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選舉皇帝」大?饒了孩子吧!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中國時報:「選舉皇帝」大?饒了孩子吧!
2015-07-31 14:42:0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7月31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31日刊文稱,「反課綱運動」竟然犧牲了一位高中學生,不能不令人震驚。為此,文章呼籲,目前的臺灣「選舉皇帝大」,但是為了孩子,為了臺灣,我們只能求求蔡英文和民進黨,饒了孩子,饒了臺灣吧!

  文章摘編如下:

  高中101課綱實施了3年,似乎是教育部門的慣例,要做一次實施教學現場的檢討。

  我們也確實發現根據101課綱編撰的課本出現一些問題,譬如,課綱列出「慰安婦」,居然有課本寫成「也有臺灣婦女自願到海外參加慰安工作」。「慰安婦」經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定性為「性奴隸」,如此侮辱臺灣婦女,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我們加上了「被強迫」3個字,以免有課本利用「一綱多本」來侮辱臺灣婦女。

  教育部門到各地開說明會,整理出來共有「爭議」17項,莫不有如此類似情形。

  或言教育部門因程序問題,在「高等法院」敗訴。程序問題本來不該我們微調小組的事。據我們所知,教育部門敗訴是因為沒有公布「微調小組委員」名單及開會內容。但教育部門公布了名單和內容是否又違反「個資法」呢?據我所知就有「委員」不願被公布。

  委員名單和內容,不止是我們這個微調小組不公開,其他的微調小組也沒公開。甚至101課綱、98課綱、95暫綱,統統沒有公布,以前的更沒有公開過。是否全部都應該撤消掉呢?何況,教育部門的敗訴案還在上訴中,勝敗還未定讞。

  此外,蔡英文不是到美國去說要「遵守憲政體制」嗎?「反課綱」要反對課綱「違憲」,應該抗議蔡英文才對呀!

  打開天窗說亮話,「反課綱」的高中生,有幾個看過和對照過原課綱和微調課綱,又有幾個人看得懂微調的意義在哪?

  「反課綱」學運,後面當然有人,現已披露的就有蔡英文的鼓動,和民進黨資助的發票。「反課綱」運動根本不是反課綱,而是為了選舉。

  我們知道今天台灣「選舉皇帝大」,但是為了孩子,為了臺灣,我們只能求求蔡英文和民進黨,饒了孩子,饒了臺灣吧!(王曉波)

相關焦點

  • 誰上臺下場都不會比馬英九好 王豐:饒了美青姐吧!
    誰上臺下場都不會比馬英九好 王豐:饒了美青姐吧! 2018年02月06日 14:4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2月6日訊 年底將舉行2018臺灣縣市長選舉,丁守中與鄭麗文已宣布參選臺北市長,不過外界仍不看好,基層出現拱馬英九夫人周美青參選臺北市長的呼聲
  • 「《紐約時報》的人滾去中國吧!」
    以下文章來源於環球時報 ,作者耿直哥 環球時報報導多元世界 解讀複雜中國來源:微信公眾號「環球時報」(ID:hqsbwx)近日,中國知名科學家饒毅在美國《紐約時報》上撰文,通過講述他在美國紐約的一位叔叔因新冠肺炎不幸病逝的遭遇
  • 中國、義大利同樣「封城」,《紐約時報》為何雙標?
    近日,美國《紐約時報》就在不經意間將這種「雙重標準」展現了出來。當地時間3月8日,《紐約時報》官方推特連發兩條推文,一條批評中國對疫情的防控稱:「為了抗擊冠狀病毒,中國將近6,000萬人置於封鎖之下,並對數億人實施了嚴格的檢疫和旅行限制。這場行動給人們的生計和自由帶來了沉重的代價。」
  • 神聖羅馬帝國的選帝侯選舉君主與美國選舉人團選舉總統有何異同
    神聖羅馬帝國有七大選帝侯,七大選帝侯可以選舉帝國君主即「羅馬人民的國王」(或稱「德意志國王」),「羅馬人民的國王」經教宗加冕就可以稱為「神聖羅馬皇帝」。那什麼是選帝侯,選帝侯又在帝國起到了什麼作用,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 古羅馬皇帝和中國皇帝之間有什麼不同?東西方政體文化差異比較
    這其實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導致的,接下來小編將給大家介紹下古羅馬政體及文化的演變歷程,進而講述古羅馬皇帝和中國皇帝的不同之處,相信大家看完後會對中西方差異有一定的認識。但羅馬人沒有這樣做,他們卻讓戰敗者放棄自己的居住地,移居到羅馬去,羅馬人會平等的對待敗者,他們中有實力、有地位的人士會給予元老院席位,並且有可能會被選舉為羅馬國王,平民也給與羅馬市民的權利。 就這樣,羅馬逐漸成為一個稍具規模的城邦國家,實際上領土也就是後來羅馬帝國的首都羅馬那麼大。
  • 臺媒:「九合一」選舉 蔡英文成民進黨內大贏家
    參考消息網12月1日報導 臺媒稱,這場選舉之所以受到重視,是因為它的結果被許多政情觀察家視為對馬英九的「信任投票」及國民黨2016年能否繼續執政的先行指標。開票結果顯示國民黨不僅僅輸,而且輸得極為難看。馬英九勢必要面臨任內最大的權威危機,未來日子肯定不會好過。慘敗的藍營也勢必將邁入盤整期。
  • 臺灣《中國時報》社論:「韓粉」未散 只是潛伏
    從大數據來看,韓國瑜的網絡熱度並未消退,從6月遭罷免至今,與島內一線政治人物相比,韓國瑜的討論度略遜蔡英文,但高於柯文哲、蘇貞昌、馬英九、江啟臣、侯友宜等藍、綠、白要角,高居第二。當然網絡熱度不等於支持度,因為網絡聲量可能夾雜負面討論。若從追蹤韓國瑜的臉書社群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前25名中,大概一半屬於反韓親綠粉專,可以印證韓國瑜的網絡聲量不少屬於負面評論。
  • 京饒醫療促進會在饒成立
    12月4日晚,京饒醫療促進會在我市成立。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詹啟敏出席;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凌衛出席並講話;副市長鄭少薇出席。凌衛代表市委對京饒醫療促進會的正式成立表示祝賀,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上饒醫療衛生事業的鄉賢、專家表示感謝。他說,我們深深感受到各位專家「聽黨話、跟黨走」的高度政治自覺和「厚德務實、兼容並蓄」的良好精神風貌、「心繫家鄉、回饋家鄉」的強烈責任擔當。凌衛表示,祝願京饒醫療促進會立足資源、辦出特色,多為家鄉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出智出力、建言獻策。
  • 高雄選舉,蔡英文四路人馬「圍剿」韓國瑜,能成嗎?
    據《中國時報》7日報導,民進黨的姚文智雖然競選的是臺北市長,卻頻頻為高雄市吆喝,先是向陳菊喊話「多花一點時間在高雄,打趴韓國瑜」,接著又在臺北市長電視辯論會上持續痛批韓國瑜。6日,姚文智表示,「選前之夜」包括蔡英文在內的黨內大咖,若是為了高雄分身乏術,無暇為他站臺,他「欣然接受」。國民黨為此批評,民進黨已在臺北市啟動「棄保」,姚文智被放棄了。
  • 環球時報社評:莫張狂應是蔡英文和民進黨的座右銘
    環球時報社評:莫張狂應是蔡英文和民進黨的座右銘臺灣地區領導人和民意代表選舉已經拉開帷幕,蔡英文連任,民進黨在"立法院"席位也超過半數,而中國國民黨黨主席吳敦義卻宣布辭職。在2018年的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中民進黨一敗塗地,蔡英文不僅受到了黨內嚴厲批評,甚至還險些被黨內拋棄。然而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蔡英文不僅在黨內穩住陣腳,還連任成功。而這種跡象明顯不符合西方選舉體制之下通常的政黨爭鬥規律。
  • 蔡依珊上電視為連勝文拉票 有感選舉艱辛流淚(圖)
    《中國時報》中新網11月17日電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距離選舉投票日只剩12天,國民黨臺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全家總動員」,除父母親連戰、連方瑀站臺賣力助選,連勝文的妻子蔡依珊日前也接受中天新聞臺專訪,在節目中大秀廚藝。據報導,主持人問到想對連勝文說什麼?
  • 臺灣選舉後第一次,來了
    臺灣選舉後第一次,來了 2020-01-17 1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皇帝的性愛日記
    點擊右上角按鈕 ··· ,即可「分享到朋友圈」不少人都有記錄自己隱私的習慣,記「性愛日記」可能是中國男人性消費文化的一部分吧。中國最好色的男人,大概要算皇帝了。大太監和小太監,都會等候在窗外,如果皇帝與妃子做愛時間過久,大太監會提醒一聲——「是時候了!」如果完事了,皇帝就會讓小太監進去,把妃子用大衣重新裹好,再背出來。第一次提醒往往不行,「是時候了」要三番五次地喊,最後提醒得皇帝也不好意思了,就會放妃子走。   妃子出來後,還要注意,大太監會向屋內喊——「留不留」。這可不是詢問皇帝是否把妃子再留下,而是另外一層意思。
  • 甄嬛傳:就憑襄嬪這兩個舉動,即便皇帝太后肯饒過,甄嬛也要殺她
    就衝她做的這些蠢辣事,即便太后和皇帝肯放過她,甄嬛也絕不會饒恕她。1、被迫害人情有可原,主動耍陰難以寬恕如果說讓甄嬛跳驚鴻舞、或挑撥皇帝與甄嬛的關係是被華妃授意或脅迫的話,那麼,接下來的這兩件事,可就與華妃一點關係都沒有了。
  • 臺灣時事評論員:《紐約時報》為何痛批大紀元
    陳鳳馨女士則認為,《紐約時報》嚴厲指責《大紀元時報》,說它用虛假造謠,造成美國更嚴重的黨派對立。中國反邪教網將該節目的主要觀點提煉如下:所以當《紐約時報》發現白宮記者室進來了一個他們不認識的《大紀元時報》,不但進來,還被白宮點名發言提問,於是大家知道《大紀元時報》已經有渠道直接進到白宮裡。《大紀元時報》靠打反中牌和造謠傳謠在美國「走紅」對於大紀元在美國「走紅」的原因,唐湘龍表示,雖然《紐約時報》在報導裡沒有提到這點,但這跟主持美國政府的共和黨、川普政府將反中政策作為他選舉政策的最核心是息息相關的。
  • 「請民進黨饒了我的孩子」(兩岸觀察)
    「一位媽媽語帶無奈地對我說,她是一位罕病患兒的媽媽,請我幫她問問吳思瑤,『你知道我的孩子,只要碰一點點會刺激神經亢奮的東西,癲癇就會發作。放『萊豬』進來?可以請民進黨饒了我的孩子嗎?』」臺北市議員羅智強在臉書披露了這樣一件事。據悉,羅智強已經在臉書上發起「我+1」粉絲徵集活動,意欲聯署罷免臺北市護航「萊豬」第一名的民進黨「立委」吳思瑤。
  • 臺報:小心臺灣「地方選舉」裡的「鬼牌」效應
    臺報:小心臺灣「地方選舉」裡的「鬼牌」效應 2014-10-20 15:00:3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時資料照片 鄧博仁攝)   中新網10月20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20日刊文表示,撲克牌局中有兩張鬼牌(即大小「王」)可以取代任何一張牌,具有逆轉牌局的功能。在激烈的選戰中,同樣也會有「鬼牌效應」。分析指,選舉「鬼牌」人人能打,只是必須用對時間,一旦發生反效果,可能變成傷對手三分卻自傷七分的「政治七傷拳」。
  • 史上最牛的母親:生了八個孩子,四個兒子是皇帝,兩個女兒是皇后
    至於「教子」就是教育好孩子,譬如歷史上「孟母三遷」的故事和戲劇中的傳統劇目「三娘教子」都是教子有方的故事。雖說在古代歷史上都是男人們角逐的舞臺,但也不乏女性的光輝色彩。在中國封建帝王史上,就有這樣一位傳奇女性:本是富家嬌女,卻與一個守城門的小兵私定終身;在她的資助下,小兵老公終於逆襲成一代權臣。
  • 「年度散文推薦」王欽|談談「得饒人處且饒人」
    近年來有二百餘篇散文、隨筆在《西部交通運輸》《山西日報》《山西晚報》《山西老年雜誌》《太原日報》《太原晚報》《萬柏林文藝》《今日萬柏林》《古交文苑》《七色花》等紙質媒體,以及《人民網》《中國青年網》《中華網》《東方女性網》《搜狐網》《網易網》《散文網》《和訊網》《今日頭條》《太原道》《旅途》《萬柏林宣傳》《作家新幹線》《夏都文脈》等新興媒體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