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首部行政法規出臺:哪些快遞不能寄?丟件如何賠償?新法規...

2021-01-10 新疆網警巡查執法

點擊上方「公眾號」 可以訂閱哦!

哪些快遞不能寄?丟件如何賠償?如何保護寄件人隱私?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籤署國務院令,公布《快遞暫行條例》,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條例》明確快件收寄規則、投遞規則;細化無法投遞、無法退回快件的處理規則和快件損失賠償規則;專門規定用戶個人信息保護制度,對於出售、洩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等違法行為,規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

丟失、延誤如何賠償?

用戶的合法權益因快件延誤、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而受到損害的,用戶可以要求該商標、字號或者快遞運單所屬企業賠償,也可以要求實際提供快遞服務的企業賠償。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規範操作,防止造成快件損毀。

快件延誤、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對保價的快件,應當按照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與寄件人約定的保價規則確定賠償責任;對未保價的快件,依照民事法律的有關規定確定賠償責任。

國家鼓勵保險公司開發快件損失賠償責任險種,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投保。

交寄快件須提供哪些信息?

寄件人交寄貴重物品的,應當事先聲明;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可以要求寄件人對貴重物品予以保價。

寄件人交寄快件,應當如實提供以下事項:

(一)寄件人姓名、地址、聯繫電話;

(二)收件人姓名(名稱)、地址、聯繫電話;

(三)寄遞物品的名稱、性質、數量。

除信件和已籤訂安全協議用戶交寄的快件外,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收寄快件,應當對寄件人身份進行查驗,並登記身份信息,但不得在快遞運單上記錄除姓名(名稱)、地址、聯繫電話以外的用戶身份信息。寄件人拒絕提供身份信息或者提供身份信息不實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不得收寄。

無法投遞又無法退回怎麼辦?

快件無法投遞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退回寄件人或者根據寄件人的要求進行處理;屬於進出境快件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依法辦理海關和檢驗檢疫手續。

快件無法投遞又無法退回的,依照下列規定處理:

(一)屬於信件,自確認無法退回之日起超過6個月無人認領的,由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在所在地郵政管理部門的監督下銷毀;

(二)屬於信件以外其他快件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登記,並按照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的規定處理;

(三)屬於進境快件的,交由海關依法處理;其中有依法應當實施檢疫的物品的,由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依法處理。

用戶信息如何保證安全?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建立快遞運單及電子數據管理制度,妥善保管用戶信息等電子數據,定期銷毀快遞運單,採取有效技術手段保證用戶信息安全。具體辦法由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出售、洩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用戶信息洩露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並向所在地郵政管理部門報告。

文件原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697號

《快遞暫行條例》已經2018年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總理 李克強

2018年3月2日

快遞暫行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保障快遞安全,保護快遞用戶合法權益,加強對快遞業的監督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和其他有關法律,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快遞業務經營、接受快遞服務以及對快遞業實施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創造良好的快遞業營商環境,支持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創新商業模式和服務方式,引導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加強服務質量管理、健全規章制度、完善安全保障措施,為用戶提供迅速、準確、安全、方便的快遞服務。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確保政府相關行為符合公平競爭要求和相關法律法規,維護快遞業競爭秩序,不得出臺違反公平競爭、可能造成地區封鎖和行業壟斷的政策措施。

第四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利用信件、包裹、印刷品以及其他寄遞物品(以下統稱快件)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活動。

除有關部門依照法律對快件進行檢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非法檢查他人快件。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私自開拆、隱匿、毀棄、倒賣他人快件。

第五條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負責對全國快遞業實施監督管理。國務院公安、國家安全、海關、工商行政管理、出入境檢驗檢疫等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負責相關的快遞監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機構和按照國務院規定設立的省級以下郵政管理機構負責對本轄區的快遞業實施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負責相關的快遞監督管理工作。

第六條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機構以及省級以下郵政管理機構(以下統稱郵政管理部門)應當與公安、國家安全、海關、工商行政管理、出入境檢驗檢疫等有關部門相互配合,建立健全快遞安全監管機制,加強對快遞業安全運行的監測預警,收集、共享與快遞業安全運行有關的信息,依法處理影響快遞業安全運行的事件。

第七條依法成立的快遞行業組織應當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加強行業自律,促進企業守法、誠信、安全經營,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引導企業不斷提高快遞服務質量和水平。

第八條國家加強快遞業誠信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快遞業信用記錄、信息公開、信用評價制度,依法實施聯合懲戒措施,提高快遞業信用水平。

第九條國家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和寄件人使用可降解、可重複利用的環保包裝材料,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採取措施回收快件包裝材料,實現包裝材料的減量化利用和再利用。

第二章 發展保障

第十條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應當制定快遞業發展規劃,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快遞業發展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在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統籌考慮快件大型集散、分揀等基礎設施用地的需要。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健全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完善相關配套規定,依法保障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

第十一條國家支持和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在農村、偏遠地區發展快遞服務網絡,完善快遞末端網點布局。

第十二條國家鼓勵和引導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採用先進技術,促進自動化分揀設備、機械化裝卸設備、智能末端服務設施、快遞電子運單以及快件信息化管理系統等的推廣應用。

第十三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交通運輸等部門和郵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協調配合,建立健全快遞運輸保障機制,依法保障快遞服務車輛通行和臨時停靠的權利,不得禁止快遞服務車輛依法通行。

郵政管理部門會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等部門,依法規範快遞服務車輛的管理和使用,對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的行駛時速、裝載質量等作出規定,並對快遞服務車輛加強統一編號和標識管理。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對其從業人員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培訓。

快遞從業人員應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按照操作規範安全、文明駕駛車輛。快遞從業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快遞從業人員所屬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依照民事侵權責任相關法律的規定承擔侵權責任。

第十四條企業事業單位、住宅小區管理單位應當根據實際情況,採取與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籤訂合同、設置快件收寄投遞專門場所等方式,為開展快遞服務提供必要的便利。鼓勵多個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共享末端服務設施,為用戶提供便捷的快遞末端服務。

第十五條國家鼓勵快遞業與製造業、農業、商貿業等行業建立協同發展機制,推動快遞業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加強信息溝通,共享設施和網絡資源。

國家引導和推動快遞業與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等行業的標準對接,支持在大型車站、碼頭、機場等交通樞紐配套建設快件運輸通道和接駁場所。

第十六條國家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依法開展進出境快遞業務,支持在重點口岸建設進出境快件處理中心、在境外依法開辦快遞服務機構並設置快件處理場所。

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郵政管理等部門應當建立協作機制,完善進出境快件管理,推動實現快件便捷通關。

第三章 經營主體

第十七條經營快遞業務,應當依法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郵政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規定的條件和程序核定經營許可的業務範圍和地域範圍,向社會公布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的企業名單,並及時更新。

第十八條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分支機構可以根據業務需要開辦快遞末端網點,並應當自開辦之日起20日內向所在地郵政管理部門備案。快遞末端網點無需辦理營業執照。

第十九條兩個以上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可以使用統一的商標、字號或者快遞運單經營快遞業務。

前款規定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籤訂書面協議明確各自的權利義務,遵守共同的服務約定,在服務質量、安全保障、業務流程等方面實行統一管理,為用戶提供統一的快件跟蹤查詢和投訴處理服務。

用戶的合法權益因快件延誤、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而受到損害的,用戶可以要求該商標、字號或者快遞運單所屬企業賠償,也可以要求實際提供快遞服務的企業賠償。

第二十條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依法保護其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對其從業人員加強職業操守、服務規範、作業規範、安全生產、車輛安全駕駛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訓。

第四章 快遞服務

第二十一條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在寄件人填寫快遞運單前,應當提醒其閱讀快遞服務合同條款、遵守禁止寄遞和限制寄遞物品的有關規定,告知相關保價規則和保險服務項目。

寄件人交寄貴重物品的,應當事先聲明;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可以要求寄件人對貴重物品予以保價。

第二十二條寄件人交寄快件,應當如實提供以下事項:

(一)寄件人姓名、地址、聯繫電話;

(二)收件人姓名(名稱)、地址、聯繫電話;

(三)寄遞物品的名稱、性質、數量。

除信件和已籤訂安全協議用戶交寄的快件外,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收寄快件,應當對寄件人身份進行查驗,並登記身份信息,但不得在快遞運單上記錄除姓名(名稱)、地址、聯繫電話以外的用戶身份信息。寄件人拒絕提供身份信息或者提供身份信息不實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不得收寄。

第二十三條國家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在節假日期間根據業務量變化實際情況,為用戶提供正常的快遞服務。

第二十四條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規範操作,防止造成快件損毀。

法律法規對食品、藥品等特定物品的運輸有特殊規定的,寄件人、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遵守相關規定。

第二十五條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並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當面驗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權當面驗收。

第二十六條快件無法投遞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退回寄件人或者根據寄件人的要求進行處理;屬於進出境快件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依法辦理海關和檢驗檢疫手續。

快件無法投遞又無法退回的,依照下列規定處理:

(一)屬於信件,自確認無法退回之日起超過6個月無人認領的,由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在所在地郵政管理部門的監督下銷毀;

(二)屬於信件以外其他快件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登記,並按照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的規定處理;

(三)屬於進境快件的,交由海關依法處理;其中有依法應當實施檢疫的物品的,由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依法處理。

第二十七條快件延誤、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對保價的快件,應當按照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與寄件人約定的保價規則確定賠償責任;對未保價的快件,依照民事法律的有關規定確定賠償責任。

國家鼓勵保險公司開發快件損失賠償責任險種,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投保。

第二十八條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實行快件寄遞全程信息化管理,公布聯繫方式,保證與用戶的聯絡暢通,向用戶提供業務諮詢、快件查詢等服務。用戶對快遞服務質量不滿意的,可以向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投訴,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自接到投訴之日起7日內予以處理並告知用戶。

第二十九條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停止經營的,應當提前10日向社會公告,書面告知郵政管理部門,交回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並依法妥善處理尚未投遞的快件。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或者其分支機構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原因暫停快遞服務的,應當及時向郵政管理部門報告,向社會公告暫停服務的原因和期限,並依法妥善處理尚未投遞的快件。

第五章 快遞安全

第三十條寄件人交寄快件和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收寄快件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第二十四條關於禁止寄遞或者限制寄遞物品的規定。

禁止寄遞物品的目錄及管理辦法,由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並公布。

第三十一條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收寄快件,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的規定驗視內件,並作出驗視標識。寄件人拒絕驗視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不得收寄。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受寄件人委託,長期、批量提供快遞服務的,應當與寄件人籤訂安全協議,明確雙方的安全保障義務。

第三十二條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可以自行或者委託第三方企業對快件進行安全檢查,並對經過安全檢查的快件作出安全檢查標識。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委託第三方企業對快件進行安全檢查的,不免除委託方對快件安全承擔的責任。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或者接受委託的第三方企業應當使用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安全檢查設備,並加強對安全檢查人員的背景審查和技術培訓;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或者接受委託的第三方企業對安全檢查人員進行背景審查,公安機關等相關部門應當予以配合。

第三十三條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發現寄件人交寄禁止寄遞物品的,應當拒絕收寄;發現已經收寄的快件中有疑似禁止寄遞物品的,應當立即停止分揀、運輸、投遞。對快件中依法應當沒收、銷毀或者可能涉及違法犯罪的物品,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並配合調查處理;對其他禁止寄遞物品以及限制寄遞物品,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和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的規定處理。

第三十四條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建立快遞運單及電子數據管理制度,妥善保管用戶信息等電子數據,定期銷毀快遞運單,採取有效技術手段保證用戶信息安全。具體辦法由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出售、洩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用戶信息洩露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並向所在地郵政管理部門報告。

第三十五條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依法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快遞服務安全。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依法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定期開展突發事件應急演練;發生突發事件的,應當按照應急預案及時、妥善處理,並立即向所在地郵政管理部門報告。

第六章 監督檢查

第三十六條郵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快遞業的監督檢查。監督檢查應當以下列事項為重點:

(一)從事快遞活動的企業是否依法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

(二)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並有效實施;

(三)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是否妥善處理用戶的投訴、保護用戶合法權益。

第三十七條郵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和完善以隨機抽查為重點的日常監督檢查制度,公布抽查事項目錄,明確抽查的依據、頻次、方式、內容和程序,隨機抽取被檢查企業,隨機選派檢查人員。抽查情況和查處結果應當及時向社會公布。

郵政管理部門應當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等先進技術手段,加強對快遞業務活動的日常監督檢查,提高快遞業管理水平。

第三十八條 郵政管理部門依法履行職責,有權採取《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第六十一條規定的監督檢查措施。郵政管理部門實施現場檢查,有權查閱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管理快遞業務的電子數據。

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偵查犯罪活動的需要依法開展執法活動,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提供技術支持和協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第十一條規定的處理場所,包括快件處理場地、設施、設備。

第三十九條郵政管理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本部門的聯繫方式,方便公眾舉報違法行為。

郵政管理部門接到舉報的,應當及時依法調查處理,並為舉報人保密。對實名舉報的,郵政管理部門應當將處理結果告知舉報人。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條未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從事快遞活動的,由郵政管理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的規定予以處罰。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或者其分支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責令停業整頓:

(一)開辦快遞末端網點未向所在地郵政管理部門備案;

(二)停止經營快遞業務,未提前10日向社會公告,未書面告知郵政管理部門並交回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或者未依法妥善處理尚未投遞的快件;

(三)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原因暫停快遞服務,未及時向郵政管理部門報告並向社會公告暫停服務的原因和期限,或者未依法妥善處理尚未投遞的快件。

第四十一條兩個以上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使用統一的商標、字號或者快遞運單經營快遞業務,未遵守共同的服務約定,在服務質量、安全保障、業務流程等方面未實行統一管理,或者未向用戶提供統一的快件跟蹤查詢和投訴處理服務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責令停業整頓。

第四十二條冒領、私自開拆、隱匿、毀棄、倒賣或者非法檢查他人快件,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有前款規定行為,或者非法扣留快件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

第四十三條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郵政管理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的規定予以處罰:

(一)不建立或者不執行收寄驗視制度;

(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和國務院有關部門關於禁止寄遞或者限制寄遞物品的規定;

(三)收寄快件未查驗寄件人身份並登記身份信息,或者發現寄件人提供身份信息不實仍予收寄;

(四)未按照規定對快件進行安全檢查。

寄件人在快件中夾帶禁止寄遞的物品,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四十四條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

(一)未按照規定建立快遞運單及電子數據管理制度;

(二)未定期銷毀快遞運單;

(三)出售、洩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

(四)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用戶信息洩露的情況,未立即採取補救措施,或者未向所在地郵政管理部門報告。

第四十五條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從業人員在經營活動中有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對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由郵政管理部門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

第四十六條郵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監督管理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四十七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八章 附則

第四十八條本條例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來源:人民網

相關焦點

  • 市民寄丟了快遞,獲得全額賠償
    昨天,晚報官微發表了《價值萬元的快遞丟了,按行規只能「按斤賠償」?你怎麼看?》一文,報導了家住青田縣城的市民徐阿姨寄了一單國際快遞,貨物價值一萬多元,結果快遞卻寄丟了,快遞代理商為此提出「按斤賠償」,徐阿姨只能獲賠一千多元。
  • 寶雞女子三千多元的鞋子被寄丟,快遞公司:只賠600元
    網際網路發展的今天,大家對快遞的需求是越來越大,寄送東西快遞是首要的選擇。雖然快遞需求越來越大,但是給消費者帶來的問題也很多,尤其是丟件壞件的情況,給消費者帶來了損失。杜女士說,12月16日下午物流信息就顯示在派送了,並且還被收件人本人籤收了,但是至今客戶也沒收到快遞。這原本隔天就能到的快遞,現在經過去一個月了,而這個快遞至今是下落不明。當杜女士聯繫快遞員後,得到的答覆是:快件丟了。最讓杜女士感到氣憤的是快遞丟了快遞公司沒有及時處理,等到投訴後百世快遞公司才打電話只賠付600元。
  • 快遞寄丟鑽戒欲7倍運費賠償:不確定是否為鑽
    (原標題:寄丟鑽戒快遞欲7倍運費賠償)郵寄兩枚價值5萬餘元的鑽戒,卻被寄丟了。珠寶商劉先生將快遞公司訴至法院,要求賠償損失。昨天上午,該案在順義法院後沙峪法庭審理。庭上,快遞公司表示,運單上未填寫貨物名稱且未保價,不確定貨物是否為鑽戒,只同意按運費7倍賠償。劉先生是珠寶首飾個體工商戶。
  • 生態環境部介紹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標準建設有關情況等
    二是法規層面,涉及四部法規。配合原國務院法制辦和現司法部推動修訂生態環保方面的行政法規,已向國務院報送了排汙許可管理條例草案。配合有關部門出臺了《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修訂了《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目前正在研究起草生態環境監測等方面的行政法規。三是規章層面,涉及十二件規章。
  • 價值13萬的翡翠手鐲丟件,寄了10隻丟了8隻,順豐只賠償5萬
    徐州一男子通過順豐快遞寄送了10隻翡翠手鐲,到了地方後,收貨人發現丟了8隻,只剩下兩隻,損失13萬元,如今順豐只願意賠5萬塊錢。順豐針對此時又是如何解釋的呢?東西寄到,吳先生的親戚打開包裹一看,裡面只剩了兩隻,剩下的8隻都不見了,連碎片都沒有,肯定是丟失了。隨後吳先生報了警,警方介入處理,發現通過杭州蕭山機場時,10隻手鐲還完好無損的在快遞箱子裡。
  • 2021年,你對快遞有哪些新期盼?來看未來五年郵政快遞業發展新目標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 題:2021年,你對快遞有哪些新期盼?——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詳解未來五年郵政快遞業發展新目標新華社記者趙文君郵政快遞連接千家萬戶,關係到百姓民生。2021年,你對郵政快遞服務有哪些新期盼?
  • 生態環境部舉行新聞發布會 介紹生態環境保護法規標準等工作進展並...
    藉此機會,我向大家報告幾組數字:——在法律法規體系方面:迄今為止,由生態環境部門負責組織實施的法律共13部,佔現行有效法律總數(270部左右)的約二十分之一;另有22部與生態環境保護緊密相關的資源法律。由國務院頒布、生態環境部門負責組織實施的行政法規共30件,佔現行有效行政法規總數近二十分之一。
  • 百世快遞福州同城寄藥竟「丟了」!快遞網點稱願意賠償!【新聞三...
    同城快遞是一種便捷的配送方式,可對於時效性要求比較高,一般最慢也不會超過2天,甚至有的物流企業承諾「小時送達」。最近,福州市民張先生就選擇了百世快遞公司的同城快遞業務,結果寄件超過了一星期,卻得到一個「錢貨兩空」的結果。
  • 快遞新規「辣眼睛」:這件東西絕不能郵寄超過2條!
    近日,快遞行業又出新規了,三部門聯合發布了禁寄物品管理新規。禁寄物品從58種飆升至188種,而且新頒布的《禁止寄遞物品管理規定》首次明確禁止寄遞物品的概念內涵。如果快遞公司收了違禁物品最高會被罰款50萬元!快遞小哥心裡一萬個委屈:現在除了腿上下功夫,還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了!買買買的剁手娘們也注意了!
  • 國家郵政局:2019年快遞業務量超600億件
    《報告》顯示,2019年,快遞業發展呈現四大特點。一是規模質效持續提高。快遞業務量超600億件,增量再次突破100億件,對世界快遞業增長貢獻率超過50%。快遞業務收入超7000億元,佔GDP比重達7.6‰,收入增速是GDP增速的4倍,為穩增長做出積極貢獻。快遞業從業人員超過300萬,新增社會就業20萬人以上,為穩就業提供重要支撐。
  • 綠色治理,規劃快遞包裝轉型升級新方向
    數據顯示,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將超800億件,繼續穩居世界第一。伴隨電商和快遞行業的快速發展,巨大的資源消耗問題也逐漸凸顯。據估算,我國快遞業每年消耗的紙類廢棄物超過900萬噸、塑料廢棄物約180萬噸,並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期待包裹的心情是美好的,但是丟棄包裝的隨意對環境卻不那麼「友好」。如何讓包裝更「綠」、家園更美,需要全社會攜手共同努力。總體規劃,勾勒行業綠色遠景。
  • 中通用假人當安檢員:維繫635億件快遞的安全線,是如何被忽視的?
    邱常軍稱,即便自己在EMS一線工作了十多年,但也不能勝任安檢員這個工作。同時,安檢員又是一個需要經常適應夜班,長時間保持高度專注、細心的工作。以邱常軍所在地區的EMS為例,一個班幾人一天要安檢5000張圖片。「每一張圖片裡面可能包含N種寄件物品,往往需要在零點幾秒就做出準確判斷。如果對一張圖片疏忽,那麼就可能隱藏著風險。」
  • 我們寄快遞到底要不要保價?保價都有什麼好處?
    在寄遞較貴重物品時,如電子產品,首飾,電器等,可以申請保價,當然不同快遞公司的保價最高限額也各不相同。哪些物品不能保價?以順豐為例:未保價的快遞丟失能按照原價賠償嗎?2018年5月1日起最新實施的《快遞暫行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快件延誤、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對保價的快件,應當按照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與寄件人約定的保價規則確定賠償責任;對未保價的快件,依照民事法律的有關規定確定賠償責任。又如何理解「依照民事法律的有關規定確定賠償責任」?
  • 快遞寄11箱化妝品,丟了一箱價值1萬的化妝品,快遞:賠你1000
    夫妻二人要回老家,提前寄了11箱物品回家,到時發現少了一箱化妝品,這箱化妝品價值近萬元,現在只願賠1000元,夫妻二人不同意,那麼這箱化妝品到底是怎麼丟的呢?她們是用韻達快遞寄的東西,送到的時候少了一箱,一共10箱,少的一箱是老婆的化妝品,裡面有面霜、面膜、保溼乳液等,價值近萬元。快遞員的回覆是,由於配送中心搬遷,因此造成物品丟失,可賠1000元,由於寄送時沒有保價,因此不能按市場價賠償。小魏送物品時只是讓寄件處幫忙拍照,沒有提供物品價值的證明。
  • 國家郵政局發布《2019年度快遞市場監管報告》
    快遞業務量超600億件,增量再次突破100億件,對世界快遞業增長貢獻率超過50%。快遞業務收入超7000億元,佔GDP比重達7.6‰,收入增速是GDP增速的4倍,為穩增長做出積極貢獻。快遞業從業人員超過300萬,新增社會就業20萬人以上,為穩就業提供重要支撐。末端網絡不斷完善,城市快遞末端公共服務站達8.2萬個。
  • 中國化妝品法規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廣告法》對化妝品廣告宣傳和維護消費者權益方面進行監管。1.《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是我國首部針對化妝品監督管理制定的法規,是我國一直以來實施化妝品監管的最主要的法律依據。
  • 湖北什麼時候通快遞?湖北快遞恢復了嗎?湖北有哪些快遞可以寄
    經過醫務人員的全面努力,現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依然處於關鍵時期,身處湖北的小夥伴對生活物資的需求也是巨大的,很多小夥伴都是在網上購買然後通過快遞進行收取的,可是湖北在年前已經採取了封鎖措施,作為湖北的小夥伴一定非常想知道湖北快遞什麼時候恢復?2020湖北快遞什麼時候恢復正常?湖北快遞什麼時候能發貨?
  • 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籤署國務院令,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外商投資法的施行。為了貫徹實施外商投資法,國務院對與外商投資法不符的行政法規進行了清理,決定對22部行政法規的部分條款予以修改,廢止1部行政法規。
  • 「快遞行規」讓消費者吃了多少「啞巴虧」
    而申通快遞網站上公布的不派送區域更廣,並寫明「村組一律不派送」。順豐速運因服務好、速度快,在業內名氣頗大,但其網站上同樣公布了「不送地區」。除了中國郵政快遞「有路就能送到」,其他快遞公司均劃定了不派送區域。    記者以寄件者的身份走訪了申通、圓通、韻達快遞公司,當問及收件地址超區是否不收件時,這幾家快遞公司的員工都爽快地表示可以攬收,但寄件人要跟收件人說好去自取。
  • 完善法規制度 打造「氣象名片」
    ◎文/吳玲 萬貴珍 首席記者淦丹丹    完善法規制度築牢法治根基    省氣象局立足江西實際,把全面完善法規制度作為推進法治建設的重中之重,先後出臺《江西省氣象災害防禦條例》、《江西省氣候資源保護和利用條例》等4部地方性法規和4部政府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