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菜洗肉很少人會戴手套
徒手洗生豬肉在一般人眼裡
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要是戴手套清洗可能還會
被說成矯情
但醫生提醒
如果手上有傷口或者倒刺
處理生豬肉時最好佩戴手套
這不
50歲的張大叔
就在處理生豬肉時
不慎感染豬鏈球菌
險些喪命
事件
50歲的張大叔(化姓)在肇慶當地賣豬肉已有六七年時間。10月下旬,一向身體健碩的他突然感覺脖子、腰背總是莫名其妙地酸脹。起初,他以為是感冒,便沒有過多留意身體的異樣,直至突然劇烈頭痛,痛到難以忍受,才緊急送院治療。
在當地醫院,醫生發現張大叔頭顱的CT檢查沒有明顯異常,不過對症治療的效果似乎也不夠明顯。萬萬沒想到的是,當天傍晚,他的病情急劇惡化。
「體溫高燒到40.2℃,整個人煩躁不安,手腳亂動,跟『瘋』了一樣。」張大叔的家屬田女士(化姓)說。為尋求進一步治療,10月26日,張大叔輾轉來到廣東三九腦科醫院。
醫生在為患者查體時,發現他左手拇指上有一個黃豆大小的傷口。
「考慮到患者有生豬肉接觸史,且腦膜刺激徵為陽性,我們初步診斷是豬鏈球菌感染導致的腦膜炎。」最終,在患者的腦脊液中找到了豬鏈球菌,進一步證實了醫生的診斷。
經過抗感染等對症治療,張大叔的意識逐漸清醒。10月30日,已經能正常地溝通交流,四肢活動自如,脖子、腰和頭部的疼痛也明顯好轉,將於近日康復出院。
豬鏈球菌
豬鏈球菌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動物源性微生物。人體感染豬鏈球菌的情況非常少見,而且暫時沒有發現人傳人的病例。該病可通過破損皮膚接觸感染,也可通過食入沒有煮爛熟透的病死豬肉感染。
一旦起病,十分兇險,多數發病初期會有高熱、全身不適、眩暈等症狀。
感染豬鏈球菌的症狀
潛伏期從皮膚破損接觸或食入病肉起到發病最短數小時,最長7天,平均2-3天。重症患者可合併中毒性休克症候群和鏈球菌腦膜炎症候群。
普通型
·突然發病,畏寒,發熱伴全身不適
·頭痛、肌肉酸痛、腹痛、腹瀉
腦膜炎型或腦膜腦炎型(最常見)
·頭痛、高熱、頭痛,還會嘔吐和意識障礙
·經常並發聽力障礙或面癱和看東西有重影
·比較容易痊癒,病死率較低
休克型
·大多數會突然發燒
·早期多會並發胃腸道症狀、休克
·病情會迅速惡化,出現如呼吸窘迫症候群、心力衰竭和急 性腎衰等症狀
·部分患者手腳會出現淤血瘀斑
·難以痊癒,病死率極高
混合型
· 同時具有第二種的腦膜炎型和第三者的休克型表現。
豬鏈球菌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1、敗血症
發病急、病程短,多在不見任何異常表現的情況下突然死亡。有的突然減食或停食,精神萎頓,體溫升高41—42度,臥地不起,呼吸促迫,6—24小時內死亡。病程稍長者,最初體溫升高達40—41.5度,繼而升高達42—42.5度,呈稽留熱,精神沉鬱,食慾減少或廢絕,喜飲水。眼結膜潮紅,有出血斑,流淚。頸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膚呈紫紅色並有出血點,個別有血尿、便秘或腹瀉。多在3—5天內死亡。
2、腦膜炎體溫升高,迅速表現出神經症狀。盲目走動,步態不穩,或做圓圈運動。磨牙、空嚼。當有人接近或接觸時,發出尖叫或抽搐,或突然倒地,口吐白沫,四肢划動,狀似遊泳,繼而衰竭麻痺,2—3天內死亡。
3、關節炎
關節腫脹,運步不穩,逐漸消瘦。
4、膿腫
在下頜、四肢、胸腹下出現膿腫。
如何預防豬鏈球菌
1、料理豬肉請戴手套
處理和加工豬肉的過程中,一定要記得佩戴手套。尤其是手上有傷口、倒刺時,接觸豬肉不僅有感染豬鏈球菌的風險,也容易感染其他細菌導致傷口發炎、不癒合等症狀。
2、生熟菜板分開用
加工菜品時,生熟菜板應該分開使用,如切生豬肉、生雞肉的案板和刀就不要再去切熟食了,否則會汙染食品。
3、 不買來源不明的豬肉
來歷不明的豬肉通常沒有經過相關部門的檢驗,很可能存在疾病、寄生蟲、死豬等情況,不建議購買這種豬肉。
4、高溫殺菌
豬鏈球菌懼怕高溫,只要將豬肉加熱到100℃,就可以將豬鏈球病毒立即殺死;在60℃以上的溫度下燉煮10~12分鐘,也可以把這種病毒完全殺滅。
5、其他
宰殺、販運、加工人員應穿長袖工作衣服,戴手套、穿高靴,注意個人防護,皮膚有傷者暫不從事相關工作。如有身體不適及時就醫。
來源丨廣東衛生在線、南國早報等
編輯 | 張靜恬 金龍 責編丨應悅
編審 | 羅獻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