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手媽媽帶娃時,發現寶寶都有「吐奶」的情況,這就給帶娃的過程中造成了困擾。而有些新手媽媽缺乏經驗和常識,稍不注意還會釀成意外的發生。還有一些家長們對於吐奶和溢奶分不清楚,常常把兩者混為一談,採取了錯誤的方式,因此並沒有減少孩子的痛苦。
今天家寶就為新手媽媽分享一下,什麼是溢奶和吐奶。寶寶為什麼會吐奶。如何解決寶寶吐奶呢?
首先,寶寶六個月以內的吐奶大部分是正常現象,因為寶寶這個時期的胃,賁門都還沒有發育好,吃進去的奶就很容易從賁門反流出來造成吐奶。
打個比方,一個沒有繫緊口的麻袋,是不是很容易掉東西呢,這種情況,會隨著寶寶逐漸長大,賁門收緊,胃發育成熟,到了6個月基本緩解啦。
而溢奶則是寶寶胃裡和食道裡面的奶流出來的現象,相比吐奶而言。溢奶的奶是比較少的,只是殘留在嘴角一部分。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吐奶和溢奶都是生理造成的,比如幽門狹窄、病毒感染都是會造成吐奶的,假設寶寶之前一直不吐奶,突然有一天吐奶特別厲害,這個時候寶媽就一定要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了。
寶寶為什麼會吐奶?
寶寶吐奶是生病的信號
如果寶寶由於吐奶導致體重急劇下降,或者邊吐奶邊咳嗽,或者嘔吐物呈現褐色和綠色。或者噴射到達70-80公分遠,這時候寶媽就要小心了,這可能是寶寶全身性或者胃腸道疾病的一個症狀,這個時候就要帶寶寶到醫院進行全面檢查。
為什麼有的寶寶吃完會吐奶
寶寶有可能是因為進食太多,而且吃奶後立即平臥,也容易導致寶寶吐奶。
寶寶奶嘴不合適
如果奶嘴小,寶寶很容易吸入空氣,奶嘴大寶寶則容易被嗆到。這兩者情況下都有可能引發寶寶吐奶。所以,寶媽們要根據寶寶的嘴型隨時更換奶嘴的大小,避免寶寶吐奶的可能。
今天家寶就教大家一些寶寶經常吐奶,正確的餵奶步驟。
第一步:如果寶寶吃奶正好趕上換尿布的時間,一定要先換尿布在餵奶。因為寶寶吃飽喝足後。小肚子會撐得鼓鼓的,被媽媽左翻右翻地換尿布,寶寶不吐奶才怪。同理,按摩、撫觸、洗澡等等,都應該安排在餵奶之前,這樣能有效防止寶寶過多翻動導致溢奶。
第二步:寶媽在餵奶之前一定要檢查寶寶的鼻腔是否通暢。如果寶寶在喝奶的過程中,鼻子、嘴巴都會被堵住,寶寶會因此窒息,所以,最好先清潔寶寶的鼻腔在吃奶。也不能在寶寶大哭之後餵奶!
第三步:少餐多食。寶媽們不要一次性給孩子餵太多的奶。可以多餐少食,增加餵奶次數,但每次給寶寶餵少量的奶。餵完之後不要把馬上把寶寶放在床上休息,寶媽可以抱著寶寶來回走動,可以促進孩子消化。
第四步:寶寶吃完奶後每隔五分鐘拍嗝一次,這樣可以幫助寶寶進食,阻止空氣在寶寶的消化道聚集而引起的吐奶。
吐奶是每個寶寶都要經歷的過程,也是成長必經的階段,因為新生兒各個方面發育都不成熟。這個時候大人千萬不要好驚恐、好誇張地衝上去看寶寶的狀況。很多時候寶寶吐完奶本來挺淡定的,但是看到家長的反應,立馬就哭了,這都是被家長嚇哭的。
我是家寶,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如果你遇到了問題,可以來諮詢我,希望我的一些建議,可以幫你輕鬆度過養育寶寶的難關,讓我們帶娃的生活更精彩!
更多養育寶寶知識請關注我,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點個讚或者分享給朋友吧!
(以上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