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剎伏龍寺遭焚被燒:佛祖尊身系阿富汗玉雕成

2021-01-08 人民網

原標題:千年古剎伏龍寺遭焚被燒:佛祖尊身系阿富汗玉雕成

  千年古剎伏龍寺遭焚被燒現場

  千年古剎伏龍寺遭焚被燒現場

  人民網北京11月15日電 (王鶴瑾)據山西日報官方微博消息,11月14日凌晨零時許,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義井街辦義井村伏龍寺一仿古木結構建築發生火災,不到1小時,這座歷史可追溯到北齊天寶年間的寺院被燒毀,對此,網友嘆息:「實在太可惜了這麼好的一座廟就這麼毀了。」

  據史料記載,原伏龍寺歷史淵源可追溯到北齊天寶末年,是為降服黃陂、橋溝二河水患而建。唐代貞觀年間,鄉民念及伏龍寺制災之功,遷古寺於村中,並擴大其規模。明朝末年,義井曾建關帝廟於村北,後坍毀於風雨中。此後鄉民將關聖殿遷於伏龍寺內,供信眾祭拜,香火旺盛。1958年,太原市變壓器廠擴建時,拆除部分寺廟建築,文革期間全部損毀。現存的伏龍寺由義井村民自發新建於2008年,原寺廟已無任何遺存。寺廟為二進院落,前為關帝殿,後為三聖殿,此次燒毀的是三聖殿,關帝殿未受影響。

  據伏龍寺門外的《重修伏龍寺碑記》上顯示,此次燒毀的大雄寶殿二樓為玉佛閣,佛祖尊身系阿富汗整玉雕就而成。(完)

  (綜合燕趙都市網、中國新聞網、中國網)

相關焦點

  • 探秘新泰崇福寺遺址,千年古剎始創年代存疑
    倏忽之間,千年時光己逝,崇福寺再也沒有了最初的模樣。殿宇雄偉莊嚴,九層佛塔矗立,梵音不斷,香客絡繹的禪寺勝景消失於山林荒野,四通古碑靜靜坐落於遺址之上,一任無情風雨肆意剝蝕……山東新泰市羊流鎮秦家莊村北,那片荒涼的原野上,遠遠望去,一個石塊壘砌的石臺之上,幾棵森森柏樹,數通滄桑古碑所在的地方,正是千年古剎崇福寺的遺址。幾十年前,崇福寺毀於人為拆除,佛像、殿堂、山門、佛塔,在塵土飛揚中徹底淡出人們的視線。
  • 郭君用玉雕技藝表達華夏文明的精髓吉祥紋樣
    在這之後,吉祥紋樣經歷了夏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秦漢時期的畫像石、畫像磚、以及隋唐時期的雕塑,宋元時期的花鳥畫、明清時期的瓷器、刺繡等方面,上千年的傳承與發展,讓這一藝術形式越來越趨於成熟。壹石藝雕刻藝術工作室創始人郭君談到;華夏吉祥紋樣淵源流長,內涵良善,寓意豐富,為民眾喜聞樂見,在人們生活中顯示出蓬勃的生命力,是中國傳統藝術寶庫中的一顆亮麗的明珠。
  • 龍山寺:難得一見的千年古剎,臺灣省400多座分院的祖庭
    鎮內,有龍山、鳳山兩山對峙,這樣的風水寶地之下,自然少不了一座千年古剎,因其坐落於龍山山麓,便被人稱之為「龍山寺」。傳說,寺廟最早建於東漢年間,一位古天竺高僧一粒沙來到安海,看見當地一顆亭亭如蓋的巨大樟樹,枝繁葉茂的樟樹白日裡濃蔭遍地,為過往的人們遮陽擋雨。
  • 梵音傳千年,古剎事事說
    其中園內的東西兩座石塔更是傳承千年,自木塔焚毀改建為石塔後,石塔猶如佛光加身,歷經數次大的地震和戰亂,依然堅固如初,高高聳立,屹立不倒,堪稱一大奇蹟。東西兩塔相互守望,綿綿千年之久。就像現實中的絕代雙驕,又像兩位守護神,共同護佑著這一方百姓,安居樂業,繁榮昌盛。是開元寺最具看點之一。
  • 古剎餘音繞,禪房花木深
    空山靜寂,禪樂飄揚,徒步沿石階而上,第一次近距離與千年古剎西樵山邂逅,內心惶恐不安。透過門楣,身披正午的陽光,那一道道金燦燦的光芒灑滿了佛身,折射出耀眼的光暈,神聖不可褻瀆。側耳傾聽,牧童的短笛在歌唱,悠揚的曲調合著古剎的鐘聲,悠遠綿長。
  • 臺灣佛陀紀念館周年慶 300尊神明齊聚拜佛祖
    臺灣佛陀紀念館周年慶 300尊神明齊聚拜佛祖臺灣屏東飛輪金龍隊神佛會舞金龍佛教在線臺灣訊 2012年12月23日是臺灣佛陀紀念館周年慶,來自全臺灣各地300尊神明齊聚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禮拜佛祖。300尊來自全臺各地的神明,有最遠從東部花蓮玉頂寺、新北市中和區烘爐地南山福德宮,一路到佛光山的鄰居統嶺、興田、久堂、竹寮、及溪浦裡等神明,在屏東飛輪金龍隊、大慈育幼院鼓樂隊引領下,各陣頭的護駕中,神明從佛陀紀念館禮敬大廳啟程,走上成佛大道邁進佛館朝聖,隆重熱鬧的隊伍,不時穿插著熱歌競舞與鑼鼓喧天的鑼鼓隊,而神明的分身(乩身)更以七星步代表神明參拜,神轎則以「三進三出」參禮佛祖。
  • 漳州行小紀:三平寺,一座你不了解的千年古剎
    今天戲子要為大家介紹一處在漳州很有名的千年古剎——三平寺。對於很多的漳州人來說,去寺廟燒香拜佛成了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遇神拜佛,見廟燒香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常態,祈求信奉的神明能保佑家人的平安與健康。那麼今天戲子將要為大家介紹的三平寺是一座怎樣的古剎呢?三平寺是閩南的佛教聖地,由創建之初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歷史。
  • 山西六日有感之三:瀏覽千年古剎懸空寺
    這次山西千年古文明之旅值得一提的就是瀏覽了千年古剎懸空寺。這裡之所以用瀏覽這個詞來描繪,是因為自己雖然進了懸空寺景區,其實自己並沒有真正登上懸空寺,而只是遠觀了懸空寺,聽了導遊一番繪聲繪色的講解。這次山西之行的第二站是位於大同市恆山山脈的千年古剎懸空寺。我們一大早辭別了五臺山的五爺廟,一路向北出發,在陽光的照射下,我們的車輛翻過了五臺山,領略了五臺山頂的風光,然後又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前行,由於自己初到此地,車輛行走的又是山路,自己坐在車上也是不辨東西,車輛大約行駛了大約兩個多小時,也不知轉了多少彎,走了多少路。
  • 杭州西湖邊最鬧中取靜的地方:響起南屏晚鐘的千年古剎「淨慈寺」
    浴佛,就是給小佛祖沐浴。舀一勺聖潔的泉水,從小佛祖的頭頂淋下,除了紀念佛祖誕生外,也是在潔淨心靈的過程。雖然每次排隊要給小佛祖沐浴的人很多,但大家都會安安靜靜地在那裡排好隊伍,不爭不搶,這或許就是「佛法淨化心靈」的作用吧。
  • 一個充滿靈氣的四川古剎,矗立千年卻無僧人,香火鼎盛
    寺院的意義如此之大,也是與佛教文化的深奧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今天小編也是從我國眾多寺院中挑選出一處比較有自己特色的寺院,希望向各位朋友介紹一下,這座寺院有很長的歷史,但卻沒有發現有僧人的身影,這類寺院也引起了不少遊客的好奇,下面也讓小編帶你去看看這座千年古剎的盛況。
  • 杭州的千年古剎,隱藏在深山中的江南風情,遠離塵世的喧囂
    文章分類|旅遊見聞文章字數|371字,閱讀約1分鐘杭州的千年古剎,深山中隱匿的江南風情,遠離塵世的喧囂。我國古剎眾多,尤以江南古剎居多。
  • 走近黔北之六:遵義城裡的千年古剎——湘山寺
    碧波捧蓮蕊,綠葉護紅花,是一座優雅秀麗的千年古剎。其建築很有特色:勢雄姿秀,布局疏密有致,結構嚴謹有法,紅柱金頂,工藝精湛;中軸線上三座殿堂,天王殿聳峙前端,大雄寶殿屋脊雙龍擁鼎,翹角飛龍戲水。晨鐘警醒,暮鼓振聵,縷縷香火,嫋嫋梵音,湘山寺香火旺盛。這裡平日香客如織,每年三次觀音會更是信眾如潮。為了朝山方便,興建了規模宏偉的南山門,完善了寺中軟(硬)件設施。
  • 在千年古剎靈巖寺,探秘海內第一名塑
    那時候的靈巖寺,就是一個普通的旅遊景點,破不溜丟;二十年過去,騎馬宰客的不見了,靈巖寺成了一處幽靜的香火勝地,成了釋徒心目中的古剎名寺。只是當時同去的三位同學中,有一位已在十多年前病故,當年為她拍下的如花的照片,已經成了永恆的記憶,訴說著人生無常。之後春秋之季,多次到靈巖寺,但始終沒有很深的印象。
  • 洛江羅溪龜峰巖 有尊「軟身」關帝像
    關帝神像巡遊,前為正身,後為副身,副身平時可替代正身下鄉巡遊  閩南網4月27日訊 洛江羅溪龜峰巖內,有一尊古老的關帝像,當地人說已經有好幾百年了。  後來,經過專家鑑定,發現它是泉州僅存的明末工匠雕刻的關帝坐像,而且還是關節活動自如的「軟身」,而這在其他寺廟並不多見。天時 三教並存古剎香火旺  今年年初,龜峰巖從市級文保單位「晉升」為省級。
  • 與靈隱寺齊名、曾是宋高宗趙構行宮 打卡杭州千年古剎顯寧寺
    2019年11月9日,經過修繕,千年古剎顯寧寺綻放新姿,正式對外開放。「靖康之難」後,趙構迫不得已做了太上皇,顯寧寺成為其宮殿,被命名為睿聖宮。庭院內在維持喬木、翠竹的基礎上,按照原有對稱布局補配相關樹種,恢復了「婆娑竹影」、「清晨入古寺」的意境。顯寧寺一期全面完工,曾經荒蕪蕭瑟、雜草叢生的破敗景象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曲徑通幽的禪佛意境。
  • 濟南千年古剎驚現神秘現象,數百燕子繞塔飛鳴,網友:佛門顯靈
    濟南有靈,靈居古剎,名曰「靈巖」。靈巖寺始建於晉,重建於魏,自唐代興,與南京棲霞寺、浙江天台國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並稱天下「四大名剎」。千年古剎本就透露著神秘靈氣,繞塔飛鳴的燕雀更是為這座古塔帶來了更加靈動的生機,也為這座古剎增添了幾分靈韻。
  • 陰刻玉雕成收藏新寵
    君子比德於玉,陰刻玉雕意成於心、寄意於形,形神兼備,令人拍案叫絕。這種以玉為紙,以刀做筆,完美表達中國藝術意境美,散發著濃鬱中國風的陰刻玉雕正成為收藏界的新寵。00921號拍品 張建時踏歌行圖我國玉雕雕刻技藝源遠流長,陰刻與陽刻都是玉器雕刻傳統雕工方法。
  • 細極微發,玉雕一絕——玉雕裡的梳毛工藝
    玉雕師們也常常從動物的神態與姿勢來表示動物的特點,但僅僅是形態的表現,體現不出來玉雕動物的真實感,給人「活靈活現」的感覺。精益求精的玉雕師們就研究出了一種特殊技法——梳毛。此梳毛非彼梳毛梳毛,不是梳頭髮、順順毛,而是玉雕的一種雕刻技術,可是要比這個梳頭髮難多了。梳毛是通過細微的手法來表現人、動物等的特點。
  • 這些玉雕小獸,價格不便宜!
    不少藏友心儀於精巧的玉雕小獸,置於案頭,並上手把玩,頗為愜意。這些小獸目前的市場情況如何呢?中國嘉德(香港)在最近結束的秋拍中,有一場「玉質金相─中國古代玉器藝術珍品」專場,我們不妨從中挑出幾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