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常識:心經一共有多少個字

2020-12-13 普眾禮佛

《心經》全文的字數一共是兩百六十個,這部經典是流傳非常廣泛的,即使是沒有修持過《心經》的人,對《心經》的一些話同樣會很熟悉,就像是大家經常聽到的「空不異色」等等。

《心經》闡明宇宙人生緣起性空的原理和佛法的心要!因此,《心經》可以攝住一個人的心神,淨化體內磁場,安寧內心,健康長壽!

人活一世,修心一世,世間有佛緣之人千千萬,很多人卻不自知。在這物慾橫流的浮沉世界,能得一心安,靜心品悟,已經是太難的事。如果能在這紅塵世間,得一刻清淨,是值得去做上一做的。

一方一淨土,一香一菩提的禪意,高山流水、曲水流觴的雅致。閒暇時分,用《心經》杯泡一杯清茶,看茶葉沉沉浮浮,燃一柱清香,聞自性心香,棄貪嗔痴慢疑,手執一卷《心經》,悟經中人生哲理,在自己營造的日子裡放空,豈不快哉!

你能遇到《心經》,就是知!你能念誦《心經》,就是行!你能得到加持,就是證!

我們能讀誦《心經》就是非常有福報的。如果大家都能每天堅持念誦《心經》,對《心經》全文的感悟更加深厚了,心會很靜,生活也會更加清淨。

相關焦點

  • 心經常識:心經與金剛經是一種嗎
    現在修行心經或者時金剛經的人,都是非常多的,在修行的時候就要有適合自己的方法,這樣自己修行的時間越久,才能讓自己懂得心經中講解的更多知識。心經和金剛經中講解的知識是由差別的,但是心經和金剛經都是出自大般若經。
  • 讀懂《心經》260字,直抵靈性的巔峰
    但是,不論找到多少答案,不論依賴多少神靈,這一生還是過不好;這一生,還是苦海裡漂浮;還是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心,還是很累。於是,就有了《心經》的答案,那就是:沒有答案。如果我們要對世間的所有問題提供一個終極性的答案,那麼,最真實的回答就是:沒有答案。恰恰是我們以為有答案的心,以及我們尋找答案的心,源源不斷地製造著我們痛苦的源泉。
  • 《心經》裡的一個「心」字 奧義無窮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心」字,是核心的意思。因為一部《大般若經》有六百卷之多,一卷經有一萬字左右,六百卷就有六百萬字。六百萬字的《大般若經》以這篇二百六十字的《心經》為核心、為綱領。所以這個「心」字的本意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核心,所以叫《心經》。 「經」字的意思和我們中國傳統的解釋有相同的地方,佛教講「經者,聖人被下之言」,聖人為了教化大眾所說的話,叫做經典。經典的本意有「經常」的意思,聖人所說的話有真理性,常恆不變,具有穩定持久的權威性。
  • 心經的力量 我們為什麼需要心經?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來,一起探尋心經的真諦!
  • 《心經》:晚上能抄寫心經嗎
    在抄心經時是沒有時間觀念要求的,只要我們認真的去抄寫心經就能夠從中體會到很多的好處,而且晚上抄寫心經對自己也是有益的。但是在晚上抄寫的時候也要注意一些事情,這樣才能把經文抄寫得更好。心經抄寫的意義有很多,只要我們能夠堅持的抄寫,那麼就能夠從中體會到的,這樣對我們在理解經文的含義時是有幫助的。而且長時間的抄寫心經不僅能讓我們鍛鍊一手好字,也能讓我們的內心變得更加清靜,沒有煩惱。
  • 念心經的力量(上篇)
    關於這個話題我簡單分享以下三個方面:一、我與心經的緣分二、念心經的力量三、念誦心經方法分享  唐太宗時,有一位國師名玄奘法師,在家姓陳,十二歲時跟隨哥哥出家,出了家後,讀大量經典,有些經典是鳩摩羅什法師翻譯,有些經典是別的法師翻譯,他對有些語句生疑,很想到印度取經,後來在四川成都掛單,遇到一位老和尚,身生疥癩,人不敢近,惟有年輕的玄奘法師,以一顆同情心侍奉他,為他洗膿血,塗藥,不久,這老和尚的疥癩病痊癒,老和尚感他調治之恩,無以為報,惟有一部經,可以口傳給他,就是這一部心經,一共二百六十字
  • 念心經的力量(下篇)
    關於這個話題我簡單分享以下三個方面:一、我與心經的緣分二、念心經的力量三、念誦心經方法分享  唐太宗時,有一位國師名玄奘法師,在家姓陳,十二歲時跟隨哥哥出家,出了家後,讀大量經典,有些經典是鳩摩羅什法師翻譯,有些經典是別的法師翻譯,他對有些語句生疑,很想到印度取經,後來在四川成都掛單,遇到一位老和尚,身生疥癩,人不敢近,惟有年輕的玄奘法師,以一顆同情心侍奉他,為他洗膿血,塗藥,不久,這老和尚的疥癩病痊癒,老和尚感他調治之恩,無以為報,惟有一部經,可以口傳給他,就是這一部心經,一共二百六十字
  • 心經書法,用書法家寫的心經全文來誦讀更有味道
    導讀 《心經》全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稱「般若心經」、「心經」,是佛經中字數最少,但影響最大的一部經典著作。其中的「心」(梵文hrdaya ),指心臟,含精要、心髓之意。
  • 心經:心經全文誦讀7遍
    在修行心經的時候,師兄也可以去了解自己念誦多少遍心經效果好,這樣師兄是能夠很好的體會到心經中都講解了什麼意思,而且也會體會到很多念誦心經的功德,所以師兄下面是可以跟我一起去了解心經全文誦讀7遍的功德是什麼。
  • 《心經》解釋:什麼人不適合念心經
    念誦心經沒有任何限制,只要自己是真心想誦讀心經了,什麼人都可以。但是我們在讀誦心經的時候,要知道用什麼方法,這樣對我們自己才會是最好的。如果我們在讀誦心經的時候,想要體會到更好的效果,可以參考下面的方法讀誦心經全文。
  • 心經解釋:什麼時候讀心經最好
    只要師兄是用心的讀誦心經,那麼什麼時候都是可以讀心經的,但師兄一定不要打擾到其他人工作或者是休息,不然我們的修行還是沒有效果的,而且還會造成業障出現,接下來,我們也一起去了解一下讀心經的禁忌吧!念誦時要一邊看本子上的字一邊對著念。念誦心經前最好洗下手,這樣恭敬一些。念誦心經前念一遍開經偈。念誦時心要儘量靜下來,多動善念。因為一念善意即是菩薩。然後可以全文念誦,也可以每念9遍心經,加念21遍心咒。
  • 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和譯文
    剛接觸佛學的人都會選擇心經,因為心經全文字數少,在修行時會覺得更容易。其實心經只是字數少,但它的每個字都有一定的深意,所以剛開始修心經的師兄,可以多看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和譯文這方面的內容,這樣會讓師兄對經文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而且在念誦時也不會把經文念錯。
  • 《心經》解析
    有般若就有佛,因為般若是佛母。般若即是法寶,佛以法為師,佛從法出生。所以說佛法以般若為根本,般若在世即為有佛。由此可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是出生諸佛的經典。《心經》上說:「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佛所證得的無上正等正覺,就是究竟圓滿的佛果之稱。沒有般若就沒有佛。沒有佛,法從何來呢?因此說般若為佛母,般若為成佛之本。
  • 金剛經常識:天眼看心經與金剛經
    心經和金剛經是眾生都能修的經文,而天眼看心經與金剛經只是更全面的了解了這些經文。有很多人認為天眼看這兩部經文,與普通人看這兩部經文是有不同的。其實天眼只是看透了心經和金剛經所講的內容,也看透了事物的本身。
  • 短短260個字的《心經》到底有多厲害?看完頓悟人生!
    所謂通達有為之事相為智;通達無為之空理為慧。智有照了之功,慧有鑑別之用;智能明了諸法,慧能斷惑證真。這就是佛家講的大智慧的含義。《心經》就是一部講大智慧的的經典。《心經》是讀誦最廣的一部經,也是字數最少的一部經,更是佛典中最重要的一部經。古代的佛教大師說,《心經》是萬法的根源,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要。《心經》的意義高遠,無人能到。
  • 周振華 | 吾書《心經》
    只要開筆,從第一個字到最後一個字這中間要三到五個小時不可停筆,不能間斷,不得間歇。書寫一旦達到最佳書寫狀態後,是停不下來的,跟本沒有停下來的意識。似乎有一種慣性驅使,寫好前一筆,跟著還要寫好後一筆;寫好前一個字,緊接著就是下面一個字,再後面的一個接一個的字。我不知道究竟為什麼會是這樣,是性子使然,還是已成習慣?或是因為敬畏與虔誠?我想應該是敬畏與虔誠。
  • 不一般 的心經
    《心經》是三藏聖典中流傳最廣,被人 持誦最多的 一部大乘經典,雖二百六十個漢字,但含義豐富,譯筆精簡流暢而優美。其內容既深又淺,以基本原始的 佛法為底子,以大乘空義為靈魂。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佛教經典,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唐玄奘譯,知仁筆受,共一卷。
  • 《心經》:心經9遍念誦
    心經是現在很多的人都會去修行念誦的一本經書,而且有些師兄在修行的過程中,會選擇每天念誦九遍,那麼師兄知道心經9遍念誦的方法是什麼嗎?只有正確的念誦,師兄才能夠知道念心經的作用,和心經中有什麼含義。念心經的方法:1:念誦萬遍心經念誦的次數越多越好,最好是萬遍以上。必須每天念誦,念誦時間可在晚上睡覺之前。個人早晚活動的最佳搭配是:清早鍛鍊身體,晚間念誦心經。如果每天念十遍,連續念誦三年可達萬遍。
  • 《心經》,到底厲害在哪裡?
    有四項內容:一、大智慧。《心經》就是講的大智慧。二、破執著。《心經》要我們徹底地把我執、法執破除乾淨,連破除乾淨的這種意念也不要存在。三、到彼岸。破除了執著才能到彼岸,但是也不要有到彼岸的心,因為《心經》告訴我們,無智亦無得。四、大自在。
  • 佛經入門:常誦心經的好處.心經的正確念誦方法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是佛教大乘教典中,一部文字最短少,詮理最深奧微妙的經典。僅以二百六十個字,濃縮了六百卷大般若經的要義,攝盡了釋遵二十二年般若談的精華,即闡明宇宙人生緣起性空的原理,同時顯示般若真空妙理的體用與功能:實是般若的核心,佛法的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