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想買一隻上萬元的國際大牌手袋需要在門店外排隊等候入場。8月28日中午在北京SKP商場可以看到,路易威登(LV)門店外設立著排隊欄杆,正有7、8位顧客在圍欄裡面排隊。負責維持秩序的男店員向顧客解釋:「我們是一對一服務,等有導購閒下來了就馬上接待您。」而在王府半島LV旗艦店,由於七夕出現銷售高峰,目前個別款式手袋已經賣斷貨了。
現場:多家奢侈品店門外設圍欄引導顧客排隊等候
北京SKP商場首層,聚集著多家國際奢侈品牌:LV、香奈兒、迪奧、愛馬仕、Gucci等。與以前門可羅雀的場景不同,如今這些奢侈品店門口紛紛立起了排隊圍欄,設立了入口和出口,並派專人守候,以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人員聚集情況。據觀察,在中午11:30分左右,LV店鋪門口已經有人在排隊等候入場了,開始是一、兩位,幾分鐘後隊伍就排到了7、8位。據現場負責引導的男售貨員解釋,因為現在店裡購物人員較多,「我們是一對一服務,等有導購閒下來了就馬上接待您,您先稍等片刻。」
果然,一走進LV店鋪裡就能看到銷售場面相當火熱:幾組展示櫃檯前面都圍著若干顧客,他們正在討論、挑選商品;一幅半米多寬、一米多長的櫃檯上往往會擺出三、四隻手袋供顧客比較;一位20多歲的年輕女士正在猶豫不決,要不要買下那隻1.38萬元的水桶包,她跟男朋友說:「有點貴哦。」而在旁邊的售貨員則立即勸解道:「抓緊買吧,過兩天就又漲價啦。」據這位女售貨員說,下個月漲價是肯定的,但是漲多少就不知道了。
而此時,位於LV對面的香奈兒門店外面也排了4、5位顧客。儘管此番購物花銷肯定很大,沒個一、兩萬元肯定是拿不下來的,但是大家站在那裡等候都顯得非常有耐心、不怕累,看著手機消磨著無聊又辛苦的時光。
在王府半島酒店LV旗艦店,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沒有看到消費者排隊等候入場的景象,店裡只有一位女顧客在預訂一款手袋。據介紹,目前個別經典單品已經斷貨:如NEVERFULL大號手袋、NEVERFULL中號手袋。「目前沒貨了,您可以在我們這裡預訂,大概過兩周左右就可以到貨,我們會通知您,您在過來取貨。」男售貨員說,對於斷貨的原因,他解釋:「因為前兩天是七夕節,我們這裡出現了消費者排隊購物的情況。」
分析:中國奢侈品行業的復甦在加速
對此現象,奢侈品行業專家分析,疫情並不影響顧客對奢侈品的消費預算,反而因為疫情促使這一部分消費群體回流到境內消費。波士頓諮詢集團日前發布的《時尚與奢侈品行業:疫情後中國市場展望》報告表明,中國奢侈品行業的復甦在加速。據報告統計,全球時尚產業2020年的跌幅在29%-37%之間,而中國不僅有可能追平年初的損失,更有可能最高逆勢增長10%。
根據調研數據,中國消費者70%的奢侈品消費都發生在境外,今年因為疫情,大家不能出國旅遊,很多消費者就轉向國內購買;此外,由於歐美市場整體疲軟,今年甚至處於停滯狀態,中國區調貨、貨品供應相對更加充足,消費者可能會覺得雖然價格貴一點,但是省了出國機票、旅遊的錢了,就在國內買了。
背景:歐洲奢侈品牌上半年利潤大跌
7月27日,LV母公司LVMH集團公布了2020年半年報,財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的半年內,LVMH銷售額下降至183.93億歐元,降幅達到28%,營業利潤大跌68%至16.71億歐元,而淨利潤僅為5.22億歐元,同比暴跌84%。LVMH集團在財報中解釋稱,第二季度在美國和歐洲收入有明顯下滑、但亞洲有明顯改善,特別是中國市場的強勁反彈。財報數據顯示,亞洲市場在中國的反彈推動下出現了明顯的改善,跌幅較一季度的32%收窄至13%。
歐洲另一大奢侈品集團、Gucci品牌母公司開雲(Kering)集團在第一季度營收下滑15.4%後,開雲集團在第二季度營收進一步下滑至43.5%。截至6月30日,開雲集團今年上半年營收下滑29.6%至53.78億歐元,淨利潤減少53%至2.72億歐元。從各地區來看,業績下滑主要受歐洲、美國和日本市場拖累,跌幅分別為29%、34%和40%。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趙新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