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濮陽十來天了,今天才有時間去老城轉轉,說起老城,不能不提到「四牌樓」
濮陽縣城老城區東西大街交匯處,便是聞名遐邇的濮陽老城標誌性古建築一四牌樓, 是明嘉靖初知州龍大有為表彰都御史侯英,為官清正、秉公執法而立,四方匾額鐫有十六個大字,東為「顓頊遺都」、西為「澶淵舊郡」、南為「河朔保障」、北為「北門鎖鑰」,這十六個字高度概括了濮陽古老的文明和重要的歷史地位。
「顓頊遺都」指的是濮陽曾經是帝顓頊的都城所在地。「澶淵舊郡」指的是濮陽曾經的稱謂。「河朔保障」、「北門門鎖鑰」則是指濮陽是軍事重地,針對北宋都城汴梁而言。
「保障」、「 鎖鑰」是針對北宋時期屏障首都汴京而言,和這一特定歷史時期澶州所處獨特地理位置相聯繫。而城中的兩處歷史遺蹟一澶州北城遺址和迴鑾碑則不僅見證了這座歷史古城的千年滄桑巨變,而且目睹了北宋時期發生的重要歷史事件一「澶淵之盟」。
四牌樓閣高8.6米,長寬各6.6米, 面積43平方米,木石結構,呈方形,四角由四根方形石質條柱支撐,上部角簷 上挑,四面坡覆琉璃瓦,四條垂脊安有八尊臥獅,角處安有割角吻,頂端安有葫蘆寶鼎。據傳,初安時內裝夜明珠,可鑑州城夜景,四角垂玲,迎風擺動,叮咚作響。雕梁畫柱,非常美觀。
以四牌樓為中心的東西南北四條街,保留了數量相當可觀的明清建築,其保存完好程度在河南省名列第三。這裡是豫北有名的小商品集散地,由於濮陽獨特的地理位置,這裡商賈雲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而今更是顯現出了她的獨特魅力和超凡人氣。漫遊其間,既可欣賞古城神韻,又可領略現代氣息,還可以購得物美價廉的商品。
濮陽老城標誌性古建築一四牌樓, 是明嘉靖初知州龍大有為表彰都御史侯英,為官清正、秉公執法而立。四牌樓是一座單體古建築,由四根方柱架起,綠色琉璃瓦頂蓋,整體像個亭子。但若從四面分別看,卻都是一個牌樓,所以稱為四牌樓。四牌樓閣高8.6米,長寬各6.6米,面積43平方米,木石結構,呈方形。 四牌樓居濮陽城內最高處,站在牌樓下放眼四望,東西南北四條街便一目了然,因而四牌樓又名中心閣。四牌樓周圍的街道現在是小商品批發市場。
濮陽是一個很小的城市,因為一個人愛上這座城。喜歡這裡的空氣,喜歡之類的每一條她走過的路。龍城廣場上每天晚.上都很熱鬧,大爺大媽,小哥哥,小姐姐們在跳廣場舞,喜歡這裡的肉夾饃。喜歡過裹涼皮兒,喜歡這裡賣水果的攤,茄汁面也非常美味,就像每一座城市都有著自己獨特的「代表作」,那才是記憶中那一縷魂牽夢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