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G逐漸喪失熱度單品增速放緩 陷入商標使用權之戰

2021-01-07 人民論壇網

隨著天氣轉冷,商場裡的冬靴也開始擺上貨架。與幾年前的爆火狀態不同,來自北美的雪地靴品牌UGG業績明顯遇冷。銷售不佳導致該品牌母公司收入出現兩位數以上的下滑。雖然該公司未公布中國地區的具體業績,但是作為UGG最重要的市場,有銷售人員反映,2015年加速擴店和產品多樣化嘗試效果甚微。在以舒適度博得市場後,如何培養恆久的消費動力,是業內對於UGG的關注重點。

UGG單品增速放緩

與「洞洞鞋」Crocs相似,依靠著明星效應和時尚風潮走紅的UGG在爆火之後遭遇了品牌的冬天。近日,UGG母公司美國戶外運動服飾公司Deckers發布2017年一季度財報,旗下所有品牌的銷售均出現了兩位數的下跌。總體銷售額為1.74億歐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14億歐元,下跌18.4%,營業虧損為7830萬美元,相比去年同期6370萬美元,虧損幅度有所增加。而作為Deckers業績支撐的旗艦品牌 UGG的銷售額為919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15億美元下滑了近20%。去年全年,UGG母公司的利潤也出現了暴跌,這與UGG的增長放緩密切相關。在其他品牌發展不良的情況下,去年UGG的收入全年增幅僅有2.1%,難以拉動集團的業績增長。

將眼光聚焦在中國市場,UGG曾經的輝煌也在逐漸喪失熱度。記者走訪了北京多家UGG奧特萊斯店面後發現,儘管店內有多位客人流連挑選,但實際購買UGG雪地靴的客人寥寥無幾。

「雪地靴和UGG,這兩個概念並不是同步灌輸給消費者的。在2008年進入中國市場之前,UGG的山寨貨已經俯拾皆是。」服裝行業分析師趙培如是表示。實際上,UGG在澳洲並不特指某一靴子的品牌,它其實是羊皮靴子的統稱。而UGG作為雪地靴的代表品牌,在進入中國後,受到了以年輕人為主的消費者的追捧。「就像買一雙運動鞋會想要買Nike一樣,買一雙UGG的雪地靴是出於同樣的消費心理。但與運動鞋不同的是,UGG的款式十分相似,很難在買了一雙鞋後有買第二雙的欲望。」有消費者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第二春布局碰上商標戰

作為UGG產品最主要生產國,中國正在成為UGG布局的重中之重。為了討好消費者,2013年開始UGG就已經為中國市場生產特定產品,這是別的市場都不曾有過的待遇。其中,增開門店數量是中國戰略之一,光是2014年9月就有6家實體店在中國開業,而去年整年有超過30家門店開業。同時,UGG也擴充了自身的產品品類,推出新的鞋款和僅在官網上售賣的高檔家居產品,希望能吸引到更多消費者。

在北京地區的奧特萊斯門店,UGG新推出的草編涼鞋、豆豆鞋等產品,和雪地靴遭遇了同樣的尷尬。奧特萊斯的一名銷售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今年豆豆鞋還有近萬雙的未銷庫存,能否消化還是個未知數。

在多元化擴張受阻的同時,UGG目前還陷入了商標使用權之戰:作為「UGG」的「持有者」,UGG的母公司Deckers曾於1999年在美國、中國及歐洲等地將「UGG Australia」成功註冊成為商標。但澳大利亞雪梨雪地靴製造商Australian Leather Pty早於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生產雪地靴,且在商標上與UGG幾乎完全相同。UGG認為,Australian Leather Pty的產品涉嫌侵犯自己擁有的UGG商標權益,並將之告上法庭。值得注意的是,澳洲品牌的UGG正隨著海淘渠道的發展而被中國消費者所接觸並認可,由於產品同質化過於嚴重,這對於UGG來說也是不小的壓力。

時髦不是萬金油

UGG的發展路徑讓人很容易聯想到洞洞鞋Crocs卡駱馳,作為某一段時間的潮流帶動起來的消費品,和Crocs卡駱馳一樣,UGG也存在著自身的生命周期,短期的時髦難以成為恆續品牌光環的「萬金油」。「這兩個品牌的相似還在於,二者在產品的初期階段強調的都是舒適。但是這種舒適度的高低,對於消費者來說其實不是最敏感的,消費者考慮的首要要素依然是價格。千元價位的UGG和百元價位的其他品牌的雪地靴,在舒適度上不分伯仲的情況下,性價比高的就成為了首選。」趙培表示。

為了提高產品的性價比,UGG也在做出努力。去年8月,UGG宣布協調全球價格,秋季系列首先在中國和歐洲有每雙 10%左右的降幅。一款原價2000元的短靴降價後售賣1480元。

「所有的雪地靴產品生產商都面臨著這樣的困境,核心產品的季節屬性很強。為了弱化這種季節屬性,不少雪地靴廠商在淡季也研發一些單鞋,例如豆豆鞋、樂福鞋等,但那也只能保證淡季不虧損,根本談不上盈利。」國內一家雪地靴生產商的相關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對於UGG這樣的行業大品牌來說,新的產品如果想要實現盈利,就必須拋棄一直以來偏重舒適感、缺乏設計的調性,或以開設副線的方式,跳出消費者的固有認知,這也能儘可能地擺脫山寨產品的追逐。但無論在全球範圍內,抑或是在中國市場,要樹立起UGG的全新形象絕非易事。

相關焦點

  • 如何定義惹爭議 澳美雪地靴生產商為UGG使用權而戰
    中新網5月24日電 據澳洲網,雖然澳大利亞雪梨雪地靴製造商Australian Leather Pty(下稱ALP)早於20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生產雪地靴,且每年使用澳大利亞羊皮生產5萬雙雪地靴,但ALP近日卻面臨與美國公司的「UGG」使用權法庭之爭。
  • UGG商標之爭背後:2016年為母公司賺15.2億美元
    品牌背後是巨大的經濟利益UGG商標之爭的背後是巨大的利益。UGG一直是Deckers公司的招牌產品,儘管近年來銷售勢頭放緩,但在2016年依然為母公司帶來15.2億美元的收入。Deckers公司為了保住自己的優勢,一直以來都在阻止澳大利亞製造商在全球範圍內對羊毛靴進行銷售。
  • 瑞幸瘦身:門店數量減少600家,業績增速明顯放緩
    財務數據造假一折按下不表,瑞幸在線下增速放緩但是並沒有陷入停滯。經歷了資本和輿論的「雙重風口」後瑞幸還會迎來春天嗎?瑞幸最新財務數據顯示,瑞幸咖啡2020年前三季度維持增長,但增速放緩。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瑞幸瘦身:門店數量減少600家,業績增速明顯放緩http://news.zol.com.cn/759/7593659.html http
  • 費德勒奪回「RF」商標使用權
    費德勒奪回「RF」商標使用權 2020-03-13 05:09  Fashion Guru
  • 澳洲UGG和美國UGG的區別
    但是現在已成為不可抵擋的時尚單品了。而在歐美,一般是指的美國品牌UGG AUSTRALIA。當然歐美也有很多人知道UGG只是泛指羊皮靴的意思。而在地球這邊的我們,各人有個人的看法。有人說,只有美國的UGG才是真正的UGG。有人說,只有澳洲的UGG才是真正的UGG。也有人說,只要是真正的羊皮靴都可以叫UGG。
  • 雀巢中國市場增速放緩 S-26系列奶粉下滑
    雖然雀巢全球營收的實際內部增速在2019年達到2.9%,創下近6年新高。但中國區的步伐卻似乎略有放緩——據其在年報中披露,雀巢中國市場在2019年僅獲得了小幅有機正增長,但實際內部增長持平。且增長更多依賴於定價貢獻及第四季度從中國新年獲得的機遇。
  • 阿迪達斯商標陷入糾紛
    阿迪達斯商標陷入糾紛商標作為企業無形資產具有無限的生命力,同時對於企業來說也是一種重要的資產,可是最近著名的阿迪達斯的商標卻遭遇了挑戰。阿迪達斯是全球知名的運動品牌,同時它也因為獨特的三條槓商標最早在1952年就開始使用了,隨著多年的品牌經營,阿迪達斯也逐漸成為了運動品牌領域最為有影響力的商標之一,註冊成為其馳名商標。
  • 南北方露露商標之戰懸而難絕 承德露露淨利已下滑近兩成
    承德露露與南方露露的商標之戰懸而難絕,法院判定終止訴訟請求;同時,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營業收入、淨利潤同時下滑。你喝過露露嗎?你知道露露有「南方露露」和「北方露露」之分嗎?
  • 行之智慧財產權,論商標註冊的重要性之華為陷「HiAI」晶片商標爭奪戰
    行之智慧財產權集團出品/文 行之知妹(微信公眾號:行之集團) 每個企業家都夢想自己的企業做大做強,而想要通向成功,商標註冊是極重要的因素。因為通過宣傳商標,可以讓社會公眾認牌購買,從而進一步拓展市場,這才是商標註冊的真正價值所在。
  • 泰國RAY面膜商標使用權的血淚史,都為「後來者」敲響了警鐘
    泰版&免稅版或將為「品牌使用權」付出代價所謂的改名,只是因為免稅版不能再叫RAY了,沒有辦法,只能被逼換個品牌名。但是,泰版RAY還是RAY,沒有任何變化。泰版和免稅版就在為品牌使用權打官司。這場官司最終以泰版的勝利告終。既然泰版勝訴了,那麼RAY這個品牌的使用權就只有泰版可以用,免稅版就不能再用RAY這個牌子了。
  • 瑞幸咖啡前三季增速放緩
    來源:第一財經瑞幸咖啡前三季增速放緩作者: 欒立[ 早前瑞幸咖啡曾推出無人零售計劃,目前有150臺無人零售設備在運轉,這一業務線仍在虧損狀態。值得注意的是,瑞幸咖啡2020年仍在維持增長,但增速明顯放緩。在2020年一季度,瑞幸咖啡的業績也受到了疫情衝擊,但從2020年4月到2020年11月,瑞幸咖啡的淨收入和自營商店的收入持續增長。2020年前三季度,瑞幸咖啡的單季收入分別為5.65億元、9.8億元和11.45億元,同比增長18.1%、49.9%和35.8%,和此前三位數的增速相比明顯放緩。
  • 搶註商標,是蹭熱度還是不要臉?
    商標搶註,蹭熱度還是耍流氓馬保國雖然涼了,但「耗子尾汁」作為新網絡流行語的熱度還在。然而,我們在玩梗,人家在蹭熱度做生意。類似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張家輝和貪玩藍月公司因為「渣渣輝」商標搞得不愉快,B站著名UP主敬漢卿的名字去年被一家名叫鏡湖區知橋電子產品銷售部的公司搶註了商標,對方要求「敬漢卿」停止使用自己的名字,立即停止在各個平臺發布作品,並要求他對於侵害商標使用權的行為進行賠償。嗅到熟悉的味道了麼?
  • 雀巢中國市場增速放緩,銀鷺八寶粥、花生牛奶與惠氏S-26系列下滑
    林辰/文財經網產經訊 雖然雀巢全球營收的實際內部增速在2019年達到2.9%,創下近6年新高。但中國區的步伐卻似乎略有放緩——據其在年報中披露,雀巢中國市場在2019年僅獲得了小幅有機正增長,但實際內部增長持平。且增長更多依賴於定價貢獻及第四季度從中國新年獲得的機遇。
  • 2020年億聯銀行存款增速放緩 攬存或面臨壓力
    原標題:2020年億聯銀行存款增速放緩,攬存或面臨壓力   12月14日,
  • NōME關店、宜家裁員、NITORI增速放緩,家居新零售何去何從?
    在中國市場,宜家更是連續3年增速下滑。就連利潤連續30年高增長的NITORI,去年5月也神話破滅,其增速全面放緩。家居零售業正面臨新一輪轉變。01.資本擁入,家居新零售賽道擁擠家居零售業態在這幾年的快速發展,離不開90後年輕一代成為主力消費群體。
  • 七匹狼買輕奢品牌商標使用權 國內收購轉向上遊
    吃一塹長一智,如今不少公司已經轉向收購商標使用權,甚至直接收購品牌。相較之下,這在未來市場中掌握更多主動權。七匹狼轉向收購商標使用權早在2011年,七匹狼便斥資7000萬元收購杭州肯納100%股權,後者代理義大利品牌範思哲(Versace collection)和康納利(Canali),以及珠寶品牌喬治傑生(Georg Jensen)。
  • 瑞幸咖啡最新業務數據曝光,門店減少 增速放緩
    原標題:瑞幸咖啡最新業務數據曝光,今年前三季增速放緩在業績造假案之後,瑞幸咖啡的業務數據一直備受關注。日前,瑞幸咖啡的聯合清算人向開曼群島大法院提交了首份報告,其中透露了瑞幸咖啡未經審計的最新財務信息,從數據上看,瑞幸咖啡2020年前三季度維持增長,但增速放緩。
  • 七匹狼買輕奢品牌商標使用權 國內公司收購轉向上遊
    七匹狼買輕奢品牌商標使用權 國內公司收購轉向上遊 每日經濟新聞 2017-11-15 00:38:05
  • 2020年中國服裝行業發展現狀與市場規模 市場增速放緩
    原標題:2020年中國服裝行業發展現狀與市場規模 市場增速放緩
  • 深度資訊 | 快遞業務增速放緩,順豐怎樣打造物流「百貨公司」
    文 | 36氪每日商業精選 快遞業務增速放緩,順豐怎樣打造物流「百貨公司」 8月27日晚,順豐控股發布了2019年半年報,財報顯示,公司上半年營收500.75億元,同比增長17.68%,淨利潤31.01億元,同比增長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