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地區即將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

2021-02-22 宜律無憂

今年5月24日將會有第一個合法的「同性戀」婚姻在中國誕生!



文章來源:好奇心研究所

題圖來自 Barbarian Image

原文標題:臺灣「行政院」頒布專法,實際上同性戀依然可以用民法結婚  

臺灣

初二上學期物理課上,老師講電學時說道:「同極相斥,異極相吸。就像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同性要是相互吸引那就成了同性戀。」

這是「同性戀」這個概念第一次出現在我的世界。記得當時老師還說他們大學校園裡有一對女同性戀······(此處省去一萬字)

到了高二,出現了一個概念叫「搞基」,後來有個概念叫「基友」。

再後來上大學了。

大二開始學法學後,法理學課堂展示就有一個小組的展示主題為「同性戀合法化研究」。

民法老師何霞老師更是反歧視(包括反性別歧視)領域的專家,何老師是我的法學啟蒙者之一,她對權利的執著和為權利而奮鬥的身體力行深深地影響著我。學習法學的時間越長,就會愈加看重權利,慢慢地也開始意識到」同性戀「關乎的是人權,關乎的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問題。

對同性戀問題的接觸越多,也就愈加能夠正確地面對這個群體,尊重這個群體!

在此,強烈呼籲社會各界尊重同性戀群體,同性戀不是怪物,同性戀和我們一樣都是正正常常的普通人!


2 月 21 日中午 12 點左右,臺灣「行政院」正式通過《司法院釋字第 748 號解釋施行法》草案

《司法院釋字第 748 號解釋施行法》草案明訂同性伴侶未來可以採用《民法》結婚,並擁有財產繼承權、醫療權,也能有收養子女的義務,此外也必須跟《民法》規定的婚姻伴侶關係一樣,遵守單一配偶的義務。

若以白話文來說,就是臺灣」行政院」頒布了一個「專法」草案,但內容則是明訂採用《民法》裡的婚姻規定,更重要的是同性戀結婚的名稱不是「伴侶」,而是實質婚姻關係,與異性戀的婚姻關係相同。

2 月 20 日,行政院院長蘇貞昌一公布此草案,許多關心同性婚姻權益的人士都大感吃驚,因為這項法案顯然在現階段巧妙地避開臺灣社會中反同、挺同陣營中難解的僵局。

隨後,蘇貞昌立刻在 facebook 發布視頻向民眾解釋此法案的立意:

「大家都知道,人類社會是不斷進步的,以前窮人、女人、黑人都曾經被歧視很長的一段時間,連投票權都沒有,現在都已經獲得尊重,人人平等。過去我們一直以為性傾向只有異性相吸,誤以為同性一定相斥,我們不了解同性戀,因為不了解而害怕,因為害怕而排斥,連我自己小的時候都曾經這樣。現在醫學證明,同性戀是天生的,是自然的,不是疾病,不會傳染,也不可能因為教導而使異性戀者變成同性戀,更不可能因為治療,而使同性戀者變成異性戀。」

行政院作為全國最高行政機關,必須依法行政,必須尊重公投結果,更必須遵守等同憲法效力的大法官會議解釋,就是因為尊重公投結果,所以我們不修民法,民法婚姻夫妻之規定完整不動。因為大法官會議第 748 號解釋已明白表示必須『使相同性別兩人『獲得』婚姻自由之平等保護』,所以,行政院在將提出的專法草案中平等保護同性之婚姻自由,又鑑於這段期間社會各方對於專法的名稱各有堅持,多所爭議,我們覺得整個社會實在不必多費力氣於此,既然大家都必須遵守大法官會議的解釋,行政院將提出專法的名稱就叫「司法院釋字第 748 號解釋施行法」,送請立法院審議。「

臺灣律師呂秋遠也在 facebook 上分析此草案,他說這這項施行法「不滿意但可以接受。……這項草案非常簡單,大致上就是將異性婚姻擁有的權益完全給予同志。原則上只有一點不同,就是同志婚姻不得收養與自己無血緣關係的子女。

此外,一直以來都支持同性戀婚姻直接採用《民法》的「婚姻平權大平臺」總召呂欣潔則回應「我們其實目前還沒有看到版本細節,那這個細節到底是不是中間,還有更好可以修改的地方,但行政院長很努力地要往符合大法官釋憲的這個方向去。」

至於反同陣營幸福盟法律總顧問曾品潔:「法案的名稱外殼上,就是兩邊都不得罪,但是它的裡子裡,它還是用婚姻的形式,這個我們是覺得不妥啦,這個是違反廣大主流民意的意旨。」

然而,草案釋出不到 12 小時,蘇貞昌的視頻已經超過 70 萬人次的觀看,有法界人士在網上解析行政院的法案相當聰明,通過專法來與《民法》締結「第二條關係」。

2017 年 5 月 24 日臺灣「司法院」大法官針對同性婚姻是否違反當地憲法作出解釋:臺灣現行的《民法》不允許同性婚姻是違憲的。與此同時,大法官給了立法、行政機關兩年的時間,讓法律完善足以讓同性戀享有婚姻權。若沒在期限內訂出法律,臺灣的同性戀可以直接享用《民法》的權益。當時,這項解釋被視為 LGBT 人權的一項重大勝利。

釋憲案一出,反同陣營開始想盡辦法希望可以走法律途徑,讓同性戀無法享有與異性戀相同的婚姻權。

2018 年 8 月 28 日,幸福盟帶著 198 萬份的連署書來到中選會門口,打算發起三項公投提案。理事長曾獻瑩在記者會中強調「這不是一場保守對抗潮流的戰爭,而是一場基本價值的抉擇 ! 」 而就在幸福盟遞交公投連署書沒多久後,挺同方也策劃發起「反制公投」作為應對手段。

2018 年 11 月 24 日公投結果出爐,反同方提出的公投「你是否同意以民法婚姻規定以外之其他形式來保障同性別二人經營永久共同生活的權益?」同意票獲得了 6,401,748,不同意票則為 4,072,471。

公投結果宣示了臺灣必須立專法保障同性戀權益。儘管如此,反同方還是希望專法名稱不該出現同性婚姻、同性伴侶之類的字眼。

在支持、反對聲浪越來越激烈的同時,行政院以《司法院釋字第 748 號解釋施行法》的名稱先是避開了名稱的爭議,內文當中又將權益導向了《民法》的婚姻權。這是首部以釋憲案為名的法案。不過,還是有挺同陣營希望未來再朝全面廢除專法前進,直接享有《民法》權利。

目前《司法院釋字第 748 號解釋施行法》草案將從行政院進入立法院審議,通過之後,將可以在今年 5 月 24 日正式生效。

也就是說,這一天將會有第一個合法的「同性戀婚姻」在亞洲誕生。

以下附上臺灣婚姻平權的大事記:

1986年

同志運動先驅祁家威發表一份長達 8000 字的《對社會大眾及同性戀者的懇切聲明及呼籲》。

1996年

男同志許佑生與烏拉圭籍裔的男友 Gray 公開舉行臺灣首場同性婚禮。

1996年

「同志諮詢熱線」 成立。

2000年

祁家威具狀聲請同性婚姻釋憲,未獲司法院大法官會議受理。

2004年

臺灣通過「性別平等教育法」,內容明訂:「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2006年

時任立法委員蕭美琴提出了《同性婚姻法》草案進入立法院。

2011年

男同志陳敬學、高治瑋登記結婚遭到拒絕,向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提行政訴訟。

2013年

祁家威與男性伴侶到臺北市萬華戶政事務所登記結婚遭到拒絕,向內政部訴願遭駁後,提起行政訴訟,經最高行政法院駁回上訴定讞。

2013年

「臺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將費時兩年起草的「多元成家立法草案」送進立法院,這草案包含三個部分,其中婚姻平權(含同性婚姻)的草案進入了立法院的「一讀」程序。

2016年

立法委員尤美女等人提出《民法》修正案,併案通過初審。

2016年12月

「婚姻平權大平臺」與呂欣潔在世界人權日發起大型活動呼籲婚姻平權,現場聚集超過 25 萬位民眾參與。

2017年5月

大法官釋字第 748號解釋指現行法令未保障同性婚姻,屬違憲。

2018年11月

臺灣舉行「九合一選舉」以及公投,反同陣營所提出的三項公投獲得勝利。

2019年2月

行政院長蘇貞昌公布同性婚姻專法草案《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


相關焦點

  • 又一個國家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
    2019年1月1日,奧地利終於實現了同性婚姻合法化!當地的同性戀人們也終於有了應得的保障!目前全世界已有超過27個國家和地區從法律上承認同性婚姻,包括阿根廷、比利時、巴西、愛爾蘭、英國、美國等。在過去20年裡,有約30個國家取消了對同性戀定罪的法律。
  • 臺灣成為亞洲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地區
    同性婚姻合法化第一次距離我們這麼近。就在130公裡外的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地區!臺灣同婚釋憲案,源於一對同性戀伴侶,59歲的祁家威與男伴到萬華區戶政事務所等級結婚被駁回,經行政訴訟後以敗訴收場。
  • 對中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探討
    在同性婚姻的支持者中,其也被稱為婚姻平等或平等婚姻權。同性婚姻是對傳統婚姻模式的一種創新,體現了現代婚姻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滿足了同性戀人士的結婚需求,具有重要的歷史進步意義。截至2020年,同性婚姻與民事結合在全球五大洲得到合法化,全球範圍內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或地區達到30個。但是中國同性婚姻的合法化與我國大眾的普遍價值認知不相符。
  • 盤點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和地區
    截至2013年11月,同性婚姻與民事結合在全球四大洲得到合法化。
  • 泰國同性婚姻合法化!三男子成婚也能行?
    至此,距離泰國同志婚姻合法化只差最後一步:將該法案送往泰國國家立法議會(NLA)作最終審議。若法案通過,泰國將會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伴侶關係合法化的國家!前兩天,又一對同性戀人走進婚姻的殿堂,並且受到了雙方家人的祝福。
  • 同性婚姻合法化國家
    裁決並不立即促成義大利立法承認同性伴侶,但也受到關注。裁決指出,歐洲委員會47個成員國已有24個法律承認同性配偶。截至2015年6月,同性婚姻與民事結合在全球四大洲得到合法化。保護同性戀權益於現今歐美多國被視為如同反對歧視少數族裔一樣的絕對的「政治正確」。
  • 又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
    澳大利亞當地時間周四(12月7日)下午6點,澳大利亞議會克服了多年來保守勢力的阻礙,以僅有四票反對的壓倒性優勢投票通過了婚姻平權法案,將婚姻的定義從「一名男性和一名女性的結合」修改為「兩個人的結合」。 2004 年以來,議會推動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嘗試足有 22 次,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12月8日,雪梨歌劇院點亮彩虹燈,慶祝同性婚姻法案通過。
  • 德國同性婚姻實現合法化!
    德國總理默克爾同意對同性婚姻進行投票表決幾天後,絕大多數德國議員投票贊同同性婚姻合法化。
  • 德國同性婚姻實現合法化
    德國聯邦議會在暑期休會到來前,為同性婚姻合法化打開綠燈。德國之聲6月30日報導,德國聯邦議會當天以393對226票,4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同性伴侶婚姻合法化的法案。德國總理默克爾投了反對票。會議結束後她接受採訪時表示:"關於婚姻的問題,我的基本信念源於憲法第六條對保護家庭的規定,其內涵包括了婚姻是一男一女的共同生活。"
  • 一場關於「同性婚姻合法化」首次公共討論的背後
    據新京報報導,「12月20日上午,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第三次記者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嶽仲明表示,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三次審議稿徵求意見過程中,有意見認為,同性婚姻合法化應該寫入民法典婚姻家庭編。」
  • 重磅|臺灣或成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地區
    外界評論,這是臺灣邁向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第一步,臺灣或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地區。▲司法委員會初審《民法》修正草案「民法」972條現行條文規定「婚約,應由男女當事人自行訂定。」尤美女、許毓仁與時力版本皆將「男女」當事人改為「雙方」當事人,引起爭議。郭正亮提出修正動議,建議保留原條文,並新增「同性婚約,由雙方當事人自行訂定」,最後按照郭正亮版本通過。
  • 臺灣地區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基本歷程
    近一年來,我一直在思考臺灣地區同性戀合法化原因是什麼,又意味著什麼?是婚戀自由與男女平等的鬥爭的勝利?是民進黨關於政治選舉過程中選票的考量?
  • 泰國同性婚姻合法化,同性生子的路還有多長?
    每一個螺絲的家(微信號:Les_lbjp),Les、拉幫姐派帶你了解圈內各種新鮮事兒……🌈又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國家誕生 🌈今天,#泰國同性婚姻合法化草案通過#的新聞熱點上了微博實時熱搜,泰國內閣於7月8日通過了一項法案,允許同性伴侶進行婚姻登記,並通過《民商法典》修正案,以確保同性配偶享有與異性夫妻同樣的權利。
  • 亞洲第一個「彎」掉的地區?繼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看大陸
    而「立法院」需於2年內完成修正和制定,也就是說接下來兩年內不管立法院有無針對同性婚姻進行修法,兩年後,同志戀人只要帶著兩人的證人籤名書,就可以到戶政機關辦理結婚,即最晚2019年5月24日同性就能結婚了。
  • 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和地區已達40個,你知道嗎?
    雖然各國立法保護的方式和程度不同,但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同性戀非罪化,即成人間的、彼此合意的、私密的同性性行為不是犯罪;刑事法律修訂,針對同性戀者的任何暴力行為,屬於法律上的加重和從重處罰情節;頒布反歧視法律,禁止職場、軍隊等任何場合針對同性戀者的歧視行為;認可同性伴侶關係,主要包括認可同性伴侶同居關係、民事結合(註冊夥伴關係)和同性婚姻;認可同性戀親子關係,保障同性戀者為人父、為人母的權利等等。
  • 「我有兩個媽媽!」——同性婚姻合法化,只是第一步!
    我國臺灣地區已經通過地方性法律,為同性婚姻提供了制度性保障,但對於同志而言,他們(她們)仍將面對其他社會責難,比如生育問題。在倫理上,男同性戀的生育可能會面臨代孕問題,女同性戀的生育則可能存在某些潛在風險,比如婚姻破裂之後,女同性戀者可能會在子女歸屬問題上發生糾紛。
  • 同性婚姻合法化?付諸討論就是一種進步
    ——本文系紅網第五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12月20日上午,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第三次記者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嶽仲明表示,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三次審議稿徵求意見過程中,有意見認為,同性婚姻合法化應該寫入民法典婚姻家庭編。雖然由專業人士分析得出,同性婚姻寫入民法典,目前來說恐怕還是奢望。因為同性婚姻合法化並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
  • 瑞士同性婚姻合法化法案通過
    如今,瑞士通過了同性婚姻這也算是同性之間的情誼在世界範圍內反歧視的重大突破。 這兩年,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將同性婚姻合法化 據悉在世界範圍之內,已經有許多國家開始承認或者已經陸續開始放寬對於這方面的感情規定 同性之間的感情不止是在國外,其實國內也有不少,就比如臺灣地區已經支持同性活動了
  • 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意外反對者
    「我們的訴求」即同性婚姻合法化。 這一呼籲的輿論高潮出現在三天前,當時,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身為法工委立法規劃室主任的嶽仲明稱:在徵求意見過程中,有提議同性婚姻合法化寫入民法典。儘管這一表態並無實質影響,離同性婚姻合法化相去甚遠,但同性戀媒體紛紛用「進步」「群情激動」「奔走相告」等詞來表達喜悅。「首次以術語提及『同性婚姻合法化』,相當意外和罕見」。
  • 兩岸網: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難言之隱
    而通過同性婚姻法律更成了民進黨蔡英文政府一個標榜自己尊重人權、兌現競選承諾、展現執政能力的指標之一。筆者忍住不說這個話題已經很久了,自然是怕人罵自己不夠包容和尊重人性。除了這點,臺灣「挺同」或者反對者保持沉默,還有哪些說不出口的原因呢?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不是同性戀但力挺同性婚姻合法的泛綠政治人物。給出的理由的確是人權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