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元一根的烤腸是用什麼做的?為什麼商家從來不吃?看完整個人都
烤香腸是很多朋友們的最愛,中小學的學校門口商店裡,火車站進出口的商鋪裡,小吃街、菜市場周圍的商鋪裡都少不了烤香腸的身影,大多時候它靜靜的呆在店家門口的玻璃烤箱中翻滾著,很適合餓了的朋友們去墊墊肚子,而且價格也不貴,兩塊錢就可以收穫一根熱氣騰騰的烤香腸了。不過這種路邊攤一般家長是不讓我們吃的,就跟從小學校門口賣的三無食品——辣條一樣,家長們總說這些東西不衛生、不乾淨、不健康,告訴我們這些食品的加工衛生以及材料是非常差的。那麼烤香腸使用的香腸究竟是什麼材料做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
首先,大家都知道市面上一公斤牛肉雞肉的價格是非常高的,所以你要是指望兩塊錢就能吃上80塊錢的東西,那完全是不現實的,那麼要怎麼樣才能填充完香腸呢?你要是仔細看過火腿腸的配料表,你會發現,一根雞肉腸中含有的絕不僅是雞肉,更多時候配料表中就會寫到鴨肉,但如果你轉念一想,覺得你吃一根雞肉腸,還能吃到鴨肉是賺了的話,那我再告訴你,除了鴨肉以外,有些低等的小作坊還會使用養殖場專門為生產皮毛而飼養出來的狐狸肉、貂肉來做香腸。這些肉的安全性、衛生性有沒有保障大家心裡應該有了答案。
其次,大部分香腸中含有的肉蛋白其實非常少的,更多的是香精、色素、防腐劑等物質,並會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而加入大量澱粉,但人類的感官是無法分辨出它們和真正的肉之間口感的區別,在香精的掩蓋下,人類大多連是什麼肉都分辨不出。
最後,還是希望大家少吃這些路邊攤,尤其烤腸和其他仿生類食品,例如蟹排,魚丸,蝦丸等,這些食品不但毫無營養成分,而且衛生問題值得堪憂。那麼你還有什麼關於食品安全的小常識分享給我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