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化 優質化 品牌化 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漸入佳境

2020-12-14 廣西新聞網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莫 迪

12月3日,全國先進工作者伍勤忠從北京受獎回到熟悉的鄉村。

作為天等縣都康鄉把孔村第一書記,為了踐行「村民一天不脫貧絕不回南寧」的承諾,他選擇連任,並發動村民種植2000畝富硒水稻,每畝增收1600多元。

「十三五」以來,在廣西,現代特色農業從越來越多的「把孔村」破局,並嶄露頭角。

廣西是全國農業大省區,生態優勢明顯。圍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作出的「紮實推進現代特色農業建設」重要指示精神,打造出一大批在全國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優勢特色農業產業。

愛上一碗粉,戀上一朵花。柳州螺螄粉、橫縣茉莉花成為廣西現代特色農業的典範。

規模化、優質化、品牌化,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漸入佳境。

特優區全國第一

永福羅漢果、百色芒果,與這些耳熟能詳的地方特色農產品相伴還有一個更專業的名稱——國家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截至目前,廣西已創建18個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數量位列全國第一。

與優勢區相呼應的是產業集群。

今年6月,全國批准建設5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廣西三黃雞產業集群」「廣西羅漢果產業集群」上榜。

「十三五」以來,我區圍繞農業優勢主導產業,在農產品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上下功夫,致力提升打造一批結構合理、鏈條完整、聚集度高、競爭力強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永福縣不僅是羅漢果原產地,還是我國最大的羅漢果生產出口基地,產量佔全國的90%。

目前,全世界70%的羅漢果均產自永福縣及周邊原產地域保護區域,羅漢果原果及其製品遠銷日本、美國、新加坡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永福縣成為世界著名的「羅漢果之鄉」。

值得一提的是,永福羅漢果特色小鎮依託羅漢果產業為主導,建成集羅漢果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集群區。這裡基礎建設完善,產業特色鮮明,規劃園區和項目星羅棋布,包括了羅漢果育苗、種植、加工、研發、銷售(電商)、體驗、休閒飲食等綜合配套產業。

燎原之勢來自星星之火。我區以創建示範區(園、點)為抓手助推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目前, 13851個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園、點)獲認定,其中自治區級核心示範區339個,初步打造形成糧食、蔗糖、水果、蔬菜、漁業、優質家畜等千億元級產業,蠶桑、中藥材、優質家禽等500億元級產業。

花兒為啥這麼香

全球10朵茉莉花,6朵來自廣西橫縣。

從推廣種植到產業化生產,一朵小小的茉莉花,開出了一個百億元的大產業,綻放出了一個國家級的現代農業產業園。

2020年,橫縣茉莉花、橫縣茉莉花茶綜合品牌價值達206.85億元,連續成為廣西最具價值的農產品品牌之一。

目前,橫縣茉莉花種植面積約12萬畝,有花農約33萬人,年產茉莉鮮花達9.5萬噸,有130多家花茶企業,年產茉莉花茶約7.8萬噸。

「成鏈、成片,延伸產業鏈價值鏈,橫縣茉莉花產業體現了現代特色農業的特徵。」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發展規劃處負責人受訪時表示。

圍繞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橫縣已形成「茉莉花+花茶、盆栽、食品、旅遊、用品、餐飲、藥用、體育、康養」「1+9」產業集群。

而在柳州,一碗粉的傳奇正在延續。

作為螺螄粉起源地、率先生產袋裝螺螄粉的城區,柳南區堅持對這一產業進行創新和探索。2019年12月,柳南區獲批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從綠色、生態、安全的螺螄粉原材料種植養殖業,到袋裝螺螄粉生產及米粉、酸筍等螺螄粉原材料深加工業,延伸至物流配送、農業休閒觀光、工業旅遊等,產業園有力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全產業鏈業態全面形成。

如今,山上是竹海,地上有豆角,田裡有稻螺,整個柳州的相關園區主導產業種植面積達10萬畝以上,已建成螺螄粉原材料種養示範基地14個,帶動原料基地農戶20餘萬人,農產品加工企業44家。以螺螄粉產業為主導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預計今年總產值達64.7億元,糧食、蔬菜加工16萬噸,日產袋裝螺螄粉100萬袋,創造了地方特色食品銷售的奇蹟。

走進螺螄粉產業園,一陣陣螺螄粉獨特的味道撲鼻而來,工人們正在將一箱箱螺螄粉裝上物流車。

如今,柳州螺螄粉從名不見經傳的街頭小吃迅速成長為全球「網紅」。

品牌化,讓廣西現代特色農業越走越遠。

「廣西好嘢」多起來

有一個詞,首次出現在2020年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中,它叫「廣西好嘢」。這是廣西農業品牌總體形象標識,由廣西青山綠水、富硒資源、花山巖畫及優質農作物元素組成,囊括了廣西一系列高端農產品品牌。

近年來,廣西大力實施品牌強農戰略,積極推動農業由增產轉向提質,促進農業產業提檔升級,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截至目前,全區累計發布「廣西好嘢」農業品牌285個,品牌總價值超過2500億元。同時打造「圳品」精品品牌,共有11家企業的28個產品獲評「圳品」。

為了將「廣西好嘢」更好地推向市場,我區今年實施「桂品出鄉」,推動桂茶、桂酒、桂果、桂菜、米粉等「桂字號」品牌行銷全國。

這一行動鋪實了廣西現代特色農業的底色。

去年初,自治區出臺加快推進廣西現代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著力頂層設計,推動特色產業集群發展。

隨後成立自治區現代特色農業發展指揮部,由政府分管領導任指揮長,指揮部辦公室設在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由其牽頭抓落實。

「『十四五』期間,將構建『村有龍頭企業帶動、鄉有主導產業支撐、縣有加工區集聚、市有優勢集群引領』的現代特色農業發展新格局。」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廳長劉俊表示。

圍繞規模化、優質化、品牌化發展,廣西加快推動全產業鏈、三產融合發展。推進創建300個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發展優勢特色農業產業集群,培育一批國家級、自治區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打造形成一批千百億元產值以上、排名全國第一或前列的優勢產業集群;每年打造一批以農產品加工業為主導產業的國家級、自治區級產業強鎮。

「廣西好嘢」越來越多,未來可期。

相關焦點

  • 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漸入佳境
    「十三五」以來,在廣西,現代特色農業從越來越多的「把孔村」破局,並嶄露頭角。廣西是全國農業大省區,生態優勢明顯。圍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作出的「紮實推進現代特色農業建設」重要指示精神,打造出一大批在全國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優勢特色農業產業。
  • 廣西手機報12月10日上午版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收官「十三五」 精彩看廣西]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漸入佳境---------「十三五」以來,在廣西,現代特色農業從越來越多的「把孔村」破局,並嶄露頭角。廣西是全國農業大省區,生態優勢明顯。圍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打造出一大批在全國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優勢特色農業產業。愛上一碗粉,戀上一朵花。
  • 品牌強農,中國農業特色品牌穩發展
    品牌強農,中國農業特色品牌穩發展 2020-12-22 11:41:34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主任金髮忠20日在2020中國區域農業品牌發展論壇上稱。《2020中國區域農業品牌發展報告》解讀現場。  中國區域農業品牌研究中心在上述論壇上發布的《2020中國區域農業品牌發展報告》,將我國農業概括為一個「穩」字:中國經濟穩中有升,農業品牌穩成長,特色品牌穩發展。
  • 甘蔗廢料一年創造27億,來賓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啥有這般大能耐?
    農業用地總面積27.1萬畝,常住人口約10.8萬人,區位優越、交通便利,主導產業為蔗糖、特色果蔬、畜牧養殖等三大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緊密,「農文旅」協調發展。現有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2個,市、縣、鄉級示範區各1個,自治區級農業科技園區2個。包括東糖集團、海升集團等6家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在內的入駐企業達116家,引入資本總規模20億元。
  • 廣西柳州:小小螺螄粉成就扶貧產業鏈
    本報記者 劉 昊 通訊員 李燕玲  前段時間,柳州螺螄粉產業園的廣西中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內,該公司負責人韋楊年又喜又憂,喜的是袋裝螺螄粉的銷售非常火爆,平時一天的銷量是25萬袋,現在每天能達到35萬袋;憂的是工人們加班加點為「雙十一」備的貨,還沒到「雙十一」就賣光了……  11月初,科技日報記者走進廣西柳州螺螄粉產業園
  • 【專訪】關於甕安農業現代化建設,羅柒玖說…
    縣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堅持把打好生態牌、做足增收點作為現代農業的「突破口」,以基地化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為路徑,實現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 廣西:南寧北部灣現代農業公司成功試種「黃金菇」
    本網訊(記者 齊彩夢) 日前,廣西南寧北部灣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推出新的菌種——黃金菇,並試種成功,即將大批種植上市。    據廣西南寧北部灣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玉紅介紹,黃金菇屬於平菇的一種,打湯會比較好吃。黃金菇是適合中低溫種植的菌種,一般十五度到二十度的溫度都可以出菇,正好適合本地秋冬的溫度。
  • 廣西僑務考察交流團赴臺灣考察學習現代農業技術
    廣西僑務考察交流團赴臺灣考察學習現代農業技術     廣西僑辦副主任鍾志英(右)與臺灣賀田植物工廠負責人交換禮品 梁美芳 攝廣西僑務考察交流團參觀臺北蘭花良種育苗基地 梁美芳 攝廣西僑務考察交流團參觀雲林漢光果菜生產合作社 梁美芳 攝   中新網南寧11月1日電 廣西僑辦消息,為學習借鑑臺灣現代農業發展的先進經驗,創新農業發展思路與措施,切實提升廣西華僑農林場的現代農業發展水平
  • 廣西桂林農業學校2020年宿舍條件
    廣西桂林農業學校2020年宿舍條件 2020-12-16 | 來源:網絡 https://www.eol.cn/ceici/
  • 廣西桂北探索紅色旅遊新模式,發展特色農業種養培養新型農民
    廣西興安縣湘江戰役紀念館館長尹湯懷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說。從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13日,中央紅軍過桂北歷時19天,途經現在的灌陽、全州、興安、資源、龍勝五縣(自治縣),行程290多公裡。中央紅軍在廣西桂北途徑之地,目前已經自然形成了一條紅色旅遊走廊。
  • 廣西玉林力推新農業模式 打造中國生態田園城市範本
    胡雁 攝  「玉林市官方已將『五彩田園·田園城市』作為發展目標,未來將建設以綠色、循環、低碳為特色的新型生態田園城市,為廣西乃至中國提供生態田園城市範本。」廣西玉林市市長蘇海棠22日表示。  當天,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廣西住建廳等共同主辦的2016中國(玉林)生態田園城市高峰論壇在廣西玉林召開。
  • 臺灣創富海農業科技公司到廣西崇左考察
    臺灣創富海農業科技公司到廣西崇左考察 2018年04月19日 11:3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19日崇左訊 日前,臺灣創富海農業科技公司一行
  • 農業社會化服務——邁向現代農業的新階梯
    、生產體系、經營體系, 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 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等方式「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解決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問題成為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核心問題。
  • 樂安農業升級催生新動能-撫州頻道-中國江西網首頁
    中國江西網撫州訊 通訊員劉 宏報導:近年來,樂安縣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在確保糧食穩定的基礎上,緊盯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標準化、生態化、品牌化發展,做大做強現代農業產業,促進農業產業升級和跨越發展,現代農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異軍突起。
  • 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這樣建
    四川在線記者 衡昌輝 攝川渝農業合作在川渝毗鄰地帶、成渝中間區域和主要農產區,構建兩基地、一示範區、四產業帶、一中心和一集群兩個基地國家優質高產高效糧油保障基地、國家優質商品豬戰略保障基地一個示範區國家都市高效特色農業示範區四個產業帶
  • 現代農業產業園商業模式如何設計?賣點在哪裡?
    現代農業園區以環境優美、設施先進、技術領先、品種優新、高效開放為特點,代表現代和諧農業的發展方向,是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亮點工程。在過去發展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加強都市型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高標準規劃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和市級現代農業園區。 三、產業聚集的載體 發展產業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規模化生產是農業產業化的內在要求。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智能化溫室大棚 引領土左旗現代農業發展
    據了解,阿勒坦設施果蔬基地項目也是2017年自治區財政優勢特色綠色農畜產品發展資金蔬菜產業項目,該項目總投資2919萬元,佔地面積320畝,新建可移動式保溫膜結構日光溫室48棟,建築面積107.27畝,目前33棟溫室大棚已建成並投入使用。
  • 創意農業將色彩美變成財富
    打造色彩產業、擁抱色彩財富,創意農業讓投資者成為美學產業的推動人和獲益者。 鄉村振興是一項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系統工程,應當引入全產業鏈模式,充分認識鄉村文明的價值和使命,將鄉村文化融入鄉村發展的細微肌理,用美色、美味、美形、美質、美感、美景、美心「創意農業七美標準」構建城鄉現代生活方式,進一步提升鄉村的創新創意能力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能力,大力發展農業數字經濟、農業智能經濟、農業綠色經濟、農業創意經濟、農業流量經濟、農業共享經濟、農業美學經濟
  • 南寧市:「美麗南方」已初步形成現代農業新業態
    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24日訊(記者 胡瑞陽 實習生 蔡禎)23日,記者從南寧市西鄉塘區召開2020年「美麗南方」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建設成果新聞發布會獲悉,自「美麗南方田園綜合體」建設以來,西鄉塘區深入實施田園綜合體試點建設,「美麗南方」已初步形成集觀光農業、休閒農業、體驗農業、文化農業等多元素一體的現代農業新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