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連打了幾個噴嚏又咳嗽流鼻水,是不是多休息或由柑橘類水果補充些維生素C,加速感冒的痊癒呢?其實不然,腸道是人體最重要的免疫器官,透過掌握維護腸道健康的鑰匙,便能有效地增加免疫力!
腸道並不只是負責食物運送與消化吸收的消化器官,同時還兼具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食物從口進入體內時,還可能伴隨著病原體或其他毒素,腸道可說是體內一道重要屏障,於是體內的免疫軍隊大多配置在腸道,避免病菌入侵,為此腸道須具備將病原體的情報傳輸給全身的防護網,防止病菌侵入而生病。
腸道有完整的腸道神經系統,可以自行調控腸道內的活動,且不受大腦控制,具備蠕動、收縮、吸收等生理功能,同時還有免疫與發炎的作用。不僅如此,腸道健康其實與大腦息息相關,經由腦腸軸線與大腦相互聯絡,因此兩者雖獨立運作,卻會彼此互相影響,許多身心疾病都與腦腸軸線相關,如腸躁症、憂鬱症或慢性疲勞等。美國 UCI 醫學中心復健科醫師 Kim Hecht 建議,以下方式也能增強免疫力
維持腸道健康:人體有70%的免疫細胞都存在於腸道中,例如小腸壁上的細胞就能辨識、摧毀有害細胞與分泌抗體。此外腸道中細菌也有合成維生素、影響免疫力的功能。除了避免加工食物以外,也要注意自己是否對於麩質、乳製品、大豆食品等食物有不耐或過敏問題,也可以諮詢醫師後使用益生菌。
補充維生素:慢性感染患者大多維生素D不足;對於生理上疲勞的人來說,維生素C有助降低近半的感冒發生率。
選擇對的食物:多吃沒有加工、富含抗氧化物的全食物,補充足夠的深綠色蔬菜、菇類、大蒜等。
運動:充足的有氧運動能夠促進血液與淋巴循環順暢,幫助帶走身體中的病菌、毒素與老廢物質。美國臨床註冊營養師 Katherine Marengo 審閱的一篇文章,推薦了以下可能有助增強免疫力的食物
藍莓:花青素是類黃酮的一種。2016年一項研究提及,類黃酮在呼吸道的免疫系統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常吃富含類黃酮食物的人,較不容易得到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
黑巧克力:可可礆是一種抗氧化物質,能夠保護細胞免於自由基傷害、藉此強化免疫力。
薑黃:2017年一項研究評論指出,薑黃中的薑黃素具有抗氧化與抗發炎的效果,這可能有助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富含油脂的魚類:鮭魚、鮪魚、沙丁魚等魚類中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根據一篇2014年的報導,長期攝取omega-3脂肪酸可能有助降低類風溼性關節炎(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的風險。
杏仁、葵花子:兩種堅果種子都有維生素E,是對抗自由基、強化免疫力的優質來源;另外杏仁也有豐富的鎂、錳與膳食纖維。
柑橘類水果、奇異果、甜椒:這些食物都有大量的維生素C,可以減少感冒症狀持續的時間、幫助強化人體的免疫力。其中甜椒的含糖量較低,炒或烤的烹調方式還能比水煮、清蒸保留更多營養。
【往期精選】
【福利】iDPBG團結奮進抖音大賽開始啦,獎金高達3000元!
【福利】自保報銷可以線上作業啦
【福利】職業技能證照,申報有補助啦,最高可補助2000元!
【福利】【幸福鵲橋】單身貴族的看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