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視鏈」這件事在車圈裡長期存在,例如德系車主鄙視日系車主、豪華品牌鄙視普通品牌,但諷刺的是,即便你買了德系豪華轎車,依然存在被鄙視的可能。事情是這樣的,前些日子一封保時捷內部郵件的截圖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新款Panamera的上市發布會居然「排斥」Macan 2.0T的車主或者潛客戶,讓人大跌眼鏡。
事實上細心觀察可以發現,通常處於「鄙視鏈頂端」的車型分為兩種類型,其中一種是同平臺的高價車型,例如前文提到的Macan 2.0T,它的硬體基礎與奧迪Q5(Q5L)完全一致;再例如奧迪A3,它也是基於大眾高爾夫打造而來,這就給了那些「噴子」最大的噴點:同平臺的車,花更多的錢是不是傻?
如果從機械層面來說,看似Macan 2.0T與奧迪Q5(Q5L)的確沒有什麼區別,甚至連官方宣稱的「PDK變速器」也是奧迪的「S-Tronic」變速器,那這樣看似乎那些噴子也有理有據。不過他們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調教和品牌溢價。哪怕相同的硬體基礎,保時捷和奧迪顯然會有不同層次的調教,像雷克薩斯ES行駛品質會比同平臺的豐田亞洲龍更好也是這個道理;品牌溢價則更不用說了,Coach和LV都是奢侈品,它們之間的質量差距也不大,但LV能貴上一大截,靠得就是品牌溢價,有錢人也不是傻子,只是他們更注重面子而已,只有不夠富裕才會談性價比。
另外一種類型便是高等級車型的入門配置,例如奔馳AMG A 35 L,作為AMG全系最入門的車型,沒有所謂的「一人一機」,還進行了國產的加長,「鍵盤俠」直呼失去了AMG的靈魂;再例如奔馳G350,在這樣一臺頂級硬派SUV上用上了2.0T發動機,價格還只比4.0T便宜了20萬。「買豪車入門版只是為了一個標」、「寧要雞頭、不買鳳尾」便是噴子們的口頭禪。
從產品層面來說,AMG A 35 L雖然是入門AMG,但動力依然強勁,還順手附送了「中國特供」的大空間,對於喜歡駕駛又想兼顧家用的年輕消費者來說,它絕對是一個「真香」選擇;而後者的消費群體真的對於動力沒有那麼在意,他們要的只是大G開在路上帶來的注目禮罷了,再說連1.5T的CLS都有人買,奔馳從來就不愁賣,「鍵盤俠」就不要操這心了。
從心理層面來說,「鍵盤俠」自己經濟能力不足,就「眼紅」那些買了「鳳尾」的消費者,也沒見他們買所謂的「雞頭」啊,就算G350打對摺,這些噴子依然還是買不起啊,說白了便是「酸」。這類現象在10-20萬左右的車主裡最為常見,這些車主鄙視著30萬級別的入門豪華車,因為他們或許「吃土」也能買得起但又「覺得沒必要」,其實還是預算不足導致心態失衡在作祟。
既然「換殼車」、「低配車」存在就有它們存在的合理性,每個人的需求和喜好都不相同,買車是買自己喜歡的車而不是別人喜歡的車。至於那些為了噴而噴的「鍵盤俠」們,就預祝你們有朝一日開上心儀的「一人一機」的AMG吧。
註: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若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原創文章歡迎轉載,需註明來自一號汽車。如發現非法轉載,我們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