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條歷史街區開街 文化遺產古厝特色成為「福州元素」

2020-12-21 中國僑網

  2020年世界遺產大會衍生積極效應

  古厝特色成為「福州元素」

  鄧嘯林 周耿汴

  2020年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

  作為此次大會承辦地,福州立足古厝特色,以「世遺大會」為契機,推動城市品質提升。

  15條歷史街區開街 福州打造古厝品牌

  書院巍巍,古榕掩翠;狀元古道,名人輩出;市民徜徉其間,如在畫中遊,如在史中醉……一條小小的街區,就聚集著鰲峰書院、全閩師範學堂、格致中學等諸多知名學府,這正是剛剛亮相的福州鰲峰坊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所呈現的景象。

  為籌備2020年「世遺大會」,福州每個區縣至少出現了一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並以「繡花」功夫凸顯古城記憶。2020年1月21日,包括鰲峰坊、南公園、煙臺山、梁厝、船政、曇石山、水西林等在內的15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集體向市民亮相,而這只是福州借籌備世遺大會良機推動古厝保護的一個側面。

在永泰寧遠莊,當地專家學者正在籌建中國古兵器博物館。莊寨作為一種建築式樣,是土樓、土堡之外,福建又一建築藝術瑰寶,多為富裕人家所建,外設石牆,有防衛功能。 人民日報海外版 鄧嘯林 攝

  在福建方言中,「庴」代指人居住的場所。作為一座有著2200多年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福州「城在山中、山在海中」。古厝是福州最鮮明的特色之一。三坊七巷、宏琳厝、三落厝等諸多古厝使得福州保存著相對完整和原生態的古城格局。

  2020年世界遺產大會將在中國福州舉辦。當地已經將文化遺產影響力與城市發展機遇緊密結合起來。「通過舉辦2004年的『世遺大會』,蘇州就在世界範圍內叫響了『園林』品牌。藉助2020年『世遺大會』契機,福州可以更突出一點本地元素。推出『古厝』品牌。」當地一位文化傳承研究者這樣認為。

  福州始終堅定不移抓好文物保護工作,對古厝保護投入力度很大。開始籌備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之後,福州先後舉辦「福州古厝保護與文化傳承論壇」,又頒布了《福州市新一輪古厝保護提升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公布一批文保單位、歷史建築、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啟動實施一批文化遺產保護重點工程,精心組織一批主題展,完成一批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預備一批申遺項目等「六個一批」任務。

  《方案》重點關注了福州三山兩塔、鼓山鼓嶺、福建船政建築群和工業遺產、三坊七巷、上下杭、煙臺山、朱紫坊等處標誌性建築和古厝。但對於福州而言,古厝所涵蓋的範圍更廣。在福清市的鄉間,就有密集分布的郎官村、僑豐村、聯華村的黃家老厝、林家大院、郭氏祖屋等古厝。這些古厝雖飽經滄桑,但依然屹立;也依然身為瑰寶但少為人知。造成這樣現象的原因,是這些古厝主人多為華人、華僑,已定居海外多年,如作為林家大院主人之一的林元幹、林元開現為印尼華僑。相較那些已經為遊人熟悉的、標誌性建築和古厝,這些大院所蘊含的建築、宗族、移民文化等元素,依舊應該得到重視。

  留住古厝的根與魂 注重內涵挖掘和傳承

  「現在古厝保護的硬體水平已經做得很好了,但內涵的挖掘還有待加強!」針對福州古厝的保護與開發,盧美松有著很多心得體會。作為福建省文史館原館長,他長期致力於福州地方史的研究。

  在盧美松看來,當地有些古厝街區雖然商業開發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實際上很多古厝的利用率並不高。他以三坊七巷為例分析得出結論,除了水榭戲臺、二梅書屋、葉氏故居、林則徐紀念館被開闢為民俗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場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禁毒教育示範基地外,還有許多古厝建築或空置,或因收費而參觀人數稀少。於是他就有了一個「激進」的想法:建議福州應參照杭州「西湖還湖於民」的做法,在具備保護能力的前提下,將159處文物建築讓機構和個人去認領,展示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跡和家族歷史。在此基礎上,還應該擴展為挖掘不同類型古厝背後的文化,比如三坊七巷、上下杭、煙臺山、永泰莊寨所代表的坊巷史話、商貿史話、園廬史話、莊寨史話等。盧美松認為:「古厝保護也需注重非遺傳承,如文儒坊閩山巷裡有個卓公祠,其舉辦的閩山廟會展現出豐富的福州非遺元素,建議抓緊搶救。」

  同三坊七巷文化一樣,福建船政文化也是福州的文化名片。在著名船政史和海軍史研究專家陳悅眼中,船政文化建築群和工業遺產也應該進行完整而系統的保護。他認為:「福建船政在中國近代海防、近代航空、近代教育、近代工業、近代外交、近代翻譯等領域皆佔據重要地位,甚至具備多項『第一』。福建船政不僅應該先申請工業遺產,也應該研究進一步申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途徑。」

  福州市民陳初越從事了數十年的文字編輯工作,但他也一直致力於挖掘福州古厝的文化內涵。劉家大院是三坊七巷內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古厝建築,佔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林則徐的大女婿劉齊銜、福州首富「電光劉」、一代文豪鬱達夫都曾在此留下印記。陳初越和朋友們將這裡打造成三坊七巷名人家風家訓館,還創立了「鬱達夫的下午茶」這一文化品牌。「我提議在『世遺大會』到來之前,『點亮福州一百座古厝』,在古厝廣泛舉辦各式各樣的詩歌與民俗交流活動,再進一步成立國際化的詩歌藝術交流中心。」陳初越說。

  在閩江及其支流上,都存在著大量的古厝。如琴江滿族村、閩安古鎮、林浦村、潘墩村、螺洲古鎮、嵩口古鎮、月洲村等。林浦村的「泰山行宮」、月洲村的「一尚書一狀元五十進士」、林浦村的「三代五尚書,七科八進士」、大埕村「九條金帶」等,都蘊含著豐富的科舉、宗族文化。這些傳統村鎮和古厝的類型和內涵都有相似之處,雖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但開發和利用力度仍普遍不夠,一些歷史記憶有湮滅的危險。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舊城改造規模不斷擴大,大批量的、偏遠地區的傳統村鎮和古厝必然會面臨如何保護的考驗。為更好發揮福州近年來引進的年輕人才作用,福州市委組織部成立了榕博匯智庫,下設歷史文化旅遊專委會等多個專委會。黃晗微現任福州招商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在古厝保護方面,她既是親歷者又是參與者,也是榕博匯智庫成員。「依託榕博匯智庫這一平臺,我參與了對晉安北峰山區的調研,對當地的古厝等文旅資源進行了全方位的摸底,以期在世遺大會到來之前,提升該區域全域旅遊的水平。」

  同時,黃晗微還積極參與到由清華、北大、人大等高校引進生發起的「福州船政文化口述歷史計劃」,除船政文化,還對君竹村、金砂村、白雲村等傳統村鎮的古厝及相關人士進行口述歷史訪談,通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媒介形式,來搶救福州古厝的歷史記憶。

  福州古厝的未來 成為文化遺產的「熱詞」

  「福州的古厝等歷史文化旅遊資源雖然很多,但是世界遺產和5A級景區比較少——我們福州人相對低調,這些資源尚未完全轉化為經濟效能。」福建任氏宗親會會長任義國曾到過福建很多地方。對福州古厝保護與利用的情況,他有著自己的價值判斷。

  根據福州當地的相關研究數據可以看出:2018年國內遊客對5A級景區三坊七巷的知曉度僅為59.9%,遠不及同為5A級景區的武夷山(83.6%)、廈門鼓浪嶼(82.3%)。2018年中國旅遊城市排行榜中,福州僅排名39,且一日遊、國內遊的比較多,過夜遊和國際旅客比較少。這些數字也帶動了政府和當地民眾,希望以世遺大會為契機,在文化遺產的公眾傳播上多下功夫。

  與世界遺產大會契機重合,福州目前也正在大力推進幸福產業發展,這同樣為古厝保護與開發提供了良機。幸福產業涵蓋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等領域。福州發展幸福產業的資源稟賦可謂是得天獨厚。福州的森林覆蓋率和空氣品質指數在全國省會城市中名列前茅,福州的會展、體育、網遊等產業基礎較好,閩菜、閩劇、茶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歷史悠久,古厝民居星羅棋布。劉昕彤是福州市文投集團副總經理,親身經歷了當地鼓嶺地區將古厝等文化資源與幸福產業共同發展的過程:「鼓嶺擁有一批文物和歷史建築,如宜夏別墅、萬國公益社、夏季郵局、李世甲故居等,在廣義上都屬於古厝的範疇。鼓嶺藉助福州籌備『世遺大會』以及新一輪古厝保護的機遇,大力發展幸福產業,立足鼓嶺所獨有的建築文化、休閒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海外文化,對歷史建築進行活化利用,發展森林康養、宗教朝聖、文化產業、溫泉養生等旅遊產品,推動鼓嶺-鼓山聯合申遺,並與貴安、桂湖等地的溫泉休閒產業形成聯動,目前已經產生了較大社會影響和經濟效益。」

  與蘇州園林、永定土樓相比,「福州古厝」尚屬一個新晉熱詞。隨著一座座古厝的保護、開發、改造、提升和世遺大會的召開,這一文化現象是否會進一步發生改變呢?

相關焦點

  • 福州學生街(施埔路)特色街區月底開街
    學生街(施埔路)特色街區月底開街。記者 吳暉攝  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  學生街(施埔路)特色街區月底開街——這是9日記者隨市領導督導檢查新一輪古厝保護提升工作獲悉的。學生街(施埔路)特色街區在整治提升中,採用「微更新」手法,結合「十位一體」工作,免除大拆大建帶來的文脈斷層,分類施策,切實提升街區品質和區域景觀,並提前謀劃招商,引入新優業態,讓整治提升後的街區既有老味道,又有新形象,在給人帶來滿滿「回憶殺」的同時,又煥發時尚活力,予人耳目一新之感。
  • 老味道+新形象 福州學生街(施埔路)特色街區月底開街
    學生街(施埔路)特色街區月底開街——這是9日記者隨市領導督導檢查新一輪古厝保護提升工作獲悉的。街區的13處歷史建築遺存得到了保護,街區內魚骨狀的街巷肌理得到了保留。值得一提的是,街區內的歷史要素,如高大的喬木、水塔、坊門和防空洞等,依舊在原處等著大家。此外,學生街上,原有3段共70米長的圍牆,遵循「透綠、透光、透風、透景」的原則,改造成通透式或半開放式的牆體,打通了視線通廊。
  • 福州一批特色街區春節前嶄新亮相!臺北士林夜市首進福建!
    福州市以「延續城市歷史文脈,保護城市特色風貌」為目標打造的15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讓每個縣(市)區都有自己獨特的「三坊七巷」。琯尾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去年喜慶開街。一年多來,琯尾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品質不斷提升,歷史傳統韻味與現代功能相融合。2020年春節前,琯尾街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嶄新亮相。
  • 走福道、逛古厝、泡溫泉……春節到福州這樣玩
    新華網發(福州市文旅局供圖)  新華網福州1月20日電(劉豐)19日,「迎世遺 逛古厝 幸福來過年」2020中國·福州新春文化旅遊月在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啟動。本次活動由福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福州市文化和旅遊局承辦,從1月20日持續至2月20日。
  • 開街啦!就在明天!
    個市級夜色經濟體驗示範街區 將全面開街 進一步繁榮福州夜色經濟 提升市民幸福感 池遠/攝 東百中心集市、朱紫坊集市、 花巷-大洋百貨集市、電信-華為集市、 河畔夜色酒吧一條街、烏塔潮集市 等6個夜色經濟集市 成為商貿、文化、旅遊打卡新地標
  • 當福州古厝邂逅波斯菊花海 到城區最美村落梁厝打卡去
    記者 池遠 攝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位於三江口的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大片波斯菊花開正盛,連日來,「雙休日到梁厝打卡去」的邀約在朋友圈持續升溫。24日適逢周六,天公給力,天空澄碧如洗,如此美好的秋日怎能辜負!到梁厝親近古厝、徜徉花海,成了眾多市民周末出遊的熱門選擇。
  • 老城新生,倉山煙臺山商業漫步街區首亮相!
    古厝、古樹、古井,還有蜿蜒的石板路、雅致的綠植擋牆、臺階花園,近年,福州煙臺山已成為了網紅打卡點。明年6、7月,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參觀線路也將途經這裡。煙臺山商業漫步街區全景圖  現場,活動以舞臺劇拉開序幕,用精彩的演藝還原煙臺山的百年歷史,讓賓客感受煙臺山文化的獨特魅力,同時描繪了一幅煙臺山未來的摩登風尚。
  • 走近福州梁厝 聆聽文化心跳
    臺海網10月23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9月底,位於福州三江口片區的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一期對外開放,古道街巷、古建院落、花田景觀充分還原耕讀文化歷史原貌,成為「打卡」新地標。
  • 從空間生產到空間體驗:歷史文化街區更新的邏輯考察
    因而,關於「城市更新」的討論開始成為近些年關於城市發展的熱門話題,城市更新也成為城市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文化街區多分布在老城區或城市中心地段,集中體現一座城市的歷史文脈,是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再生性、準公共物品等特性的城市遺產資源。
  • 國慶假期首日,公園路歷史文化街區開街啦!
    開街儀式(點擊查看圖集)  公園路人流湧動(點擊查看圖集)   溫州網10月1日訊(記者 潘湧燚 攝影 管新民 通訊員 黃宇慧)10月1日上午,國慶中秋假期首日,溫州市公園路歷史文化街區開街儀式在儒英坊東門廣場舉行
  • 雙流區左巷.右裡美學生活特色街區開街[圖]
    1月18日下午5時30分,在《煙火巷裡》的詩歌快閃中,雙流區左巷.右裡美學生活特色街區開街儀式正式拉開了序幕。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郭月、周東、陳嶽、牛雪莉、盧山、趙剛、卿媛七位讀詩人的朗誦聲從花月街各方向響起,依次匯聚到舞臺中央,共同為大家朗誦《煙火巷裡》,左巷.右裡頓時充滿了濃厚的家園溫馨之感。
  • 成都雙流區左巷·右裡美學生活特色街區正式開街
    新華網成都1月19日電(李潔)18日晚,在《煙火巷裡》的詩歌快閃中,成都雙流區左巷·右裡美學生活特色街區開街儀式正式拉開了序幕。  在開街儀式現場,還有支付寶·生活好集市為左巷·右裡開街加油助力,20家網紅商家以獨立展位形式亮相,給居民們帶來集人工智慧、數據運用等元素於一體的夜市新體驗。
  • 福州版「士林夜市」?才兩個月,這條美食街妥妥打臉了~
    剛開街2個月就面臨「升級」(說不好聽應該是整改)這條美食街是誰呢?
  • 古厝內外的幸福表情
    StartStopStartStop瑞獅歡舞歌盛世 張海 攝福州晚報記者 顧偉「福州古厝是閩都文化的載體,人們可以從中解讀到獨屬於福州的歷史文化DNA。」從2017年開始的「宜夏」榕城文化藝術季,每年都會在三坊七巷、上下杭、朱紫坊等文化街區中的古厝,開展近百場傳統文化體驗、創意文化互動、主題文化展演等特色活動,通過人們觸摸傳統文化在文明行進中的脈搏,讓歷史建築「活」起來。僅今年正在進行的「宜夏」藝術季,就開展了「樂遊宜夏」、「庭院夏趣」、「嗨遊朱紫」、「朱紫夏韻」、「雙杭宜夏」等主題活動,營造了夏日文化氛圍。
  • 福州一個特色街區,有很多小吃和塗鴉牆,逛街打卡的好去處
    位於華東地區的福州,是一座美麗的生態園林城市,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同時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每年都吸引很多遊客來福州旅遊。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有許多特色街區值得一看,其中較著名的有三坊七巷、上下杭、煙臺山等,當然也有一些名氣相對小點的街區也非常不錯,例如福州一個特色街區,有很多小吃和塗鴉牆,逛街打卡的好去處。
  • 盧春中來鹿考察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提升情況
    12月10日下午,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盧春中來鹿考察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提升情況。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胡劍謹,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曾偉一同考察。在歷史文化街區打造過程中,鹿城區實行「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徵收、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招商、統一運營」模式,形成了五馬街、禪街、公園路為主軸,14條背街小巷為脈絡的新格局,街區建設、業態布局以文化為依託,以文化撬動經濟、以文化刺激消費,以文化帶動旅遊,以文化集聚人氣。今年公園路國慶開街後,國慶假期街區日均人流量達22.4萬人次。
  • 新夜態新內容 青州泰華城聖水裡特色主題街區開街
    新夜態新內容 青州泰華城聖水裡特色主題街區開街來源:聯商網2020-07-11 19:29聯商網消息:經過近四個月的籌備,7月10日晚,青州泰華城聖水裡特色主題街區開街納客,作為泰華城統一規劃、統一招商、統一管理的新業態,170米長的街區內融合青州旅遊文化配備統一形象的店車,經營品類以特色小吃為主,引入正新雞排
  • 看表演賞文創 成都音樂大道特色街區文創集市開街了
    武侯區音樂大道主會場以「樂動天府·文創武侯」為主題,於7月17日至26日期間,為成都市民和遊客帶來一場匯聚了天府文化、三國文化和音樂元素,以文創、音樂、國潮為主線的視聽盛宴。印著熊貓卡通的咖啡、手工髮簪、手工銀飾、竹編外殼的鋼筆、特色香薰……每一樣,都是極具成都元素的文創產品。在眾多產品中,記者被一處擺放著蜀錦的點位所吸引。蜀錦擺件極為精緻,分別融入了大熊貓、太陽神鳥、九眼橋等成都元素。「蜀錦是高端產品,是作為國禮的物品,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集市活動,銷售不是目的,目的是宣揚蜀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