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艾彌兒。
中國人成事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順應自然規律。所以在不同的年齡做不一樣的事情,達到不一樣的狀態,也是經常被談及的人生智慧。
孔子就說過一句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而在老百姓中間也流傳著一句俗語:叫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那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古代人跟自然非常貼近,所以人們經常會用自然界的一些動物來形容人的狀態。
三十如狼,狼是非常兇猛,非常的貪婪,勇往直前的一個形象。那麼人到三十歲正是人一生體力、精力的一個巔峰狀態,這個時候正是應該像狼一樣勇往直前、拼搏奮鬥的年紀。
四十如虎,自然界中的老虎就跟狼不一樣,老虎比較沉穩、從容許多,平時呆在那一動不動,不怒自威,王者風範。當它出手的時候也是穩、準、狠。那麼人到四十歲有了閱歷,經驗的積累,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像老虎一樣審時度勢,知道什麼是可以自己去爭取的,什麼是可以放棄的。
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提起出山這兩個字,通常都是指一個人經歷過大風大浪,經歷過很多的歷練之後重出江湖的狀態。那人到四十五正好也是你有了足夠的經驗、閱歷的沉澱和累積,這個時候你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裡,因為四十已經不惑了,45就要重新出發,重出江湖。這個是非常好的一個狀態,跟現代很多人到了中年有一點喪,甚至陷入停滯而產生的中年危機的狀態是非常不一樣的。
所以如果你正處於人到中年,你要認識到這是人生的第二個高峰。也有重出江湖,再創人生的輝煌的機會。
如果大家喜歡我這段內容,歡迎大家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有什麼話在下面給我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