具有傳染性。

這項研究由德國柏林沙裡泰大學醫院、聯邦國防軍微生物研究所和慕尼黑施瓦貝醫院共同完成。研究人員對9名成年輕症患者在治療期間進行病毒學分析,從患者咽喉、肺部採樣,並檢測了痰液、血液、尿液和糞便。

——新華網

6

日本首次利用iPS細胞造出「肝癌模型」

由日本岡山大學研究生院等組成的研究小組,利用分泌多種炎症性物質的人肝癌細胞株培養上清液,培養了小鼠的誘導多能幹細胞(iPS),並將iPS細胞誘導為癌症幹細胞,然後將癌症幹細胞移植到裸鼠的肝臟中,成功製作出肝癌模型,這在全球還是首次。

這一系列研究成果顯示,將癌症幹細胞移植到正常組織中,形成的腫瘤會表達肝癌特徵性標誌物並顯示肝癌的形態,可以製作肝癌病理模型,無需像以往那樣實施基因突變和插入缺失等操作,就可在器官中人為形成特定癌症(腫瘤)。

——《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3日金星合昴星團:「維納斯」攜手「七姐妹」漫步蒼穹
    新華社天津4月1日電(記者周潤健)天文專家介紹,4月3日,一場觀賞效果絕佳的「金星合昴星團」天象將現身西方天空,如果天氣晴好,我國公眾藉助肉眼或小型天文望遠鏡將會欣賞到「維納斯」攜手「七姐妹」漫步蒼穹的美麗畫面。
  • 多篇文章聚焦精神分裂症研究新成果!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精神分裂症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給大家!【2】Science:新研究為精神分裂症的遺傳起源提供新線索doi:10.1126/science.aay8833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南非開普敦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首次對非洲祖先人群-南非科薩人(Xhosa)-進行精神分裂症遺傳學分析,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
  • 精神分裂症研究進展一覽
    根據作者們的說法,大腦的這些差異不是唯一決定了精神分裂症或自閉症的發生的原因。Bearden稱他們將與其它和作者們在動物模型中進一步研究大腦的結構差異以及細胞水平的差異。2. Psycho Med:維生素B有望治療精神分裂症?
  • 多巴胺、穀氨酸與精神分裂症
    全基因組關聯研究已將 100 多個風險位點與精神分裂症相關聯,但僅一個基因座與多巴胺 D2 受體有關,許多與穀氨酸能突觸的發生和維持基因有關。故精神分裂症有關的遺傳因素可能間接影響多巴胺系統,穀氨酸系統紊亂則是病理生理的基本組成部分,似乎多巴胺能功能障礙更發生在其他系統異常的下遊,包括穀氨酸系統。
  • 精神分裂症新治療指南發布「專家評論」
    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發布了一個新的循證的治療精神分裂症的實踐指南。 該指南側重於評估和治療計劃,這是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的組成部分,並包括關於藥物治療的建議,尤其側重於氯氮平,以及以前推薦的和新的社會心理幹預。
  • 筆記|《變態》C4 精神分裂症(下)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1.遺傳因素:對於精神分裂症的遺傳因素,不少研究支持精神分裂症是多因素遺傳,即這種遺傳是由許多基因的積累作用造成的。精神分裂症的發生是遺傳的易感性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更多的結果則是應用CT, MRI 對活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進行研究得出的。這些研究發現,一些精神分裂症病人尤其是男性病人的後腦室增大,邊緣結構體積減少,提示腦組織的破壞和萎縮。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精神分裂症的起因與神經發育的失調有關。
  • 【講座】小膠質細胞顯像原理及其在精神分裂症中的應用
    近年來,新一代親和性更高、特異度更強的放射性配體被研製出來,如18F-GE-180、18F-PBR06、18F-PBR111、18F-FEPPA等[12,13,14,15],它們能夠更加準確量化TSPO的表達,圖像信噪比也更高,應用前景值得進一步研究。精神分裂症的小膠質細胞假說越來越受到關注。
  • 你所不知道的精神分裂症
    ,以及看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畫家韋恩不同時期所畫的貓,我們似乎能夠直觀地感受到精神分裂症患者內心的痛苦與煎熬。布洛伊勒是瑞士著名的精神病學家,於1911年發表專著第一次使用「精神分裂症」一詞來描述精神分裂這種疾病[1]。那在此之前,專家們給精神分裂這種疾病起的什麼名字呢?你還真有可能想不到,那時候專家們稱這種疾病為dementia praecox,翻譯成中文是早發性痴呆(現在看來,痴呆和精神分裂症是兩種很不同的疾病哈)。
  • 細數各類型精神分裂症
    眾所周知,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複雜多樣,如果把眾多的患者進行分類,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幾類。 1、偏執型精神分裂症 本類型為精神分裂症中最多見的一型。一般起病較緩慢,起病年齡也較其他各型為晚。
  • 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精神分裂千萬別吃它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精神分裂的症狀,以及精神分裂的原因,感興趣的朋友就請看下文吧。精神分裂症的原因1、體質因素: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與體質、神經類型有很大關聯。臨床發現精神分裂症多發生於內向型、弱而不均衡型或弱型+藝術型,或瘦長型,這就是所謂的分裂性氣質。另一個導致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因素是病前個性特徵,包括孤僻、敏感、害羞、好幻想、邏輯性思維差等。
  • 無麩質飲食與精神分裂症 | SIRS2019
    Kelly博士指出,「我們沒有治療陰性症狀的手段,因此如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抗麥膠蛋白抗體,無麩質飲食可能是一種治療。」本項研究於國際精神分裂症研究學會(SIRS)2019年年會發布,Medscape對該研究進行了報導。關於麩質及無麩質飲食的背景知識詳見文末。全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大約30%存在AGA IgG水平升高。
  • 什麼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不是人格分裂
    Skhizein(精神分裂)【凱撒電影獎提名短片】精神分裂症在全部人口當中的佔比大概是 1% ,是所有精神疾病當中最嚴重的一種。得了精神分裂症的人超過一半會有長期的精神問題,失業率高達 80~90% ,壽命平均也會減少 10~20 年。
  • 紫雪丹治療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為西醫病名,以思維、情感、行為互不協調、互相分裂為特徵。
  • Plos Biology:免疫系統過度活化導致精神分裂症
    2020年1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1月14日,Ashley Comer和波士頓大學的AlbertoCruz-Martín在開放存取期刊PLOS Biology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先前與精神分裂症相關的免疫系統基因的過度活化會影響小鼠中的神經和行為。這一發現為該基因在精神分裂症發展中的重要性提供了機械支持,並可能為治療發展提供新途徑。
  •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狀及表現有哪些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如果人們患有這種疾病,就會出現一些異常表現,有的人可能會出現幻想、抑鬱或者焦慮症,如果長期不治療,還有可能會出現認知障礙,人們的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就會下降,而且有可能會出現自殘的傾向。如果一個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對於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顯然是不利的。
  • 不同類型的精神分裂症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核心提示:我們根據精神分裂症患者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症狀可以將其分為偏執型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緊張型精神分裂症、單純型精神分裂症以及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我們可以依據不同的症狀表現來進行區別,然後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 科學家新的發現噬菌體的秘密,如何殺死細菌超級細菌!
    他們看到的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編排」,由噬菌體組成,它們聚集了粒子的主要成分:一個充滿病毒DNA的頭部和一個用來感染細菌的尾巴。 「我們看到了在複雜的舞蹈編排中,粒子的構成塊是如何相互聯繫的。在分子水平上,手臂在彼此之間展開並捲曲,形成一條連續的鏈,支撐著噬菌體的頭部,」副教授Coulibaly說。
  • 噬菌體治療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近年來出現一些「超級細菌」, 它們幾乎對所有的抗生素都不敏感, 導致人類對此類細菌的感染幾乎無藥可用, 非常迫切需要新的抗感染武器來替代抗生素。在此背景下, 人類再次把目光投向了噬菌體治療。科學界對噬菌體治療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各個國家的科學家開始尋找各種病原菌的噬菌體, 大量的噬菌體被發現。
  • ​【澳洲精品】健康守護神--Swisse天然有機螺旋藻
    :放射照射前、後給小鼠口服螺旋藻,均能提高小鼠存活率,螺旋藻預防給藥3次,照射後第9天,對受照射動物敏感器官的觀察表明,螺旋藻可使照射小鼠的胸腺重量、骨髓DNA含量高於對照組,這表明螺旋藻對免疫器官和造血組織有保護作用,這可能是螺旋藻抗輻射損傷作用的機制之一。
  • 遠志丸治療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西醫的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