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素食主義≠一素到底

2020-12-13 濟南日報
  

  「當下的新素食主義者與過去最大不同在於,大眾因為健康原因主動選擇了素食,而不是因外界環境被動吃素。」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副會長劉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說。
  近幾年,新素食主義風靡世界,其跳出簡單的「吃或不吃」的慣性思維,把素食看成一種生活態度,以達到清心養生。「素食」文化發展至今,人們對「素食」的理解和追求更多基於健康層面。
  長期吃素很難達到營養均衡
  30歲的白領劉女士說:「我們崇尚新素食主義,實際上是在尋找最佳的均衡飲食方案,對於到底要不要戒葷,其實並沒有嚴格約束。我也曾喜歡大魚大肉,但過了30歲,工作壓力的增加使我漸漸出現一些健康問題。」於是,劉女士開始嘗試素食,少吃或不吃肉,多補充微量元素,體重、血脂、血糖慢慢降了下來,人也感覺神清氣爽了。
  劉璐介紹說,新素食主義的變化導致了現階段很多素食者更加關注如何在素餐條件下營養均衡。過去,素食主義者整體營養意識比較薄弱。「嚴格的素食者不吃肉類,蛋白質、維生素B12、鐵、鋅、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素相對缺乏,有些素食者面色蒼白、憔悴,甚至因長期素食導致缺鐵性貧血。」
  「吃素很難達到營養均衡。」中國首批註冊營養師谷傳玲表示,從營養角度分析,嬰幼童、青少年及孕婦並不建議長期食素。
  兒童是素食禁忌者,飲食應保證蛋奶和豆製品。「兒童生長發育所需的很多重要營養物質都來自於肉製品。因此不建議嬰幼兒及兒童吃素,兒童應是素食禁忌者。」劉璐說,如果兒童因家庭飲食影響已養成素食習慣,應格外注意鈣的補充。
  「兒童處於生長發育關鍵期,對鈣的需求量較高,『蛋奶素』是較好的營養組合。」谷傳玲建議,如果兒童素餐在蛋奶方面補充有限,則每一餐最好配有適量豆製品,主食搭配雜豆穀物,菜中添加豆腐絲、豆腐皮等豆製品,也可適量食用一些發酵類豆製品,如豆腐乳、納豆、豆豉等,豆製品是鈣的重要來源。
  孕婦不宜長期吃素,以避免缺鐵和DHA。「孕婦是缺鐵主要群體之一,人體對植物性食物中的鐵元素吸收、利用率較低,如果長期食素,可能導致孕婦貧血問題加劇。」谷傳玲表示,孕婦群體不建議長期食素。
  堅果中的蛋白豐富,且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其中N3系列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可轉換成對胎嬰兒智力和視力發育至關重要的DHA。「一般DHA 需從深海魚油中獲取,平時如果食素較多,則較難獲取這類營養物質。」谷傳玲建議,孕婦應多食用富含
α-亞麻酸的亞麻籽油、紫蘇油、核桃油等,這也是補充DHA的一個途徑。
  孕婦雖不宜長期吃素,但也不宜「大補」肉食。谷傳玲表示,孕婦體重超標易導致胎兒營養過剩、高血糖、羊水早破等風險,因此忌「大補」。一般孕後期對鐵、鈣需求量會急劇增加,此時如果食補無法滿足身體所需,則應注意適當補充鈣劑、鐵劑。她建議,菠菜、莧菜、薺菜、空心菜等綠葉菜中鈣含量豐富,孕產婦可以多吃。
  年輕女性素食者,應適當補充鈣和鐵。年輕女性在素食人群所佔比例較高,這些女性在飲食中應注意鈣、鐵的補充。「女性經期、孕期、產後都會導致鐵元素流失,所以女性素食者極易產生貧血。」谷傳玲建議,水果中的維生素C含量較高,可促進植物性食物中鐵的吸收,女性素餐中一定要保證新鮮蔬果量,每天要有300克~500克蔬菜、200克~ 400克水果。
  素食者應遵循四項「健康原則」
  劉璐提醒,簡單吃素可能導致更多健康問題,食素人群應遵循以下四點「健康原則」:
  堅持食物分類。在主食中嘗試添加1/3的粗糧,以避免或緩解細糧食用過多帶來的高血糖問題。
  定量蔬果。每天蔬菜最好在500克以上,其中深色蔬菜需佔50%以上。
  適度吃肉。每天所需要的畜禽肉量是本人一個手掌的大小及厚度,儘量選擇白肉(魚蝦、海鮮等)。
  控制油鹽。每日油的攝入量為25到30克,鹽的攝入不要超過6克,少用或不用味精、味極鮮、含有添加劑的醬油等調料。
  (據《中國婦女報》)

相關焦點

  • 健康素食日丨「新素食主義」的一花一世界
    新素食主義飲食黃金比例:1分葷 7分素 學者認為,從人類進化的歷史、新素食主義表現出了回歸自然、回歸健康和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返璞歸真的文化理念。對於新素食主義者而言,特別重要而值得一提的,海參中富含的多種全面營養,在巴氏殺菌過程中保留更為完整;海參的溫補特性,又為四季滋養提供了健康保障;符合大眾口感的海參,食用過程可直接開袋即食,完全不必費心烹飪,簡單吃盡海參的營養;輕鬆搭配食材,海參餐的均衡營養也符合新素食主義的自然、健康和返璞歸真的生活態度和理念。
  • 孕婦和兒童不宜一素到底 素食者記住四項健康原則
    近幾年,新素食主義風靡世界,其跳出簡單的「吃或不吃」的慣性思維,把素食看成一種生活態度,以達到清心養生。「素食」文化發展至今,人們對「素食」的理解和追求更多基於健康層面。新素食主義不等於簡單戒葷劉璐介紹說,宗教信仰、環保主義、從小養成的食素習慣以及貧困,是傳統素食主義的四大成因。而新素食主義的變化導致了現階段很多素食者更加關注如何在素餐條件下營養均衡。過去,素食主義者整體營養意識比較薄弱。
  • 打卡杭州清心素齋,清心素食的自助餐廳,素食主義不再是宗教束縛
    在杭州就有一家素食餐廳,如果你吃過,你會發現,並不是有肉的餐廳才算是高尚和美味,素食主義一樣也是新的潮流。看一下杭州受歡迎的小吃排行榜,你就會發現,在杭州排行榜靠前的,並不全都是食肉主義,打卡杭州的這家清心素齋,你就會在素食中找到非凡的快樂了。
  • 素食主義我明白,但素食主義套房是什麼??
    有趣/新鮮 滿足你對生活的一切好奇心隨著崇尚素食的人日益增多食品設計工作室 Bompas & Parr 近期給倫敦河畔希爾頓酒店設計了「世界首間」素食主義套房酒店裡巖灰色的椅子,亮紅色的靠枕、帶花卉刺繡圖案的床頭板、甚至房卡都是由這種新材料製成的!
  • 日常胡思 | 我們能否從徹底的素食主義中活下來?(上)
    對於素食主義的形態分類:徹底的素食主義——🌟純素食主義或嚴守素食主義(俗稱「全素」):會避免食用所有由動物製成的食品,例如蛋、奶類、起司和蜂蜜。除了食物之外,部分嚴格素食主義者(Vegan)也不使用動物製成的商品,例如皮革、皮草和含動物性成分的化妝品。
  • 【西湖課堂】素食主義新定義
    信仰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填補了人類精神世界的空白,素食主義作為信仰的副產物也逐漸盛行起來。傳統意義上的素食主義是指飲食中完全排除肉類以及肉製品、動物產物(包括蛋、奶等)等的行為,這一行為的習得多半是由於宗教信仰、政治理念、環境保護(「低碳」)、文化習俗、健康考慮甚至是美學因素等。
  • 金球獎的「全素菜單」上了熱搜,「素食主義」具體怎麼操作?
    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會長洛倫佐·索裡亞解釋說:「我們正面臨氣候危機,也需要對新年和新的十年作出思考。因此我們開始討論如何向公眾發出良好的信號。」除了純素食菜單外,該協會還計劃將來再次使用今年的紅地毯,並且為了減少塑料使用,會議將使用玻璃瓶來裝飲用水。01全素?蛋奶素?奶素?
  • 扎克伯格和李開復都堅持的素食主義,到底有什麼好處 M周刊
    人們注意到,很多名人竟也是素食主義的擁躉。 素食主義的確成為了飲食界的一股清流,尤其是對習慣了油膩葷腥的快餐的白領來說。隨著素食主義風潮的流行,一時間有許多人開始加入素食的行列。美國人文研究委員會聯手哈裡斯互動調查公司,針對11399位17歲以上的美國成年人,做了一項素食調查,結果發現,這些人中的素食者,已經有84%忍不住回頭吃葷。
  • 為什麼那些偉大的人都推崇素食主義?
    印度教提倡非暴力,認為愈有文化的人愈食素,因此婆羅門大多數吃素,即使剎帝利也不想吃肉。 1998年11月,在英國範圍內已開始禁止化妝品及其原料的動物測試,歐共體則提出2004年12月31日以後,禁止進行化妝品安全檢測的動物實驗和禁止在歐洲市場出售進行動物實驗的化妝品。
  • 周一請吃素:新素食主義 讓「吃齋」成為一種美食態度
    新素食主義讓「吃齋」成為一種美食態度(圖片來源:資料圖片)時下,如果你在餐桌上碰到某位女士發出「我吃素」的聲明,不要大驚小怪。吃素,對很多人來說,已不再是出於宗教的禁忌和約束。濱城漸起「素食」風家住南竹島的網友「緣素」是2005年加入素食一族的。在她看來,素食與環保、動物保護一樣,代表著一種「不受汙染」的文化品位和現代意識。剛吃素時,「緣素」很不適應,每頓飯似乎都要與大魚大肉的誘惑作鬥爭。堅持一年多之後,她發現了吃素的許多妙處,每天的心情似乎平靜了很多,失眠的情況也有所好轉。
  • 長期「素食主義」真的健康嗎?
    素近幾年,隨著因人體營養過剩而導致的「富貴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發病率的增高,吃素逐漸成為一種新興的時尚。許多人認為吃素在幫助身體維持健康的同時,還能達到減肥瘦身的效果。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植物性飲食和純素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各地的受歡迎程度顯著上升,消費者們日益意識到肉類供應鏈的不安全以及肉類本身所帶給人體的威脅,於是紛紛走進一個新的潮流領域——素食主義。但,長期秉持「素食主義」不見得就真的和「健康生活」掛鈎。
  • 素食流行的趨勢:從奶素、蛋奶素到純素
    提到素食,一些人可能會被相關的各種名詞搞糊塗, 比方說純素、奶素、蛋奶素,彈性素食……
  • 素食主義:番茄果味湯圓
    3、過濾出的番茄汁加入一大勺番茄醬,煮開。4、煮開後的番茄汁立刻倒入糯米粉和澄粉中和成麵團,不要一次都倒入,注意麵團的水分,和成柔軟的麵團即可,覺得顏色不夠深可以適當多加一些番茄醬,麵團的顏色不必太紅,因為蒸熟後的顏色會加深很多。5、另外取20g糯米粉、10g澄粉(主料以外)混合後用開水和成柔軟麵團,加入少許抹茶粉揉成淺綠色麵團。
  • 【湯湯播報】素食主義可能存在的危害
    【湯湯播報】素食主義可能存在的危害 日常飲食需要充足的糖蛋白質 脂肪及維生素和礦物質 維持新陳代謝和日常需要 這就是平衡膳食 今天討論的素食危害 是指超過半年以上 在沒有專業人士指導下的狹義上的素食主義
  • 素食 | 素雞、素鴨是怎麼一回事
    用仿葷食做素食料理,則與早期中國傳統的祭祀有關,素雞、素鴨、素鵝等素三牲仿葷素食逐漸出現,方便後人祭祀之用。原意是以素食代替宰殺動物的習俗,誠心敬意不減,而且更加清淨慈悲。此外,為了能夠讓社會大眾都願意走近素食、開始素食,直到長期素食,讓發心素食的人能夠很快適應素食口味不退轉,仿葷素食也因此發展起來。
  • 《深層素食主義》百科全書
    深層素食主義的「深層」也有這兩層含義,既是素食方式九種多樣性,也有在歷史、哲學、環境、世界、饑荒、女性主義、動物保護深刻分析,暗示了素食與深層生態主義之間的深刻關係,可以說這是一本《深層素食主義》的百科全書。
  • 我為什麼走上素食主義
    廣告的畫面是一個小豬的前半部身子,後半部身子變成了一排被切成片狀的火腿腸。大概有一個星期,我一閉眼便是那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廣告畫面。我想豬的命運也是如此的悽慘,它不僅生來便是讓人來吃的,而且人還專門發明了一個「嚎叫」的詞來形容它被殺時的叫聲。自此,我便對所有曾經愛吃的與「豬」有關的食物也統統不喜歡了。  事實上,我堅持的素食主義的道路也並不是很順暢的,或者說也有過反覆和曲折。
  • 素漢堡、素雞蛋、素牛肉已經out!素海鮮已經崛起了!
    近幾年食品界的流行趨勢裡,有一點大概是我們都認同的——素食主義的崛起。素食食譜的流行、Instagram 上素食帳號的走紅,你身邊吃素的人越來越多——這些跡象無一不標誌著素食市場的壯大。,在自己的藜麥沙拉裡就用了西紅柿壽司;May Wah 素食菜場就販售素三文魚、素扇貝、素金槍魚;消費者在 Whole Foods 裡也能買到不含蟹肉的蟹肉餅和素魚塊。
  • 一口氣讀完歐洲素食主義觀念400年演變史
    「素食者」(vegetarian)一詞創造於19世紀40年代;1847年,「素食協會」出現了。雖然不時遭到消解或忽視,素食主義一直風起雲湧。而在此之前,吃肉,作為一個公眾議題,不僅關乎人類飲食選擇,更關乎人在自然界的地位。
  • 看過「小丑」傑昆奧斯卡感言後,我理解了動物權利和素食主義
    然而今天,哪怕你完全不認同,希望你放下偏見和固化的思維,去了解一下:這些理念到底在講什麼、是如何發展至今的?是什麼人在支持這些?他們又是為了什麼目標而努力?動物福利/權利/素食主義的緣起我們有權剝削母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