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前街,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東起臨頓路(醋坊橋),西至人民路(察院場),主街全長780米,因古寺玄妙觀而得名,有150多年的歷史。
觀前街運用「儒道互補」的原理,以玄妙觀為核心,同時在與北局廣場相對應處的宮巷東側,增設一攤販市場 配合玄妙觀廣場,形成三點式對稱布局。觀前街的建築體量小,形成低矮的建築輪廓線,建築色彩以黑、白、灰為主。觀前街主街分布著購物商場和老字號商店,餐飲業主要集中在太監弄一帶,娛樂休閒場所主要集中在喬司空巷一帶。
●建築
觀前街夜景觀前街因地處古城區,有明確的高度建築限制,使得建築體量小,形成低矮的建築輪廓線,在建築色彩的運用上,除了玄妙觀運用特定的黃色外,基本以黑、白、灰為主。
●燈飾
觀前街主要有燈杆燈、庭院燈、地燈、投光燈、霓虹燈等燈具。觀前街燈具的造型,融入了傳統蘇州園林的建築元素,呈現江南園林風格,在色彩上保持了「黑、白、灰」的主色調。
●雕塑
觀前街上「吆喝的攤販」這一作品,描述了一個老漢和兒童之間的故事。該雕塑取材於20世紀50年代的糖粥攤, 駱駝擔上有灶有鍋有碗, 加上調料, 反映蘇州小吃的特色。人物的服裝也是蘇州傳統風格,如老漢的「滴滴頭」棉 帽子、中式棉襖、腰間的圍裙、腳上的蚌殼棉鞋以及兒童的虎頭帽、虎頭鞋,重現當時的飲食特色和生活場景。
●綠化
觀前街在樹種選擇上以鄉土樹種為主,如香樟、桂花、銀杏等。在通行為主的商業主街上,由於人流量較大,多採用可移動的樹池形式,輔以地被植物。
陸稿薦肉鋪
太湖三白陸稿薦肉鋪始創於清康熙二年(1663年),其經營的「陸稿薦蹄子」選用太湖流域的「湖豬」,另外還有選用蘇州婁門大鴨烹製的蜜汁醬鴨
火腿店
生春陽火腿店原名巨成祥腿棧,始創於清同治年間,從金華、東陽、義烏、如皋等地購進火腿,逐漸成為蘇州臘醃業老字號。
糖果店
觀前街雪景人金蔭芝先生在洙泗巷口置爐熬糖,經營一文錢兩隻的粽子糖。清光緒十年(1884年),金蔭芝租得對面採芝齋古董店門面,在其子協助下開設糖果店,經營自製蘇式糖果、炒貨、蜜餞。因無店名,顧客仍稱採芝齋,金氏順水推舟,遂正式掛起這一招牌。
玄妙觀東腳門口的黃天源糕團店,創於清道光元年(1821年),《紅樓夢》第11回曾寫到的棗泥山藥糕即為其特產之一。
松鶴樓
松鶴樓創辦於清乾隆二年(1737年),初為麵館,主營滷鴨面及壯雞面。清末時經營蘇幫菜,有松鼠鱖魚、清溜大魚(蝦仁)、原汁魚翅、荷葉粉蒸肉、雪花蟹鬥、青魚甩水等菜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