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數據違規傳送?螞蟻、曠視否認三連: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

2020-12-26 證券時報網

衝刺上市關頭,數據隱私問題讓螞蟻集團、曠視科技陷入輿論漩渦。

9月12日,媒體報導稱,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在HICOOL全球創業者峰會上表示,曾幫助曠視科技公司找了包括美圖和螞蟻金服等合作夥伴,讓他們拿到了大量的人臉數據。

在數字科技領域,用戶數據一向是高度敏感的話題,涉及到個人隱私保護等問題。螞蟻集團正處上市關鍵期,曠視科技的上市進程也延宕許久,若事件坐實無疑將引發輿論爭議。

涉事三方接連澄清

12日晚間,螞蟻集團發布微博否認了與曠視科技在數據方面的牽連,同時撇清與李開復的關係。

回應全文如下:

1、螞蟻集團在與曠視科技合作事宜上從未與李開復先生有過接觸;

2、螞蟻集團從未提供任何人臉數據給曠視科技,雙方過往合作僅限曠視科技授權其圖像識別算法能力給螞蟻單獨部署和使用,不涉及任何數據的共享和傳輸。目前雙方已無相關業務合作;

3、我們再次重申,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是螞蟻的生命線,遵守法律法規、遵循用戶明確授權原則和最小化原則,是我們採集、留存和使用數據的三條紅線,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違背。

當前,螞蟻集團正處於上市關鍵期。8月25日,螞蟻集團已正式向上交所科創板和港交所主板遞交初步招股書。

招股文件顯示,螞蟻集團擬在A股和H股發行的新股數量合計不低於發行後總股本的10%,發行後總股本不低於300.39億股(綠鞋前),意味著將發行不低於30億股新股。A股發行可引入綠鞋機制,超額配售權最高不超過15%。

招股文件並未確定發行價格與目標估值,目前資本市場預期螞蟻估值可能超過2000億美元(約合1.5萬億人民幣),將成為近年來全球最大規模IPO之一。根據公開報導,2018年螞蟻集團C輪融資時其估值已經達到1500億美元。

螞蟻集團對此事回應後,李開復也在微博回應道:

初期我曾經建議並幫助曠視團隊尋找更多應用合作夥伴,以增強技術水平,提升模型識別率。

合作中,曠視提供AI技術給到合作方,我理解數據一直存在合作方客戶伺服器中,不涉及任何數據的共享與傳輸。

我的口誤,給三家公司帶來困擾,深感歉意。

隨後不久,曠視科技也給出了回應:

在客戶合作的過程中,曠視始終尊重並致力於協助客戶確保數據安全。我們不掌握,也不會主動收集終端用戶的任何個人信息,這是我們的一貫原則。

數據安全是人工智慧企業的立身之本。曠視一直高度重視「數據隱私安全保護」問題,並已在企業內部制定、實施了完善的數據隱私保護制度。

曠視科技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以人工智慧技術為核心的行業物聯解決方案提供商,與商湯科技、依圖科技、雲從科技並稱為國內「AI四小龍」。

2019年8月,曠視科技向港交所遞交上市招股書,被市場看做AI行業上市的信號。

招股書顯示,曠視科技在2016年、2017年、2018年營收分別為6780萬元、3.13億元、14.2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358.8%。2019年上半年,曠視營收為9.49億元,同比增長210.3%,虧損約52億元。曠視在招股書中解釋,虧損主要由於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以及持續的研發投資。經過調整之後,曠視2018年實現了整體盈利,淨利潤為3220萬元。

然而,曠視科技上市進展不順,主要受到美國商務部實體名單禁令等因素的影響。市場一度傳出終止上市的消息,對此,曠視科技CEO印奇曾對媒體表示,曠視科技沒有終止上市計劃,「會選擇在更好的窗口期穩步推進上市」。

曠視科技與螞蟻集團合作緊密

實際上,曠視科技、螞蟻集團與李開復的創新工場早有交集。

工商資料顯示,早在2013年,年輕的曠視科技便得到創新工場100萬美元的A輪投資;2014年,螞蟻集團對曠視科技進行戰略投資;此後,創新工場、螞蟻集團多次參與到曠視科技的融資中。

截止曠視科技申請上市之時,螞蟻集團通過全資子公司間接合計持有曠視科技已發行股份的15.1%,是後者的第一大機構股東。

招股書中也介紹了曠視科技與螞蟻集團的合作情況。曠視科技為螞蟻集團提供解決方案,其身份認證解決方案Face ID允許螞蟻集團旗下的信用評分服務供應商芝麻信用為其部分企業客戶提供身份認證功能。

從具體交易上看,曠視科技為支付寶、芝麻信用、螞蟻小微金融服務等多家螞蟻集團旗下公司提供個人物聯網解決方案。其中,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涉及的交易收入最高,在2018年為1812萬元。

(曠視科技與螞蟻集團及阿里巴巴旗下公司的交易明細)

此外,曠視科技非執行董事朱超於2014年4月加入螞蟻集團並曾擔任多個職位,包括投資及企業發展部投資總監和高級總監。

同處於上市前階段的兩家公司都在招股書中強調了數據隱私的內容。

曠視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在提供我們的解決方案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接觸到我們客戶,以及我們客戶的最終客戶的數據。根據適用法律和法規,某些我們接觸到的數據可能屬於客人信息。我們制定了嚴格的數據保護政策,以確保這些數據的收集、使用、存儲和傳播符合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行業慣例的要求。

螞蟻集團在風險提示中強調:基於適用法律、嚴格的數據隱私政策和用戶協議的許可,公司與合作金融機構共享有限的用戶信息。如果合作金融機構有疏忽、舞弊或非法行為,如洩露或不當使用數據,處理、傳輸、發布了受限或禁止內容,或合作金融機構未能履行合同義務,或者用戶不滿意此類合作夥伴提供的服務質量(無論該服務是否通過公司平臺提供),儘管上述行為與公司無關,也並非公司能控制,公司聲譽仍可能受到損害。

來源:證券時報網,wwwstcncom

相關焦點

  • 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 我不是我沒有否認三連
    當前位置:全部攻略 > 軟體綜合 > 梗百科 > 正文 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我不是我沒有否認三連 2020-05-13 17:09:54 文字教育 人氣值:加載中...
  • 中信建投「否認三連」:我不是 我沒有 別瞎說啊!
    原標題:中信建投「否認三連」: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啊!今年以來,中信建投已發三份澄清公告,否認與中信證券的合併傳聞。
  • 李開復「口誤」背後 曠視科技是家什麼公司?
    李開復一句「口誤」,涉及3家公司,其中2家都已經緊急回應:我不是,我沒有,不關我事。9月12日,在HICOOL全球創業者峰會上,谷歌全球前副總裁、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在發言期間表示,創新工場曾幫助曠視科技從美圖、螞蟻金服(現改為「螞蟻集團」)拿到大量人臉數據。
  • 司機:我不是 我沒有 別瞎說!
    司機:我不是 我沒有 別瞎說!以上這個案例從監控來看,司機對「內褲」的事毫不知情,是「內褲」自身隨風奔跑,主觀上沒有遮擋號牌的「故意」,故不構成違法。所以總的來說,司機是個好司機,是內褲任性……這裡還要多說兩句,比如車輛遇上雨天,泥水濺到車牌上導致車牌汙損,這樣情況也不算故意遮擋號牌。有的車輛遭遇車禍,車牌被撞壞,還未來得及修理的情況下,也不算 「故意」。
  • 螞蟻集團否認與李開復有過合作 馬斯克稱比爾蓋茨不懂電動卡車
    螞蟻集團否認與李開復有過合作近日,李開復在HICOOL全球創業者峰會上表示,曾在早期幫助曠視科技公司找了包括美圖和螞蟻金服等合作夥伴,讓他們拿到了大量的人臉數據,並在隨後的摸索過程中找到了幾個有價值的商業化方向。對此,螞蟻集團否認與李開復有過合作,表示從未提供任何人臉數據給曠視科技,並重申「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是螞蟻的生命線」。
  • 我沒有我不是你胡說什麼意思什麼梗? 經典的否認三連了解一下
    我沒有我不是你胡說什麼意思什麼梗? 經典的否認三連了解一下時間:2020-04-01 14:49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沒有我不是你胡說什麼意思什麼梗?經典的否認三連了解一下 經典的否認三連|) 當一個人對別人評價自己的話表示表示不贊成的時候,可以用這個否認三連來表示 ,三者的位置不固定,可以調換 例如: 某屑:調查兵團衛生部長是大佬!!!(/////////) 部長:我   原標題:我沒有我不是你胡說什麼意思什麼梗?
  • 王祖藍cos葫蘆娃被判侵權,王祖藍: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
    總的來說就是針對祖藍cos葫蘆娃被判侵權一事,王祖藍表示: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 因為在《來了就笑吧》這檔在節目中,他確實沒有cos葫蘆娃,而節目組播放的他cos葫蘆娃的片段卻沒有取得授權,這只能說是該節目組的過失,這波被罰不冤! 這件事雖然整體有些烏龍的成分,但卻體現了創作方版權意識的增強!不失為一件好事!任何一個作品從無到有,可以說是創作方無數人力、物力、腦力的結晶,自然需要重視得之不易的版權維護。
  • 螞蟻集團回懟,李開復為「口誤」致歉;字節跳動:不會把TikTok美國...
    ,螞蟻曠視雙雙回應9月12日,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在HICOOL全球創業者峰會的言論引發民眾對AI數據隱私安全擔憂。9月12日晚間,螞蟻集團與曠視科技雙雙作出回應,美圖尚未作出回應。螞蟻集團率先做出聲明,稱關注到李開復先生在公開場合提及螞蟻金服和曠視科技的合作,我們需要澄清的是:1、螞蟻集團在與曠視科技合作事宜上從未與李開復先生有過接觸;2、螞蟻集團從未提供任何人臉數據給曠視科技;3、我們再次重申,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是螞蟻的生命線。
  • 孟涓涓:數據時代,從3個層面看個人隱私問題|隱私保護|隱私安全|...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孟涓涓出席論壇,並就「文化、技術和隱私態度」的話題進行演講。她主要從三方面進行了分析:一是,人們的隱私態度有什麼樣的跨文化差異;二是,哪些企業的特性能夠有效消除人們對隱私保護的顧慮;三是,數據安全技術的進步對隱私保護有什麼樣的影響。
  • 甩掉相戀七年的男友倒追洪堯,吳謹言微博否認:別瞎說!
    」魏瓔珞「吳謹言發表情包否認秘戀」弘晝「洪堯:別瞎說!對於網上傳聞,吳謹言今日在微博了「否認三連」表情包否認戀情。
  • 「螞蟻呀嘿」魔性刷屏!換臉App走紅,專家提醒:或潛在隱私洩露風險
    「螞蟻呀黑」「螞蟻呀乎,螞蟻呀呼呼」……據了解這種「變臉」軟體採用AI換臉技術如果想讓它達到更高的精度或靈活度開發者就需要大量範例數據對程序和模型進行學習和訓練值得一提的是個人上傳的數據都會被服務方直接用來進行數據訓練
  • 監管將嚴控AI人臉識別,曠視科技的上市前途如何?
    之所以地方政府大張旗鼓開始整頓個人生物信息,這是因為在新時代,數據已經成為生產要素之一。而通過人臉識別來收集個人數據,已經成為用戶隱私數據洩露的雷點。曠世科技,則剛好是這個雷點的最大技術供應商。在HICOOL全球創業者峰會上,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表示,「我們早期幫助他們(曠視科技)尋找了合作夥伴,包括美圖、螞蟻金服,讓他們拿到了大量的人臉數據,然後再幫助他們分析各個行業怎麼切入。」這句講話成為炸雷,儘管涉事三方都在事後做出了各種解釋,撇清自己的責任關係,但是對於曠視科技來說AI隱私問題的困擾已經不是第一回。
  • 保護隱私還是發展商業?郭兵:應根據信息的敏感度作區分監管
    近日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在一個公開場合提到,「我們早期幫助曠視科技尋找了合作夥伴,包括美圖、螞蟻金服,讓他們拿到了大量的人臉數據,然後再幫助他們分析各個行業怎麼切入。」李開復的發言短時間內將曠視科技和螞蟻集團帶入輿論風暴。目前,涉事三方均已緊急闢謠或道歉,但對於曠視這樣的人臉識別技術企業來說,考驗或許才剛剛開始。
  • 曠視科技:摘下獨角獸面具-虎嗅網
    截至目前,曠視科技已經完成了9輪融資,總計融資金額達到13.5億美元。過往數年,印奇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最有壓力的事情是什麼?7月底,他對《財經》記者說,IPO的不可控,確實感受到了壓力。去年11月,路透社報導稱曠視未能通過港交所聆訊,隨後曠視向《財經》記者否認了這一說法。多位券商人士告訴記者,IPO是被延後了。
  • 從AI到IoT,如何理解今日之曠視?
    「我和文斌很久沒有同框,平時的活動本著高效原則不會出兩個人頭,這次兩個人都出了。」在 2020 年7 月 29 日曠視一場交流會上,曠視 CEO 印奇開場時說道。2011 年,印奇、唐文斌和楊沐三位同學一起,創立了曠視,印奇任 CEO,唐文斌是 CTO。如他所說,「本著高效原則」,兩人很少會同時出席一個活動。
  • 為什麼我的螞蟻借唄沒有額度 真正的原因可能是窮
    螞蟻借唄是最有名的借貸產品,支付寶多有名,那螞蟻借唄就能享受多少平臺流量,可是人人可以有支付寶,但是卻並不是人人都有借唄額度的。有人問,為什麼我的螞蟻借唄沒有額度?真正的原因可能是窮,來看看詳細內容吧。
  • 郭京飛: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
    |作者:隋唐 趙紫羽 |編審:蘇睿 最近,一部12集的國產都市網劇火出了圈——《我是餘歡水》。 劇中主角餘歡水是一個落魄的中年男人。
  • 【蝦神小劇場】拜登: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
    他很廉潔,本就微薄的家底兒被兒子這一病花了個精光,可憐的拜登以堂堂副總統之身,從原本每天只吃一頓,最後改成每周只吃一頓飯……ps:每周只吃一頓的動物我見過想拋開,問過你們主子沒有?還是教員在幾十年前就看透了,告誡我們的話:「我是不喜歡民主黨的,我比較喜歡共和黨,我歡迎尼克森上臺。為什麼呢?他的欺騙性小一些。」(乾脆分成兩個國家好了,一個叫USA,一個叫USB。。。。)
  • 曠視科技3D人體姿態識別技術亮相CES 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其中,中國造機器人成了展會的一大亮點,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展臺邊人頭攢動,獲得了不少掌聲!圖:曠視科技3D人體姿態識別技術亮相CES展會原來,曠視科技展示的是一種叫3D實時人體姿態識別技術,模特站在指定區域,做出各種各樣的人體動作後,屏幕上的虛擬人物居然迅速也跟著做出了一模一樣的動作,而且動作靈活,轉起來一點都不含糊,跟著模特,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