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發展趨勢將走向何方?

2020-12-21 遊戲篝火營地

編者按:早期的 FPS 遊戲並沒有多少劇情鋪墊,玩家從快節奏關卡中收穫簡單的快樂。後來隨著開發技術和遊戲硬體的日益完善,加之行業內的不斷創新,越來越多 FPS 作品開始有了豐富的劇情。隨著《毀滅戰士》和《半衰期》雙雙迎來系列最新作,傳統 FPS 的未來將如何發展?本文作者對此發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對於史上第一款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熱議由來已久,不同人有不同說法。有人說是《Maze War》,也有人說是《Spasim》,但肯定不是《毀滅戰士》。實際上,《毀滅戰士》甚至不是 id Software 的第一款 FPS 遊戲,因為在這之前,這家技術先進的工作室就已經推出了《重返德軍總部 3D》。不過,真正讓 FPS 遊戲變得人盡皆知的還是《毀滅戰士》,這款遊戲堪稱經典中的經典。

遊戲中揮舞鏈鋸的爽快動作以前所未有的勢頭闖入大眾視野,它更是定義了上世紀 90 年代的 FPS 遊戲(有數據表明,直到 90 年代末,「《毀滅戰士》克隆遊戲」這個術語實際上一直是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通用指代詞)。

△ 由於《毀滅戰士》的流行,許多早期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便在其發行不久後如雨後春筍般相繼出現

當年的 FPS 特點是移動速度極快,以瘋狂掃射為主,不僅有和「石頭剪刀布」一樣相互克制的武器,還有鼓勵玩家激烈交戰且毫不拘泥於場景真實度的競技場。他們並不在乎遊戲劇情,正如《毀滅戰士》的聯合創作者 John Carmack 那句名言所說:「遊戲裡的劇情就和小黃片裡的劇情一樣,多少要有,但不重要。」

因此,在《毀滅戰士》和緊隨其後的續作《毀滅戰士 2:人間地獄》中,id Software 將劇情大砍,只用簡短幾行字幕連接起各個章節。其他同類型的遊戲如《Heretic》、《毀滅巫師(Hexen)》、《毀滅公爵 3D》以及 id Software 自家的《雷神之錘》都不約而同地將遊戲敘事當作開發完工後順帶添加的內容。

但到了 1998 年,Valve 開創性地用另一種方式處理遊戲敘事。這家公司的首款科幻題材射擊遊戲《半衰期》著重強調了遊戲劇情和世界觀。從開場慢悠悠地搭乘電車到達黑山研究所的橋段我們就可以看出,Valve 不光喜歡創造射殺外星人的遊樂場,還對渲染場景氛圍和講故事同樣興趣濃厚。

由於當時鮮有射擊遊戲能夠如《半衰期》這般富有特色,因此可以說,這款遊戲幾乎是憑一己之力打破了「遊戲劇情像小黃片劇情一樣可有可無」的這種觀念。

上個月,射擊遊戲粉絲們迎來了一款《毀滅戰士》新作和一款《半衰期》新作,它們都是各自系列的集大成者。對《毀滅戰士:永恆》來說,這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快節奏血戰;而對《半衰期:愛莉克斯》而言,大部分過程則是由敘事驅動的射擊和解謎玩法。

考慮到這可能是兩種設計潮流的分水嶺,我與幾位在過去幾年中一直致力於將射擊遊戲重新帶回 id Software 風格本源的開發者們探討了一些相關問題。

復古獨立射擊遊戲借鑑了 90 年代射擊遊戲中像素風格的美術設計和無腦射擊的玩法,在《半衰期》佔主導地位的大環境下創造了一個「類《毀滅戰士》」的子類型。

《黃昏(Dusk)》、《怒火:永恆遺蹟(Wrath: Aeon of Ruin)》、《術士計劃(Project Warlock)》、《Paradox Vector》以及《火速出擊(Maximum Action)》等遊戲深受《毀滅戰士》的啟發,它們的幕後製作者們對這個系列遊戲的最新作有何感想?他們又如何看待與自己創作理念似成對立的《半衰期》系列最新作品?《半衰期》問世之後出現的射擊遊戲又在多大程度上繼承了該系列的精髓?

《術士計劃(Project Warlock)》

意義非凡的《毀滅戰士》

在精神內核上,傳統射擊遊戲與歷史上的宗教改革有很多共同點。這些開發者似乎覺得如今的 3A 射擊遊戲已然墮落,變得昂貴且狹隘。何不放棄狹窄的走廊去使用開闊的競技場呢?何不拋棄設定去追求激烈的對戰呢?讓射擊遊戲回歸本源不好嗎?更何況,真的有人能忽視《毀滅戰士》的影響力嗎?

「《毀滅戰士》是一個基石,我不覺得有人能做出一款完全不受其影響的 FPS 遊戲。」《Paradox Vector》的開發者 Michael Schmidt 說道。該作品運用了《毀滅戰士》的玩法,並借鑑了 80 年代街機射擊遊戲(如《星球大戰》街機版、《Battlezone》和《Tailgunner》等)的美術風格。

「我認為像《毀滅戰士》這樣的遊戲給予了玩家最大的自由度。」曾製作過《馬克思·佩恩》及《火速出擊》(靈感源自吳宇森電影)的 George Mandell 深有同感地說道,「你會覺得自己是個狠角色,因為遊戲給了你一套工具,讓你自己思考如何搭配使用發揮出最強力。那些暢爽的時刻完全是靠你自己摸索出來的,而非遊戲手把手教給你的。每一個新敵人都需要你尋找新的武器搭配方式去解決。」

在《黃昏》的開發者 David Szymanski 看來,雖然《毀滅戰士》的關卡設計不夠具象化,但它能給玩家帶來一種後世遊戲都缺少的「臨場感」。

他說:「射擊遊戲採用線性設計後,會在很大程度上失去空間認知感和沉浸感。比如,《毀滅戰士》在設計架構上就不屬於我們常說的那種『真實的遊戲』,因為你肯定想像不到有人會在這類關卡裡樂此不疲地刷。但正因為玩家會不斷來回、繞圈且從不同角度穿越那些場景,他們對這些關卡就產生了極佳的空間理解。」

領悟《半衰期》的核心魅力

雖然像 Mandell 這樣的開發者也承認《半衰期》確實給 FPS 遊戲帶來的大量創新,但他們認為這款遊戲同時也給 FPS 增加了一種新的束縛。

「我認為很多 3A 射擊遊戲因採用了《半衰期》的模式而失去了自由感,」Mandell 說,「雖然製作精良的劇情可以帶來沉浸感,但一個平平無奇的劇情配上局限的線性設計,只會給玩家帶來非常無聊的體驗。如果 3A 射擊遊戲採用《毀滅戰士》的模式,把玩法和自由度放在首位,將情節放在次位的話,我認為大家會看到更獨特、關卡更具重玩性的遊戲。在我看來,現在的 3A 遊戲更願意給玩家營造一種互動電影的感覺,而非遊戲感。」

很多遊戲從《半衰期》系列裡學到的只是「射擊遊戲需要劇情」的表皮,但對於其他深層次且至關重要的元素(如物理效果、物理互動給玩家帶來的感覺、解謎要素以及不因劇情節奏而阻礙玩家操作的設計),卻極少被如今的 3A 射擊遊戲所採用。

「《半衰期》真正讓我喜歡的地方就是它基於物理效果的環境互動方式,我認為這是該系列遊戲最出眾的特點,」《術士計劃》的開發者 Jakub Cislo 說道,「它在各個方面都能持續給人帶來趣味感和新鮮感。」

「我不確定『3A 射擊遊戲採用了《半衰期》的模式』這種說法是否公平,」Szymanski 說,「因為這相當於在說那些 3A 作品在設計遊戲世界、AI、系統、劇情等方面時投入了和《半衰期》一樣多的心血。但實際上,《半衰期》可遠不止是添加大量腳本事件並採用相對線性的設計那麼簡單。況且 …… 這是一款 1998 年的遊戲,而射擊遊戲是到後來才開始迅速轉向電影化的,差不多在《使命召喚 4》發售後開始爆發,並在隨後幾年內扼住了遊戲行業的咽喉,極大地限制了其發展。我不確定當時已發售近 10 年之久的《半衰期》是否還該為此現象背鍋。」

回歸本源

在 2017 年,身為遊戲開發者、評論者、學者以及《大西洋月刊》特約作者的 Ian Bogost 因一篇名為《遊戲沒有劇情會更好(Video Games Are Better Without Stories)》的文章而在業內引起關注。他在文中表明,遊戲所講述的故事永遠不會如電影、電視劇和書籍中的好,所以為何還要大費周章去做呢?

看到這兒,各位可能立刻想要反駁他的觀點,但如果這番言論是針對 FPS 遊戲的話,我們不妨自問一下:劇情真的一直都很重要嗎?還是通常只作為點綴?

文章《遊戲沒有劇情會更好》截圖

「射擊遊戲的單人戰役越是向線性、劇情驅動演化,人們就愈發渴望見到更純粹的技巧驅動類遊戲,」《怒火:永恆遺蹟》的製作人 Frederik Schreiber 說道,「我想這就是《毀滅戰士》(2016)大獲成功的原因,遊戲情節成為配角,重點在於腎上腺素驅動且注重技巧的遊戲玩法。這是傳統射擊遊戲粉絲們在 90 年代前中期就已經習以為常的東西,卻很不幸地在電影化、沉浸式、劇情驅動類射擊遊戲為潮流的 00 年代後期變得越來越小眾。」

受《毀滅戰士》啟發的傳統射擊遊戲的成功似乎印證了這一說法,《毀滅戰士:永恆》的誕生更是有力證明。與此同時,《半衰期:愛莉克斯》的佳績也表明,人們依舊對沉浸式、劇情驅動類 FPS 遊戲有著很大的需求。3A 遊戲市場變幻莫測,我們沒準兒會在將來見證 FPS 遊戲走上一個分岔路口,以線性、電影化主導的作品日漸沒落,留下以《毀滅戰士》和《半衰期》為代表的兩派分庭抗禮。

相關焦點

  • 有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射擊遊戲,為什麼沒有「第二人稱」射擊遊戲
    有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射擊遊戲,為什麼沒有「第二人稱」射擊遊戲。而第三人稱射擊遊戲,則是玩家控制主角行動,主角在遊戲屏幕上是可見的,玩家必須在射擊的同時控制好主角不被發現或者擊中,擁有更多的動作元素加入,像是《生化危機》、《質量效應》、《絕地求生》、《魂鬥羅》等等。那麼,在這麼多的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射擊遊戲,為什麼沒有「第二人稱」射擊遊戲呢,這是什麼願意造成的,讓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吧!
  • 目前十大精品,第一人稱FPS射擊遊戲
    在目前的遊戲中,最受歡迎的就是開放性世界遊戲,其次就是射擊類遊戲,但射擊遊戲又分為第三人稱TPS射擊遊戲,又分為第一人稱FPS射擊遊戲,而且FPS
  • 第一人稱射擊類遊戲,FPS(First-person shooting game)的發展起源
    第一人稱射擊類遊戲,FPS(First-person shooting game)的發展起源
  • 十大經典第一人稱射擊遊戲
    在單機遊戲中,第一人稱射擊類遊戲,最受玩家們的歡迎,但是遊戲的種類越來越多,各種新遊戲也不斷地在發布,自然讓很多的老遊戲,在玩家視線中漸漸地消失,最後被遺棄,但老遊戲並不代表它就差,本期就為廣大遊戲愛好者們推薦十款,第一人稱經典射擊遊戲。
  • 油管4096頻道分享《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發展簡史》視頻剪輯
    油管「2 的 12 次方」(4096)頻道,剛剛分享了一段展示「第一人稱射擊」(First Person Shooter)遊戲發展歷程的特製視頻。儘管《使命召喚》和《戰地》之類的 3A 遊戲以畫面製作精美而被人們所熟知,但回顧 FPS 遊戲的起源,你將知道走到這一步需要付出多少艱辛的努力。(來自:4096 / YouTube)這段「FPS 遊戲簡史」的片頭從相當簡單的線條和圖形起步,隨後開始迎來各種跨越式的發展。
  • 推薦8款第一人稱動作射擊類遊戲
    本期整合推薦8款,第一人稱動作射擊遊戲,會有人說,是不是《使命召喚》和《CS》那類的遊戲?我可以直接告訴你,那是FPS遊戲,不屬於動作射擊類,那什麼是動作射擊遊戲?《狂怒2》該作品是一款採用開放性世界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其中遊戲世界背景,採用廢土風格,當中還包括非常科幻的元素,玩家在當中還可使用駕駛載具,在這個模式下是第三人稱模式,不過也可以切換第一人稱,而且載具都具備武器系統,玩家可以在遊戲世界中搜集零件,升級載具性能,以及武器性能等,還可以搶奪敵人的載具,開回自己的領地,改造後成為自己的收藏品
  • 《Due Process》——很有潛力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
    《Due Process》是由Giant Enemy Crab製作並由Annapurna Interactive發行的一款線上對戰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對於Annapurna Interactive這家發行商估計大部分玩家都不會非常陌生,旗下推出的遊戲質量都非常高。
  • 第一人稱射擊遊戲?Wallpaper Engine將登錄wegame
    咳咳,當然,Wallpaper Engine 之所以能成功從眾多壁紙軟體中脫穎而出,自然少不了它的另一項功能,steam創意工坊,出了龐大的資源庫以外,你甚至可以(手動滑稽),這個是它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由來了哈。
  • 杉果春促第一人稱遊戲推薦:《消光》47《恥辱》15
    第一人稱的沉浸感無與倫比,無論是《消逝的光芒》中屋頂跑酷的刺激爽快,還是《恥辱》中隱蔽潛行的緊張,都能準確無比帶給玩家,更不用說 FPS 與恐怖遊戲直截了當的感官刺激,今天杉果就為大家盤點一下春季特賣會中的第一人稱佳作吧!>> 直面殺戮,擊碎頭顱!
  • 第一人稱視角不止射擊遊戲,這6款RPG你也值得擁有,自由度還超高
    第一人稱這種視角,往往出現在射擊遊戲當中,因為這種視角比其他的視角更有畫面衝擊感,雖然有著「3D眩暈症」等缺陷,但是已然無法阻止遊戲愛好者的喜愛。而隨著遊戲的發展,第一人稱也開始平凡出現在RPG遊戲中,它們劇情故事代入感會高於其他視角很多。
  • 推薦五款優秀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有幾款極其硬核,你敢來試試嗎?
    無主之地3《無主之地3》是由Gearbox Software打造的經典第一人稱射擊遊戲。該系列以其遊戲大膽的美術風格,以及極佳的遊戲性,在玩家間廣受好評。在新作中,武器槍械將更具特色,地圖面積也會遠超前作,玩家能夠選擇全新四位全新的秘藏獵人盡情探索潘多拉之外的迷人世界。
  • FPS遊戲(第一人稱射擊類遊戲)的獨創性認定:《守望先鋒》遊戲訴《英雄槍戰》遊戲侵權案
    FPS遊戲(第一人稱射擊類遊戲)的獨創性認定——《守望先鋒》遊戲訴《英雄槍戰》遊戲侵權案編輯:Riller但FPS遊戲(First-Person Shooter Game,即第一人稱射擊類遊戲)較之 RPG遊戲有所不同。本案中,被告主張FPS遊戲與RPG遊戲相比,劇情簡單,大量連續畫面並非預先設定,而是玩家根據遊戲規則,通過操作產生,其過程具有隨機性和不可複製性。
  • 十款,科技含量最高的第一人稱遊戲
    《泰坦隕落2》它是一款專注科幻機甲題材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這款作品是《泰坦隕落》系列的第二代作品,早期它的前作第一代作品,採用全程聯網,完全是一款網路遊戲,然而第二代有單人離線模式,在單人模式中,還有一個富有感情的故事。遊戲的玩法很過癮,其中在牆壁之間可以跑酷,還有超級跳躍,後期還能使用重型機甲,玩起來非常刺激。
  • 生化危機2重製版,大神自製第一人稱MOD,恐怖遊戲秒變射擊遊戲!
    生化危機2重製版,大神自製第一人稱MOD,恐怖遊戲秒變射擊遊戲!不僅破解版上線到了國內,甚至還有各種各樣的Mod的發在網上,不少玩家也是發現了不少有意思的東西,而在最近有人也是發出來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視頻,這位網友竟然是把生化危機2重製版改成了一個第一人稱的模式,大家都知道,雖然生化危機2重製版是一個新製作的遊戲,與原版不同,但是卻與後面五六的視角都是一樣的, 都是過肩式的視角。
  • 喜加一: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雷神之錘3》可免費領取
    目前B社區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雷神之錘3》已經開放免費領取,白嫖時間截止至8月21日0點,小夥伴們登陸B社平臺客戶端就可以自動領取了。《雷神之錘3》是一款多人合作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於1999年12月發行。玩家或獨立、或組隊在地圖中廝殺,死亡後數秒即在地圖某處重生。
  • 次世代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小黃油推薦
    閃亂神樂:沙灘戲水/SENRAN KAGURA Peach Beach Splash,各種意義的射擊遊戲,四個字來形容這個遊戲,「波濤洶湧」。索尼子/Sonicomi,融合了多種元素,攝影 + 養成 + 戀愛,攝影過程中可以通過combo和交談來解鎖各種新的道具和姿勢,養成主要是拍攝著裝的選擇,從而向某個方向發展,戀愛元素則是常規的
  • 數據:經歷PUBG COD洗禮後,射擊手遊在全球走向何方?
    到了2019年,《PUBG Mobile》仍是歐美表現最好的射擊遊戲。作為動作遊戲的一個細分品類,射擊手遊地位獨特,而且增長速度極快。但是,射擊品類是所有開發者都能夠進入的領域嗎?2020年的射擊手遊有哪些趨勢值得關注?
  • 最好玩的FPS射擊遊戲
    ,還有著順暢的操作感,以及沉浸感,尤其是男性玩家最喜歡這類遊戲,那麼本期,就為廣大遊戲愛好者推薦十款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FPS射擊遊戲,下面就進入本期的內容吧!它是一款採用現代戰爭題材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
  • 聊聊古典第一人稱射擊遊戲《DUSK》
    2016年《毀滅戰士》的成功給了許多業界FPS新老怪咖們提了一口氣:就算變成了冷門,這個浮躁的業界還是有人喜歡古典第一人稱射擊的!
  • FPS遊戲之父約翰卡馬克,三部曲奠定如今第一人稱射擊遊戲規則
    FPS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這一經久不衰玩法的由來,和幾個熟悉的名字綁定在一起,id software、德軍總部3D以及約翰·卡馬克,1993年約翰·卡馬克和好基友約翰羅梅羅一起將一款80年代的潛入類遊戲《德軍總部》改編成他們心目中最好的遊戲類型-FPS遊戲其實一開始卡馬克並不知道自己有做一款什麼樣的遊戲由於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