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如何做好個人防護?這些要明白!

2020-12-16 新華網河北頻道

  如何做好個人防護?這些問題要明白!

  閱讀提示

  連日來,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斷有大量信息發布。在此形勢下,我們每個人如何做好防控?日常防護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圍繞公眾關心的系列問題,本報進行了整理,希望能為讀者科學防控提供幫助。

  症狀篇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有何症狀?

  基於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潛伏期一般為3至7天,最長不超過14天。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症狀。重型病例多在1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部分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多在1周後恢復。從目前收治的病例情況看,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兒童病例症狀相對較輕,少數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病例多見於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者。

  懷疑被感染怎麼辦?

  如出現發熱、乏力、乾咳表現,並不意味著已經被感染了。

  專家認為,由於當前本來就是呼吸系統疾病多發季節,季節性流感、風寒感冒同樣多發,恐慌導致的盲目篩查會導致醫療資源緊張。此外,在醫療機構的發熱門診交叉感染風險也較高。

  如果明確有其他發燒的原因,就可以暫緩篩查。如果不能排除,首先可以自我隔離,但如果症狀顯著,就要及時就診。

  觀察篇

  病例密切接觸者如何居家醫學觀察?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應從和病人接觸的最後一天起採取醫學觀察14天。在家中觀察期間需與醫學觀察人員保持聯繫,並需要了解病情觀察和護理要點,掌握家庭預防的洗手、通風、防護和消毒措施。

  在居家醫學觀察期間——

  (一)將密切接觸者安置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拒絕一切探訪。

  (二)限制密切接觸者活動,最小化密切接觸者和家庭成員活動共享區域。確保共享區域(廚房、浴室等)通風良好(保持窗戶開啟)。

  (三)家庭成員應住在不同房間,如條件不允許,和密切接觸者至少保持1米距離。哺乳期母親可繼續母乳餵養嬰兒。

  (四)其他家庭成員進入密切接觸者居住空間時應佩戴口罩,口罩需緊貼面部,在居住空間中不要觸碰和調整口罩。口罩因分泌物變溼、變髒,必須立即更換。摘下並丟棄口罩之後,進行雙手清洗。

  (五)與密切接觸者有任何直接接觸,或離開密接接觸者居住空間後,需清潔雙手。準備食物、飯前便後也均應清潔雙手。如果雙手不是很髒,可用酒精免洗液清潔。如雙手比較髒,則使用肥皂和清水清洗。(注意酒精使用安全,如意外吞食或引發火災)。

  (六)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時,最好使用一次性擦手紙。如果沒有,用潔淨的毛巾擦拭,毛巾變溼時需要更換。

  (七)偶然咳嗽或打噴嚏時用來捂住口鼻的材料可直接丟棄,或者使用之後正確清洗(如用普通的肥皂/洗滌劑和清水清洗手帕)。

  (八)家屬應儘量減少與密切接觸者及其用品接觸。如避免共用牙刷、香菸、餐具、飯菜、飲料、毛巾、浴巾、床單等。餐具使用後應使用洗滌劑和清水清洗。

  (九)推薦使用含氯消毒劑和過氧乙酸消毒劑,每天頻繁清潔、消毒家庭成員經常觸碰的物品,如床頭櫃、床架及其他臥室家具。至少每天清潔、消毒浴室和廁所表面一次。

  (十)使用普通洗衣皂和清水清洗密切接觸者衣物、床單、浴巾、毛巾等,或者用洗衣機以60-90攝氏度和普通家用洗衣液清洗,然後完全乾燥上述物品。將密切接觸者使用的床品放入洗衣袋。不要甩動衣物,避免直接接觸皮膚和自己的衣服。

  (十一)戴好一次性手套和保護性衣物(如塑料圍裙)再去清潔和觸碰被密切接觸者的人體分泌物汙染的物體表面、衣物或床品。戴手套前、脫手套後要進行雙手清潔及消毒。

  (十二)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出現可疑症狀,包括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輕度納差、乏力、精神稍差、噁心嘔吐、腹瀉、頭痛、心慌、結膜炎、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應立即就醫。

  鄰居、家人發燒了,我該怎麼辦?

  減少溝通交流,如果非要交流,戴好口罩,與他們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避免飛沫傳播。

  如果接觸或者間接接觸到了,要用酒精擦拭,並且洗手。

  如果出現了發熱,或咳嗽鼻塞打噴嚏之類的症狀,也請自覺減少與他人的接觸,出門在外佩戴好外科口罩,用正確的方法洗手,咳嗽和打噴嚏時注意捂緊口鼻並及時丟棄紙巾。

  居家篇

  宅在家裡需要注意什麼?

  居室保持清潔,勤開窗,常通風。

  隨時保持手衛生。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和部分;從公共場所返回、咳嗽用手捂之後、飯前便後,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建議外出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場所、就醫和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健康監測需要注意什麼?

  主動做好個人及家庭成員的健康監測。自覺發熱時需要主動測量體溫。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額頭,如有發熱要為其測量體溫。

  準備常用物資。家庭備置體溫計、一次性口罩、家庭用的消毒用品等物資。

  家居環境應該怎麼消毒?

  除非家裡已經有疑似感染的患者,否則不需要特別消毒。現在的病例幾乎都與武漢有關,還有一些是家庭聚集型發病,這些都屬於密切接觸。

  如果既沒有跟任何確診或者疑似病例接觸過,最近也沒怎麼出門走動聚餐,不必過於緊張,家還是相對安全的環境。

  如果實在擔心,也可以對家裡經常接觸的部位,比如手機、門把手、遙控器之類的東西進行消毒。要注意如果物體表面本身比較髒,需要先清潔再消毒。

  消毒可以用75%濃度的酒精棉片或酒精擦拭,也可以使用稀釋的次氯酸鈉,也就是我們常見的84消毒劑。

  一般來說,84消毒劑(或其他含有5%次氯酸鈉的家用漂白劑)和水的稀釋比例為1∶100,配置時記得戴上橡膠手套(廚房手套或醫用手套)和口罩,按照產品包裝上的說明操作。最好也能戴上護目鏡,穿上防水圍裙。

  燻白酒不能消毒,再高度的酒精經過揮發,在空氣中的濃度也遠遠達不到能消毒的效果。

  開窗通風會不會讓病毒飄進來?

  很多人對開窗通風很不解,既然家裡最安全,開窗通風不是正好讓病毒飄進來嗎?

  其實,開窗通風有助於降低室內可能存在的病毒量,也有助於更新室內空氣。室外的空氣經過「稀釋」,幾乎不可能把病毒帶進室內。

  如果家中有疑似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通風時開窗不開門,也不要使用新風系統,避免患者所處區域的氣體進入乾淨區域。

  食品安全方面需要注意哪些事宜?

  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開。處理生食和熟食之間要洗手。即使在發生疫情的地區,如果肉食在食品製備過程中予以徹底烹飪和妥善處理,也可安全食用。

  外出篇

  為何要對聚會說「不」?

  因為在聚會的準備和食用過程中,都會有很多人參與,形成親朋好友的人為集聚,為疾病流行提供了有利條件。在備餐和聚餐過程中,人群相互之間都是密切接觸者,咳嗽、打噴嚏產生的飛沫,可直接傳播給整個聚會人群,極易造成疾病傳播。因此,為了防止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大家儘量不要聚餐,並規勸他人也不要聚餐。如不可避免,請飯前及時洗手,避免與出現咳嗽、發熱等症狀的人員同桌就餐,儘量實行分餐制或者使用公筷。

  如果外出採購需要注意什麼?

  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儘量不去人員密集場所,儘量減少集體活動,外出務必戴口罩,回家務必先洗手。

  如果必須到生鮮市場採購,接觸動物和動物產品後,用肥皂和清水洗手,避免觸摸眼、鼻、口;避免與生病的動物和變質的肉接觸;避免與市場裡的流浪動物、垃圾廢水接觸。

  在生鮮市場工作的群體應注意什麼?

  在生鮮市場裡工作的群體,接觸動物和動物產品後,勤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每天至少對設備和工作區域進行一次消毒;在處理動物和生鮮動物產品時,穿好防護服、戴手套和面部防護;下班後脫去防護服,每天清洗並將其留在工作區域;避免家庭成員接觸未清洗的工作服和鞋。

  外出回來進家門需要做什麼?

  正常脫衣服、摘口罩、洗手就可以。

  通常呼吸道相關疾病的病原體主要通過飛沫傳播,範圍在1米左右,對一般人來說,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可保持安全距離。外出時戴口罩,勤洗手,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或手肘去捂住口鼻,已經能夠防護,無需過分恐慌。

  寵物會感染嗎,出門遛狗要怎麼防護?

  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這次的冠狀病毒會傳染給貓狗。但建議寵物也少出門,和主人一樣。如果要遛狗,除了自己戴好口罩之外,回家後給狗狗貓貓徹底洗澡,用常用的洗浴產品即可。

  如果生病一定要去醫院,要採取什麼防護措施?

  做好防護,別到處亂碰。首先,一定要戴醫用外科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該洗手時就記得用正確的方法洗手。要注意一定不要觸碰口罩外側!摘脫口罩後要洗手!不要揉眼睛!不要在醫院到處亂摸!其次也要注意保護他人,與人保持距離,打噴嚏咳嗽的時候記得用手肘擋住。

  用品篇

  口罩如何選擇?

  一般人群:建議普通民眾、公共運輸司乘人員、計程車司機、環衛工人、公共場所服務人員等在崗期間佩戴口罩,建議使用醫用外科口罩,有條件且身體狀況允許的條件下,可佩戴醫用防護口罩。

  特殊人群:可能接觸疑似或確診病例的高危人群,原則上建議佩戴醫用防護口罩(N95及以上級別)並佩戴護目鏡。某些心肺系統疾病患者,佩戴前應向專業醫師諮詢,並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口罩。

  至於醫用外科口罩,先看產品外包裝上的標識,產品性能需要符合YY0469-2011。醫用外科口罩分3層,外層有阻水作用,可防止飛沫進入口罩至裡面;中層有過濾作用,口罩的細菌過濾效應不小於95%;近口鼻的內層用以吸溼。

  無論是哪種類型的口罩,使用時效都是有限的,一定要定期更換。口罩被分泌物弄溼或弄髒,防護性能降低,建議立即更換。

  用過的口罩如何處理?

  普通人群佩戴過的口罩,沒有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風險,使用後按照生活垃圾的分類要求處理即可。疑似病人和其護理人員用過的口罩按醫療廢物收集、處理。

  需要買護目鏡嗎?

  普通人不建議買護目鏡。護目鏡的核心使用人群是一線的臨床醫生,他們經常近距離接觸患者,確實要注意眼睛防護。而對普通人來說,在公共場合,很少能遇到這類患者,沒有必要購買護目鏡。

  但大家都要注意,不要揉眼睛,因為手可能接觸到病毒,再接觸到眼睛會導致結膜感染。

  拿到外賣或快遞,需要消毒嗎?

  如果擔心外賣和快遞帶來的間接接觸,可以讓外賣小哥放在門口,等他走了再拿進屋(雙方都少接觸一個人,都安全),再用酒精擦一擦包裝袋,洗手以後再打開。

  至於快遞,不同的病毒在人體外的存活時間是不一樣的,快遞在運送過程中沾染的病毒早已死亡。但在投遞/配送近期沾染的病毒可能仍然存活。收到後也可以直接用酒精擦拭外包裝,降低風險。

  運動篇

  突擊運動能增強免疫力嗎?

  如果能長時間規律運動,對人的總體免疫力提高一定是有幫助的。但是目前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一個新發疾病,所以我們即便運動增強免疫力,也是增強我們的非特異性免疫力,對於特異性免疫力的提高,還有待於病原體疫苗的開發。

  科學健身對人的影響分成兩類,一類叫做即刻效應,一類是長久效應。

  比如傳染病突然爆發,大家難免會焦慮,甚至有些害怕、抑鬱,這時候你去適當運動,會讓負面情緒得到釋放,我們把這個叫做科學健身的即刻效應。另外,有些疾病比如輕度的高血壓,快走10分鐘回來休息一下,運動前後的血壓就會有明顯的差別。處於慢性疾病早期的人,科學健身應該是首選的改善健康狀態的辦法,我們也叫它「一線用藥」,而且它的作用一點不比藥物差。(文字整理/河北日報記者 周聰聰 袁偉華 資料來源/國家衛健委官方網站、人民日報、新華社)

[作者: 周聰聰 袁偉華  責任編輯: 袁麗娜 ]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個人應該如何自我防護?
    現在我們國家已經處於新冠疫情收尾階段,國人也大都復工復業,但仍然不可以掉以輕心,我們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直到疫情結束為止!那麼,具體到個人,一個家庭應該如何防護呢?下面我們就來具體探討一下。我認為要做好個人和家庭的防護工作,不僅僅是指用什麼消毒、隔離等具體措施。它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
  • 疫情期間如何做好防護之個人篇
    1.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如何科學認識個人防護?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需要做好接觸感染和呼吸道感染途徑的隔離防護措施針對性的開展個人防護,科學、規範的使用個人防護裝備,避免出現無效防護或過度防護。2.個人防護裝備需要滿足何種基本要求?各項性能應符合相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等的規定,且在有效期內使用。
  • 在公共場所應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防疫科普在公共場所應如何做好個人防護?本報海口1月13日訊(記者 馬珂 通訊員 楊靜)省疾控中心有關人員1月13日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公共場所人流量大、人員密集,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區域,儘量少去公共場所活動,如必須去,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
  • 面對疫情如何做好心理防護?這份「心理處方」請轉需
    面對危及生命的災難時,我們都可能出現一些與平常不一樣的心理、行為反應,下面我們將羅列一些最為常見的表現,這些表現是任何正常人群應對任何危機事件的正常反應:情緒方面:出現了對這場疫情的無法控制的緊張、擔心、焦慮、恐懼,控制不知擔心會不會被感染,甚至出現對傳染來源、對政府、對幹預措施的抱怨、憤怒;對疾病得不到控制的憤怒和無助、絕望;也可能變得情緒不穩定
  • 面對疫情別忘做好心理防護:被要求隔離的你能做什麼?
    面對疫情別忘做好心理防護  莫鵬  新型冠狀病毒來得猝不及防,人們對於病毒的認識及防護卻無法一蹴而就,需要不斷研究及更新。在疫情面前,每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可能出現緊張、焦慮或恐慌等情緒,感染者憂心自己的病情進展,未感染者也在擔心自己或家人會成為下一個感染者。
  • 疫情下的復工月,舒倍健教你如何做好上下班個人衛生防護
    目前正處於新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國民秉持著可以少出門就少出門,避免與別人接觸的危險,但由於目前大型的返工潮,在2月延遲上班的企業已經開始復工,大家對於出門充滿了擔憂,那麼疫情期間,返工出行應該如何做好個人衛生的防疫措施呢?廣州薇美姿旗下新一代高端個人消毒類產品品牌——舒倍健教你全方位守護個人健康。
  • 戴口罩、手衛生、手機消毒……這些個人防護措施仍要做好
    在6月15日召開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18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社區防控組辦公室成員、北京市委組織部部務委員徐穎表示,北京市已進入非常時期,全市社區防控迅速進入疫情防控戰時狀態。那麼,個人防護措施該怎麼做?海產品還能吃嗎?
  • 家庭教育指導-抗擊疫情系列微課【十六】| 面對疫情,家長如何引領...
    家庭教育指導-抗擊疫情系列微課【十六】| 面對疫情,家長如何引領孩子精神成長?掌握防護技能。家長首先要對照權威部門發布的疫情防護手冊,學習相關的自我防護知識,練習相關的防護技能。然後要帶著孩子反覆示範練習戴口罩、洗手、消毒等個人衛生和防護方法,把書上的東西變成孩子自己的知識和技能。與孩子聊聊關於死亡的話題。家長要重視孩子對生命與死亡問題的關注,溫和、耐心、正面地回答,減少孩子的疑問和恐懼。
  • 秋冬季疫情個人防護,這些方面要注意
    要圍繞慎終如始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大力倡導「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引導人民群眾樹立正確健康觀,更多了解和掌握疫情防控相關知識,踐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有效抵禦傳染病威脅。為引導人民群眾科學做好個人防護,小編給您整理了一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個人防護措施指引》↓↓
  • 健康科普——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如何更好地做好健康防護?
    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針對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應該如何做好防護措施?公眾該如何提高健康防護意識,養成勤洗手、咳嗽和打噴嚏時注意遮擋等良好衛生習慣和行為呢?快跟小編一起,聽聽專家怎麼說!
  • 武漢一教會疫情中發代禱倡議和聚會通知:做好個人防護看顧好家人...
    他談起目前所面對的情況,現在醫院物資緊缺,醫院面對社會求援,許多個人捐獻的物資到了武漢卻進不去,因為機構對機構的物資到了武漢可以進去,但不允許個人的物資進去,這讓他覺得很矛盾。代禱倡議和聚會通知全文如下:各位教會的會友、關注武漢疫情的弟兄姊妹們平安:面對當前的疫情,武漢的弟兄姊妹與武漢人民一起「同呼吸,共命運」。
  • 北京疾控:北京疫情還處於上升期 市民應從這些方面做好個人防護
    【新民晚報·新民網】自6月16日起,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三級調至二級,市民如何自我防護?今天下午,北京市舉行第123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表示,北京疫情還處於上升期,市民朋友應從四個方面做好個人防護,自覺提高防範意識。
  • 個人防護很重要 這些知識要記牢——個人篇
    個人防護很重要 這些知識要記牢——個人篇 2020-12-14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防控個人防護,一篇搞定!
    廣大市民要時刻注意做好個人防護,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養成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扎堆、不聚集,少聚餐,分餐制等良好衛生習慣,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寒冷季節開窗通風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5五、在公共場所應如何做好個人防護?公共場所人流量大、人員密集,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區域,儘量少去公共場所活動,如必須去,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一)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有哪些注意事項?
  • 降雪天氣要來,如何做好疫情防護,我州專業人士說……
    ●氣象部門工作人員提醒,降雪天氣將對我州交通產生較大影響,建議相關部門加強交通安全管理,高速公路、鐵路和機場應採取安全措施,車輛和行人要注意安全。●雪後氣溫下降、風力較大,提醒廣大城鄉居民做好防寒保暖,減少不必要的出行,預防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各地要加強設施農業管理,及時清除棚頂積雪,預防棚室蔬菜凍害和棚膜受損。
  • 乘坐地鐵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武漢地鐵提醒您防範疫情,從小事開始做起正確佩戴口罩出門前合理規劃乘車路線,乘坐軌道交通在購票、安檢、進閘、候車、乘車、出閘的全過程正確佩戴口罩,更不要中途取下。不在站內及車廂內喝水及飲食,減少在外喝水及飲食頻率。做好體溫測量進站時通過測溫門或測溫儀主動配合工作人員進行體溫監測。
  • 個人防護很重要 這些知識要記牢——系列二個人篇
    個人防護很重要 這些知識要記牢——系列二個人篇2020-12-11 21 : 45 來源:成都疾控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畢竟生病遭罪的是自個兒,所以咱們要做好個人防護,當好自己的健康守護人!8、中風險地區居民要積極配合,做好疫情防控·
  • 疫情防控中如何做好個人信息保護工作?
    應採取適當措施,保護相關人員的隱私權,實現保護個人信息和大數據疫情防控的平衡。一、個人信息在疫情防控中的應用現狀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強調要運用大數據等手段,加強疫情溯源和監測。從政府部門到企業,均開始藉助大數據技術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 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如何做好個人防護?北京發布最新指引→
    當前,境外疫情持續蔓延,國內多地出現冷鏈從業人員確診病例。為科學指導北京市冷鏈食品生產、裝卸、運輸、儲存和經營等環節相關從業人員做好個人防護,最大限度防範新冠病毒感染。在今天(13日)下午北京市召開的疫情防控第183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發布北京市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工作與居家防護指引:一是自覺增強防護意識。
  • 【秋冬季疫情防控】疫情防控個人防護,一篇搞定!值得收藏
    廣大市民要時刻注意做好個人防護,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養成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扎堆、不聚集,少聚餐,分餐制等良好衛生習慣,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寒冷季節開窗通風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5五、在公共場所應如何做好個人防護?公共場所人流量大、人員密集,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區域,儘量少去公共場所活動,如必須去,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一)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有哪些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