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等時間,時間不等人」,這句話告訴我們時間如流水般一去不復返,所以要珍惜時間。
一眨眼,今天已是6月2日,距離小升初考試還有40天,在這緊迫的時間裡,如何提高數學成績,是每一位六年級學生都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到底專題訓練還是題海戰術?抑或是回歸課本,專練基礎?每位學生的答案或許都不同,因為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掌握水平均不一樣。
不管怎樣,在小升初最後關鍵時刻,提高數學成績一定離不開一定量的練習,練習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比如分類練習、基礎練習、同步練習、課後練習、單元練習、提高練習等等,每位學生應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選擇合適自己學習水平的練習加以鞏固。
今天,胡老師給大家分享一套2020年春季學期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總複習專題訓練,供大家學習使用。
這份試題涵蓋的知識點比較多,主要以3-6年級的重點知識為主,比如數位的認識、單位的換算、有餘數的除法的應用、時分秒的理解、比例尺的考查、解方程的計算能力、簡便方法的使用、面積和體積公式的記憶、圖形的畫法等等,旨在考查學生整個小學階段所學知識的整體應用能力,是一份非常全面的試題。
整份試題題型設計合理,難易程度適中,注重考查學生知識的記憶和解題技巧。第一大題共13小題,這些題目都有它的解題方法,一起來看看。第1小題考查數位的理解,在做題前從左往右寫億位、千萬位、百萬位、十萬位、萬位、千位、百位、十位、個位,再按照題目的條件可知這個數是660060060,省略億位後面的尾數,因為億位後面的數是6,根據「四捨五入」法可進一位得7億。第2小題要掌握公頃和平方米、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單位換算,我們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可儘快解答出來。
第6小題考查學生對比例尺的掌握,由比例尺的公式可知,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本題的比例尺是1:2000,而實際距離為100米,所以首先把100米化成釐米,100米=10000釐米,再通過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求出它的圖上距離。第10小題是一道難題,許多同學不會寫,這道題要求把一個圓柱削成最大的圓錐體,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圓柱和圓錐的底面積及高均相等,因為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圓錐的體積=1/3×底面積×高,假設底面積和高為1,則圓柱的體積=1,圓錐的體積=1/3,所以消去部分的體積為1-1/3=2/3,從而求出消去部分的體積是圓錐體積的2/3÷1/3=2倍。
這份試題考查的知識比較全面,與歷年小升初考試的練習有許多相似之處。那麼,大家在完成這份試題後感覺如何呢?下面,一起來看看一位學生的答卷吧。
從這份試題來看,學生考了100分。但認真研究每一道題,發現老師在批改這份試題時,有一處批改錯了,你們知道是哪裡嗎?那就是第四大題計算題的第4小題的第2問,學生的答案是112,其實,通過認真計算,發現它的正確答案應是192,因為這位老師的粗心,導致學生得了滿分,對於其他學生來說是不公平的,希望以後老師在批改試題時再細心一些。
第一大題的第12小題是一道難題,這道題的解題技巧與第10題有相似的地方,由於等底等高,所以假設底面積×高=1,則三個圓柱的體積為3,圓錐的體積為1/3,那麼,幾個圓錐可以鑄成三個圓柱,即是求1/3×( )=3,顯而易見,是9個。第13小題,求至少需要多少釐米的鐵絲,就是數長方體的表面積,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第二大題的第3小題考查學生兩個知識點,一是第一季度是哪幾個月,二是什麼是閏年。在以往學習中,大家知道第一季度是三月、二月、一月,三月大31天,平年2月28天,閏年2月29天,一月大31天,31+29+31=91天,所以第一季度有91天的這一年是閏年。
總之,這份試題難易程度適中,除了一些比較難理解的題目之外,大部分都是基礎知識題,建議每個學生在完成這份試題後都能做個總結,及時找出自己在寫題過程中的不足,並尋找方法進行補救,以提高數學成績,為小升初考試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