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實現快遞服務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建制村電商寄遞配送全覆蓋,讓農村百姓網購更便利;農產品快件量「達標」最高獎勵30萬,以獎代補降低農產品寄遞成本;智能快件箱建設有支持,符合條件三年共獎60萬……近日,市政府辦印發《寧德市促進郵政快遞業發展的七條措施》。
這七條措施分別是:
加快電商快遞園區建設。要求2022年前,各縣市區至少建設一個符合本地發展需要的電商快遞園區。鼓勵快遞企業入駐各類開發區、物流園區和電子商務園區,建立快件分撥中心或快遞服務站,推動快遞產業集聚發展,推進「倉配一體化」等新型配送模式,為電子商務提供倉儲、包裝、分銷、配送等服務。
支持快遞進農村。支持在行政村建設郵政、快遞服務網點,將快遞進村納入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專項資金補助範疇。到2022年實現快遞服務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建制村電商寄遞配送全覆蓋。郵政、快遞企業與交通客運單位加強協作,搭載村村通客車實現快遞進村。鼓勵郵政、快遞企業聯手或與電商企業或第三方市場主體合作,在鄉鎮設立綜合服務站,村級設立服務點,拓展快遞進村渠道。
開展郵政快遞興農行動。各地鄉村振興專項資金,支持農產品寄遞物流節點、現代化冷鏈寄遞設施等建設。扶持郵政、快遞企業參與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構建農產品快遞服務網絡,服務產地直銷、訂單生產等農業生產新模式。引導郵政、快遞企業為本地優勢特色農產品提供包裝、運輸等個性化定製服務,方便特色農產品外銷。鼓勵郵政、快遞企業為農民開展電商及快遞培訓,提升農民網絡營銷能力。
降低農產品寄遞物流成本。支持郵政、快遞企業聯合其他涉農主體參與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等建設,設立農特產品預處理中心,推動農產品集中寄遞,實現成本下降。加強農商互聯,推廣「農產品+大同城寄遞」業務模式,就地銷售寄遞本地農產品。以獎代補方式降低農產品物流成本,對本市電商渠道年發出農產品快件量40萬件以上的前三名快遞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獎勵。
完善快遞末端服務設施建設。城市新建小區、舊城改造要將智能快件(信報)箱、快遞末端網點作為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同步規劃、設計、施工、驗收,為平臺化、集約化的快遞末端網點提供用地保障等配套政策。加大快遞服務末端基礎設施在建設、維護、運營等具體事項的支出。鼓勵支持智能快件箱建設,對設立自助投遞終端20個及以上的、每個自助投遞終端不少於50個智能投遞櫃的快遞企業,給予每年獎勵20萬元,連續獎勵三年。
培育快遞龍頭企業。鼓勵國際、國內、省內大型快遞企業的區域總部,或全國、全省的區域服務中心落戶我市,符合條件的享受我市總部經濟的相關政策。對寄遞企業更新應用自動化設備、設立智能化快遞櫃、購置新能源汽車、購置X光機等生產及安全檢查設備,投資額在100萬元以上按照投資額的5%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20萬元。
保障快遞配送車輛通行。允許中心城區禁限行區域合標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通行,總量控制在200輛以內。對進入中心城區的新能源快遞專用輕微型貨車,統一噴塗明顯的快遞標誌。利用中心城區公共停車場、交通樞紐、城市綜合體、社區和企事業單位的公共資源規劃、建設「快遞攬投車輛」專用停車泊位,便利臨時停靠。(閩東日報社融媒體中心記者 吳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