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GDP近百萬億 我國經濟長期趨勢依然向好

2020-12-12 新浪財經

來源:盤和林

盤和林

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初步核算,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比上年增長6.1%,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4.4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0892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0276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總體來看,我國綜合國力邁上新臺階,大國發展基礎不斷鞏固,實現高質量快速發展。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造成較大衝擊,擾亂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步伐。與此同時,我國各地各部門陸續出臺減稅降費、租金減免、財稅金融等一系列強有力政策措施來對衝疫情影響,進一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疫情防控的同時逐步釋放出發展潛力和增長動能。

我們需要明確一點,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影響是短期的、可控的。在企業逐步復工復產、疫情逐漸好轉的態勢下,我國經濟會逐漸走上平穩發展的軌道。

從需求端角度看,我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2019年我國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89.0%,其中,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57.8%。消費作為穩定我國經濟運行的壓艙石,是我國經濟增大的第一大動力。在我國人均收入持續提升和居民消費形態不斷升級下,我國內需潛力十分龐大且有待釋放。隨著網際網路的加速進步和消費觀念的轉變,居民逐漸由線下消費轉向線上消費,雖然此次疫情使消費需求在短期內受到制約,但進一步激發了居民的新興消費潛力,不僅豐富了消費途徑,也促進了消費新業態的發展。隨著企業的復工復產,補償性消費會加速釋放,餐飲、文娛等服務型消費有望在疫情過後迎來回升和反彈,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疫情造成的損失。

從供給端角度看,我國製造業的整體優勢十分顯著,具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和服務鏈,製造業規模居全球首位。延遲復工會在短期內對企業利潤帶來不利影響,導致工業增加值增速變緩,同時疫情使一些醫療製造業和專用設備製造業業務激增,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負面衝擊;長期來看,企業產能和生產效率的短期停滯有望在疫情過後逐漸恢復,產業結構升級步伐的加快也會進一步擴大內需拉動力。製造業逐漸向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已成為大勢所趨,此次疫情會加速我國產業在技術創新上的突破,繼續保持製造業的整體優勢,我國在全球產業鏈的地位也會進一步得到鞏固。

在疫情影響下,我國餐飲、文娛、交通運輸、旅遊等服務行業受到較大衝擊,我國經濟運行也在短期內受到一定不利影響。與此同時,一系列新型產物相繼湧現,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網上訂餐等新業態正在蓬勃發展,疫情的出現使得傳統行業和網際網路的融合變得十分迅速,製造業和信息化正在加速融合,產業智能化不斷加深,數字經濟發揮著其獨特的優勢和活力,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技術保障。

近年來,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逐步實施,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保持較快增長態勢,以創新為支撐的經濟發展形態和模式不斷萌生,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產業結構轉型的新動力。2019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值比上年增長8.4%,快於規模以上工業2.7個百分比;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2.7%,快於規模以上服務業3.3個百分點。

目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持續推進改革和創新「雙輪」驅動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明顯,科技創新引領作用不斷增強。此次疫情讓無數企業抓住創新這隻跳板,與網際網路實現加速融合,不僅加快企業產業結構升級的速度,也提升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同時疫情也加快了人工智慧、5G通信等行業的發展,迎來創新性增長。

總體來看,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影響只是階段性的、短期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中國經濟在疫情面前展現出了充分的韌性與活力,經濟平穩增長的趨勢不會改變,綜合競爭優勢依然存在。中國的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持續優化的經濟結構和大力政策支持都是中國經濟長期穩中向好的強有力支撐。

另外,及時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是確保經濟恢復平穩發展的關鍵,當前我們要把疫情防控放在首要位置,努力把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同時我們需對中國經濟基本面充滿信心,相信在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後,中國經濟的巨大潛力會釋放出來,經濟發展會逐漸恢復到正常水平,順利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圓滿收官。(作者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

相關焦點

  • 2019年我國GDP近百萬億元 增長6.1%
    2019年我國GDP近百萬億元,增長6.1%——人均1萬美元,了不起(權威發布)又一個巨大的飛躍!1月17日,2019年中國經濟數據火熱出爐。初步核算,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99.086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1%;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達到10276美元。「中國經濟增長連續18個季度保持在6%—7%之間,經濟發展的韌性持續顯現。這不僅表明2019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經濟總量上取得了新的進展,也表明2019年經濟發展為2020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堅實保障。」
  • 全國2019年GDP總量近百萬億 各省市排名廣東位居第一
    2019年的數據,基本已定。中國的GDP總量達到了990865億元,離百萬億也是近在尺咫。今年中國的增速依然保持在6%的速度,總量方面依然東部沿海地區有一定優勢,而增速方面已經趨向於中西部地區。未來,中國的發展,將更加全面、更加均衡!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中國各省市的發展情況!
  • 我國「落寞」的城市:老牌直轄市,如今發展全國倒數第一
    每當我國經濟數據出爐,總會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隨著各省份今年上半年前6個月經濟數據相繼出爐,形勢向好,成績喜人,特別是廣東省,已經突破了5萬億日元!但是也有不發達的城市,今天來看看中國發展最冷清的大城市——天津。為什麼天津的發展最冷清?
  • 2019年GDP逼近100萬億元大關 中國2019年GDP世界排名
    2月28日,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文正式對外發布。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撰文表示,2019年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 2020中國經濟趨勢報告:GDP增長率基本與2019年持平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的基本趨勢不變。根據中國宏觀經濟系統模型預測,2020年,我國GDP增長率基本與2019年持平,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就業、物價保持基本穩定,產業結構繼續優化,增長質量繼續提高。
  • 結合已出爐的經濟數據:預計長沙2019年gdp在11000億左右
    截止到目前,在全國所有主要經濟城市當中,僅剩下長沙和鄭州兩座城市仍然沒有由官方正式公布的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了(gdp),從時間上來看,現在已經是三月份過半,第一季度即將過完,雖然有部分疫情原因的影響,但是過去了兩個半月,仍然還有兩座重量級的省會城市沒有發布過去一年的經濟數據,實屬罕見
  • 瀋陽2019年gdp出爐:經濟持續低迷 離國家中心城市漸行漸遠
    2020年2月19日,瀋陽市統計局正式對外公布了2019年全市經濟運行情況。經遼寧省統計局統一核算,2019年瀋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470.3億元,按照可比價計算,比上一年增長4.2%,增量為368.4億元。
  • 人民日報評論部: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深刻認識和...
    前不久,國家統計局公布10月份經濟運行主要數據,其中,10月餐飲收入4372億元,同比增長0.8%,增速年內首次轉正。餐飲業的不斷回暖、消費市場的日益復甦,顯示出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註解著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啟航,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在新發展階段,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將為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築牢堅強堤壩,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支撐。
  • 《2019年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發布:我國自然災害損失相較近10年...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莉今年5月12日是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日前,應急管理部-教育部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應急管理部國家減災中心、應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等單位聯合發布《2019年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對2019年全球和中國自然災害、近30年全球自然災害及中國災害在全球和亞洲的排名情況等進行了分析評估。
  • 我國2019年GDP數據公布,全年增速為6.1%,美國、日本與德國呢?
    文/李閏近段時間對於我國在2019年的GDP成績,不少機構有諸多猜想,在GDP的各項指標裡面,大家對於人均GDP能否突破1萬美元很有信心,而在GDP總量上面能不能突破100萬億元人民幣還存在不少爭議。2019年我國GDP總量達99萬億元在2018年的時候,我國的GDP總量就已經達到90萬億元,對比近幾年的經濟增速,我國在2019年的GDP總量想要達到100萬億元難度不小。也正因為如此,大多數機構認為我國在今年完不成百萬億元的目標。
  • 雲南各市gdp排名2019 雲南省人均gdp排名2019
    雲南省位於我國西南地區,總面積39.41萬平方千米,山地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88.64%!雲南風景秀麗,河流眾多。省內跨徑長江、珠江、元江、瀾滄江、怒江、大盈江等。  2019年末,雲南省下轄16個地級行政區,常住人口4858.3萬人。全省生產總值23223.75億元,人均生產總值47944元,低於全國人均水平!
  • 2019年臺灣GDP達到4.21萬億,同比增長2.7%,在全國排第幾?
    不過最近二十年,臺灣經濟增速有所減緩,與此同時我國大陸省份經濟持續高速發展。這些年大陸不少省份GDP都超過了臺灣,那麼如今臺灣GDP在全國處於什麼位置? 從臺灣當局公布的數據了解到,2019年臺灣地區生產總值為18.90萬億新臺幣,折算成人民幣約為42180.68億元。
  • 全國政協舉行2019年第四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
    原標題:全國政協舉行2019年第四季度 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   本報訊(記者 包松婭)全國政協2019年第四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1月17日上午在京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辜勝阻出席會議並講話,全國政協副主席高雲龍出席會議。
  • 2020年中美GDP能拉近多少?中國GDP能達到美國73%?
    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縮小與美國GDP的差距 儘管美國經濟體量極其龐大,但是我國經濟發展速度要遠超美國。過去幾年,我國經濟增速保持在6%左右,在全球來看依然屬於較高增長的經濟體;而美國增長速度也不慢,維持在2%-3%左右。
  • 2020年GDP破百萬億元已無懸念——中國經濟乘風破浪穩健前行
    在12月15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從11月的主要數據來看,四季度經濟運行的增長有望比三季度繼續加快,無論生產還是需求都在穩步回升。」「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總量不斷躍上新臺階。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99.0865萬億元。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同比增長0.7%。
  • 2019年世界GDP35強,我國相當於3個日本
    GDPGDP是指按國家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常被公認為是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它反映了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我國gdp趕超各國之路我國1995年gdp超過加拿大,排世界第八名。1997年超過巴西,排世界第七名。2001年超過義大利,排世界第六。2004年超過法國,排世界第五名。2005年超過英國,排世界第五名。2007年超德國,排世界第四名。
  • 宜家中國首家烘焙工坊開業 2019年我國烘焙市場規模及趨勢預測(圖)
    宜家創始人英格瓦所說的「與空腹的人做生意很困難」,正是1956年瑞典第一家宜家商場開設餐廳的原因之一,餐廳也逐漸成為宜家賣場的標配。2018年至2022年的4年時間被宜家定義為轉型期,烘焙工坊只是嘗試之一。宜家未來計劃把餐廳和咖啡館設計成放鬆、聚餐、玩樂等多功能場所。近年來,我國烘焙行業發展較快,從產品的門類、花色品種、數量質量、包裝裝潢以及生產工藝等,都有了顯著的提高。
  • 全球gdp排名2019 全球GDP前20強具體榜單排名一覽
    近日沙烏地阿拉伯也公布了2019年前三季度的經濟統計數據,至此,全球GDP20強榜單也就正式出爐。  2019年前三季度GDP總量最高的依然還是美國,GDP總量達到了15.91萬億美元,穩穩暫居第一。
  • 我國最特別的省會城市:GDP不足萬億,卻是世界一線城市!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是有目共睹的,全國各地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許多城市的國際地位也越來越高,在去年舉行的世界城市評選中,我國的很多城市表現突出。其中,有一個特別的城市超越了廣州這個現代化大都市,成為世界一線城市,但是,從gdp來看,這座城市的gdp還不到1萬億元,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獨特的城市吧。這個城市是臺北,是臺灣省的省會,/臺北的面積和人口都很小,臺北gdp只有5000多億元,但是,由於人口不多,臺北的人均gdp非常靠前,人均gdp達到19萬多,在中國也是數一數二的水平。
  • 臺灣經濟實力排在全國第幾?對比2019年GDP,與一個省份非常接近
    當然在對比城市實力的時候,大家最喜歡省內對比,或者某個熱門城市之間的對比,可能對於臺灣省的的了解相對不多,這也是因為地理位置緣故,加上一國兩制的政策,給予了臺灣省一定的自由度,但是無論何時何地,臺灣省一直都是中國不容分割的領土,那麼許多網友甚至很好奇,當地的經濟究竟如何,如果換算一下GDP數據,能夠排在全國的第幾位呢?和誰是一個檔次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