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一角擺放了不少鳥籠。
商場養的小馬。
商場養的孔雀。
近日,有市民在朋友圈發消息稱,為何在商場裡可以圈養活禽?而這一進行體驗式消費展示的商場是廣州時尚天河商業廣場。商場裡養鳥又養馬,到底好不好呢?有市民認為,這種展示挺有趣,但也有人表示,商場太嘈雜,對動物不好。
探訪:
商場中區兩隻孔雀引關注
昨日,記者走訪廣州時尚天河商業廣場發現,在中區放置假恐龍的地方有一個大鳥籠,籠子裡有十多隻禽類,其中最顯眼的就是兩隻孔雀,大多數時間它們背對著遊客靜靜地停在假樹上,給人們留下背影。
在鳥籠附近發傳單的吳小姐說:「我去年就看到孔雀在這裡了,商場就是商場,為什麼要弄些動物來呢?這裡很吵,對動物不好。它們都沒精打採的,最好還是把它們放回動物園去吧。」
記者發現,周圍商家音樂聲開得很大,環境很嘈雜。路過的遊客大多就是拿起手機拍幾張照片,不到幾分鐘就離開了。
正在看孔雀的遊客陳先生表示:「之前我路過這裡,由於光線不足又遠,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今天我特意走近看才發現這裡有孔雀,在這裡放孔雀想法還是不錯,挺有趣。但它們不怎麼活躍,看了半天也沒見開屏。」陳先生建議,旁邊的假恐龍挺不錯的,商場擺一些靜止的東西就挺好。畢竟大家在這裡也不會停留很長時間。
體驗:
商場有馬鳥 臭味時撲鼻
記者走訪發現,時尚天河不僅僅有孔雀,還有兩處地方放置有動物。在中五街的甜蜜轉身餐廳門口的過道中放置了兩排鳥籠,每邊三個,每個籠子各放了一隻白色的鳥,共6隻鳥。而這6個籠子均在桌上,桌子旁還提供椅子,供遊客休憩之餘方便與鳥兒互動。相比之下,鳥兒比較活躍,時不時還能聽到鳥兒叫。
坐在此地休息的遊客有逗小鳥的,有坐著玩手機的,也有拿起自拍杆和籠子小鳥合照的。
而到了中二街和中五街中間時,一股臭味撲鼻而來,原來是有人把馬運了過來,正在打掃清理。該工作人員說:「這裡有馬、孔雀、鳥等動物。」
「這匹馬在這裡有兩三個月了,孔雀和鳥的時間就更久了。馬的展示時間是從下午2點半到6點半,其他時間在馬圈裡。孔雀是24小時展示的,每天會有人照顧和餵養。」該工作人員介紹,共有兩個人負責照顧這些動物,馬是從山東運來的,孔雀則來自印尼,他表示:「把動物放在這裡是為了吸引顧客,觀賞性還是挺好的。」
環保人士:
不贊成商場展示動物
時尚天河物業的工作人員表示:「放置動物的初衷就是商場要給消費者提供體驗,展示有觀賞性的東西。」該工作人員同時強調,動物展示是不定期的,「動物不是由我們一直飼養或者購買的,我們是和其他農場合作。例如,現在這個季度我們展示這種動物,過一段時間農場說有一些比較好的動物更能吸引人,我們又會更換。」
那如何選擇動物呢?該工作人員說道:「我們選擇動物的標準一是美觀,二是要考慮場地局限性。不能把駱駝放在這裡,也不會展示一些珍稀動物,我們會選擇一些跟顧客有一定親近感的、溫順的動物。」關於如何保護動物,該工作人員則表示,合作的農場派有專職的醫護人員和飼養員為這些動物提供服務,他們每天對於設施都會有清潔消毒,對動物進行餵養、打掃和進行檢查。
對於商場進行動物展示,廣州本地環保組織「鳥獸蟲木自然保育會」成員陳炳超表示:「商場裡進行動物展示要看符不符合相應的標準,場地有多大、適不適合動物活動,有沒有專業人員飼養動物或者動物生病了有沒有得到適當的醫療。但一般來說,商場活動空間太小,是達不到標準的。從動物本身生存來看,回歸到大自然最好,因為大自然才是它們本身生活的環境。」
記者手記
跨界別老和動物過不去
時尚天河商業廣場位於廣州最著名的天河商圈,各地顧客、遊客雲集,按照規劃,天河路商圈要與東京、巴黎、紐約、香港等世界著名商圈對標,打造世界級的商圈。商家需要創新、需要跨界,但跨界融合新業態並不一定從動物身上打主意。
眾多野生動物保護學者和業內人士都不贊成在狹小的空間內展示動物,這不但涉及動物福利問題,也有「人畜共患病」問題,況且現今禽流感並未遠去,如何能保證室內圈養的禽類對人無害呢?
此前,同樣是天河商圈的正佳廣場計劃建一個室內動物園,已經引發爭議。其副董事長謝萌積極聽取各方意見,並直率地表示:「如果大家都反對,我們可以考慮不建動物園。」謝萌認為,跨界融合發展就是商業經濟要向體驗經濟、文化、教育、科普、藝術等領域跨界。在他看來,天河路商圈跨界融合發展已經初具形態,商旅文複合生態初步成型。恐怕這樣一個已經具有多元體驗的商圈,實在不需要再多幾隻鳥、幾匹馬來吸引更多消費者。
商業需要想像力,商業也更需要善待動物和人類自己。
本文來源:大洋網 責任編輯: 張洋洋_NN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