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片《一路向西》,2012年出品,講述一個香港青年一路西行去東莞嫖娼的故事,表現了主人公面對性與愛,靈與肉之間錯綜複雜的心路歷程。
客觀地講,不論是主題思想還是藝術表現手法,影片都相當到位,是我看過的數不清的愛情動作片和三級片中最文藝最有逼格的一部。(我是不是不小心把什麼事情說漏嘴了?)
但是,請注意(敲黑板)!後面的同學保持安靜!我們今天要講的不是這個《一路向西》,我要說的是另外一個故事,一個來自洛陽的年輕人一路向西的不平凡的人生經歷。
這個人我想你們應該都認識,他的名字叫玄奘,一般我們稱呼他——唐僧。
是不是有點小失望呀?
哎呀,萬萬沒想到啊!濃眉大眼一臉正氣滿身正能量的你原來竟然是這種人!一個完全沒有脫離低級趣味的人。
好吧,不喜歡歷史課的同學可以走了,出門左轉20米是極速網吧,會員或者有種子的話應該能下載到那部電影。記得帶上紙巾,別問我為什麼。
剩下的同學,來,我們接著說唐僧。
1400多年前,距離洛陽城30公裡的偃師縣緱氏鎮陳河村陳縣長家,一個白胖胖的嬰兒呱呱墜地。沒錯,他就是後來的唐三藏,出家前叫陳禕。
陳氏本是名門望族,祖上在北魏時是封疆大吏,朝廷重臣,顯赫一時。
到了陳禕父親這一輩,時運下行,仕途暗淡,僅僅混了個縣級幹部,而且很快就因病去世了,家境從此衰敗沒落。
官二代陳禕幼年即遭遇如此變故,深感福禍難料,人生無常,就此看破紅塵。
面對接踵而至的生活壓力,雖然還能吃些老本兒,但,是金子早晚都會花光,隋末時局動蕩,工作不好找,而當時佛教盛行,出家也不失為一條出路。
於是,13歲那一年,陳禕步二哥的後塵,在洛陽淨土寺出家,從此皈依佛祖,法號:玄奘。
還是那句話:是金子早晚都會發光。
因為天資聰明,有良好的儒學功底,加上勤奮好學,玄奘的佛學造詣一日千裡,講經論法,見解獨到,在洛陽佛學界很快聲名鵲起,粉絲無數,成一時才俊。
可是,每當夜深人靜一個人的時候,玄奘便會陷入深深的迷茫:佛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學佛究竟是為了什麼?凡人到底能不能成佛?
佛教典籍中找不到答案,國內也沒有哪位大德高僧能解答這些問題。
怎麼辦?這事兒必須得親自問問佛祖他老人家,對,去佛教的發源地印度,探尋究竟,求取真經。
於是,噹噹噹噹!一路向西的故事就此拉開了大幕。
公元627年,28歲的玄奘孤身一人,沿著絲綢古道,歷時4年多抵達印度。
之後,又在印度留學14年多,前後歷時17載,行程5萬裡,足跡遍布110個國家和地區。
公元643年,玄奘啟程載譽歸國,帶回佛經657部,在洛陽宮受到唐太宗的親切接見。
以上就是歷史上真實的唐僧取經的故事。
小說永遠比現實更傳奇,更精彩,更引人入勝。
在吳承恩筆下的《西遊記》裡,玄奘西行的光輝事跡被演繹成唐僧師徒四人出生入死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方才取得真經的神話。
小說中,玄奘第一男主角身上本該有的光環完全被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所掩蓋。
一路上,絕大多數磨難和風險,從化緣開路,到除妖降魔,打得過便打,打不過就上天入地下海託關係找門路,基本上都是靠三個徒弟,特別是孫悟空的化解。
作為師父,唐僧除了人妖不分幫些倒忙之外,幾乎無所作為。
只有一件事,依靠的是唐僧自己的本事。
就是抵禦西行路上此起彼伏沒完沒了的美色誘惑。
書中記載,唐玄奘一表人才,不僅是著名的小鮮肉,而且是著名的小仙肉,吃了有長生不老的功效,屬於那種能過就過,過不成還可以殺了吃的那種多功能美男。
所以,一路上,各路女妖精都對他垂涎欲滴。
據統計,《西遊記》中,不算那些打算先奸後殺只是沒有說出口的,唐僧共遭遇過6次表白,這其中,尤以女兒國那一次,最為兇險,自詡道行深厚的唐三藏意亂情迷,差一點就被女兒國國王拿下。
原著第五十四回,女王聽說唐僧一行來到國中,說了這樣一段話:
「東土男人,乃唐朝御弟。我國中自混沌開闢之時,累代帝王,更不曾見個男人至此。幸今唐王御弟下降,想是天賜來的。寡人以一國之富,願招御弟為王,我願為後,與他陰陽配合,生子生孫,永傳帝業。」
你看,女兒國就是這樣一個兇險之地,朝野上下對男人都是只聽過沒見過,如狼似虎,神往已久。
書中描述:
還沒進女兒國城,只在子母河邊的村舍投宿時,便聽那家老婆子笑道:「還是你們造化,來到我家!若到第二家,你們也不得囫圇了!」八戒哼哼:「不得囫圇,是怎麼的?」婆婆道:「我一家兒四五口,都是有幾歲年紀的,把那風月之事盡皆休了,故此不肯傷你。若還到第二家,老小眾大,那年小之人,哪個肯放過你去!就要與你交合。」
等進了城,則是另一種景象:
正在兩街上做買做賣,忽見他四眾來時,一齊都鼓掌呵呵,整容歡笑道:「人種來了!人種來了!」慌得那三藏勒馬難行,須臾間就塞滿街道,惟聞笑語。
人民群眾日益高漲的性饑渴與長期沒有男人的殘酷現實,成為女兒國最主要的社會矛盾。
女兒國國王對唐僧,根本不是一見鍾情,而是未見鍾情——只聽說了他要來,第一個反應就是「滿心歡喜」,還不知道人長啥樣呢,便對滿朝文武說打算以身相許,甚至不惜將王位讓出。
等到見了玄奘本人,發現居然還是個帥哥,頓時有一種賺到了的感覺,全然不顧國家最高領導人的禮儀風度,千嬌百媚,萬種風情,使出各種手段,魅惑唐僧。
說什麼王權富貴,怕什麼戒律清規,只願天長地久,與我意中人兒緊相隨。
我不知道女王這些手法是從哪兒學來的,是無師自通?還是自學成才?
當然,央視86版《西遊記》在這一段的處理上相對比較保守,如果換作《一路向西》的導演來拍,應該是另外一種香豔的場景。
書中記載,女兒國國王花容月貌,風華絕代。
到底有多漂亮?這麼說吧,在古代,她一個人就能撐起一座青樓,放到現在,足以重振東莞第三產業。
所以,害怕自己把持不住,面對色誘,大和尚連眼睛都不敢睜,哎呀,活色生香,辣眼睛。
女王對唐僧說:「你緊閉雙眼,還說什麼四大皆空?你若真的四大皆空,為什麼不敢睜眼看我?你若真的睜眼看看我,我不相信你會兩眼空空。」
激將法奏效,唐僧睜開雙目只看了她一眼,立刻亂了方寸,非但沒有兩眼空空,反而流露出一種「當初他媽的腦子進水了選擇出家」的無限悔恨,對女王說了一句情意綿綿的話:「我今生已許身佛門,來世若有緣份。。。。。。」
你們聽聽,同學們,這哪兒像一個大德高僧該說的話?還「來世若有緣份」,直接跟人家約定下輩子了,說好的色即是空呢?說好的心若止水呢?說好的一心向佛呢?
按說這種事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唐僧曾有過多次被女妖精劫持要求與他啪啪啪的經歷,每次他都是嚴詞拒絕。但是這次,唐長老顯得唯唯諾諾猶猶豫豫磨磨唧唧,內心似乎在進行一場激烈的思想鬥爭。
沒錯,在女兒國,唐僧是動了凡心的,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暴露出了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書中描述,就在唐僧意亂情迷快要晚節不保的時候,突然被從天而降的蠍子精擄走。
第三者插足橫刀奪愛同樣是因為愛情:「你都願與女王成親,為何不願與我成親」?
唐僧大義凜然地回答:「妖精豈能同人相比」?
這句話再次證明,他內心其實是喜歡女兒國國王的。
是啊!不光是美色的誘惑,還有買一贈一的財富和至高無上的權利。
這些不正是一個男人一生奮鬥苦苦追求的終極目標嗎?
換作是我,就半推半就從了女王,迎娶白富美,出任CEO,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至於取經什麼的,讓給其他更有能力更適合的同志不好嗎?
讓我們再回想一下,當女兒國驛丞第一次對唐僧說起女王想「招贅御弟爺爺為夫」時,唐僧的反應只是「低頭不語」。
太師見狀,又添油加醋,用女兒國的財富來誘惑唐僧:「似此招贅之事,天下雖有;託國之富,世上實稀。」唐僧的反應是「越加痴啞」。
這「不語」和「痴啞」中,唐僧究竟在想些什麼?
發乎情,止乎禮,心動卻不行動。
究竟是什麼力量讓一個男人最終抵禦住了美女、金錢和權力的誘惑,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
唐僧就此事與三個徒弟召開緊急會議研究對策時說:
「我們在這裡貪圖富貴,誰去西天取經?那不枉壞了我大唐之帝主也?」
——因為肩負神聖使命。
「教我在此招婚,你們西天拜佛,我就死也不敢如此!」
——因為害怕佛祖降罪。
「但恐女王招我進去,要行夫婦之禮,我怎肯喪元陽,敗壞了佛家德行;走真精,墜落了本教人身!」
——因為不願失去處子之身。
正是由於法律的約束,機制的監督和道德的自律,使唐僧不敢,不能,也不想忘記初心,放棄西天取經的使命。
理智最終戰勝了感情。
在86版電視劇《西遊記》中,唐僧和女王分別一場戲,堪稱感天動地。
身許佛門心許你,徒弟們知趣地站在一旁,看師父親手埋葬一段偉大的愛情。
默默無語兩眼淚,耳邊響起《女兒情》,此時此刻,任何語言都是蒼白無力的。
劇中沒有交代,心如刀割的唐長老用了多久才走出這一段心結。
多年以後,唐僧的同事,長期為情所困的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
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想得怪美!一手佛珠,一手美女,啥便宜都讓你佔了,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人生總要有所取捨,有所為,有所不為。
生活中,我們會經常遭遇各種各樣的關口,進退維谷,左右為難。怎麼辦?
韓寒在《後會無期》中借賈樟柯之口告訴我們: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
許多事情並沒有什麼標準答案,只看你心中到底想要什麼。
一路向西,成就佛門千秋偉業;留在女兒國,或許就是一段曠世情緣。
人生苦短,如白駒過隙。
滾滾紅塵中,願我們總能做出,最好的選擇。
好了,課就上到這裡。
今天的家庭作業是一道奧數題:根據以下數字計算結果。
請聽題:玄奘西行發生在公元627年,長安城距離女兒國1832公裡,師徒四人以每小時5公裡的平均速度走了1年7個月零6天。問:女兒國國王的三圍分別是多少?
下課!
往期回顧:(點擊下面標題可直接閱讀)
白居易:那些不得不說的風流韻事
那些節目裡不讓播的片段
即將啟程的河洛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