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4歲孩子突然中風,竟是因為玩了……14歲以下小孩最好別玩!

2021-03-04 都市晨報


一到暑假,很多孩子都喜歡去遊樂場盡情玩耍。然而,孩子在享受快樂的同時,有些遊樂設施卻隱藏著安全隱患……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個四歲的小男孩在坐完過山車之後,腦部附近的動脈撕裂,導致中風!小男孩回家後,不能行走,身體的左側出現癱瘓的趨勢,還出現嘔吐左臉頰下垂的症狀。很快他被送往醫院,掃描結果顯示他大腦附近的動脈被撕裂了,血塊阻塞大腦導致中風。

醫生馬上對其進行了治療,6個月後步態已經有了改善,但是身體的左側還是僵硬的。醫生說類似的情況在老年人身上有發生過,在這麼小的孩子身上真得很少見。

現在遊樂園的很多大型設備都以高速失重為特點,從理論上說,這確實可能導致大腦不正常地突然充血。美國腦外傷協會認為,像過山車一類高速飛轉的項目,可能導致大腦在顱骨中出現位移並致命

兒童頸部肌肉還沒有發育完全,因此頭頸容易抽搐。他們的頭頸非常脆弱,坐過山車時,腦袋在強烈的衝擊力下左搖右晃,頸動脈和頸部肌肉很容易撕裂。

10歲的小明是江西萍鄉人,跟著姐姐到當地公園遊玩。從過山車下來之後,他就覺得頭痛劇烈,接著開始嘔吐,甚至半邊身體癱瘓,直到不省人事。醫院CT檢查顯示,腦部出血量有30毫升。

醫生說,小明是腦血管畸形導致了出血性腦卒中。經過4個小時的手術才脫離危險。

如果孩子在劇烈活動後突然出現頭痛、嘔吐、不安,不要掉以輕心,要立即送醫院就診排除風險,以免延誤救治時間。

美國工業小組委員會消費者權益倡導者凱西·法克勒則建議,所有14歲以下的孩子,都要慎重選擇過山車等以高速為特點的大型遊樂設施。

除了大型遊樂場的危險刺激遊戲,生活中還有哪些看起來不那麼危險,其實同樣需要多加防護的常見遊戲設備呢。

防護要點:防止寶貝被甩出或被鞦韆撞倒。

安全建議:蕩鞦韆前有必要叮囑孩子,雙手要抓牢鞦韆的繩索,不玩時,要等鞦韆完全停住了再下來。對於較小的寶寶,一定要選擇座椅式鞦韆,且鞦韆卡扣一定要系好。另外,要告訴孩子,經過鞦韆旁邊時一定要繞著走,不然可能會被蕩起來的鞦韆撞到。

防護要點:注意要同時上下。

安全建議:當孩子們玩蹺蹺板時,家長要留意蹺蹺板兩頭的孩子。要告訴他們,如果誰不想玩了,要先說出來,免得一方下來後另一方沒有準備,就很可能從蹺蹺板上摔下來。這時,家長最好幫孩子固定好蹺蹺板,讓先起身離開的孩子安全撤離開去。

防護要點:不要從滑梯口逆行往上爬,滑下去後迅速離開滑梯口。

安全建議:如果寶寶年齡小,家長需要扶他上去後,趕緊到滑梯末端等他滑下來。大一點兒的孩子,則需要告訴他,如果前面有小朋友,要等小朋友滑下去後再滑不能推擠,滑完後要馬上起身離開,不要從滑梯出口逆行往上爬。

防護要點:去正規兒童遊樂場所,做好安全細節檢查。在孩子玩耍的時候,看好孩子。

安全建議:廣西一名3歲女童,在一間大型超市門外玩充氣城堡時,突然遇上一陣大風,連人帶城堡被吹至半空,女童從數米高空墮地傷重死亡。

充氣城堡都長期置於室外,風吹日曬雨淋,有些部位出現裂痕,環扣出現破損,商家也不進行替換。這些充氣城堡遇到大風很容易刮捲起來,把在上面玩耍的孩子摔出去造成傷亡。另外因為是充氣的,城堡四周的「圍牆」都很軟,孩子有時趴在「圍牆」上蹦跳,很容易翻下來。家長們一定要小心!

防護要點:孩子乘坐搖搖車時,家長要全程陪同。不坐老舊、破損的車。

  

安全建議:長沙一3歲男童凱凱,在乘坐搖搖車時因把手伸進搖搖車左前輪被「咬傷」,導致中指骨折。福建泉州一8歲男童被搖搖車的車身和底座夾住胸背部,不幸身亡。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搖搖車都是「三無產品」,長時間的戶外擺放導致塑料外殼破損、電線老化等問題,對兒童有「咬手」、「觸電」等危險。因此,孩子乘坐搖搖車時,家長應注意加強照顧,時刻陪同。上車後,請叮囑孩子不將手放入機器夾縫,以免夾傷。

來源:現代快報、湖北經視等綜合整理

過山車雖然刺激,也要註明孩子的年齡,太小的孩子,千萬別隨意帶著他追刺激,同意的請點ZAN!~

相關焦點

  • 4歲孩子突然中風,不看別後悔!
    經過4個小時的手術才脫離危險。如果孩子在劇烈活動後突然出現頭痛、嘔吐、不安,不要掉以輕心,要立即送醫院就診排除風險,以免延誤救治時間。14歲以下孩子慎玩過山車美國工業小組委員會消費者權益倡導者凱西·法克勒則建議,所有14歲以下的孩子,都要慎重選擇過山車等以高速為特點的大型遊樂設施
  • 6歲男孩一覺醒來嘴眼歪斜,突然中風:家長們要警惕4個細節,別不當回事
    > 6歲的童童家住湖北,有一天,童童突然覺得頭痛,家人起初以為只是普通的感冒,沒有太在意。 與中老年中風患者的病因不太相同,孩子中風最常見的原因大概有以下4種: 01、頭部外傷引起 小孩顱內動脈細小,頭部不小心遭到外部撞擊,可能會形成血栓堵塞腦動脈,導致大腦供血供氧不足,最終引發中風。
  • 千萬別讓小孩玩跳跳杆,新化10歲男孩已無法走路!
    走在大街小巷,經常看到有小孩,在一根裝有彈簧的鐵桿上跳來跳去,玩得不亦樂乎。這就是在小朋友們中風靡的「跳跳杆」。對於這個新鮮玩意兒,有人強調可以鍛鍊身體,有人擔心孩子容易受傷。專家表示,「跳跳杆」其實只是一項普通運動,玩一次最好在15分鐘以內。本報長沙訊很難考證「跳跳杆」是從什麼開始風靡的,在一些小學班級裡,差不多人手一個。小朋友們一個個玩得不亦樂乎,但因此受傷的事件也時有發生。近日,婁底新化的10歲男孩小湘,在連續玩了近一個月的「跳跳杆」後,突然雙腿疼痛到無法走路,被送到湖南省人民醫院小兒骨科治療,經診斷為「雙側髖關節滑膜炎」。
  • 【提醒】現在小孩流行玩跳跳杆,請看專家為你解析!
    走在大街小巷,經常看到有小孩,在一根裝有彈簧的鐵桿上跳來跳去,玩得不亦樂乎。這就是在小朋友們中風靡的「跳跳杆」。
  • ❀【緊急擴散】別讓小孩老玩這個,新化10歲男孩出大事,悲劇!
    走在大街小巷,經常看到有小孩,在一根裝有彈簧的鐵桿上跳來跳去,玩得不亦樂乎。這就是在小朋友們中風靡的「跳跳杆」。對於這個新鮮玩意兒,有人強調可以鍛鍊身體,有人擔心孩子容易受傷。專家表示,「跳跳杆」其實只是一項普通運動,玩一次最好在15分鐘以內。本報長沙訊很難考證「跳跳杆」是從什麼開始風靡的,在一些小學班級裡,差不多人手一個。小朋友們一個個玩得不亦樂乎,但因此受傷的事件也時有發生。近日,婁底新化的10歲男孩小湘,在連續玩了近一個月的「跳跳杆」後,突然雙腿疼痛到無法走路,被送到湖南省人民醫院小兒骨科治療,經診斷為「雙側髖關節滑膜炎」。
  • 【提醒】5歲男孩突然大叫頭疼,渾身抽搐…他經常做的這事,你家孩子也在做!
    2014年1月12日,家住來賓市新華路的12歲男孩小黃在家中玩著電腦,突然跌倒在地,全身抽搐,牙關咬著舌頭。武漢竹葉山19歲的劉芳(化名),最喜歡玩網路遊戲,經常熬夜。2015年2月份時,劉芳在家玩網遊時,突然頭向後仰,口吐白沫,全身肌肉發硬,雙手不停抽搐,鍵盤都掉在了地上。醫生診斷為癲癇,通過藥物治療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 4歲孩子在泳池溺亡,10歲男孩玩彈簧蹦床重傷,節假日還敢帶孩子出去玩嗎?
    1月3日下午,鹹陽市民肖女士帶著兩個孩子在當地某遊泳中心兒童戲水池內玩耍,但沒多久,肖女士就發現4歲的兒子不見了蹤影,經過大家一個多小時的找尋,最終發現孩子已經意外溺亡。當然,這也不是說孩子什麼也不能玩,而是提醒各位家長們,這些項目本身就伴有風險,即使有保護措施、有工作人員的看護,但是這些保護並不一定適用於所有孩子。而且加上節前節後人流量大,小孩子淘氣貪玩,工作人員不可能照顧地面面俱到。
  • 致命的跳跳杆,別讓孩子玩了!
    走在大街小巷,經常看到有小孩,在一根裝有彈簧的鐵桿上跳來跳去,玩得不亦樂乎。這就是在小朋友們中風靡的「跳跳杆」。很難考證「跳跳杆」是從什麼開始風靡的,在一些小學班級裡,差不多人手一個。小朋友們一個個玩得不亦樂乎,但因此受傷的事件也時有發生。近日,南寧的10歲男孩小湘,在連續玩了近一個月的「跳跳杆」後,突然雙腿疼痛到無法走路,被送到醫院治療,經診斷為「雙側髖關節滑膜炎」。
  • 以為是腦中風,誰想到是耳中風!38歲女子右耳失聰了!
    「當時腦袋出現眩暈,以為腦中風,誰想到竟是『耳中風』呢!」
  • 4歲小孩獨自玩健身器材 整個大拇指指甲被夾掉
    4歲小孩獨自玩健身器材 整個大拇指指甲被夾掉   前日,4歲寶寶明明(化名)在武昌楊園一小區內獨自玩健身器材,幾乎將整個大拇指指甲夾掉,被送到市武昌醫院拔甲。
  • 77歲老伯腹部隆起,剖出一個重14斤的「小孩」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宋莉萍圖/醫院提供老伯腹部有個14斤的小孩?是一種較少見的惡性腫瘤!專家提醒,當發現身體有異常腫塊、隆起時,不能輕視,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排查,消除隱患。腹部隆起,竟是巨大惡性腫瘤近日,廣東省中醫院結直腸外科刁德昌主任團隊成功為一位77歲老伯切除重達14斤的巨大腹膜後復發性脂肪肉瘤,腫瘤大小達到40×25釐米。
  • 5歲女孩慘變「瘌痢頭」,竟是因為做了這件「可愛」的事……
    很多人家裡都有養寵物都免不了要跟寵物進行緊密接觸家裡有小孩這種現象更加多因為小孩也特別喜歡毛茸茸的寵物
  • 1-14歲孩子成長密碼,讓父母真正了解自家的孩子!| 家長慧
    2歲孩子「不」字當頭,打滾撒賴,一意孤行,佔有欲強,自私霸道其實,孩子的這些行為都只是因為,孩子開始有了自我的意識、意願、意圖。但他們不懂得表達,甚至他們自己也不甚明白他們自己的意圖。對待這麼小的小寶寶,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導、繞道為主。安全第一,不要告訴孩子不許玩不許碰。
  • 婁底10歲男孩天天玩跳跳杆 一月後無法走路
    小朋友們一個個玩得不亦樂乎,但因此受傷的事件也時有發生。近日,婁底新化的10歲男孩小湘,在連續玩了近一個月的「跳跳杆」後,突然雙腿疼痛到無法走路,被送到湖南省人民醫院小兒骨科治療,經診斷為「雙側髖關節滑膜炎」。據小湘父母介紹,差不多一個月前,小湘見身邊小夥伴都有「跳跳杆」,便纏著父母也買了一個。
  • 4歲女童14樓家中墜亡!窗戶有護欄
    8 月 29 日遼寧瀋陽的一棟高層住宅樓發生墜樓事件疑似一名 4 歲女童從 14 層家中窗戶墜落摔在 2 層平臺上經現場搶救確認已經死亡飄窗上有這麼高的一個鐵欄杆,小孩得爬到護欄上才能紮下去。"附近居民表示,大家聽完都挺害怕的,也沒想到孩子能掉下來。有小區居民稱,墜樓發生在 8 點多,當時 120 搶救了 20 多分鐘後,確認死亡後才離開。當時女孩墜樓的窗戶旁邊可能有沙發,小女孩在沙發上玩,才會一不小心掉了下來。孩子媽媽可能在家忙著做別的事,沒照顧到。
  • 深圳小夥玩手機時突然失明,搶救了4小時!原來是眼睛中風了……
    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廣東深圳有一位小夥子在玩手機時眼睛突然失明!到底怎麼回事?小吳在深圳西麗一家IT公司上班,這天中午他像平常一樣正在玩手機,突然眼前一花,右眼就看不見了。小吳有點慌,馬上趕往深圳大學總醫院。
  • 聰明玩兒:2-6歲孩子最適合的4大類14款「過家家」玩具
    孩子都喜歡玩模仿遊戲的,可以通過親子「過家家」遊戲,教給孩子做各種各樣的事情,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關心別人的品質,還可以訓練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識技能。如果你帶孩子到過商店,你就和寶寶一起回憶商店裡的服務員都在做些什麼,你一面問:一面講,提醒孩子模仿當服務員,如:教給孩子學做售貨員,你告訴孩子怎樣買、賣蠟筆;怎樣賣給你一塊糖果;怎樣為布娃娃餵飯,給娃娃洗臉、蓋被子,讓孩子學習為別人辦事情等。通過模仿遊戲,寶寶會樂意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過家家」遊戲當中,寶寶會因為突然萌生的家長的責任感,更能理解父母的角色!
  • 按年齡段管教孩子的最好方法(1-10歲全)
    雖然這是一段不愉快的時期,但是孩子不是你的敵人,他不是故意要和你做對,而是他處於身心不穩定的狀態他的日常生活起居,都要我們多費精力,多花心思來處理。接受他在找個年齡,最大的情緒發洩對象是媽媽的事實。還有在他不鬧情緒的時候,騰出時間陪他玩。也許他是一個愉悅和順的孩子,他能平靜度過三歲半島四歲的這段期間,因此,我們不必擔心他沒有表現出不穩定的特徵。如
  • 5歲女孩頭皮紅腫起膿包,慘變「瘌痢頭」是因為家裡有它……
    >因為小孩也特別喜歡毛茸茸的寵物但是你知道養寵物不注意...小孩會...頭皮紅腫起膿包5歲女孩養寵物兔慘變「瘌痢頭」▼9月11日,家住漢正街的王女士得知女兒妙妙變成「瘌痢頭」的罪魁禍首,竟是自己2個月前買回的寵物兔,腸子都悔青了。5歲的妙妙很喜歡小動物,2個月前,王女士買回一隻小兔子給女兒玩。
  • 照射僅幾秒鐘,9歲孩子玩雷射筆左眼失明
    其實早在幾年前,消保委、教育廳就聯合發布消費警示,表明雷射筆不是普通玩具,不要隨便買給小孩玩。2在《保護兒童眼睛產品質量安全認知調查結果》中顯示,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兒童類產品中,雷射筆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