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控排汙 中國環境監管將全面進入「一證式」時代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經濟觀察)嚴控排汙 中國環境監管將全面進入「一證式」時代

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電 題:嚴控排汙 中國環境監管將全面進入「一證式」時代

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

中國環境管理將全面進入「一證式」監管時代。中國正在加快構建以排汙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汙染源環境監管制度體系。專家指出,實施排汙許可制對實現工業汙染源全面達標排放等具有重要意義。

資料圖為利用無人船對長江水下排汙口進行探測。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 攝

12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排汙許可管理條例(草案)》,明確根據汙染物產生量、排放量、對環境影響程度等,對排汙單位實行分類管理,規範排汙許可證申請審批程序,要求排汙單位建立環境管理臺帳記錄製度、公開排放信息,強調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對違法行為加大處罰力度,採取按日連續處罰和停產整治、停業、關閉等措施從嚴處理,提高違法成本。

排汙許可制改革有序推進

事實上,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開始,中國各地就開始試點實施汙染物排放許可制。2016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控制汙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對完善控制汙染物排放許可制度,實施企事業單位排汙許可證管理作出部署。標誌著中國排汙許可制改革進入實施階段。

其後,全國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積極探索推動排汙許可制,《排汙許可管理辦法(試行)》和《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分類管理名錄》出臺後,基本建立以排汙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範為核心的排汙許可技術支撐體系,各地基本完成火電、造紙、鋼鐵、水泥等15個行業排汙單位排汙許可證核發,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粗放式管控轉向精細化管控。

2018年11月5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公開徵求《排汙許可管理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的通知。規定環境質量不達標地區要通過提高汙染物排放標準,實施更為嚴格的汙染物總量控制,依證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推動改善環境質量。

業內權威人士表示,在環境治理基礎制度中,排汙許可制度改革與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等改革工作一樣能稱得上是「底盤式」改革。建立覆蓋所有固定汙染源的企業排放許可制,牽一髮動全身,將對中國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產生深遠影響。

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全覆蓋基本實現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排汙許可制已覆蓋重點行業重點汙染源。今年4月底已基本完成33個行業排汙許可清理整頓工作。

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全國共計發證34.1萬餘張,對250萬餘家企業進行了排汙登記,管控大氣汙染物排放口155.1萬個、水汙染物排放口114.8萬個。

據報,遼寧、浙江、廣東等省份已提前基本實現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管理全覆蓋。廣東省固定汙染源量大面廣,總數全國最多,是排汙許可全覆蓋任務最重的省份。截至9月23日,2020年廣東省共摸排固定汙染源66.15萬家,核發排汙許可證2.26萬張,完成排汙登記企業38.58萬家,排汙許可發證率和登記率均達100%。

10月22日,生態環境部控制汙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工作領導小組在會上表示,排汙許可制改革重點工作總體順利,基本完成排汙許可制度體系建設,基本實現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全覆蓋,探索形成一套頂層設計完善、技術支持有力、工作機制高效的經驗做法。

初步建成全國排汙單位電子地圖

據劉友賓介紹,生態環境部強化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信息化管理,建成並穩定運行全國統一的排汙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初步建成全國排汙單位電子地圖,推進整合「一企一檔」。

生態環境部表示,加快研究構建以排汙許可為核心的固定汙染源監管體系,加強各項制度的銜接、融合。強化排汙許可證後監管,堅決懲處無證排汙、不按證排汙等違法行為。同時,要強化監管執法,以「一證式」執法作為固定汙染源執法導向,適時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完)

相關焦點

  • 數位化監管,開啟證後監管新時代
    對於排汙單位來說,取得國家排汙許可證只是排汙許可制度實施的第一步,排汙許可證拿證後的管理才是企業生命周期的「建檔過程」,也是新時代環境管理的新課題。  證後管理,呼喚「網際網路+」監管體系   今年,是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全覆蓋的攻堅年。截至目前,浙江省已全面完成33個行業6.92萬家排汙單位清理整頓,實現33個行業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全覆蓋。今年9月底,全省預計還將完成91個行業46萬多家排汙單位的發證登記工作。
  • 實現產排汙全過程監管!煙臺全面啟動企業排汙智能管控平臺
    啟動儀式上,煙臺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周俊表示,近年來,煙臺市不斷探索創新環境監管途徑。企業排汙智能管控系統作為新一代智能環境監管平臺,可以實現對企業生產和排汙過程的「全天候、數位化、可核查」監管,把執法人員從「人海戰術」式的監督執法中解放出來,實現智慧監管,既有效彌補環境監管執法人員的不足,杜絕了企業偷排直排行為,也讓環境執法更有針對性,提高監管效率,降低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實現企業和職能部門雙贏。
  • 我國排汙許可制度立法的三十年曆程
    經濟高速增長, 早期企業無序發展和後期重工業加快發展, 以及經濟發展戰略上長期缺乏對環境保護的綜合考慮和綜合決策等原因, 導致汙染問題全面爆發, 給環境保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這一時期, 人們一味追求GDP 的增長, 在思想認識上普遍將經濟發展置於環境保護之前。雖然我國政府加大減排和治理力度, 但治理速度卻遠遠趕不上汙染增長的速度, 環境汙染形勢嚴峻。
  • 王仲田赴周口調研四個「嚴控」工作並出席市汙染防治攻堅年度衝刺
    王仲田赴周口調研四個「嚴控」工作並出席市汙染防治攻堅年度衝刺12月15日,省汙染防治攻堅辦副主任、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仲田到周口市區和西華縣等地,就嚴控重點行業汙染物排放、嚴控揚塵汙染、嚴控移動源汙染物排放、嚴控散煤汙染等四個「嚴控」工作進行調研
  • 北京搭建完善「一站式」服務平臺 企業開辦全面進入「1時代」
    中新網北京新聞12月22日電 (陳杭)北京市通過跨部門再造企業開辦業務流程,搭建並完善線上線下「一站式」服務平臺,實現企業開辦全面進入「一表填報、一窗辦理、一天辦好、一照通用
  • 智慧監管守護碧水藍天!煙臺市企業排汙智能管控平臺正式啟動
    企業排汙智能管控系統作為新一代智能環境監管平臺,可以實現對企業生產和排汙過程的「全天候、數位化、可核查」監管。  煙臺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周俊、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徐世剛、項目運營服務方山東諾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出席活動。
  • 浦東新區「一業一證」改革進入2.0時代 大幅降低準入成本
    今年11月,國務院批覆同意《上海市浦東新區開展「一業一證」改革試點大幅降低行業準入成本總體方案》,聚焦市場準入多頭審批、市場主體關注度高的31個行業開展試點,國務院有關部門將25項國家級事權委託浦東新區承擔受理和發證工作,率先實現國家、市、區3級事權跨層級整合。
  • 永康創新實施生態環境數字監管「四個一」工程
    立足於這一平臺,永康創新實施生態環境數字監管「四個一」工程,積極構建「信息一個庫、監管一張網、管理一條線、預警一張圖」的數位化生態環境監管工作格局,完成生態環境監管由人防到技防,由單打獨鬥到齊心協力,由被動防守到主動進攻的時代性轉變,治理能力和效果大幅提高。
  • 蘇州企業環保自檢自糾平臺上線 排汙企業可「掃碼自檢」
    排汙許可制度是覆蓋所有固定汙染源環境管理的基礎制度,根據生態環境部的工作部署,全國將於2020年9月底實現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的全覆蓋。蘇州市企業「環保自檢自糾」管理平臺就是基於排汙許可證的信息建設的。平臺還搭建積分考核框架,讓各市區各行業企業的證後管理工作情況一目了然。蘇州市生態環境執法局局長王欣指出,排汙許可制改革是當前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是一個整合各項制度的「底座」,將法律法規對企業提出的各項環保要求融合在一張證上。
  • 監管將嚴控AI人臉識別,曠視科技的上市前途如何?
    如今,更大的不利消息來臨:多地開始立法嚴控人臉識別,甚至拆除人臉識別設備。這給曠視科技的未來投下了更大的陰影。一、「人臉識別」政策遇冷2020年12月1日,天津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其中明確禁止市場信用信息提供單位採集自然人生物識別信息。該《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蘭州市七裡河區開展排汙企業自行監測專項檢查 為「許可+監管」護航
    七裡河區開展排汙企業自行監測專項檢查 為「許可+監管」護航每日甘肅網12月11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近日,蘭州市生態環境局七裡河分局在蘭州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七裡河執法隊的協助下,完成了排汙許可證發證排汙單位自行監測專項檢查工作
  • 省生態環境廳一級巡視員鄭粟率隊赴懷化指導幫扶「四嚴四基」嚴...
    指導幫扶組一行首先來到懷化市生態環境保護監控中心,觀看了重點汙染源自動監控與基礎資料庫系統、機動車尾氣監測系統、大氣環境質量監管系統和大氣微站系統的匯報操作演示,不時詢問監控平臺技術手段與使用功能等細節問題,並與工作人員交換意見。座談會上,指導組聽取了市生態環境局嚴監控試點工作情況匯報,對嚴監控試點工作和監控平臺建設提出具體指導意見,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 井賢棟:螞蟻要自覺融入新發展格局和新監管環境
    「最近,螞蟻集團全體正在認真學習『十四五』規劃建議和中央一系列關於金融安全和金融穩定發展的政策精神,對照監管部門的要求,照鏡子、找不足、做體檢,積極配合監管,進一步落實監管要求。」
  • 保山市生態環境局加快建立環境信用體系讓環境監管硬起來
    保山市生態環境局高度重視環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不斷優化信用環境,推動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助力守護西南生態安全屏障和美麗保山建設。一是建立信用承諾制度。督促市場主體依法依規申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許可、排汙許可證、輻射安全許可等行政審批事項;主動做出信用承諾104份;按照告知承諾審批範圍,行政服務部門作出行政告知承諾行政許可決定書4份;行政相對人按照行政處罰決定及時、全面接受處罰,主動申請開展信用修復承諾8份;主動承諾主持編制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真實準確、完整有效,以及主要編制人員信息未列入環境影響評價失信和「黑名單」64份;作出家庭助廉承諾書
  • 全面禁止「洋垃圾」,中國說到做到
    彭博社報導稱,中國堅持對廢塑料等固體廢物進口實施嚴控,促使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多國也相繼頒布固體廢物進口限制措施。中國應對進口固體廢物的多項舉措正在產生巨大的全球效應。  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中國始終在分步有序推進。
  • 銀保監會劉福壽:嚴查嚴控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等領域
    一是前瞻應對銀行不良資產的反彈,督促金融銀行業機構做實資產分類,加大不良資產的處置力度。二是有序地推進中小銀行改革和風險的化解,做好高風險非銀金融機構的處置工作,持續撤解高風險影子銀行的業務,嚴查嚴控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等領域,積極配合防控地方政府隱形債務的風險。
  • 有證企業「持證」勾兌奶酒 源頭難控折射監管真空
    在赤峰調查的幾天,計程車司機一聽到記者提到奶酒,都會作出這樣的反應。假奶酒充斥市場在赤峰人看來,真正的奶酒是「馬奶酒」,即蒙古族牧民用古老的家庭作坊式生產工藝,將馬奶發酵製作而成。資料記載,奶酒也是我國最早的酒種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不過,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奶酒的產業化進程也在加快,其工藝和材料更加多樣,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馬奶酒」了。
  • 保險資管進入分類監管時代,A類機構獲扶持、CD類機構被關注...
    CFIC導讀 ◆1月12日,銀保監會對外發布《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評級暫行辦法》,宣告保險資管行業正式進入分類監管時代。根據監管評級得分,保險資管公司將被劃分為A、B、C、D四類機構。
  • P2P行業監管趨嚴,車貸平臺該如何給借款人「發好人卡」
    作者: 車貸管家    金評媒(https://www.jpm.cn)編者按:目前已有62家P2P網貸機構接入信息披露平臺,完成合規之路的最重要一步,同時這也是網絡借貸監管趨嚴下
  • 生態環境部通報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就生態環境監測等有關...
    四是嚴監管、重懲戒,堅決守住數據質量的生命線。我們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綜合運用「雙隨機」檢查、飛行檢查等手段,對生態環境監測機構、排汙單位、運維單位等開展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各類監測數據造假行為堅持「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絕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