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微博對話肖戰工作室約談粉絲引導問題,這件事情本質還是我們現在最重要的飯圈文化。2020年2月27日,肖戰粉絲舉報AO3平臺引發了網絡空間對肖戰的集體聲討,被稱為"227大團結",之後圍繞肖戰發生的一系列網絡爭議引發了社會對"飯圈文化"的審視和反思。
飯圈作為一個獨特的圈子:有高捲入性、高區隔性,高生產性三個特性。一旦你進入這個圈子,會有人組織你進行一些應援活動,如幫助明星打榜、官方產品的售賣、應援捆綁,不僅需要購買海報、專輯、刷作品瀏覽量,購買代言產品也成為應援活動中的一種。這種在一個圈子下有人組織有人帶動的活動,參與感強,大家喜歡同一個人,越聊發現跟自己相同的人很多,有相同的興趣,志趣相投,捲入性強,規模性強,可能正是由於那麼一開始的小問題經過飯圈眾人的不懈努力,就導致了一個不好的結果。
我們的飯圈開始20世紀中後期,港臺地區的部分「裡程碑級」人物,如鄧麗君、張國榮等正當紅,並且享有極大聲譽,為娛樂產業輸出了一大批優秀作品。而該時期也因此被稱為娛樂產業的高光時代。之所以稱這個時代為娛樂產業的高光時代,作為明星,他們也擁有一大批粉絲,但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粉絲群體之間的互動較少,在沒有網際網路的加持下,部分狂熱的粉絲群體自發組織起的「護衛隊」更像是一群烏合之眾。
而談及「飯圈」的高光時刻,就不得不說近年來非常火的一種偶像培養方式的誕生:養成系偶像的憑空出世。與傳統偶像以作品定地位的方式不同,養成這種偶像選拔方式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受眾的參與意識,也激發了他們的團體意識。為了更好地為偶像打call(應援),他們就必須組成一個有規模、有紀律的團隊,為偶像加油助威。「飯圈」逐漸往規範化、規模化發展。
後逐漸演變成粉絲為愛豆付出金錢的多少成為決定應援活動是否成功的關鍵。粉絲的應援力度與其為愛豆付出的消費金額掛鈎,各家為了數據好看,開始越來越瘋狂的組織打投,助力自家偶像。正是這種為偶像付出的心理,許多粉絲有一些奇怪的心理出現:我們花錢支持了的明星一定是最好的,不能有一點不好,不能接受一點對他的批評,不能接受他有任何的委屈(粉絲認為),這種心理會導致各家因為數據各種batle,越花錢,花得越多,越不能輸,產生罵戰,事實上有些事情不是要粉絲覺得怎麼樣,而是藝人本身覺得怎麼樣,粉絲認為的好的也許並不是他在乎的,有時候在乎的只是花錢了的你們,在加上一些黑粉的故意引導。如果這種情況不加以引導,有時候就會導致一些不好的事情,但是最終的產生的影響還是在藝人身上。肖戰對於粉絲強加在自己身上的劇本非駁斥性的空白解釋了為什麼「227事件」以來公眾會喊出「粉絲行為偶像買單」。
喜歡一個人就是要和他一起努力變優秀,我們有喜歡的明星,我們一起變好,最後各自過著各自美好的人生,多年以後回想起來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情。
最近國家網信辦暑假重點整治未成年人無底線追星、飯圈互撕等價值不良的信息和行為嚴厲打擊誘導未成年人在社交平臺、音視頻平臺的熱搜榜、排行榜、推薦位等重點區域應援打榜、刷量控評、大額消費等行為。大力整治明星話題、熱門帖文的互動評論環節煽動挑撥青少年粉絲群體對立、互撕謾罵、人肉搜索等行為。嚴格清查處置「飯圈」職業黑粉、惡意營銷等違法違規帳號。深入清理宣揚攀比炫富、奢靡享樂等不良價值觀的信息。
整治也是通過採用一些手段讓大家更加理性起來,正確認識追星這件事情,給那些正在成長的孩子一個好的引導,建立正確的三觀。而微博和肖戰工作室的對話也是希望藝人能夠通過自己對粉絲做一個引導,大家最喜歡的就是它啊!