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跟大家介紹一下全球那些好吃到升天的蛋糕!款款都是經典,甜食控們,衝啊!
」
義大利提拉米蘇
提拉米蘇是一種帶咖啡酒味兒的蛋糕,由鮮奶油、可可粉、巧克力、麵粉製成,最上面是薄薄的一層可可粉,下面是濃濃的奶油製品,而奶油中間是類似巧克力蛋糕般的慕司。
西班牙果仁糖蛋糕
位於安達盧西亞地區的這個小鎮生產出來的果仁糖,是西班牙最為著名甜點,它最早是在十六世紀從阿拉伯傳來的。阿拉伯人運用其製作蛋糕的特殊技藝,將糅合了砂糖、堅果碎密密實實的交織在一起,這小小的一塊蛋糕中包含著的可是原汁原味的「帕提歐」風情。
奧地利沙哈蛋糕
沙哈蛋糕起源於1832年,一位王子的家廚Franz Sacher研發出一種甜美無比的巧克力餡,受到皇室的喜愛。沙河蛋糕獨特的巧克力餡與杏桃的美味組合早已傳遍全世界,被數以萬計的點心主廚不斷繁衍創作,成為代表奧地利的國寶級點心。
日本長崎蜂蜜蛋糕
日本著名西點。蜂蜜蛋糕最早起源於荷蘭古國,當時的貴族在招待使節時都會用它來向賓客表達主人最隆重的敬意。
奧地利司杜倫蛋糕
據說它的味道、造型從十九世紀以來,從來沒有改變過,只知道它的成分有杏仁、榛果、糖、巧克力和奧國獨特的圓餅(Oblaten),司杜倫蛋糕酥甜迷人,餘味悠長,非嗜甜如命者無法多食。即使在朝諾老店,史多倫每年產量只有13000條。
法國木柴蛋糕
法國人在耶誕夜時,不管在哪裡工作的遊子都會趕忙回鄉團聚,就像中國人守歲一樣,有全家團圓守夜的習慣。當守到半夜的時候,通常會全家聚在暖爐前,一起吃木柴蛋糕,配著咖啡或紅茶,一面驅趕寒意,另一方面也藉機聯絡家人間的感情。
德國黑森林蛋糕
相傳古早以前,每當黑森林區的櫻桃豐收時,農婦們除了將過剩的櫻桃製成果醬外,在做蛋糕時,也會非常大方地將櫻桃塞在蛋糕的夾層裡,或是一顆顆細心地裝飾在蛋糕上。而在打製蛋糕的鮮奶油時,更會加入不少櫻桃汁~而這種以櫻桃與鮮奶油為主的蛋糕,從黑森林傳到外地後,也就變成所謂的黑森林蛋糕了!
阿拉伯乳酪蛋糕
有一位製作糕點的師傅在一次誤把發酵的酵母菌放到蛋糕中,因為忘了所以當他發現時蛋糕已上架出售,人們在食用過後發現味道奇好無比,所以就誤打誤撞的發明這個"起司蛋糕"。至於究竟起源於何處,眾說紛紜已經無從考證了。
法國舒芙蕾
為了矯正敗壞的飲食風氣,廚師們特地運用無滋無味無重的蛋白,變化成這道虛無的美食;然而,廚師們又害怕過度膨脹的虛無物質主義,又將如預言一般,終將難逃坍塌的命運,所以千方百計地想讓舒芙蕾在送達客人食用之前,能保持優雅蓬鬆的原貌。
美國戚風蛋糕
戚風蛋糕是改良的海綿做法,是一個美國廚師發明的,裡面除了蛋、麵粉、糖,還放了植物油、水,但是因為麵糊比較溼、不容易膨脹,所以要加BP幫助麵糊發泡、膨脹烘烤時需要攀著烤模壁往上爬升,否則麵糊不會長高,蛋糕會扁扁的,組織也會有點硬、沒有孔隙。
瑞士瑞士卷
它是戚風蛋糕(sponge cake)的一種,最先由瑞士傳入美國,臺灣是在民國50年代由"美國小麥協會"為了推廣美國的麵粉,才大力推廣此類糕點到臺灣,由於推廣已久,所以在臺灣是很普遍的糕點,幾乎每間西點麵包店必備的長青產品。它不是瑞士特產只不過臺灣人最初發現它的地點在瑞士。
法國薑餅屋
相傳,在十字軍東徵的時候,"姜"是一種昂貴的進口香料,因此只捨得用在像是聖誕節、復活節這樣的重要節慶。把姜加入蛋糕、餅乾中以增加風味,並有驅寒的功用。久而久之,薑餅就成了與聖誕節關聯的點心。
法國太陽王蛋糕
太陽王蛋糕是由榛果碎、蛋白和黃油烤制的榛果蛋糕作為基座,上面鋪滿了厚厚的巧克力榛果奶油餡料,將烤得酥脆的榛果在紅棕色的糖漿中熬製,取出後榛果外就包裹著一層薄薄的糖片,在點心上裝飾這種榛果糖片可以增加蛋糕的香氣,在蛋糕裡夾入這種糖片可以改變口感。因其外觀如路易十四"太陽王"的標誌而得名。
法國國王餅
在法國的舊社會體制下,這種蛋糕出現在封建特權全盛時期,只有那些貴族的領主老爺們才有權享用這種點心,人們把這種蛋糕也叫做"國王蛋糕"。杏仁代表著不朽的功德,這在以前只有國王和大官顯貴們才享用得起,這與中國的杏仁有所不同。掰開杏仁吃下去,象徵著打開並分享一個秘密,因此杏仁是正門呈給國王的食品。
法國慕斯蛋糕
慕斯蛋糕最早出現在美食之都法國巴黎,最初大師們在奶油中加入起穩定作用和改善結構,口感和風味的各種輔料,使之外型,色澤,結構,口味變化豐富,更加自然純正,冷凍後食用其味無窮,成為蛋糕中的極品。
主辦方:微品數字
主編:陳卜文 副主編:江大雄
總監:韓楚蕊 | 編輯:周寶琴
註:本文由吃喝玩樂在重慶原創編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