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協和醫院護士墜樓:挺過了疫情,卻挺不過不公

2020-12-21 看見就想說

據武漢協和醫院官網消息:

7月29日上午10:45,武漢協和醫院不幸發生一起墜樓事件。墜樓者為我院護士,經搶救無效去世。對此,我們深表痛惜,並將積極配合家屬及有關部門處理善後事宜。我們向逝者表示深痛哀悼,向家屬表示深切慰問。

又一個鮮活而又年輕的生命隨風而逝,讓人不勝唏噓,感嘆世事難料,人生無常。

其家屬稱,該護士張某婉系家中獨女,孩子不到兩歲,在該醫院工作不到五年。

張某婉是家中獨女,對父母來說,中年失去獨女,白髮人送黑髮人,此生再無依靠,如此痛苦怎能承受得住?她的父母多次哭到暈厥。

護士張某婉匆匆而去,留下一個不到兩歲的孩子,剛學會叫媽媽不久,便被剝奪了叫媽媽的權利。往後的人生,再沒有親生母親呵護相伴。

「武漢協和醫院」在今年初全國人民抗擊疫情的時候早已為國人所熟悉,具體內容這裡不再贅述。張某婉作為該醫院心內科護士,曾參加了抗擊新冠肺炎的工作,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戰鬥英雄。媒體曾公開報導過她們的「戰跡」。

圖片來源網絡

這樣一位抗擊疫情的英雄,沒有倒在與病毒的戰鬥中,如今卻倒在了不公正的待遇上。

有疑似醫院內部人士說,張某婉在疫情期間曾舉報護理主任劉義蘭不作為,強迫護士無防護進icu工作,於是後來工作時天天被領導穿「小鞋」,在開會被批評後發生衝突,發生了意外。

圖片來源網絡

這個消息是否屬實,在此不妄加推斷,一切等待警方的處理結果。

在這裡我想說的是,這樣死得太不值了!

1、與領導有矛盾,被領導「穿小鞋」,這樣的事在體制內的單位裡早已司空見慣,成為不爭的事實。這也是每個單位的「潛規則」,不服從的人就要被排擠,被打擊,即使舉報了,事情也不好處理,畢竟都不是什麼大事,還可能導致大家相處關係緊張,被「穿小鞋」。就是被穿小鞋也不應該付出生命代價啊,太不值得了!大不了不幹了,換個環境。你那麼年輕,來日方長,再換個工作不是什麼難事。「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做人要會想,不要鑽牛角尖。

有句話說得好: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你這是何苦呢?

2、你走了,最可憐的是孩子,還不到2歲,從此就失去了最親的母親。沒有母愛,會不會給孩子心裡留下陰影?為什麼不為孩子想一想,他將來要面對怎樣的生活?

3,你走了,其次可憐的是你的父母,含辛茹苦把你養大,只盼老了有個依靠,現在一切都化為泡影。你有沒有想過,將來他們老了可怎麼辦?

事情已經發生了,唯有祝願生者節哀,逝者安息。也希望警方早日查清真相,給所有關心這件事的人一個交代。

該承擔責任的,一定要承擔責任。

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武漢協和墜亡護士系家中獨女,家屬哭到暈厥,查看監控被告知壞了
    7月29日,武漢協和醫院網站通報發生一起墜樓事件,墜樓者為協和醫院心內科護士,經搶救無效去世,目前警方已至現場調查。墜亡護士家屬在前往醫院探訪墜亡地時悲痛欲絕,稱這名護士非常年輕,系家中獨女,有個孩子還不到兩歲。此外,在家屬要求查看事發現場監控時,卻被院方告知監控壞了。
  • 武漢協和醫院護士墜樓去世:天不渡人,人需自渡
    7月29日,武漢協和醫院的心內科護士小艾(化名)墜樓身亡。小艾在協和醫院工作了五年,是科室裡的骨幹。今年疫情防控期間,衝鋒在第一線,冒著生命危險挽救了很多病患。可是對方說:別人病倒了,你就得頂上,這是護士的責任。之後,同事在科室門口遇到小艾,本來想請她吃個飯安慰一下。可是小艾婉拒了。只是喃喃地說了一句:謝謝。不久,小艾從醫院大樓一躍而下,當場身亡。
  • 武漢協和醫院38對新人舉行集體婚禮
    昨晚,武漢協和醫院「醫往情深·協和見證」集體婚禮在黃鶴樓舉行。38對佳偶中,有31對是參與過一線抗疫的英雄夫妻,平均在一線堅守時間40天。楚天都市報記者王永勝 通訊員劉坤維攝昨晚,在迷人的夜色中,武漢協和醫院「醫往情深·協和見證」集體婚禮在武昌黃鶴樓隆重舉行。38對佳偶中,有31對是參與過一線抗疫的英雄夫妻,平均在一線堅守時間40天。其中,口腔醫生章靖96天不下火線,堪稱「最閃亮新郎」。
  • 墜樓護士父母發聲:我們只針對一個人
    護士的待遇和人文關愛確實應該提高,或許,就是因為平常缺乏關愛,才導致了這樣一個錯誤的事情卻引發了眾多人的共鳴,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武漢協和醫院的心內科護士張嬿婉墜樓事件,警方昨天發了通報:排除刑事案件!
  • 新型肺炎疫情晚報|疫情|武漢協和醫院|武漢
    數據來源:國家及地方衛生健康委2、被訓誡醫生確診新型肺炎武漢醫生李文亮今日微博發文稱其已確診新冠肺炎。其系此前武漢公布疫情遭武漢警方訓誡的 8 名醫生之一。李蘭娟在出徵現場表示,因新冠肺炎疫情進入關鍵期,武漢危重症病人增多,浙江在抗擊H7N9時,總結了人工肝、「四抗二平衡」等經驗,希望把這套經驗應用到武漢危重病人救治上。據了解,李蘭娟帶領的醫療團隊包括該院感染科、重症監護、人工肝治療方面的專家。
  • 北京協和醫院立體化支援武漢「戰疫」
    北京協和醫院舉全院之力支援武漢前線醫療隊,從學術支持到物資調配,從科學救治到精準施策,以期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早日見到曙光。 而協和醫療隊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ICU病房裡救治的患者,絕大部分屬於這一類。 協和大後方對武漢前線的支持,已從選派專家醫護團隊、提供豐富物資與生活保障,轉入提供全面學術支持的新階段。後方多學科專家團隊針對前方提出的臨床問題及時研究討論,第一時間提供最合理的治療策略方案,指導科學精準施治。
  • 「中國夢·踐行者」武漢協和醫院發熱門診:以青春之軀駐守戰疫堡壘...
    武漢協和醫院發熱門診:以青春之軀駐守戰疫堡壘前哨。視頻剪輯:綦智鵬武漢協和醫院發熱門診團隊。武漢協和醫院 供圖  這是一個特殊的團隊。武漢協和醫院 供圖  2019年12月31日,當疫情初現時,武漢協和醫院便迅速響應,24小時開放發熱門診。  發熱門診是前線中的前線,被稱為堡壘裡的哨點。開放之初,這裡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 在ICU病房護士都做了什麼?北京協和醫院護理部主任吳欣娟詳解
    【環球網報導】4月7日15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肺炎患者醫療救治和抗擊疫情中護理工作發揮的作用有關情況。「對於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過程中,護士是主力軍,要為患者提供非常專業的護理工作。」
  • 武漢協和醫院官方闢謠:「協和醫院西院自製口罩及塑膠袋充作防護服...
    闢謠:「協和醫院西院自製口罩及塑膠袋充作防護服」為虛假信息關於網傳「協和醫院西院自製口罩和塑膠袋充作防護服」的圖文均不屬實,純屬謠言,已報警,特此聲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2020年1月31日 【此前報導:疑問:武漢醫生用垃圾袋做防護服,手工製作口罩,是不是謠言?】
  • 在武漢,我和138個醫生護士度過了65天
    最後一天,中醫醫院護士蔡衛敏和患者擁抱告別我曾經問醫療隊的醫生老苑,這次來武漢,會給他人生帶來什麼改變麼?老苑說,那種改變在17年前就已經發生了。2003年,老苑即將進入非典一線,那之前,他受了一個同學在北京全款買房的刺激,剛聯繫好一家公司,準備從醫院辭職。
  • 武漢協和醫院首次挺進復旦中國醫院排行榜前十,創歷史新高!
    武漢協和醫院首次挺進復旦中國醫院排行榜前十,創歷史新高! 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武漢協和醫院  全國第十!        2020年初,身處戰疫中心的武漢協和醫院,新冠疫情期間隔離病毒,但不隔離科研助力「健康中國」的使命,充分彰顯了國家隊的責任與擔當。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醫院及時暢通新冠應急科研渠道,加強對疫情相關的臨床研究支撐,積極推進抗疫相關科技成果的臨床轉化和應用,為疫情防控提供了快速有力的科研支撐,為戰疫貢獻了「協和智慧」。
  • 武漢市衛健委發布護士節給江城護士的一封信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陳莉 劉亞雄)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2020年的護士節,對武漢人來說,格外不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江城各級醫療機構傾其所有,努力捍衛市民們的生命和健康,竭盡全力抗擊新冠肺炎。
  • 「四大天團」武漢會師 川大華西醫院近300名醫務人員前線抗疫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供圖  新華網成都2月8日電(鄭瑋)2月7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派出131人作為國家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赴武漢開展救治工作。這是四川省第五批支援湖北的醫療隊,也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為增援武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派遣的第三支醫療隊伍。此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已有162名醫務人員戰鬥在武漢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急診科護士邢正濤——一線衝鋒 不負期待...
    2月14日,邢正濤(左)和白鈺分別在武漢協和醫院和北京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用愛心隔空鼓勵。和冠欣 胡 誠攝影報導(人民視覺)「國家之使命,不容辜負,我等你回來!」1月27日,正月初三,妻子白鈺的這條微信朋友圈,讓剛到武漢的邢正濤格外暖心。「定不負使命不負卿。」
  • 「首都隊」抵達武漢,即將奔向疫情最前線|組圖
    新京報訊 1月27日22時40分,北京市屬醫院援武漢醫療隊落地武漢天河國際機場,136位醫護人員抵達疫情最前線。「感覺挺好的!來拯救世界了,像超人一樣!」袁磊是北京天壇醫院急診科護士,落地之後,他和同事們扛著醫院準備的物資快速走向擺渡車,天壇醫院醫療隊共有12名醫護來鄂,安頓後將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西院區進行支援。「不知道疫情怎樣,新發病例多少了?」在擺渡車上,曾參加過抗擊SARS的清華長庚醫院醫療隊隊長郭軍邊低頭查看最新的疫情新聞邊說:「新發病例如果持續減少,就說明疫情得到了控制」 。
  • 武漢皮膚科人:堅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線
    三個院區(同濟主院區、中法新城院區和光谷院區)開放2000多張床位收治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是武漢市收治患者最多的醫院。在疫情發生之初,醫院皮膚科就成立了疫情應對核心小組,科主任劉冬先教授和黨支部書記曹育春教授(武漢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牽頭,鄧雲華、張勇(武漢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委員)、陳輝副主任(武漢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委員)和程文泉護士長緊密配合,積極展開應對,全力支持抗擊疫情工作。
  • 90後護士檀學兵:武漢歸來 「小檀檀」變「老檀」
    時隔3個月,醫院讓她有些陌生——患者入院的流程變了,病區裡新增了「看門人」,她的工作照下,也新增了「北京援鄂醫療隊隊員」的介紹。在武漢,檀學兵第一次穿上防護服、進入隔離區救治患者。與當地95後護士搭班,讓這個90後的自我定位,從小妹妹變成了大姐姐。當護士,不是檀學兵最初的選擇,但經歷了「新冠」,這個職業在她心中變得更加可愛和溫暖起來。
  • 「王炸」來了,最強醫學院齊聚武漢,武漢必勝!
    至此,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會師武漢,網友驚呼,「王炸」來了!以及浙江大學附屬醫院醫療隊、北京大學附屬醫院醫療隊等等,最強醫學院齊聚武漢,武漢必勝!
  • 武漢聯線 | 北京協和鏗鏘玫瑰的戰地日記
    護士長問「明天去武漢行不行」,我當時以一種自己都能聽出來很驚訝的聲調說「明天?」護士長問行嗎,我說行!當然「行!」不過確實沒想到會這麼「突然」。2020年2月10日 第3天 5:00pm-9:00pm22床的小夥子已經拔管了,神清語利一心想轉出ICU,總在問我是不是還要等,還要等多久。
  • 封城之下千裡「送心」 武漢協和醫院為11歲女孩完成心臟移植手術
    3月19日,一顆珍貴的心臟從廣州到武漢,開啟了輾轉一千多公裡的生命接力。為了救治罹患擴張性心肌病的11歲女孩欣欣(化名),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在武漢封城之下,通過多方協調調度,成功從廣州將亟待移植的心臟運送到了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