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公園的「二十四節氣」文創聯票;玉淵潭公園的「玉淵潭小櫻」北冰洋汽水;頤和園的「皇家年貨禮盒」……伴隨一次次腦洞大開,市屬公園文創品牌種類由2016年的304種增至2020年初的5400種,產品銷售額從2015年的不足400萬元增長到2019年的1.38億元。「來自公園的禮物」正悄然改變貼牌鑰匙鏈、印字筆記本等千篇一律的旅遊紀念品形象,為北京特色文創體系增添鮮活力量。
探店
「屋頂」成U盤 「文物」可觸摸
「呀,你看你看,這也太可愛了!」臨近中午,天壇公園丹陛橋具服臺文創店內,一對情侶邊逛邊輕聲議論。女孩手中摩挲的,是座小小的祈年殿造型擺件。它化身卡通形象,三層重簷均長出活潑「眉眼」,祈谷壇則成了滾圓的「肚子」,顯得憨態可掬。「這是我們原創的『大福神』擺件,特別受歡迎。」店員介紹,每天兩家文創店一起,售出幾十個總是有的。
「大福神」旁,一排小巧的木質祈年殿同樣引得人拿起細看。它「屋頂」是U盤,底座則是「祈年佑福」字樣印章。各部件可以拆開、組裝,整體握在手心溫潤光滑。實用之餘,置於桌上更是精緻裝飾。
北海公園「天子家的故事」文創店,多款產品緊密圍繞「皇家」做文章。面前一排方形小棍,特色紋樣間印製「御用」兩字,很難猜到居然是鉛筆。
那邊,九龍壁上的每條龍都跑到了橡皮上,讓人不由想要「集齊全款」。
緊扣園內珍物設計的北海絲巾,可說是長盛不衰的「爆款」。王羲之書法作品《快雪時晴帖》、元代鐵影壁中的瑞獸獅子和麒麟,以及穹頂吉祥紋飾都能在上面找到。妙相亭佛塔內的《十六應真像》,也被開發為墨拓套裝系列。通過親手印製拓片,不可觸摸的文物有了可感知、體驗的實踐版本。
在北京動物園,熊貓禮品旗艦店儼然是熊貓周邊「集大成者」。鵜鶘商店內,更聚集400餘款各類動物主題文創產品。其中北京動物園特色建築及動物場館冰箱貼款式豐富,線條流暢,掂在手中頗有沉度,一天能售出近百個。衣帽服飾也都融入動物元素個性鮮明,最受歡迎的毛絨玩具類商品造型呆萌可愛,是伴手禮的不二之選。
研發
元素重獨有 嚴謹顯誠意
「很用心」「種類挺多」「比想像中精緻」……隨機詢問進店遊客,「豐富、好看」是人們如今對公園文創的普遍評價。
據了解,目前文創店內商品來源之一為成品引進,例如熊貓禮品旗艦店在今年國慶前上新了仿真熊貓系列玩偶。北京動物園經營一隊副隊長蔡磊介紹,多種尺寸、不同日齡的熊貓幼崽新品極大豐富了現有商店內的商品種類,也對遊客起到了宣傳熊貓科普知識的目的。
而絕大部分情況下,公園以與專業文創設計團隊合作的形式來組織產品研發。這一過程中,挖掘獨有元素並恰當進行文化產品轉化,成了各公園努力思考的核心。
蔡磊介紹,以爆款冰箱貼研發為例,大致流程是先告訴設計方文創商品開發的主題和品類,對方給出設計圖初稿後再進行不斷修改直至上架銷售。
「比如北京動物園作為唯一一家同時飼養展出川、滇、黔三種金絲猴的動物園,我們結合該特點讓設計方進行延續深化,經過反覆修改,以半球形特色建築為主體,搭配三隻形態各異的金絲猴造型,最終定稿量產。」
作為我國現存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城御苑,北海公園有著854年的厚重歷史。副園長王嵩告訴記者,經過多次梳理,北海公園已拓展出皇家、福壽孝、書法石刻等10個可用於文創研發的主題。
王嵩認為,公園文創研發應注重園林元素與流行元素相結合。繼去年「節氣文創聯票」售出近5萬張、獲百萬銷售額後,北海選擇了時下火熱的「盲盒」作為最新發力點。
在御繡緣文創店,記者看到了一組計劃於月底亮相的「北海故事」盲盒套組。20款公園知名元素歷經「海選」,最終確定了9款。石獅子、冰嬉士兵等9種卡通形象時尚萌趣,與其他品牌盲盒一樣設置了隱藏款,讓人贊一句「會玩」。
而深入挖掘獨有元素,往往會帶來龐大工作量,最終產品也會令人感到誠意滿滿。
經過近一年使用,桌上檯曆已接近尾聲。在被撕掉諸頁所剩痕跡勾勒下,祈年殿立體紙雕清晰顯現。這是天壇公園去年12月正式推出的祈年曆,它以冬至日為始,以二十四節氣為綱,以每個節氣的三候為章節,科普二十四節氣物候現象,在市場上當屬獨一無二。
「天壇在明、清兩代是舉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場所,冬至對天壇非常重要。現在的年輕人對傳統節氣了解不足、但卻是文創產品消費的主力軍。將傳統節氣和文創產品相結合、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們就考慮從這一角度來研發。」天壇公園管理科科長任超介紹,文創團隊進行了數月資料梳理及二三十次改版,以嚴謹態度對待每一處細節。「原本夏季有張插圖畫了荷花,很漂亮,和時節也對應,但我們審稿時給否決了,因為天壇裡沒有荷花。」
因創意精巧,首版祈年曆大獲成功,印製的三萬本短時間即已售罄。任超透露,2021版祈年曆以天壇植物為主題,目前正在最後籌備中,將在今年冬至前批量上市。
提升
差異化設店 反饋助暢銷
祈年殿造型獨特、底蘊深厚,已開發出比較成熟和成功的文創產品。而早幾年,文創設計還停留在比較具象的初級階段。「早期思路一般是,把人們熟知的公園形象印在這裡那裡……後來發現,特別具象的東西已經不能滿足大眾對文化的需求了。」任超回憶,2017年市公園管理中心要求所屬公園努力完成「來園遊客文創產品人均消費1元」的目標,著實給一年1800萬遊客量的天壇公園帶來不小壓力。而經過探索提升,2019年天壇實現了「人均1元」的目標。
「有北京動物園字樣的、百元以內的、亮色或者撞色的……」從「摸著石頭過河」到不斷收集市場反饋,如今,談起什麼樣的商品更受遊客歡迎,北京動物園經營管理科科員隋婧已頭頭是道。
連店面布局,公園也一改以往「隨意」,升級為精準推送的2.0版本。王嵩介紹,根據調研發現,從北海公園東門進入的團體遊客非常多,可能不適合高端路線,更需要日常飲料,故設置與九龍齋聯名的九龍系列文創飲品售賣點。而去年五一前夕,公園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宮繡作的傳承機構「御繡緣」攜手在瓊華島雙虹榭開設了一家文創店。是考慮這裡環境清幽,願意溜達過來的遊客多在40-60歲左右,對刺繡、旗袍、中式服裝較有需求。「按遊客需求去送服務,售賣情況也更加理想。」
延伸
動物有「人設」 懷舊蕩雙槳
天真寶寶大熊貓北北、高冷少女東北虎萌萌、運動達人北山羊三三……從評選到確定再到設計,歷時整整一年後,今年6月1日,由飼養員「強哥」和北京動物園10隻明星動物組成的「北動家族」IP形象正式發布。每隻動物都有自己的「人設」,以及在動物園這個「大家族」裡生活的故事。
「全世界的動物其實都一樣,但生活在北京動物園的動物,又要跟別的地方不一樣,那就要圍繞我們動物園的建築、植物講出故事。」隋婧解釋,確定「北動家族」IP形象後,就可以從各個方面去推廣利用。「比如東北虎萌萌被設定為具有正義感,一些位置就可以設立牌匾,用它的形象提醒大家文明遊園,還可以圍繞它們不斷做衍生品研發。」
這種立體多元的「大文創」開發方式,正在更多公園進行著實踐,王嵩將之視作繼文創商品買賣後的3.0時代。「比如一說北海,大家都想到《讓我們蕩起雙槳》,這兩年我們將碼頭進行了改造、製作了雕塑小景,提升了手划船,讓大家能夠感受到懷舊情緒。還圍繞傳統節日、冰上活動、花卉展等開辦各種體驗式文創活動,營造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