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懂得「三不慣兩管」,孩子能少走很多彎路,將來會感謝你

2020-12-14 騰訊網

文丨飯飯媽

寶媽A:現在教育孩子肯定得遵從,富養女孩,窮養男孩的原則。

但是男孩子和女孩子之間的教育差距非常大,特別是在教育女孩子的時候,我們也需要考慮清楚她們的敏感心理。

而在教育男孩子的時候,也需要思考讓他們有所擔當,展現出來男子漢大丈夫的氣概。總之,女孩子和男孩子的教育差距很大,父母千萬不能搞混。

寶媽B:別說什麼窮養富養,教養最重要。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之中,我們一定要讓他們養成比較良好的品質特徵,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不僅僅只是所謂的富養窮養所帶來的,現在很多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贏在起跑線上,而並不是所謂的富養,就可以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

寶媽C:才藝的學習最重要,想讓自己的孩子表現出來獨特的品質,肯定是他們具有特殊的氣質,尤其對於女孩子來說,培養才藝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顯得端莊有氣質。

前段時間,在寶媽群裡面有人詢問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到底應該怎麼教?

很多人就在群裡討論,而上面所說的幾句話就是大部分家長內心真實的想法,在這之中我們可以發現。

1、窮養男孩子富養女孩子

2、培養才藝

3、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這幾點是大家較為贊成的教育方式,甚至認為可以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不管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

如果遵照上面所說的幾點,他們身上就會存在其他人所不具有的潛質,使之更加具有人格魅力,同時在其他方面變得更加優秀。

可是事實情況到底是這樣嗎?或許並不像我們所想的那樣簡單。

我們也可以發現,那些被窮養的孩子他們會表現得極其自卑之後,走向極其平凡的人生。

而那些被富養的孩子,長大之後也有可能成為一個拜金女,不是朝著爸爸媽媽所想的方向發展。

除此之,表現出來特別有教養的孩子,或許有一天會發洩自己內心的憤怒,成為一個和之前狀態完全不同的人。

而全身才藝的人,如果身上不具備謙遜的品質,自然而然也會留下詬病,不被人喜歡。

所以,我們應該清楚的是,孩子本身的教育,並不僅僅只是一種規則原則,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了解孩子所需,以及父母想要讓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很多父母總是羨慕別人家的孩子特別優秀,實際上我們也要清楚,孩子表現出來差勁的狀態,或許是父母本身的教育出現了問題。

正所謂「子不教父之過」,天下沒有成不了氣的孩子,只有不會教孩子的父母。

畢竟孩子生下來之後就是一張白紙,如何描繪?顯現怎樣的色彩?一開始還是由父母來決定的。

根據一些兒童教育專家的研究,他們認為在孩子三歲之前,父母也應該抓住孩子成長重要的階段,對他們進行一定的教育引導,而在這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三不慣兩管」。

什麼是「三不慣」?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總是認為自家的孩子就是一個寶貝,加上優生優育的想法,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孩子生下來之後就要享受六個人的寵愛,自然而然就會被嬌慣。

可是聰明的家長,他們明白孩子其實是不能慣著的,越慣越不能成大器,而且身上所有的特點都會被磨滅。

◆盲目攀比不嬌慣

「媽媽,我要明明買的那個玩具手槍特別好看,我想要,明明他媽媽都給買了,為什麼你不給我買?明明有的我都要。」

「他們所有人穿的都是名牌,就你給我穿這些破破爛爛的衣服,還是姐姐留下來,我都沒臉去上學了。」

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話,其實在孩子三歲之後,他們就已經存在明顯的競爭意識。

特別是孩子進入到幼兒園之後,其他孩子身上所表現出來的特徵,也會刺痛孩子。

當我們的家庭條件不好時,將所有最好的東西都給予孩子,孩子卻還是不滿足,表現出來過分攀比的心理。

有一部分父母在這個過程之中還是會試圖去滿足孩子,但這其實就是在縱容孩子的虛偽。

我們一定要清楚,過分盲從、過分攀比的孩子絕對不嬌慣。

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想要的是一個書包、一個文具盒,慢慢長大之後攀比的東西,我們又如何去給予孩子呢?

◆目中無人不嬌慣

「去,幫我倒杯水吧,爺爺!你在看電視,你為什麼不幫我倒水呢?我剛已經說了一遍了。」

「你個老不死的,怎麼還在我家?」

「我為什麼不能罵你?你算老幾?」

有一部分孩子在和別人相處的過程中,會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的狀態。

特別是在和家裡老人相處的時候,因為他們對於自己的寵愛,甚至變得較為放肆目中無人。

等到進入其他群體之中,又表現出來不把別人放在眼裡的狀況,說出的話都在侮辱別人,這樣的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優秀嗎?

如果連尊重別人都做不到,自然而然也不會獲得別人的尊重。

當我們的孩子在生活之中總是使喚家裡面的老人,或者比他們大的人甚至不願意表現出來孝順的狀態,爸爸媽媽就要進行一定的管教。

尊老愛幼與他人和諧相處,這是父母應該教會孩子的相處之道。讓他們認識到和別人的交流過程應該是平等的,一味的以這種高人一等的狀態,只會得到別人的諷刺嘲笑。

父母在寵愛孩子的過程之中,也應該適度地考量,得知孩子本身的成長狀態。

◆過度叛逆不嬌慣

「我說了今天你們要是不給我買新款的手機,我絕對會離家出走。」

「給我錢,不給我錢,今天你們就別想出去。」

相信《變形記》裡面所有的城市主人公大家都曾了解過幾個,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狀態令人唏噓不已。

特別是在面對父母時,這種叛逆的態度已經讓人無法忍受。可是在電視之中,不管是砸桌子扔東西,爸爸媽媽還是表現出來寵愛的狀態,這是對孩子好嗎?並不是。

我們應該明白的是,在孩子慢慢進入青春期之後,他們會出現叛逆的心理行為,但是也應該考慮適度而為之。

如果孩子過度的叛逆,甚至以生命以其他的行為來威脅父母,我們還要嬌慣嗎?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又有什麼用處呢?

如果不讓他們及時改正,這樣的孩子長大就可能是一個「廢物」。

什麼是「兩管」?

當然,我們上面所說的幾點問題,確實在很多孩子身上都可能出現,父母也一定要避免寵愛的心理。

除了上面所說的三不管之外,其實還有兩管。父母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之中,一定要不要忽視。

◆孩子的生命安全要管

現在有一部分孩子特別輕視自己的生命,加之進入青春期之後,孩子的心理更加敏感。

情緒不受控制,有一部分孩子也有可能出現抑鬱情況,甚至出現輕生的情形。

當我們發現孩子不敬畏生命之時,一定要進行相應的引導。讓孩子認識的生命誠可貴,生命只有一次。

不管是在孩子小時候,還是長大了,父母也應該給孩子提供一個較為安全的環境。教會孩子保護好自己,讓他們懂得生命的重要性。

◆孩子的道德品質要管

現在的孩子在高等教育的父母引導之下,他們大多會表現出來越來越文明、有素質,可是實際情況並不像我們所想的那樣。

有一部分孩子張口說髒話、目中無人、不願意尊敬老人。

除此之外,偷盜的情形傷害他人的行為也有可能出現。

當孩子本身的行為已經影響到他人的生命健康,並且對其他人進行言語攻擊,爸爸媽媽就要管教孩子了,避免孩子的惡行影響一生。

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之中,爸爸媽媽對於孩子是較為了解的。父母一旦發現孩子內心展現出來這種惡人的狀況,及時的制止較為重要。

現在有一部分家暴的情況也逐漸展現,這些人或許從小就這種暴力情況的出現。

所以,父母也應該明白自己孩子在和別人相處之時的態度,必要時,進行一定的引導才能保證他人的安全,同時讓自己的孩子處於正常的狀態。

綜上所述,上面所說的「兩管三不管」爸爸媽媽一定要了解清楚,並且在生活之中實踐,避免過分的嬌生慣養、管教孩子讓他們敬畏生命、懂得道德倫理,一定會讓孩子越來越好。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教育孩子要「三不慣,兩不管」,父母可以更省心,孩子也能成大器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很多的關鍵時期,在這些關鍵期父母用正確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向,對孩子進行科學、有效的教育,定能幫助孩子成大器。在談到一些父母教育孩子的弊端時,李玫瑾教授曾在《圓桌派》中說:「有些家長他在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卻開始管。」
  • 別再掏心掏肺地對孩子好了,想養出好孩子,試試「三不慣兩不管」
    李玫瑾專家表示:家長對孩子太掏心掏肺,最終只會害了孩子李玫瑾專家曾經在節目中表示:家長對孩子好是天經地義,但對孩子太掏心掏肺,這樣的教育方式是失敗的,最終只會害了孩子,養不出好孩子。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家庭,家長會對家裡的獨生子女百般順從、千般呵護,家長的無私,只會讓孩子變得自私。孩子將會不懂得體諒家長,在他看來,家長對他的好與付出,都是家長應該做的。
  • 李玫瑾教授支招,想要孩子少走彎路,牢記口訣「2不管3不慣」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不乏教育失敗的例子,有一位學生在學校裡被母親當著眾人的面扇了幾個耳光,對他的內心造成了極大的打擊。母親轉過身沒走兩步,孩子就翻下了護欄,永遠的離開了母親。
  • 「兩不管、三不慣」對娃成長幫助大,長大有出息,父母更省心
    "兩不管、三不慣"對娃成長幫助大,長大有出息,父母更省心文藝復興時期著名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曾經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之前在節目中說過一個觀點:「有些家長他在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卻開始管。」李玫瑾教授:「犯罪心理問題很多源於人的早期,所以我在犯罪心理研究的過程當中,非常重視研究人早年的一些心理問題,而且,真正要破解人的一些心理問題,你也會發現,它和人的早年的關係密切相關。」
  • 養兒子有三忌,養女兒有五忌,家長早明白,孩子以後少走很多彎路
    而優秀的畫師總是能用熟練的技巧,嫻熟的手法完成精美的畫作,其實養孩子也是一樣有一定技巧的。當然除了技巧外,還有很多忌諱的地方。而男孩女孩因為性別的不同,所負擔的社會責任也就不同,因此忌諱的地方也不大相同。總的來說,教育兒子有三大忌諱,教育女兒有五大忌諱,如果掌握好,能少走很多彎路哦!
  • 為什麼有些人的孩子「才高八鬥」,有些人的孩子卻是「扶不起的阿鬥?」(附解藥)
    父母應該學會放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李玫瑾在談及教育孩子的弊端時,曾說了這樣一句話:「有些家長往往在該管孩子的時候不作為,而在不該管的時候卻常常施加幹預。」管教孩子是一門藝術,多一分,少一分,都是截然不同的結果。
  • 李玫瑾:家長懂得「養兒3忌,養女5忌」育兒法,孩子將來少走彎路
    李玫瑾教授說:「養兒三忌,養女五忌」,家長懂得這幾點,孩子日後少走彎路。養兒三忌:1、不要和孩子說男子漢不可以哭,要堅強自古以來,人們就覺得男性應該頂天立地。3、別事事都替孩子做決定很多家長都喜歡替孩子做決定,以自己的想法操控著孩子,不在乎孩子的意見和感受。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變得沒有主見,沒有責任感。這樣沒有擔當的孩子,將來長大也會變成一個很差勁的人。
  • 想要教育出健康快樂、懂得「感恩」的孩子,父母就要學會尊重孩子
    誠然,通過中考和高考的兩座「獨木橋」,孩子的人生之路會走得平坦一些。而且每個孩子從小學、初中到高中,隨時隨地都在伴隨著考試成績的評判與考核。但是正因為如此,當孩子回歸家庭,父母就不能盲目而任性地,拿著考試成績來作為批評或獎賞孩子的依據。因為父母教育孩子,重要的不是優勝和劣汰,而是溫情與關懷。
  • 「你將來怎麼辦」!家長過度擔心孩子未來,教育焦慮在作怪
    我情緒激動地:"你現在不努力學習,將來可怎麼辦!""將來不要你管!"賺錢養家是成年人的任務,小孩子的任務則是努力學習,考取理想的學府。很多家長包括我,對於孩子的學習尤為看重,將其當作生活中的"首要目標。"回到家中,便詢問其學習情況,之後督促他們寫作業、預習功課。
  • 教育之路「管」與「不管」——家長才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導師
    我上高中時隔壁宿舍也有同樣情況的,校長直接叫了好幾個老師主任,把門窗看死,通知宿舍所有人家長,直接堵在宿舍,讓她爸媽進去看著,然後帶到辦公室,要麼開除要麼自己退學,其他人記過處分,女孩爸媽蔫蔫把孩子領回去退了學屁都沒有放一個。我支持校長的做法,你自己的孩子做了不雅之事自己不教育校長替你教育了,你應該感謝校長負責任,你作為家長不感謝還向校長索賠,難道你是拿你閨女專門用這個做法掙錢的嗎?
  • 我們用企業管理的角度來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會不會發生神奇?
    一個孩子懂得感恩,他就會具有影響力,會有很多的朋友;一個孩子懂得推崇,他的生活是積極向上的;一個孩子懂得付出,他的成績肯定會越來越好;一個孩子懂得配合,他將是他人口中學習的榜樣;一個孩子能帶動他人一起努力學習,能
  • 如果你懂得了這5個道理,將來會少吃愛情的苦,記好了
    事實上,如果你懂得了這5個道理,將來會少吃愛情的苦!小侯的家境相對普通,他是從農村出來的孩子,吃過很多苦,平時習慣了省儉,而雪雪家裡只有她一個孩子,平時也是嬌生慣養,她習慣了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對自己好。所以,你一定要分清現實和愛情,這能幫助你少吃些愛情的苦,少走很多彎路。
  •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才會有成就!
    什麼樣的家庭成就什麼樣的孩子,優秀的孩子都是靠家長們一點一滴的心血教育出來的。今天親子超級樂園帶領小夥伴們去了解一下,現在的家庭教育中比較常見的教育觀點是怎麼樣的?通過與小夥伴們的交談中,親子超級樂園發現現在很多父母的想法都是不一樣。其中,有部分家長們的教育觀點對孩子的未來發展不是特別好噠!有興趣了解一下的小夥伴們,就一起跟著親子超級樂園吧!
  • 心理學家: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會遭遇什麼?一生卡在「彎路」上
    雖然都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人這一生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能夠「通天大道寬又闊」,就沒有家長想讓孩子一生卡在「彎路」上。這倒不是我誇大其詞,不如今天一起來了解下什麼樣的孩子最缺乏安全感,而這樣的孩子又會遭遇什麼?
  • 家裡再富有,也要捨得給孩子吃兩種東西,以後孩子會感謝你的
    因此,家長不要太過於溺愛孩子,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找到方法,不然自己的辛苦都會換來孩子的理所當然。02家裡再怎麼富有,也要捨得給孩子吃這兩種東西,以後孩子還會感謝你1、吃虧是福2、吃苦因為現在很多家長都是苦過來的,所以當他們有孩子的時候就會捨不得讓孩子吃一點點苦,但是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不良影響,所以家長們要捨得讓孩子吃苦,而且還要懂得吃這「這三大苦」,當孩子懂得這些苦後,就會明白了很多道理。
  • 李嘉誠:教育孩子,家裡越是窮,就越要捨得在這3方面投資
    在教育孩子這條路上,有很多父母都感到迷茫,為了讓孩子從小不落後於他人,大多數父母都是費盡心血,從孩子還沒出生的時候就開始進行胎教,確實教育是決定孩子以後是否能成龍成鳳關鍵所在。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捨得在孩子的穿著上投資,一方面要讓孩子講究衛生,另一方面要讓孩子懂得打理自己,一個愛乾淨的人,就算是穿再破的打補丁的衣服,依然也能給人一種良好的印象和氣質。
  • 哈佛教育家:家有男孩,父親若常說三句話,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哪怕是一個紙片、一塊破布,也能做出點不一樣的東西來。父親常說三句話,孩子將來更有出息根據哈佛教育家史蒂芬·科維奇的教育理念,以及娃爹帶兩個孩子的經驗,和一些媽媽們的分享,我總結下面三句話,如果你經常跟孩子說,他長大會更有出息。
  • 一年級家長這樣輔導孩子作業,孩子將來一定優秀,值得學習!
    其實在現在這個高速發展社會的今天,孩子的教育也在高速發展,無論是用何種形式,都會對現有的教育模式有一定影響,很多媽媽們都會收藏的這幾種方法建議深刻閱讀哦。一年級家長輔導孩子作業,注意這3點,將來一定優秀,值得學習!
  • 孩子叛逆期教育方法,十三歲孩子不聽話實在不想管了,家長要瘋了
    孩子到了叛逆期怎麼辦?孩子一天比一天不聽話,說一句頂嘴一句,家長學校怎麼管都管不了,青春期孩子叛逆是家長最為頭痛的事情,家長不知道該如何教育,有的放任不管,有的棍棒打罵,這些都是不正確的,反而孩子更變本加厲。
  • 我為什麼建議儘可能讓孩子多學特長?我走過的彎路,你就不要走了
    睡後收入」這些思潮有關; 第三類,從表演屬性考慮,選能讓孩子展示出來的才藝,當然,也有利於將來擇偶; 第四類,攀比心或者純粹焦慮,別人學一樣,我學兩樣,別人兩樣,我三樣……甚至還有土豪家長,一口氣選了6門,把周末兩天全部排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