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是腦中風,誰想到是耳中風!38歲女子右耳失聰了!

2021-02-13 邑街坊

「當時腦袋出現眩暈,以為腦中風,誰想到竟是『耳中風』呢!」

日前,

市民黎女士出現眩暈,

聽力下降,

但因錯失治療時機,

導致右耳失聰。

耳朵作為人體重要的信息「接收器」,

雖然只是一個很小的器官,

但作用卻不可小覷,

耳朵要是出現了問題,

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

突發性耳聾屬於急診

 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一個月前,38歲的市民黎女士耳朵出現聽力下降,且伴有眩暈,以為是腦中風,便去了醫院神經內科就診。經檢查排除了腦中風後,黎女士安心地回家了。但沒想到的是,回家後,黎女士還是反覆出現眩暈,並且右耳的聽力越來越差,但黎女士沒放在心上。直到前幾天,黎女士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右耳聽不到聲音了,她慌了,趕緊來到江門市人民醫院就診。經檢查,她診斷為突發性耳聾,但因病情拖太久,右耳聽力已不能挽回。

突發性耳聾被稱為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三大急症之一。成人在起病三周內、兒童在起病兩周內為治療的最佳時期,一個月後治療有效率明顯降低。

據了解,突發性耳聾也叫「耳中風」,是神經性耳聾的一種。發病前一般沒什麼不適,多數人有過度勞累、精神壓力大、情緒焦躁以及受涼感冒等情況。也有部分患者先有一側耳鳴或眩暈,繼而聽力迅速下降,但患者常因耳鳴或眩暈嚴重而忽視了耳聾的表現,還有部分患者存在耳內堵塞感,以及耳周皮膚麻木感。此外,突發性耳聾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突然出現聽力下降,耳朵像隔了一層膜,感覺聲音很遙遠。不少病人同時伴有耳鳴,嚴重的還會出現眩暈、噁心和嘔吐。

 「黎女士在排除了腦中風之後,應該來耳鼻喉科看,但她沒有重視。」吳樹濃說,內耳感覺聲音的聽毛細胞和神經細胞是不可再生的,一旦變性壞死,就會導致永久性的聽力損失。

睡眠不足、精神緊張等

 可誘發突發性耳聾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不少市民宅家線上辦公,生活相對自由,很多人生物鐘被打亂,經常晚上熬夜刷手機聊天、追劇,久而久之,疾病就開始找上門。

雖然目前突發性耳聾的病因和病理機制仍不清楚,但可以知道的是,睡眠不足、疲勞過度、精神緊張、心理壓力大、情緒焦慮等都是突發性耳聾的主要誘發因素。因為過度疲勞、焦慮緊張、熬夜等,會引起大腦供血不足,而大腦供血不足會波及耳蝸,引起耳蝸缺血缺氧,耳蝸裡的毛細胞是主管聽力的,非常敏感,一旦發生缺血缺氧就會引起耳蝸損傷,容易發生突發性耳聾。

據吳樹濃介紹,最近這段時間,該院接到的突發性耳聾的病人明顯增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患者盲目認為,突發性耳聾是暫時的、沒有休息好、過一段時間就好了,導致發病後未及時就醫,嚴重影響了治療的效果。

「聽力下降時,很多時候不痛不癢,不容易引起人們的重視。再加上對該病的認識不足,很多患者往往嚴重了才就醫,但是耳朵的毛病不能等,否則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就失聰了。尤其是年輕人,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年紀輕、身體好,出現耳朵不舒服的症狀還硬扛,從而耽誤了早期治療。」吳樹濃如是說。

疫情期間,學校停課,孩子開始在家開啟停課不停學的模式。胡小怡提醒,青少年兒童的聽力敏感且脆弱,更容易出現問題。每天長時間戴著耳機在家上網課,會對孩子的聽力尤其對耳蝸會造成損害,如果休息不好,噪音對內耳循環和耳蝸都有更大的損害。建議小孩早休息,不熬夜,避免噪音,戴耳機時間不要過長,音量不要過大,尤其晚上不要讓孩子戴著耳機聽歌入眠。

吳樹濃說,突發性耳聾與其病因有很大關係,要想有效預防突發性耳聾發生,建議做到以下幾點:

1、避免和減少與強噪音等物理因素接觸,避免各種噪音對聽神經的刺激;

2、儘量減少佩戴耳機的時間,使用耳機時,保持中低音量狀態;

3、避免熬夜,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飲食營養均衡,切忌暴飲暴食;

4、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憂鬱、焦慮及惱怒等不良情緒刺激;

5、控制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全身慢性疾病。

6、預防感冒,杜絕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要儘早治療,如發現聽力異常儘早去做檢查。

來源 | 江門日報見習記者 蔡昭璐 通訊員 曾冬怡 餘俞斌

相關焦點

  • 31歲女星右耳暫失聰!自嘆沒照顧好自己,曾憑雙馬尾勝過範冰冰
    6月24號,據臺媒報導,曾與汪東城合作《終極一班》系列,在劇中雙馬尾形象深入人心的臺灣女星文雨非在社交媒體上自曝右耳暫時性失聰,目前還處於恢復之中。現年31歲的文雨非是臺灣知名女演員,演過《終極一家》中的「小聾女」、《終極一班2》裡的裘球,在《終極系列》中佔有重要地位。
  • 福州89歲高齡老人心臟裡裝「保護傘」,從此遠離中風
    福州89歲高齡的李大爺,患有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多年老年病,同時還伴有房顫。房顫可使腦卒中(俗稱「中風」)的風險增加5~7倍,同時,房顫所引起的腦中風具有高致殘率、高病死率和高復發率的特點。事實上,老人已經中風過一次。
  • 90後女子眩暈後突發中風 身體這些信號要當心!
    近日,90後女子小葉遭遇麻煩:眩暈症發作後突發中風,因送醫時間太晚,可能會引發全身癱瘓。記者從醫院了解到,近期眩暈門診的患者明顯增多,身體遇到相關信號要注意。飲酒後眩暈引發中風前幾日晚上,小葉和朋友聚會時喝了二兩白酒。次日凌晨3點左右,起床上廁所時,她突然感覺眩暈,以為喝多了,醉酒導致。
  • 肩頸酸痛去按摩 32歲女子按出頸動脈夾層引發中風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 林琳 通訊員 劉姍姍)32歲女白領長期對著電腦辦公,感覺肩頸疼痛,便想通過按摩來緩解症狀。可沒想到按摩後出現頭暈目眩,吐詞不清的症狀,到醫院一查竟然是中風。醫生考慮這次發病是頸部按摩不當導致頸動脈夾層,夾層局部形成血栓後脫落又造成遠端血管栓塞。 漢口市民張女士今年32歲,是一名美工設計。
  • 腦中風吃什麼恢復的快?吃什麼能預防中風復發?醫生告訴您答案
    總有很多朋友諮詢:王醫生,得了腦中風吃點啥能恢復得快呢?吃啥能預防復發了?其實我真的不願打擊患者朋友,但我又不能像很多騙子說什麼保健品,什麼茶什麼酒吃了喝了,腦中風就好了,就不會復發了。1300萬中風患者,這就是目前我國的現狀,已經超過了冠心病成為頭號危及我們生命健康的疾病!而且這一數據還在增加。腦梗死不但給患者帶來痛苦,如果遺留後遺症,那麼給整個家庭必將帶來負擔!我們可以回想一下,腦中風後遺症的人,常常生活不能自理,走路坐輪椅,或一瘸一拐,常常需要家人照顧。
  • 肩頸痛按摩需謹慎 四旬女子竟被按出腦中風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周女士突然中風?  醫生詳細了解周女士發病前後的經過後發現,原來她的愛人是「罪魁禍首」。原來,周女士因長期從事餐飲工作,造成其頸部、背部等局部肌肉長期緊張、勞損,而長期疼痛;她丈夫看著心疼,就在家給她做拔罐、按摩等。正是這種甜蜜愛心的「非正規」按摩最終導致周女士突發中風。
  • 女子按摩緩解肩頸酸痛 不料引發中風
    武漢晚報訊(通訊員劉姍姍 記者祁燕)女白領長期對著電腦辦公,肩頸頻頻疼痛,本想按摩緩解,可沒想到按摩後頭暈目眩,路也走不穩,連話也說不清,一檢查發現竟然中風了!漢口的張女士今年32歲,從事美工設計,不得不長時間使用電腦,經常頸肩酸痛。
  • 你千萬不可忽視的腦中風前兆!
    ,以預防重於治療來看待腦中風。預測腦中風的重要指標腦中風有兩種,一是血管破裂出血(出血性中風),約佔17%,另種是頭顱內或頸部的血管阻塞不通,造成缺血性中風,約佔83%。小中風發作後恢復,並不表示危險性消失,如不實時接受妥善診療,可能會增加腦中風、心臟病發和死亡的危險性,因此有專家稱小中風為「隱形殺手」。小中風可能一再發作,症狀可能不同,再次發作傷害更大,最後甚至可能導致腦中風。小中風發作後的第一個月到第一年內要特別注意。據統計,一成小中風病患在發作後一年內出現嚴重腦中風;三成在五年內嚴重腦中風。
  • 年輕女子按摩後突然「腦中風」 按摩真的不能太「隨便」!
    最近,年僅26歲的趙女士就因為一次按摩,遭遇了一場「無妄之災」。趙女士今年26歲家住在漢口,是一名白領。由於工作的關係,她需要長期對著電腦辦公,經常會感覺頸部酸痛不適,趙女士便去做了按摩想緩解疲勞。可這隨性的一按,麻煩就大了。患者趙女士表示,在按摩的過程中,按摩師的手勁特別大,心想這樣效果會比肩好就堅持下來了,回家後感覺到頭暈目眩的,右邊肢體麻木、不能說話。
  • 從不良少女到失聰,再到國民天后,這個日本女人影響了整整一代人!
    轉自日語書店作者達達20年前她以亞洲時尚教主的身份第一次出現在我們這代人眼前還在上小學的「老編」第一次看到她腦中就出現了一首古詩「日本平底起驚雷,濱崎步一出愛誰誰濱崎步,1978年10月2日出生於日本福岡縣福岡市,濱崎步的父親在她大約2歲時離開了家庭,她對父親的印象很模糊,她的童年是由母親和外婆一起度過的。小小年紀的她擔任模特以幫補家計,16歲只身前往東京尋找從事演藝事業的機會。
  • 梳頭防腦中風活氣血
    人頭頂的"百會穴"聯通身體的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常梳頭通可以疏通氣血,起到滋養和堅固頭髮、健腦聰耳、散風明目、防治頭痛作用。早在隋朝,名醫巢元方就明確指出,梳頭有通暢血脈,祛風散溼,使發不白的作用。俗話說:「梳頭十分鐘,預防腦中風。」腦中風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對付它的最好辦法就是加強預防,而堅持梳頭就是一種最簡單易行、最方便實惠的好辦法。
  • 散文海外版| 左耳右耳
    我的左耳右耳,在耳廓、三角窩、耳垂方面的相似,並不足以掩蓋我右耳耳輪的「異軍突起」,那是我初中時突發中耳炎留下的後遺症。跟八十多歲外公碩大豐潤且長耳毛的大耳比起來,我的耳朵雖然顯得單薄,但在輪廓上卻很相似。毫無疑問,我的耳朵沿襲了母親的強大基因。我的臉,則被父親的強大基因佔領,正如爺爺的強大基因佔領了父親的臉一樣,只是,爺爺基因的強大之處,還在於同時塑造了父親的耳朵,就是那種幾乎擰不出耳垂的耳朵。
  • 2歲失聰,7歲拍戲還債,甩初戀謝賢,蕭芳芳的人生有多精彩?
    2歲失聰,7歲出道拍戲還債,甩初戀謝賢,蕭芳芳的人生有多精彩?昨天扒了四哥謝賢的情史,今天來扒一下蕭芳芳吧!這個讓四哥第一次體會到被甩的滋味,還鬱鬱寡歡一年的女子到底有什麼來歷。現在年輕一代很少有人認識蕭芳芳了吧?還記得李連杰那版《方世玉》嗎?裡面方世玉的母親"苗翠花"就是她演的。
  • 中風患者能吃蟲草嗎?蟲草能治中風嗎?冬蟲夏草對腦中風的作用和功效
    隨著老年人的年齡增長和身體的變化,身體越來越不如以前,老年人各方面身體器官都在下降,免疫功能下降,導致了老年人的身體很容易出現狀況,腦中風就是其中的一種,在我國每年都有150-200萬人患有腦中風疾病,我國是腦中風患者發作率,死亡率最高的一個國家,位居世界第一。最近有個腦中風的顧客問易桑,問我能不能吃點冬蟲夏草,吃蟲草對腦中風有沒有效果。
  • 46歲男子右耳流膿30年,一根木材引發「耳內事變」
    患者今年46歲,自幼反覆出現右耳流膿,其病程漫長,發作緩慢,病情反覆,直至從外耳走向中耳,再涉及內耳,走向耳聾、耳鳴,走路不穩,從普通炎症發展至相鄰的腦、大血管和面神經,嚴重威脅到患者健康。所幸的是,患者已於近日在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成功接受了手術,術後第二天已正常下地行走。
  • 中風的前兆,中風有這些原因
    黑蒙和視物模糊主要是大腦突然缺血的表現,有些患者還會伴有噁心、嘔吐、頭暈及意識障礙,被視為腦中風發生前的預兆。2.哈欠連綿、疲倦無神可能是由於大腦血供相對不足時可能引起,若大腦動脈狹窄逐漸加重,呼吸中樞缺氧時,會表現為不自覺的連續哈欠、疲乏無力。
  • 年輕女子肩頸酸痛去按摩 按出頸動脈夾層引發中風
    32歲女白領長期對著電腦辦公,感覺肩頸疼痛不適,就想通過按摩來緩解下,可沒想到前天按摩之後感覺頭暈目眩,走路不穩,連話也說不清楚了,到醫院一檢查發現竟然是中風,醫生考慮這次發病是頸部按摩不當導致頸動脈夾層,引起頸動脈重度狹窄,夾層局部形成血栓後脫落又造成遠端血管栓塞。
  • 90後女子喝了二兩酒後天旋地轉,竟引發全身癱瘓
    近日,在揚定居的雲南90後女子小葉遭遇了人生巨變:事發前一晚,她外出參加聚會喝了二兩酒,隨後她便回家休息,事發當日凌晨三點,她起床上了個廁所,此時她突然有一種天旋地轉的眩暈感,以為是喝醉酒了休息一下就沒事。
  • 38歲女子腦梗,兩月後離世,醫生:1種調料天天吃,血管怎能不堵
    凌晨1點的醫院裡忽然開始吵鬧,一名38歲的女子躺在病床上,頭戴著氧氣罩,已經陷入了深度昏迷,被簇擁著推進急救室。檢查結果顯示,女子是突發腦梗,經過兩個小時的搶救總算保住了命,但是情況依舊不容樂觀,在醫院住了兩個月後,最終不幸離世。據了解,女子生前是開甜品店的,自己也特別愛吃甜食,因為方便幾乎每天都會吃各種甜品。
  • 論耳吉相:堅厚、長、大、貼腦、耳高形美、耳門寬大、耳內黑痣、耳輪黑痣、耳輪肉、毫毛、耳白珠紅、垂珠朝口、輪廓分明.
    耳提高長過眉,主思想高雅、智力高超、中少年運佳(耳高者,腎臟也高)。耳高形狀不美者,易持才傲物、得罪他人。耳大有主見,有領導力,社交能力強,身體底子好,精力旺盛。02—耳朵貼腦者,思考周詳、聚財(木火型人可以不論),耳內有黑痣或有毛,主長壽、生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