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吃芽,夏吃瓜
夏天到了
吃瓜的季節又來了
葫蘆瓜作為夏季時令菜
因富含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肉質細膩、清爽順口
深受人們喜愛
但你知道嗎?
有一種葫蘆瓜是不能食用的
誤食了可能會中毒!
近日,廣東就有人
因食用葫蘆瓜中毒住進了醫院
吃了這種葫蘆瓜
廣東一家四人中毒入院
近日,廣東韶關的粵北人民醫院兒科,出現因進食苦葫蘆瓜中毒的患兒。
患兒男,9歲,其妹妹6歲,午餐進食了苦葫蘆瓜,2小時後出現腹疼,無腹瀉,無嘔吐。因家中一同進食苦葫蘆瓜較多的奶奶及媽媽均有明顯的嘔吐及腹瀉消化道症狀,否認其他不潔食物及特殊用藥物史,急忙來到醫院。
醫院診斷為中毒性腸炎。
據患兒母親王女士介紹,當時婆婆和孩子嘗了一口後覺得好苦,隨後她嘗了一口也覺得很苦,連忙將菜吐出。「因為我平時買的是甜的。」
但隨後王女士覺得,瓜苦沒什麼問題,應該能消暑,於是他們四人便將飯菜都吃了。
午飯後半個小時王女士便開始感到不適——
王女士:胸悶,很想嘔吐但又吐不出。沒過多久就想睡覺,全身乏力,腹瀉了二十多次,前一晚每隔幾分鐘就想去一次廁所。
於是他們趕緊來到醫院就診。經醫生診斷,四人均為葫蘆素中毒引起的中毒性腸炎。所幸經洗胃、補液等治療後,他們已痊癒出院。
最近
正是葫蘆瓜上市的季節
因誤食帶苦味的葫蘆瓜
進醫院的人不少
6月15日,浙江省常山縣青石鎮餘先生從市場購買來葫蘆瓜,做了一道大菜「米粉油炸葫蘆瓜片」,可在食用時發現,瓜的味道極苦。
3人食用葫蘆瓜半小時後陸續出現腹痛、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餘先生老婆因吃得較多當晚就住進了縣人民醫院,所幸經過對症治療後病情得以好轉。餘先生兒子未食用苦葫蘆,幸運躲過一劫。
6月21日上午,四川瀘州敘永鎮安居村的周老伯的老伴用自家種的瓠瓜做了一盆瓠瓜湯,嘗了一口後覺得好苦,但是家人或多或少都吃了一些。進食後沒多久,周老伯和兒媳突然感覺身體極度不適,然後便開始嘔吐和腹瀉,症狀越來越重,家人感到不妙,趕緊將兩人送到了當地衛生院就診。
經醫生初步檢查,結合兩人中午的飲食,醫生診斷為食物中毒。經抑酸、護胃、抗感染、補液等對症治療,周老伯和兒媳的中毒症狀明顯緩解,脫離了危險。
葫蘆瓜這麼好吃
為什麼還會中毒?
相信大家已經注意到了
這些吃葫蘆瓜中毒的案例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
吃的葫蘆瓜帶苦味!
帶苦味的葫蘆瓜不能吃
為什麼帶苦味的葫蘆瓜
吃後會中毒?
別急別急
我們慢慢看
一般情況下,西葫蘆在培育時已經自然去除了葫蘆素,可以放心食用。如果葫蘆品種經過雜交,有可能會引起遺傳變異,生長出一種苦葫蘆。
它外形雖與甜葫蘆相似,但含有一種植物毒素鹼糖甙毒素,即葫蘆素。葫蘆素有毒,如果吃了苦葫蘆,極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苦葫蘆與甜葫蘆在外形上不好鑑別,但許多苦葫蘆的形狀像白熾燈泡,與甜葫蘆相比外型較瘦長,有些外表凹凸不平,有黃蓮般的苦味。
苦葫蘆因含有有毒物質葫蘆素,毒素加熱後也不易被破壞,食用鹼糖苷毒素含量較高的葫蘆就可能導致食物中毒。
誤食後一般會出現這些症狀——
●誤食苦葫蘆數小時後輕度中毒會發生口乾、頭昏、噁心、乏力、嗜睡;
●重度中毒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絞痛、腹瀉、脫水、便帶膿血等症狀,體溫多正常。
此時,患者很容易被誤診為細菌性痢疾而貽誤對症治療。
在食用葫蘆前應用舌尖舔嘗是否有苦味,如有苦味即有毒則不能食用,馬上丟掉,一塊都不要吃,連切過的菜刀和砧板也要仔仔細細清洗乾淨。
最後!一旦誤食
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症狀等
一定要儘快到醫院進行治療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良藥苦口」
似乎跟「苦」扯上邊
就對人有益
人們對於苦似乎情有獨鍾
總認為苦苦的東西可以敗火
但是你知道嗎
這些帶苦味的東西,不能吃!
這種"苦"千萬別吃
雖然我們常把
「良藥苦口」這句話掛在嘴邊
但真要碰到這些反常的苦味食物
還是躲遠點兒為妙
地蒲也算是葫蘆的一個變種,因此味道十分接近。含有蛋白質、有機酸和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高,煮湯炒食均可食用。
但這種可食的葫蘆科的食物也有甜和苦之分。葫蘆品種雜交,可引起遺傳性變化,生長出一種苦葫蘆,雖然外形與甜葫蘆相似,但含有一種植物毒素鹼糖甙毒素,毒素加熱後也不易被破壞,誤食後可引起食物中毒。
若有人誤食,數小時後就會中毒——
●輕度中毒會發生口乾、頭昏、噁心、乏力、嗜睡;
●重度中毒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絞痛、腹瀉、脫水、便帶膿血等症狀;
●中毒患者還很容易被誤診為細菌性痢疾。
食用苦味葫蘆科食材而中毒,已有多人中招了,大家食用的時候也要小心。
生活中,我們也常碰到苦味兒的黃瓜、苦味兒的甜瓜,這些「苦」都來自鹼糖甙毒素。所以遇到這些苦的甜瓜、黃瓜、絲瓜等食物,最好全部倒掉。
為啥有些人吃了苦的瓜卻沒事?因為每個人對這種毒素的耐受性是不同的。吃得多又不耐受的人,嚴重的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中毒症狀。
其實除了以上這些
日常生活中
這些常見食物也容易導致中毒
▼
最後要提醒
如果發生嘔吐、腹瀉、胃痛等
食物中毒狀況
應立即撥打醫院急救電話
尋求專業治療
來源/深圳大件事、廣東公共DV現場(GDGGDVXC)、東陽市人民醫院、廣西疾控、人民日報
聲明/本文文字、圖片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主編/張雲峰 編輯/尤小梅 實習生/楊麗
微信商務合作/0724-2222369
點亮↓↓轉發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