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剛剛過去,街上成雙成對的情侶、帶著甜蜜氣息的晚風、四處售賣的玫瑰花以及無情叫喚著「孤寡」的「七夕青蛙」似乎都在刺激著單身朋友。
對於許多人而言,大學是開始經歷性與愛的階段,在美麗的校園中,那些挽手、擁抱、接吻著的情侶也是一道別樣的風景。這些聲音總在我們的耳邊縈繞。然而,一方面是對愛情的渴望與期待,另一方面,不少學生又對愛情充滿了疑惑與恐懼。隨著關係的升溫,眼前的那顆禁果究竟吃還是不吃?品嘗禁果又究竟應該注意些什麼呢?2020年8月22日晚上19:30,來自福建師範大學的江劍平副教授在七夕來臨之際,受中國性學會邀請開展講座,從愛情出發,談論大學生如何應對性與愛。上一期的筆記中,我們一起從理論角度了解了愛情的複雜性與信念類型,以下是講座的後半部分——大學生的性與愛的筆記,在此做分享。(圖源:2020年全國大學生性與生殖健康調查報告)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行為可能導致隱私洩露、危害健康,存在潛在危險。如:
·在性行為的時候進行拍攝照片或視頻,可能對自己造成威脅。
·在性行為的時候過度盲目使用藥品,或有過度SM的行為,可能會危害健康。
同時,在大學生日常性行為中,每次都採取避孕措施的不到60%。避孕措施的缺乏易造成非意願妊娠,而大學生多以人工流產終止非意願妊娠。
(圖源:2020年全國大學生性與生殖健康調查報告)(圖源:2020年全國大學生性與生殖健康調查報告)根據《調查報告》,大學生的戀愛狀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普遍化:高達66.96%的學生在大學階段有過戀愛經歷。高增長:大學生的戀愛比率逐年增長,到大四已有76%以上的學生有過戀愛經歷。排他性。無法忍受伴侶與其他異性的親密交往,即通常而言的「吃醋」。
波動性。戀愛者常常情緒波動較大,成功時興高採烈,失敗時一落千丈,甚至做出過激行為。
幻想性。戀愛雙方(以女性更為明顯),對兩人的生活產生浪漫幻想。
同時,戀愛與失戀相伴相隨,由於大學生群體的高失戀率,其失戀的類型也多種多樣。幻想破滅型。大學生戀愛往往充滿各種的幻想,受影視文學作品等影響,認為戀愛應當轟轟烈烈、繁花似錦,然而在戀愛後,回到現實,幻想破滅,認為雙方在一起後的生活無法達到預期。個性相抵型。戀愛初期,對方的某一個特點可能產生較強吸引力,但如果個性過於張揚鮮明、相反相抵,雙方難以調和,戀愛很可能走向失敗的結局。第三者插足。三角關係在戀愛中最不穩定。由於戀愛的排他性,當出現第三方時,戀愛雙方難以融洽相處,結局往往是分手或一方退出。雙方淡漠型。戀愛初期往往充滿激情,然而,若戀愛雙方缺乏心靈溝通與交流,激情退卻之後,易產生倦怠感。特別是雙方發生性關係後,若無其它欲望維繫,隨著性慾望的慢慢減弱,雙方也將逐漸走向淡漠。兩地離散型。戀愛以後,兩人分離兩地,由於距離與時間的阻隔,兩人缺乏交流溝通,進而走向分手。其中,若一方身邊出現合適的異性,分手的可能性將大幅度上升。《調查報告》顯示,71.28%的大學生經歷過失戀的痛苦,43.60%的大學生感到比較痛苦或非常痛苦。男生感到痛苦的比例和程度都高於女生。(圖源:2020年全國大學生性與生殖健康調查報告)失戀必然導致心理的變化,其帶來的痛苦如果處理不當,可能導致過激的行為。那麼大學生失戀以後會出現哪一些心理變化呢?1.由愛生恨,恨之入骨。失戀以後,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這種心理往往導致過激的行為。2. 孤獨遺棄,一蹶不振。失戀以後感到痛苦,產生被拋棄感,一蹶不振,從此消沉,甚至用一些極端的方法了結自己。3. 宣洩自己,消沉墮落。失戀以後,用借酒消愁、賭博等方式宣洩自己,進而自此墮落。4. 轉移注意,尋求平衡。失戀以後,通過其它途徑轉移注意力,進而尋求心理的平衡感。失戀是痛苦的,但是真正讓人痛心的是一蹶不振的絕望之情和在缺乏理智下衝動做出的讓人後悔莫及的事情。所以失戀不等於失敗,也不意味著自己不好,只是自己並非是對方最喜歡的最渴望的。因此,失戀以後不能太過自責,而是應該尋求心理調適。首先,應當學會宣洩,減輕壓力。通過求助朋友、寫日記等方式,減輕心理壓力,適當的宣洩。
同時,要學會轉移,忘卻傷痛。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的活動,如運動、文體活動等。
還可以嘗試換位思考,寬容對方。試想:我如果是他,他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對他。愛對方的同時也要學會寬容和放手。
也應學會反思,撫平創傷。在反思時甚至可以有阿Q精神,尋找分手的好處,適當通過回憶對方不適合自己的地方,一定程度上緩解自己的心理。
最後,要學會升華,重燃希望。學會總結,吃一塹長一智,在下一段的愛情中,充分表現自我。
志同道合、認真負責。兩個人思想品德、興趣愛好大體一致,以負責的態度與對方相處。尊重平等、專一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珍惜,在自己保持專一的同時,也要學會信任對方,缺乏信任的戀愛往往難以長久。健康交往、兼顧友情。未來的世界不是兩人的世界,而是需要廣泛的人際交往,所以健康交往要兼顧友情。陶冶情操、事業並重。不能因為愛情而荒廢學業、事業,努力追求愛情與事業的雙豐收。面對性行為,你準備好了嗎?作為大學生,該不該發生性行為?
我們可以反問一下自己:
1.我為什麼要發生性行為?我要獲得什麼目的?
2.這麼做是否違反法律法規?
3.另一半是不是值得信任?
4.在性行為過程當中會不會遇到一些問題或者困難,我能否承擔這些後果?
5.如果性行為中發現對方並不是自己理想中的伴侶,有沒有勇氣結束這一段關係?
6.兩個人之間是否有深入探討過性行為問題(想法、婚姻打算、現實與想法不同時該如何處理)?
7.是否做好安全、健康、避孕準備?
生命底線。生命只有一次,是最寶貴的財富,無論遇到什麼挫折,都不能輕易獻出生命。身體底線。我的身體我做主,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身體負責,如果自己不願意,任何人都不能侵犯自己的身體,同時不要為任何事情出賣和傷害自己的身體。法律底線。在戀愛過程中,不要觸碰紅線,不要觸碰底線,不要做違法犯罪的行為。情感底線。美好的愛情是平等愉悅的,不要為另一方無底線犧牲自己,人永遠無法感動一個不愛自己的人。生活底線。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要獨立自主,不要貪圖小恩小惠,經濟不獨立,人格就會不獨立。不要為功利目的、物質享受而失去自我的人格和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