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領導人諾列加上臺後做了什麼事,為何被推翻下臺了

2020-12-21 張生全精彩歷史

美國自從成為世界霸主之後,就一直以自我利益為中心。對於膽敢挑戰其霸權的行為,輕者經濟制裁,幕後操縱。重者則會赤膊上陣,直接軍事入侵顛覆政權。

1989年12月20日,美國出動3萬名士兵和300架戰機,公然入侵主權國家巴拿馬。將一國領導人諾列加綁架至美國接受審判,眾多巴拿馬軍人和平民在此次入侵中喪生。

奇怪的是,早在1954年,就成為美國中情局情報員的諾列加。不正是在美國扶持下,才於1981年成為巴拿馬領導人的嗎?為什麼短短十年時間,美國又興師動眾,不惜背上侵略的名義,進入巴拿馬將他抓捕回美國,判處40年之久的牢獄刑罰呢?

(巴拿馬運河)

一、巴拿馬運河的爭奪。

巴拿馬原本是哥倫比亞的領土,早在1831年和哥倫比亞建交時,美國就看中了巴拿馬運河的巨大軍事和商業價值,和哥倫比亞洽談開挖巴拿馬運河,聞風而動的歐洲英法荷西等國,也主動找到哥倫比亞,爭奪運河開挖和租借權。

經過競爭,最終有過蘇伊士運河開挖經驗的法國人,獲取了運河開鑿權。

從1846年開始,美國不僅軍事入侵和威脅,還花費大量金錢進行滲透和誘惑。其目的就是想獨攬巴拿馬運河工程,結果最後卻落入法國之手,美國豈能甘心。

於是,在法國修建運河時,美國不斷進行阻攔和破壞,加上法國對美洲的溼熱氣候極不適應,不少工人染病後不治身亡。最終,法國資金鍊斷裂,工程開挖難以為繼,巴拿馬運河淪為爛尾工程。

美國又找到哥倫比亞,要求繼續挖通巴拿馬運河。但哥方堅持不幹,這讓美國非常生氣,直接支持巴拿馬考迪羅勢力獨立。不敢和美國對抗的哥倫比亞,只得自認倒黴。

獨立後的巴拿馬對美國感恩戴德,一切以美國利益至上。巴拿馬運河在美國運作下,終於在1914年通航,美國成為巴拿馬運河的實際控制者。

(諾列加舊照)

二、美國扶持的諾列加政權。

在美國支持下獨立的巴拿馬政權,從此就淪為了美國的傀儡。在巴拿馬運河上,每年只需支付象徵性的租金,美國就能獲得高達500億美元以上的回報。

1954年,大學畢業的諾列加投筆從戎,以留學生的身份赴秘魯學習軍事。他的才華和野心,很快引起了美國中情局秘魯站的注意。很快,諾列加成為中情局的正式情報員,負責中美洲反美組織的情報收集。

回到巴拿馬後,諾列加進入國民警衛隊,與青年軍官託裡霍斯成為了摯友。1966年,諾列加被中情局選送到美國布雷格堡,接受心理戰訓練,回國後更是步步高升。

1968年10月,託裡霍斯、諾列加在中情局支持下,發動政變,推翻了總統阿里亞斯。託裡霍斯自封警衛隊總司令,集軍政大權於一身。諾列加自然也平步青雲,擔任陸軍中校和警衛隊情報局長等重要職務。

託裡霍斯因飛機失事去世後,諾列加在中情局的支持下,很快出任警衛隊司令,成為巴拿馬新的政府首腦。當時,總統一職在巴拿馬,只是個擺設。

(裡根舊照)

三、從親密無間到反目成仇。

得到中情局幫助上位的諾列加,上任之初也頗能知恩圖報,不僅繼續做好中情局情報員的分內工作,為美國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在巴拿馬運河問題上,也是壓住民眾的憤怒,繼續保證美國的利益。

不過,諾列加和美國之間的蜜月期並不長久,僅僅兩年之後,雙方便因巴拿馬總統巴爾萊塔「被辭職」一事反目成仇。

巴爾萊塔本是諾列加捧上去的傀儡總統,由於力主調查反對派人士被殺案,觸怒諾列加,被其逼迫辭職。諾列加這一行為,激起了國內政界人士的不滿,政局日益動蕩。

美國政府也對諾列加的所作所為非常不滿,不僅削減對其的經濟援助,還要其降低軍隊的幹政作用。但諾列加根本不給美國面子,反而拿巴拿馬運河說事,要求美國歸還巴拿馬運河主權。

諾列加的強硬態度,讓美國更加憤怒。裡根在多個場合公開抨擊諾列加,要求他還政於民,但諾列加則以運河問題針鋒相對,美國人惱羞成怒。

為推翻諾列加,美國開始向全世界散布他參與走私販毒、謀害政敵及操控大選等醜行,為抓捕他營造輿論環境。

1989年,老布希籤發代號「正義事業」的軍事行動,出動3萬美軍突襲巴拿馬,僅15天就將諾加列抓回美國受審。1992年,美國邁阿密法院裁定,判處諾列加40年刑期。

所以,從扶持到抓捕,並被判處重刑,諾列加不自量力的背後,其實是美國對於膽敢挑戰美洲霸權行為的殺一儆百,以及巴拿馬運河利益的堅決維護。

(參考資料:《曼努埃爾·諾列加:捧也美國,「殺」也美國》等)

相關焦點

  • 百年恩怨:1999年美國為何放棄巴拿馬運河?
    諾列加80年代,裡根上臺後,對美國交還巴拿馬運河非常不滿,曾幾次傳話給巴拿馬,想修訂之前的條約,實際上是想反悔。與此同時,巴拿馬軍方人物諾列加成為獨裁者後,破壞民主選舉,引起了巴拿馬人的極大不滿,為轉移統治危機,諾列加祭出了民主主義大旗,激進反美。美國也想把他搞下臺。雙方關係不斷惡化,甚至發生了巴拿馬國防軍槍擊美國駐軍事件。
  • 大事記 | 美國為何巴拿馬運河還給巴拿馬
    (巴拿馬運河)為了建設巴拿馬運河,美國不僅投入巨大資金,甚至不惜出兵,支持巴拿馬從哥倫比亞獨立,可謂是付出極多。但是,為何後來美國卻心甘情願把它還給巴拿馬呢?一、西班牙人的運河夢在巴拿馬運河開通之前,從西班牙前往美洲殖民地可不是一件輕鬆事。僅從美國大西洋沿岸出發,前往太平洋,都得繞道南美洲的合恩角。1513年,西班牙人巴爾博亞在印第安人的帶領下,用25天徒步巴拿馬地峽,確定了橫穿美洲大陸的最短路徑。
  • 美軍特種部隊朝著巴拿馬首都發起進攻,想抓總統諾列加,結局怎樣?
    美軍特種部隊朝著巴拿馬首都發起進攻,想抓總統諾列加,結局怎樣? 文/無計讀史 美國人和巴拿馬的政府之間存在摩擦,美國人想要徹底霸佔巴拿馬運河的掌管權。
  • 揭秘美國放棄巴拿馬運河的原因:回顧運河歷史,了解百年的恩怨!
    但是對於巴拿馬人來說,這一天不僅僅是迎接千禧年這個重要的日子,還是巴拿馬運河從老美的手中正式收回的日子!對於巴拿馬來說,收回巴拿馬運河這個香餑餑,有多麼高興多麼喜悅那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以老美的性格會讓這個搖錢樹從自己的嘴中飛走嗎?就算老美已經看不上這棵搖錢樹了,但是老美不要臉嗎?吃了的東西再吐出來,這是丟面子的事!
  • 為了一條河,美國入侵巴拿馬,僅僅8個小時「閃電戰」就解決戰鬥
    1956年,埃及收回了蘇伊士運河,這個消息傳回巴拿馬國內後,整個國家都沸騰了。巴拿馬也開始鬧著要求美國將運河歸還他們。這讓美國上下很是頭疼,1958年到1964年,整個巴拿馬都在舉行抗議示威活動,面對這種情況,美國只好與巴拿馬進行談判,這個談判過程,持續了整整十年。
  • 如日中天的赫魯雪夫為何輕易被趕下臺?原因不難解釋!
    赫魯雪夫可是超級大國蘇聯的最高領導人,竟然就這麼輕描淡寫地被推翻了。那麼,勃列日涅夫等人到底為什麼可以這麼輕而易舉地推翻赫魯雪夫呢? 赫魯雪夫下臺主要是因為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赫魯雪夫上臺後改革的失敗導致他喪失了民心。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赫魯雪夫上臺後,搞了一系列的改革,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這些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和總體的規劃和科學的實驗,最後以失敗告終,導致他徹底失去了民心。
  • 拉美國家領導人受歡迎程度 巴拿馬總統倒數第五
    【南美僑報網李艾爾編譯】國際非政府組織「立法指南」(Directorio Legislativo)關於拉丁美洲總統形象和影響力的民意調查報告顯示,巴拿馬總統勞倫蒂諾·科爾蒂索(Laurentino Cortizo)的支持率在新冠疫情期間減少了23個百分點。
  • 江啟臣喊蔡英文辯論「美豬」議題:不辯論,就下臺
    來源:新福建臺灣2020年「秋鬥」遊行今天下午在凱達格蘭大道登場,國民黨上下號召約200臺遊覽車,約2萬人集結在自由廣場,高喊蔡英文下臺,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前副領導人吳敦義、黨主席江啟臣、前主席朱立倫都到場聲援,江啟臣並拋出和蔡英文辯論萊豬進口議題,「不辯論就下臺」。
  • 巴拿馬運河竟不是巴拿馬人修建?而是各國智慧的結晶
    那麼巴拿馬運河果真是巴拿馬人民修建的嗎?下面就讓我來帶大家回顧一下它的修建歷史。第一階段:法國人的淺嘗輒止(1881-1889)蘇伊士運河修建後,雷賽布作為歐洲的英雄凱旋而歸。他將歐洲與印度的距離縮短了6000英裡並讓非洲變成了一個島。在倫敦3萬人前來祝賀這位法國人,他得到皇室成員的隆重接待,並結交了凡爾納,雨果以及艾菲爾在內的幾位新朋友。
  • 美軍在巴拿馬遭遇攻擊,指揮部危急,最後靠這兩樣東西挽回敗局
    1局勢 美國人用閃電般的速度入侵了巴拿馬,各個特種作戰序列迅速爆破了巴拿馬總統的逃生路線。 美國人不想再次重蹈越南戰爭的覆轍,他們的想法就是迅速抓住巴拿馬的總統諾列加,從而獲得巴拿馬的臣服。
  • 蔡英文指責大陸「金援外交」 巴拿馬總統講述與臺灣斷交幕後
    巴拿馬總統胡安-卡洛斯-巴雷拉:很高興有這次機會。謝謝! 央視記者王冠:首先,我想問您, 巴拿馬是什麼時候開始有同中國建交的想法。為什麼現在建交? 巴拿馬總統胡安-卡洛斯-巴雷拉:2010年我(作為副總統)去上海參加了世界特奧會(上海特奧會舉辦時間為2007年,疑為巴雷拉總統口誤——觀察者網注),我對上海印象非常深,然後我去了北京,我看到了中國如何向世界開放經濟,看到了中國的發展。在同中國領導人在北京的一次會面中,我談到了(同中國建交)這件事情。我回到巴拿馬後公開表示,如果我未來當選總統,將尋求同中國建交。我兌現了當年的承諾。
  • 蓬佩奧替巴拿馬瞎操心:跟中國做生意要「小心」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專門打飛的去「警告」巴拿馬別與中國做生意,還暗示中企「沒安好心」,從事「掠奪性經濟活動」,但又拒絕指出到底哪個項目「有問題」……美國國務卿真是「瞎操心」。對於類似言論,外交部17日就指出:「面對大量事實和數據,美方出於自身的政治需要,一再編造謊言,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令人失望。」
  • 蔡英文指責北京「金援外交」 巴拿馬總統這樣回復
    央視記者王冠獨家對話巴拿馬總統 講述與臺灣斷交幕後  七年前就想同中國建交的巴拿馬為何等到今天?同臺灣斷交幕後有哪些不得不說的故事?臺灣方面指責北京「金援外交」有無根據?巴拿馬總統巴雷拉直面回應,並向央視首席記者王冠透露建交背後鮮為人知的內幕。何時對中國公民免籤?巴拿馬總統設計一日遊路線。
  • 學者:巴拿馬與中國建交順應時代潮流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對於巴拿馬13日與臺灣「斷交」,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下午親自回應表示,「不會在威脅下妥協讓步」。  袁徵指出,蔡英文當局上臺後,明著說要維持臺海現狀,但拒絕承認「九二共識」,拒絕認可「一個中國」原則,還在島內「去中國化」、小動作頻頻,這就動搖了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影響了兩岸關係的健康發展,使得兩岸官方交往出現了停擺的狀況。鑑於民進黨當局的頑固立場,中國大陸對於巴拿馬尋求建交的訴求不再拒絕,這是巴拿馬政府和人民出於自身的利益而做出的正確抉擇。
  • 去世俗化的埃及首位民選總統穆爾西為何執政一年就被軍方推翻了?
    畢業後,回到埃及,做了一名老師,長期在埃及宰加濟格大學等高等院校任教,並發表了大量學術作品,在學術上小有成就。作為穆斯林兄弟會的高級成員,穆爾西不甘心偏安象牙塔,而是對權力有著強烈的神往與追求。2010年末掀起的阿拉伯風雲激蕩埃及,統治了三十多年的穆巴拉克被推翻,埃及陷入動蕩與混亂之中。
  • ...阿根廷、巴拿馬、葡萄牙並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三次峰會
    新華社裡斯本12月5日電 2018年11月27日至12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對西班牙、阿根廷、巴拿馬、葡萄牙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三次峰會。行程結束之際,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向隨行記者介紹此訪情況。王毅說,習近平主席此訪是激蕩國際風雲中的一次領航之旅。
  • 蘇貞昌為何還未下臺?蔡英文:留著擋槍
    文丨快樂天使 審丨瑾涵近段時間,關於民進黨當局政治人員「下臺」的傳聞是層出不窮,一個比一個篤定,而這樣的現象在某種意義上也反映了島內的民意,只不過身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卻選擇與民意背道而馳,稱自己目前並不打算考慮「改組」。
  • 而立之年,他們在做什麼?
    而立之年,他們在做什麼?離開監獄後不久,等待他的是流放西伯利亞。兩個月後他就扮成女人,跳上火車,回到了聖彼得堡。而立之年的史達林最煩惱的是沒有錢,為了給布爾什維克運動籌錢,他甚至策劃了一場銀行劫案,導致40人身亡。    1799年11月,年滿30歲的拿破崙·波拿巴親歷了一場政變。當時他已是埃及的軍事指揮官,聽說法國政局動蕩後立即回國,受到法國民眾夾道歡迎。很快,他推翻當時的政權,徹底結束了法國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